急求鼓浪屿的导游词 100字左右
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
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后来在明代改名为鼓浪屿。
鼓浪屿也被称为“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鼓浪洞天,英雄园,钢琴博物馆,日光岩寺,郑成功纪念馆等等。
厦门不仅因它的美丽风景出名,也因它的文化出名。
这是一个很值得去观光的地方。
求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 1500字以上
1、笔试:(1)考试科目:①《导游基础知识》(含“中国台湾知识”部分)100分;②《政策与法规》与《导游服务》共100分(配分比例6:4)。
(2)命题内容:限于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导考办重新修订的福建省导游人员考试辅导教材(第四版第一次印刷发行)即:《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和《台湾问题导游读本》四本书。
(3)笔试时间: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具体安排:上午9:00~11:00 导游基础知识(含对台部分) 下午14:30~16:30 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 (4)笔试地点:另行通知。
2、面试:(1)内容:景点模拟讲解、知识问答、语言与仪态等。
①模拟景点讲解(50%):考生在指定的全省九个景区中(即:鼓浪屿、清源山、湄洲妈祖文化、福州船政文化、屏南白水洋、武夷山、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古田会议会址、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抽签决定模拟讲解的景区名称,然后自由选择该景区中的任意一个景点进行模拟讲解。
模拟讲解时间8—10分钟。
报考外语类的考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现场面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和外语对话。
②知识问答(30%):2010年版《现场口试提问复习资料》内容。
③语言仪态(20%):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考生的仪容、仪表、仪态及其运用等。
(2)考生进行面试时需提交以上九个景区导游词,每个景点导游词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统一用A4纸打印,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并装订成册)。
价格就不知道了。
可以在中心购买吧。
兵马俑导游词50字左右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
后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
西湖成了闽国王朝的御花园。
此后渐成游览区。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3.62公顷。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善,扩建,特别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扩建旧景点,经修复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复整妆,湖复易容,神彩顿开。
西湖现在总面积约45公顷,水面面积约30公顷。
它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
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quot;西湖美、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仙桥柳色(柳堤):进入大门,长堤卧波,垂柳夹道。
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
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
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
1994年改桥为拱桥,宽10米,长36米。
紫薇厅: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
1952年重修,砖木结构,现为公园服务部。
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一名小孤山)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资重建。
现有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
寺内昔有十八娘荔枝,颇负盛名。
宋蔡襄《荔枝谱》云: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
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
寺在红花绿柳、碧波如镜的湖心屿中。
1986年整修后与盆景区相连浑然一体。
庭院内种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宛在堂: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
招诗友高濲等同来隐居。
宛在堂木构三楹,以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为堂名。
一时诗人云集,传为佳话。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
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
后来堂为洪水冲毁。
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
道光七年(1827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为办公场所。
1914年,西湖辟为公园后,宛在堂修葺一新。
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荟萃吟咏。
更衣亭:在开化屿东南,始建于五代,相传闽王王延钧每与王后金凤及宫娥乘船游湖时,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为旧八景之一。
在湖西岸大梦山麓。
古时大梦山,一面衔山,三面环水,跨湖有一条长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铺,直抵万安桥(洪山桥附近),系北上通京驿道。
堤的东西两侧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带。
亭三面临湖,视野广阔,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夏夜凉风习习,荷香阵阵,古时为品茗赏荷听曲之所。
古时,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为接待皇使节的馆舍。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亭北的皇华亭改建为李纲祠堂。
现存的四方形荷亭,为清代建筑物。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占?000平方米,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晚唱,北与湖心春雨相望,东可望及仙桥柳色。
林则徐建李纲祠堂时,在祠堂架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
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移读书处于斋后。
开化屿是西湖的核心游览区。
开化屿往北、过玉带桥是窑角屿,有省博物馆,美术展览馆,西湖影剧院等建筑。
开化屿往西过飞虹桥,到谢坪屿。
谢坪屿是儿童娱乐园,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往西南过步云桥,可去动物园。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游客介绍一下闽西南的客家土楼。
(不超过30个字)
客家土楼独具特色,规模很大,造型也很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
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求一篇大约350字的导游词,谢谢。
振 成 楼--土楼王子永定土楼导游词游客们好,欢迎来到永定县土楼群
我姓陈,大家就叫我陈导游吧。
在到达永定土楼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
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
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到站了,请大家下车。
大家请看,眼前这座高大的土楼名叫“振成楼”。
请大家跟着我进来。
请看,振成楼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振成楼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兴建的。
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林氏家族创业史。
烟草工业的兴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财富积累。
林在亭因当时家境贫穷,生有三子,长子名 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
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率三子至永定抚市亲友家刻苦学艺——打烟刀。
早在北宋年间,我国由菲律宾引进烟草,时称瑞草,后从南雄地区引进永定县,又称南雄烟,那时烟草就成为该区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氏三兄弟当时看准烟草走俏个国的时机,抓住机遇,回家乡洪坑自行经营,以3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
三兄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以质量、信誉为宗旨,因经营有方,3年中先后在邻村创办起10数个厂家。
老大负责在各厂检验质量,老二负责外采,老三负责推销。
由于烟刀的工艺独特、价廉物美,产品走俏全国。
三兄弟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点推销,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后,四处修桥、筑路、建凉亭、办学校,为乡邻做了不少公益事业。
1923年民国总统黎元洪赠匾“里党观型”印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