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后,太湖的导游词
蓝藻爆发成因为富营养化。
过量的养分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源头: 1.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 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 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 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 燃烧矿物燃料。
导游词:蓝藻也有好处.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谁能给我苏州导游资格考试的七个景点的导游词,最好有英文的,嘿嘿
我是外面导游证本来要转的 但是怕麻烦后来别人说 只要在当地考外导的话就直接能转过来的就想问问 ..
导游词 开头: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身处仙山妙境,请看……用“葱郁、巍峨、水光山色”接下去写一篇作文
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身处仙山妙境,请看这里向诸位介绍黄山风景区。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黄山的美,首先美在奇峰。
山峰竞秀,各有特色,各具神奇。
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
下面,我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是奇松。
首先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它们或长在悬崖峭壁,或长在深壑幽谷,葱茏生机;它们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巍峨挺立。
其次是黄山松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稳健、雄浑的气势,具有一种奇特的美。
怪石,是黄山胜景的又一“绝”。
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怪石的模样千差万别,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高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猴子观海”、等。
这些怪石有独立成景的,有的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
观赏的位置不同,模样也就变化成一石二景,如“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再说云海。
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
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
黄山的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
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下温泉和瀑布。
温泉:古时候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古称锡泉。
它与汤泉水平,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
水光山色,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
“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的瀑布生动写照。
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百丈瀑”。
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的绝好去处。
各位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
欢迎你们和你们的朋友再次来黄山游玩。
谢谢
颐和园导游词四年级110-200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
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
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
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
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各位,这是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
走进人寿门,看到的并不是仁寿殿,迎面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个“障景”的作用。
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感。
刚才我们讲过了,颐和园是集南北园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多次、多处成功地运用了各种造景方法,待会儿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绍,请各位先随我来。
(仁寿殿院内东南角松树下)刚才我们看到了门口的那块太湖石,现在请各位再看看院内四周,这里还有四块太湖石,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些奇形怪状的所谓“太湖石”呢
首先我先告诉大家何为太湖石。
说起太湖石,大家应该不陌生,在很多园林内都有,它们看起来奇形怪状,满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装点景致,只是不太知道它们的名字罢了。
其实,太湖石是产自于江苏无锡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皱、漏”之称,而且产量又少,故被皇家选为稀罕物运来放在园林内起装饰作用。
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动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们收藏、寄与某种美好象征的“尤物”。
还记得门口的那块太湖石吧,从背后看去,没什么奇特之处,但要从正面看上去,你便会拍手叫绝,因为这块太湖石就像是一个老寿星,面向仁寿殿,给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
另外四块太湖石根据其形状,象征一年四季之“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这四季石与老寿星被称为“峰虚五老”,象征长寿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这只铜铸的怪兽,人称“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龙头、狮尾、牛蹄,别看它长相怪异,可是本领高强,能避火,又是一种仁义之兽,既是“仁兽”,故在“仁寿”殿前,真是找对了地方
您也许会问,刚才你说“真是找对了地方”,莫非这“四不象”原来不在此处
您说的不错,“四不象”原有一对,是乾隆年间铸造的,原来放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另一只被侵略军所毁,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还陈列着铜制的龙、凤、香炉、太平缸等。
特别是龙凤的位置与其它地方的陈设位置不一样。
在古代帝王的宫殿、园林内的龙凤等吉祥物,其陈列方式应该是龙在上,凤在下;龙在内,凤在外。
在这里却成了“凤在中央、龙陪两旁”的格局,是哪个大胆之人所为
不是别人,就是在这座大殿内垂帘听政、发号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们说:“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仁寿殿的中间靠左的位置)这座大殿叫仁寿殿,是帝后们夏天到这里来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
这一区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颐和园内三大区域之一的政治活动区。
在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娱乐时也不会疏于国事,以示勤政,其实,只不过是懒得跑回故宫处理朝政而已。
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权,在故宫养心殿及颐和园勤政殿“垂帘听政”。
天下凡是大权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长生不老,故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
在大殿内的后壁上,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
值的一提的有两处陈设。
首先请各位看一看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
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
这100只蝙蝠与镜子上的226个寿字寓意为“多福(蝙蝠)多寿(寿字)”真可谓是用心良苦,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长命百岁了呢
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岁。
有句古话叫“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七十不足为怪,但在当时活七十多岁不能不说是位长寿之人。
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寿”字呀保佑了老佛爷呢
当然不是,这是与老佛爷的饮食起居有规律及日常保养是分不开的。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没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没灾
不过,慈禧太后不怕生病。
她说“有病有灾我能挺,因为我有延年井”。
据说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爷长寿的秘诀之一。
那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气
好
各位随我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延年井。
(在延年井旁)各位,这就是延年井,据说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
一天睡午觉时梦到了一口井,便派人来挖,果然挖出一口井。
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气顿消,精神气爽,非常高兴,便封其为“延年井”。
以后慈禧太后经常饮用此水,并用此水沏茶,称为“延年井水沏杯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其实,这口延年井的井水为优质矿泉水,确实有利于人体健康。
慈禧对这口井的感情胜过金银珠宝。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从紫禁城跑到颐和园,金银珠宝丝毫未取,只是特意来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后就背“井”离乡,带上光绪皇帝匆匆西行了…好了,讲完了政治活动区,现在我们要去帝后生活区参观一下,首先我们去看一看光绪皇帝在园中居住的地方——玉澜堂,请大家跟我来。
(在仁寿殿后的假山旁)走到这里,也许有些人已经不耐烦了,会问“导游,您说过颐和园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们进来以后确是什么门呀,石头呀,大殿,假山呀,水呢
为什么不带我们去看
”大家别急,如果进门就是水,您是否会觉得太直截了当了,就会觉得不够“深度”。
其实,这又是一种造园方法,叫“抑景”。
所谓抑景就是先抑后扬,即当各位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
这里看起来曲径通幽,其实,您再往前走几步,就可以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啦
不信,请各位走走看。
各位
现在是否有一种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之喜悦感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园林非一日之建。
咱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早在金代,这里便是帝王们游猎的场所,当时的万寿山被称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宫,供金代帝王游猎时临时过夜居住。
山下的水域在当时称为金海湖。
元代改金山为瓮山,据说是有一老瓮在山上挖出石瓮而闻名,山下的水域被称为瓮山泊。
明代曾把这一组山水称为好山园,并在瓮山南坡建园静寺,改瓮山泊为西湖,当时的景色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
特别是到了清代,盛世国君乾隆皇帝为了给他母亲庆祝60大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云门至佛香阁的中轴建筑群,把这组建筑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母亲,以示孝顺。
乾隆皇帝还将瓮山改为万寿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么呢
据说当年汉武帝曾在都城长安挖“昆明池”操练水军,于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贤,将万寿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宽湖面,为日后训练水军之用。
工程结束后将这片水域更名为昆明湖。
现在请大家随我去知春亭,那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昆明湖东岸的重要景观及建筑。
谁帮我写一篇简介湖州的导游词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丝、湖州宋锦、双林绫绢闻名中外。
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貌,其自然景观以“山水清远”见长。
“苍山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彻,山水映发,冲和修集”,概括地说明了湖州山水特色。
湖州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它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运输要塞。
湖州市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
总人口257万,其中市区人口108万;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4.1%,中心城市建成区52.9平方公里。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四个重点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贸、金融、科技等欣欣向荣,社会各项事业成绩显著。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
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
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
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
湖州是山水清远、景色秀美的城市,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05个。
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
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唐代陆羽隐居湖州所撰的《茶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第一部茶叶专著;北宋教育家胡瑗创立安定书院,人称“胡学”;艺术大师赵孟 、吴昌硕开创的“赵体”书、“吴门”画,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湖州西倚开目,北滨太湖,东西苕溪和运河水系贯流全境,自然景观尤以“山水清远”著称。
辖区内不乏秀丽的山区风光和悠久的水乡景观, 可谓山、水、湖、泉、洞五类俱全。
湖州的游览点众多。
市区就有巧设精雕的飞英塔,在江南独树一帜的铁佛寺,安闲静雅的莲花庄公园:稍远则有太湖边的“石钟乳音乐厅”--黄龙宫,南洵镇有浙江三大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等,德清的莫干山已久负“清凉世界”的避暑胜地盛名,安吉的龙王山,长兴的顾绪山也各擅春秋,游人往往流连忘返。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条旅游线路。
麻烦采纳,谢谢!
哪位高手给点苏州西山的导游词我.一般去都是哪些景点啊?急需!
4A级景区 苏州西山景区 电话: 0512-66276534 门票:18元\\\/人 “太湖明珠”西山,全名洞庭西山,面积79.8平方公里,是太湖中的第一大岛,也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西山与苏州城连为一体。
岛上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一一映入眼帘,把人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
吴中区西山镇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一起,如今,西山镇相继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颗“太湖明珠”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西山位于姑苏城西南三十五公里,总面积82.36平方公里,总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距光福机场19公里,距上海120公里,岛上气侯宜人、景色秀丽、山水相融、古迹众多、风物清嘉、果木葱郁、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世外桃源”。
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映入眼帘,把您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诗请画意中。
自然的鬼匠神工,历史的沧桑变迁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传说,吴越争霸的兵场村、西施避暑的消夏湾、石公山的天象奇观、林屋洞的道家仙府和包山寺的烟火缭绕、罗汉寺的藤樟古幽……美景美色,举目入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
太湖聚宝,素有“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之称。
洞庭山碧螺春、乌紫杨梅、大佛手白果、九家种板栗、青种枇杷、水晶石榴以及银鱼、白鱼、白虾等“太湖三宝”饮誉海内外。
西山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花果资源、矿产资源形成了西山经济的三大优势。
21世纪的东风指面而来,西山显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旅游业为龙头的西山总体开发思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998年4月,江泽民同志考察西山镇时的“开发太湖、保护太湖、发展吴中区、造福后代”的题词为今后西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苏州西山以“太湖山水、古昊文化、人文自然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休闲娱乐观光”为特色,以发展度假、旅游、酒店、生态观光休闲、康复、水上和山地运动等为主要内容,逐步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设施、环境、服务最为完善的度假休闲胜地、人居天堂、健康乐园。
其实西山是一个很大的岛,还有党政机关呢:),到岛上的汽车,还要经过两座白色的跨岛大桥。
依山环水,到上群峰叠嶂(好象有些夸张,但是山头确实不少)。
农家强烈推荐的西山最高峰-缥缈峰。
虽然山峰才300多米,但是需要越过两个三头才能到达,不过不要怕山路远,因为路上有好多梅子树,摇曳着无数的小青梅,让你觉得非常有乐趣。
明月湾古城的村口有棵大树,约有1000年的历史,要5个成年人才能报得过来。
行:最好自驾车,其他:到苏州火车站,乘91路公共汽车,到底,4元。
时间2个小时。
吃:农家都有饭可以吃,不算太贵. 西山是适合周末无事去休闲的去处。
夏天可以在太湖中游泳。
初春(2月18-3月18)可以去赏梅,那时候漫山梅花,在山间信步,很有趣味。
5月20日左右,是枇杷的季节,再过一个月则是采杨梅的季节,不过时间只有10多天,从6月20日开始到月底。
苏州-西山 出了苏州火车站,右边就是去西山的69路,最晚班8,9点左右,要开2个小时,停站50次。
如果坐汽车,那是停在长途汽车南站(我记得是这个),出门就是汽车站,坐103到吴中汽车南站,从那里转58路(最晚班9点)到西山,时间1.5小时。
沿途经过3座跨湖大桥,把几个岛连接起来,气势非凡,水天一色,景色宜人。
适合夕阳时分经过。
沿途建筑还算不错,不像其他地方的岛上别墅那样ugly。
西山汽车站-明月湾村 明月湾古村,名字就相当的有味道。
下车往古村方向(有指示牌),经过询问是否坐快艇,就可以一路走去了,大约需要半小时,但是沿途都是在湖边,不枯燥。
会经过两个类似村落的餐馆,旅馆群。
当你看到一颗村口的大樟树的时候,就到了。
进村需要25元门票,但是如果选择晚上5点半之后进去,就不用买票了,除非想看那些祠堂或者老屋子。
村中有农家住宿数家,大樟树边的一家叫潮云一阁(电话66276134,13771882565),主人不错,标间80左右,主人厨艺不错。
吃饭可以在村外的餐馆街,也可以在主人家。
黄昏或者晚上可以在古码头游泳,太湖的水干净,水波平缓,下水处一大片都是平滩,很安全。
这是夏天来这里的一大重要乐趣。
晚上在湖里游泳,特别舒适兴奋。
村子里的茶馆可以喝喝茶,最便宜5元一杯绿茶。
可以消闲一个下午。
西山-苏州 回程汽车最晚8点,69路到火车站,58路到吴中汽车南站。
整个行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只是西山的餐馆或者水果市场都是面向游客的,没有融入当地生活的感觉。
而且难免餐馆较贵,水果短斤少两。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导游词有何特色,举例说明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
其作用有三: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传旅游景点. 一、强调知识性。
有丰富的内容,溶入各类知识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引人人胜。
这篇导善于运用有没的形容词和对偶的诗句如“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青螺伏水,水似碧海浮动。
” 二、讲究口语化。
导游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这就是说,在导游创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语词汇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
三、突出趣味性。
(1)语言生动形象,用词丰富多变。
主动形象的语言能将游客导入意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导游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手法,可使静止的景观深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美,使游客沉浸陶醉。
如这篇导游词中使用了“咬”、“托”、“绕”这些拟人化的动词 四、要有针对性。
通过导游词的魅力进而提高旅游景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