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导游词
【民族概况】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
1958年定名为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山心、沥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
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
使用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
现基本上通用汉语广东方言和汉文。
【历史】京族自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
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末属防城县管辖。
京族和当地汉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劳动生产,共同开发了南方的沿海边疆,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在历史上曾和汉、壮等族人民联合进行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1886~1887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
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
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纽争州川: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社会经济】解放前,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
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
沥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2.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7.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剥削是京族地区的基本剥削方式,在渔业上表现为网租和箔租,剥削量达70%以上;在农业上表现为地租,租率占产量的50%。
雇佣剥削以雇长工和利用京族传统的帮工互助性质的“寄赖”关系进行,剥削率高达70~80%。
在残酷的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京族保存以“翁村”为首的社会组织。
“翁村”意为乡长或乡正,负责处理村内事务及纠纷,监督执行村约,主持祭祀仪式,筹办公益事业。
‘‘翁村”下有“翁管”,协助翁村执行处罚,管理山林;“翁记”负责文书账目。
重大事务由村中长老组成的“嘎古,,集团商议决定,交“翁村”执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翁村”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建设事业。
单纯的渔业生产也发展到多业经营。
生产不断增长,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渔业生产也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浅海捕鱼发展到深海作业;二是过去的竹筏小船已改为大中型渔船;三是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形式;四是从单纯重视渔业生产发展到工、农、林、渔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沿海地区实行比内地更优惠的开放政策,使得处于开放前沿的京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迅速改变。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文化艺术】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
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史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
如《宋珍、陈菊花》、《斩龙传》、《琴仙》、《浔阳江头夜送客》,等等。
歌的曲调不下30种。
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等。
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却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用京语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较复杂。
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生产的影响有不少歌曲都与大海相关。
如有一首海歌这样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过对歌物色对象,所以他们个个能歌善唱。
“京戏”是京族传统的戏剧,称“嘲剧”,独具民族特色。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族乐器,它的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方形的琴身,长约75公分,一端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片条,另一端按一把手,两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线。
演奏出来的声音十分幽雅动听。
【渔业文化】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
在各类渔业生产中,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
渔业工具有拉网、塞网、渔箔、刺网,以及用于专门渔猎对象的鲨渔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渔网等。
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
尾主要以拉网捕鱼,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而巫头以渔箔和塞网捕鱼。
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文化。
拉网有大小之分。
大的拉网高3米,长400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小而密。
小拉网由4张缯网组成,网眼大而疏,网长330多米,两头高2.3米,中间高3.3米,略成桃叶状。
操作时,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
操作程序为:先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其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划小艇或竹筏将渔网慢慢放开,由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其三,操网者分为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人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
这样,一次拉网操作即告结束。
这种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
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分疏、密两种。
网的长度和高度与拉网相当。
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
操作时把人分为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桩”、“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
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
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退潮时,鱼虾便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所困,“束手就擒”。
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就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各具特色。
渔箔,是一种漏斗形的捕鱼工具,一般选择在潮水升降、水势较急的汇合处设立。
每个箔位有规定的大小距离。
先用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木桩围成两排,一头汇合处用木桩固定,再用小竹片编排,结成“篱笆”栅栏,围成高约3.5米呈圆形的渔港(鱼室)。
退潮时,随流鱼虾蟹顺两排木桩游动进入渔港,即可网住。
鲨渔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
网身长400米,高1.3米,网眼粗大,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
下网时由4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区,将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
每次下网可持续三四天,连续捕猎,是一种既惊险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见者有份”的被称为“寄赖”习俗。
“寄赖”即我们俗话说的“沾光”之意。
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后的渔箔边或满载归来的渔船上,捡一些拿走,主人是不会怪罪的。
在长期的渔业生活中,京族人民还形成了一些礼仪与禁忌习俗。
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将“油”说成“滑水”,“滑”即“顺利”、“顺当”之意。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
他们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回游规律,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根据潮水的“涨”“落”规律来安排生产。
【节庆】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
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唱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
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
“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
“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每逢唱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
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
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
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
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
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壹。
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
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饮食】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污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
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
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
京族喜吃鱼、虾、蟹、鱼汁及大米糍粑“风吹穑”。
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
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妇女爱嚼槟榔。
到京族三岛去旅游与做客,您一定会品尝到那风味独特的鲶汁和“风吹(米乙)”。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
分为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
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
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服饰】京族的服饰,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
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牙齿的习惯。
过去男子穿窄袖上衣,长及膝盖,腰间束带。
但现在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
【民居】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
但现在大多筑方石砖瓦房屋。
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
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
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间。
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
近年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
【婚俗】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
现在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
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
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
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
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
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
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习俗】逢年过节都要进行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
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
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禁忌】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
移动器物要拿起来,别拖着推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
当然,一般来说,不懂规矩的客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宗教信仰】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写一篇防城金滩的作文
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
面积:548.8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
政府驻地:防城港市民族:汉、京、壮、瑶等民族,是京族在我国唯一的聚居地。
东兴于1996年建市,为防城港市所辖的县级市。
东兴市下辖东兴、江平、马路三镇,有31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548.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
主要居住有汉、京、壮、瑶等民族,是京族在我国唯一的聚居地,现有京族人口约1.5万人。
东兴市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东兴境属象郡,始收归版图。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东兴境为南越国领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兴境属交趾郡地。
三国、晋朝时,东兴境属吴国,为交州合浦郡地。
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今东兴原名“安平”,东兴镇是安平县县治所在地,同时是黄州、宁海郡驻地,安平县为宁海郡辖地,隶黄州。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黄州改名玉山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安平县更名海安县,县治不变,改隶宁越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置玉山州,治今东兴附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安海县(海安县更名)改隶钦州;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复置玉山州,后改名陆州,安海县为其辖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陆州改为玉山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海县更名宁海县,治所仍在今东兴镇;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玉山郡复改为陆州,宁海县复隶陆州,治所在今东兴镇。
五代时期东兴境隶属不变。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宁海县,以其地并入钦州的安京县;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设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钦州隶广南西路;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安京县改为安远县,东兴境为其辖地,随钦州隶广南西路。
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钦州设安抚司;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钦州改为钦州路,置总督府取代安抚司,隶属同年置的潭州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次年,潭州行中书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钦州路随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改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钦州路改为钦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钦州府为钦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钦州为钦县,隶廉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钦县复为钦州,隶廉州府,廉州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钦州直隶广东省,同时置辖防城县,东兴境为防城县辖地。
中华民国9年(公元1920年),防城县直隶广东省。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防城县改属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公元1938年),防城县改属广东省南路行署,东兴境为防城县辖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2月9日,东兴解放,随防城县属广东省南路专区管辖。
1950年,防城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
1951年5月14日,防城县随同钦廉专区委托广西省代管;同年8月11日,钦廉专区改称钦州专区,防城县随着改属。
1952年3月8日,防城县随同钦州专区正式划归广西省管辖。
1955年5月31日,防城县随着合浦专区复划归广东省管辖,今东兴境仍系防城县辖地。
1957年3月26日,防城县析出部分辖地置十万山僮(壮)族瑶族自治县,县治设在东兴。
1958年5月1日,十万山僮(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东兴镇;同年12月1日,撤消防城县,其行政区域并入东兴各族自治县。
1959年3月20日,撤消合浦专区,东兴各族自治县改隶湛江专区。
1965年6月26日,东兴各族自治县随钦州专区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1年,钦州专区改为钦州地区,东兴各族自治县随着改属。
1978年12月15日,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迁往防城镇,改名防城各族自治县。
1993年7月17日,东兴经济开发区成立,按处级建制管理,属防城港市辖。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设立东兴市(县级),辖东兴、江平、马路等3个镇,市人民政府驻东兴镇,属防城港市辖。
至2006年12月,行政区域不变。
地理 气候 东兴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6°C,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中6—9月降雨量占70%左右。
全年无霜期313天,平均风速二级左右。
地势 东兴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来往的便捷通道。
市区与越南盲街市相隔一条数十米的北仑河,距越南广宁省会下龙市180公里,距离越南首都河内308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178公里,距防城港市39公里。
市内的竹山港、潭吉港、京岛港可与中国和越南各大港口通航。
经济 1996年东兴建市后,旅游被市政府列入发展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旺市”已成为东兴市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东兴市旅游资源得到了科学的规划和初步开发利用。
编制出台了《东兴市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了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以口岸管理区和京岛旅游度假区为中心,包括万尾海堤、中越边境旅游办证大厅、东兴口岸出入境通道扩建、新华路拓建以及东兴公园、 外滩公园等一系列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
先后成立了华顺、虹桥等4家旅行社及一批旅行社分支机构,建成了8家涉外星级酒店,其中三星级酒店4家,二星级酒店4家。
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宾馆拔地而起,一幢幢集中、越、法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民房争奇斗艳,形成了东兴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街道的亮化、绿化、美化不断得到提升,城市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各项设施不断完善。
近几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02%,城区面积由1996年的3.8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完成了街道水泥路面建设48条32公里,建成了政府广场等市政公共设施,有效地拉动了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为发展旅游业,市委市政府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旅游节庆、招商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东兴以及防城港的旅游资源。
200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越边境(防城港市东兴)旅游节”,有效的措施促使东兴旅游越兴越旺。
每年春节、“五·一”、国庆节“旅游黄金周”,从东兴口岸出境跨国游的旅客络绎不绝,整个口岸热闹非凡,旅客出入境人数逐年提高,居广西前茅。
民风民俗 京族三岛 京族三岛指万尾、巫头、山心三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
关于京族三岛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有一只蜈蚣精,吞食过往的渔民,毒荼生灵,附近渔民苦不堪言。
一天,有户一家三口的渔民出海,又被蜈蚣精吸住船底,动弹不得。
夫妇俩非常惊慌,但他们的小孩非常机智。
他叫父母把船上的3个南瓜煮得滚烫,然后丢入海中。
蜈蚣精以为是船上的人跳海逃生,便一吞了下去。
三个滚烫烫的南瓜下肚,当场把蜈蚣精烫死,尸体也断成三段,变成三个岛。
尾巴变成的岛叫万尾,头部变成的岛叫巫头,中间心脏部分变成的岛叫山心。
这就是京族三岛的传说。
京族三岛是我国京族唯一的聚居地。
京族原为“越人”,历史上亦称为“京人”,1958年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越南的大民族,京族三岛的京族系15世纪末16世纪初从越南涂山迁徙来的,至今约500年历史。
哈节 京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族的“哈节”。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哈”即京语“唱歌”之意,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辰。
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
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在哈节来临之前,京族人家家户户赶着把各种活路干完,打扫清洁卫生,布置一新。
到了哈节那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依次进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仪式。
迎神--哈节的第一天,全村人撑着罗伞,敲锣打鼓,到海边把本村共同敬奉的海神接入哈亭;祭神--迎神之后第二天进行祭神,由“哈头”主持祭礼,宣读祭文,鼓手击鼓伴奏,并有多种歌舞;入席--祭神完毕,各家各户把自家最好的食物拿来,集中在哈亭,全村人按地位等级入席饮宴,与神共“食”。
席下由“哈歌”、“哈妹”唱哈,通宵达旦,连续三天三夜;送神--全村人把海神送回海中,仪式与迎神相似。
万尾的哈节是农历初九至十五,巫头的哈节是农历初一至初七,山心的哈节是农历初十至十五。
旅游 集“边、海、山、少”于一身的东兴市,沿边、沿海,是中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通的一类口岸城市,也是京族在中国的唯一聚居地,地处亚热带,四季长春,气候宜人。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东兴自1989年口岸开放以来,利用边境旅游、边民互市等优惠政策,在自治区和中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与区内外、国内外旅游部门、企业合作,逐步形成了跨国旅游、京族风情游、京族渔村游、东兴市内游等境内外旅游,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与周边地区构架了“上山、下海、又出国”的大旅游格局。
境外旅游有:芒街一日游、“海上桂林”下龙湾三日游、河内海防五日游等国外旅游线路。
境内旅游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万尾金滩、竹山一号界碑、新石器贝丘遗址、红树林、万鹤山、石门谷、北仑河中越友谊大桥、胡志明亭、中越人民友谊公园、仙人井、响水龙、观音寺、天主教堂等众多景点。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位于东兴市东兴镇西南侧,中越界河—北仑河旁。
1958年为纪念中越两园人民在解放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2000年,政府引资对公园进行修复。
中越友谊公园总面积260亩。
萋萋草木顺着低矮的坡冈错落地生长着。
公园中心最高处矗立着“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公园内有1960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赠送树种栽的两棵友谊树。
公园南侧小山上,有在解放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陈汉东等六位烈士墓。
陈汉东原名黄木芬,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6月在防城县那良抗日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
任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党代表兼参谋长,于1945年6月底同敌人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59年移葬于此,墓碑上刻有“陈汉东烈士合葬墓”。
从公园入口处,顺着林间的小径往右侧山丘走去,走百多米,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便立于眼前。
纪念碑正背面分别用中越文字题写“光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座正背面也分别用中越文字镌刻着在抗法援越战上牺牲的中国英烈名字。
1958年经东兴县人民委员会与越南海宁省政府商定,为在1954年的援越解放斗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立这座纪念碑。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正是为纪念这份用鲜血铸成的战斗而修建的。
公园中有26亩宽的湖面,有湖心亭。
在亭里,每到夏日满目满耳的阳光和蝉声,从棕木圆叶间洒下,让人感到一派典型的南国气息。
有一座“双龙戏珠”的确良龙宫内安置历代几十位于先贤塑像,并且分别附上简介,这对于学生及游客,可算是上一部生动的历史课本。
白鹤园位于东兴市郊、西北部。
距市区1.5公里。
白鹤园是集旅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
白鹤园总面积535亩,其中水域面积将近200亩,区内植被茂密,绿草如茵,具有东兴“绿肺”之称,有诗形容“松柏葱翠,黛色横天”。
春秋季节,百花盛开,鸟雀争鸣。
夏季,湖水清澈碧绿,呈现一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山清水秀,风景幽雅,在园区周围有先人井,响水龙等一批具有人文景观的旅游景点。
园内设施完善,有美食园、铁索桥、烧烤城钓鱼台、游艇、休闲茶座等设施。
信步景区,一览大自然风采。
山、水、林,古、雄、幽、奇、秀给人提供远望取其势,近视得其质,观型而悟神,怡神而冶性的画镜、诗境、意境美的享受。
由于白鹤园海拨高度比东兴城区高10米,所以园内亦最佳观赏东兴城区全景之处。
中国有哪些地区需要办理边防证的
一:边防证全称中华人民共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1:出发前在当地公关办理,需持单位证明和本人照片,上海办理的边防证可以不贴照片,但需与身份证同时使用。
2:填入的时间应该与计划逗留的时间一致,最长有效期限为自办证日起一年。
3:到边境地也可以再办理,但控制较严、费用也更高。
二:中国需办理边防证进入的地方 1:广西壮族自治区 那坡县、靖西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防城县、凭祥市、东兴市 2:云南省 文山自治州:富宁县、麻票坡县、马关县 红河自治州:河口县、金平县、绿春县 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景洪市、勐海县 德宏自治州:潞西县、畹町县、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 怒江自治州: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 思茅地区:孟连县、江城县、澜沧县、西盟县 临沧地区:沧源县、耿马县、镇康县 保山地区:龙陵县、腾冲县 3: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定日县、康马县、来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基隆县 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 林芝地区:米林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 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 去珠峰写“定日县”,去羊湖写“浪卡子县”,去派区写“米林县”,最好是写好县名,有说写地区也可以的: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昌都地区。
最好在当地办好边境证,去西藏再办,一是费用高些,另外也麻烦些,可能会碰到休息日。
去年我是在深圳办的,2元,我当时把能想到的地名都填列进去了。
碰到的麻烦就是单位、派出所都没办过这样的边境证,需要解释,分局会比较清楚。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密地区:哈密市、伊吾县、巴里坤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奇台县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 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额敏县、塔城市、裕民县、托里县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行政区、博乐市、温泉县 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乌什县 克勒兹苏柯尔孜自治州: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合奇县、阿克陶县 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 5:甘肃省 肃北蒙古自治县 6: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 巴彦淖尔盟:乌特拉后旗、乌特拉中旗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阿氽山市 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 7: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 黑河市:孙吴县、爱辉县、逊克县 伊春市:乌依岭区、汤旺河区、新青区、上甘岭区、友好区、嘉荫县 鹤岗市:萝北县、绥滨县 佳木斯市:同江市、抚远县 双鸭山市:饶河县 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 牡丹江市:穆棱市、东宁县、绥芬河市三:补充:新疆主要有以下地区和口岸要办理边防证: 1、霍尔果斯口岸 新疆霍城县 (在你当地或在去口岸途中办) 2、巴克图口岸 新疆塔城市 (在你当地或在新疆塔城市办) 3、都塔拉口岸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在你当地办) 4、哈纳斯湖 新疆布尔津县 (在你当地或在新疆布尔津县办) 5、吉木乃口岸 新疆吉木乃县 (在你当地办) 6、塔克什肯口岸 新疆青河县 (在你当地办) 7、阿黑吐别克口岸 新疆哈巴河县 (在你当地办) 8、木扎尔特口岸 新疆昭苏县 (在你当地办) 9、阿拉山口口岸 新疆博乐市 (在你当地或在去口岸途中办) 10、乌拉斯台口岸 新疆奇台县 (在你当地办) 11、吐尔尕特口岸 新疆乌恰县 (在你当地办) 12、红其拉甫口岸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你当地或喀什市办) 13、老爷庙口岸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在你当地办) 14、塔什库尔干县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你当地或喀什市办) 15、红山嘴口岸 新疆阿勒泰市 (在你当地办) 16、阔勒买过货口岸 新疆阿克陶县 (在你当地办) 17、托可满苏口岸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在你当地办) 18、哈纳斯口岸 新疆布尔津县 (在你当地办理或在布尔津县办)
一篇写防城港的作文
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