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官鹅沟导游词
石花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
核心区石花洞是中国罕见的多层溶洞,是中国北方地区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景观。
明正统十一年(1446)由比丘圆广法师发现,先后得名“潜真洞”、“十佛洞”、“石佛洞”。
因洞内石花锦簇,取名“北京石花洞”。
景区面积84.66平方公里,有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以及唐人洞、清风洞、石花洞鸟语林、将军坨等,现已探明、考证的溶洞有100多座,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之一。
洞体为层楼式结构,共7层。
从上往下数,1至6层为旱洞,第7层为地下暗河。
垂直高度300多米,已开放的洞道总长5000多米。
洞内的化学沉积物十分丰富,有5种类型,33种形态。
专家评价该洞是中国乃至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
被誉为“地下地质奇观,溶洞博物馆”。
潭柘寺 历史背景:潭柘寺始建于晋代(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因前有柘树、后有龙潭而得名,原名嘉福寺,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故流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
唐代武则天时,更名龙泉寺;金代皇统年间(公元1141年-公元1149年),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曾恢复旧名嘉福寺;清代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又改名岫云寺。
前后名称更迭频繁,但俗名潭柘寺却流传遐尔。
寺院现存建筑大多是明、清两代的遗物。
地理位置: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距北京城40多公里。
黑龙潭一日游 黑龙潭景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
是一条峡谷走廊,全长4公里,地势落差220多米,地貌属中山和丘陵,南北两侧山峰海拔多在300至500米,谷底海拔为150至370多米。
这条峡谷俗称轱辘峪,蜿蜒曲折,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
悬潭、沉潭、落雁潭、通天瀑、平沙潭、曲潭、滴水潭、苇潭、三叠潭、龙戏潭、珍珠串、三潭叠瀑、无底潭、黑龙真潭以及龙门口、龙劈石、刺猬石等30多个景观,如颗颗明珠镶嵌在峡谷中。
其中通天瀑垂直陡峭,壁如刀削,瀑高50多米,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烟霭升腾,弥漫山谷。
迷人洞。
为一个15米深的山洞,洞内可容100多人,为了方便游人交通,免除游客爬山之苦,开发旅游后,打通了山洞,从入口到出口修筑了一条38级台阶,人称“通天洞”。
通过此洞,就到了通天瀑的顶部-黑龙真潭。
面积仅4至5平方米,而深度达25.6米。
潭壁光滑,造型奇特,也是北京地区所知最深的潭穴。
潭口的南半径是椭圆型穴壁,北半径峭壁栾栾,水从三丈多高的危崖上垂瀑而下。
崖壁中间是一道狭缝,宽不过一米,长数十米,狭缝内又拓出两个小潭,一个叫“春花潭”,一个叫“秋月潭”。
两潭如同两个含羞的少女,藏于深闺秀阁之中。
游人要看两潭全貌,要到每年春秋两季。
黑龙潭赏花节 每年的4月初至5月中旬,景区都会举办赏花节,遍布景区的各种山花陆续绽放。
一进景区的大门,火红的桃花、粉红的杏花、雪白的梨花扑面而来。
走在山道两旁、潭池边,大片的山杏花、山桃花随处可见。
清明前后,峡谷中的潭、泉、溪、瀑也灵动起来,游客可在潭中划船、垂钓。
登临古长城,还能远眺密云水库,蓝天白云下,苍鹭时而盘旋起伏,为大好春光更平添几许壮阔。
金海湖一日游 金海湖位于北京市平谷区东部金海湖镇。
从机场高速路接顺平路或京顺路接顺平路可直达景区。
距北京二环路85公里。
包括海子水库及周边的27平方公里区域。
海子水库1959年年初建,经1968年续建,1974年扩建,形成为一个风景秀丽的高峡人工湖。
有水面近6.6平方公里,总容量为1.2亿立方米。
金海湖因北倚大金山(以盛产黄金著称)而得名,是以山水风光游览和湖滨度假为主的度假休闲旅游景区。
1985年向社会开放。
金海湖山清水秀,四季长青,三季有花,为游人到金海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质量。
宽阔清柔的水域,秀丽峻峭的山峰,加之亭台轩榭的点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金海湖向社会开放后,先后建立了游船、快艇、自驾艇、水上飞、水上飞伞、脚踏船、手划船、肥仔船、速降、大型水滑梯、赛龙舟、香蕉船、橡皮艇、皮划艇、甲壳虫跑车等30余种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每年举办的金海湖风筝节和龙舟赛,为金海湖旅游增添了色彩,吸引了大量游客。
清水映红叶的金海湖旅游度假区属郊区公园。
金海湖东西北三面环山,夏季青山翠绿,秋季则红叶映衬,可谓山美水秀,是不可多得的观赏红叶的好去处。
周口店 十渡一日游 周口店猿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
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祥地。
该遗址共发现和发掘2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地点,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更新世时期动物化石和丰富的用火遗迹,并且在山顶洞中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墓葬和装饰品,成为世界上唯一保存纵贯五六十万年史前古人类活动遗迹和古人类最早用火证据的遗址。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直立人和智人演化与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周口店遗址还是我国北方第四纪洞穴堆积的标准剖面,在地层划分对比、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方面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
适游季节:旅游者最关心的是周口店猿人遗址的适游季节,其实对于这处古人类遗址而言各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风景。
春季,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把这里装典成花的海洋,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亲临仙境;到了夏季,植被丰富的山间,布满了绿色,虽然没有参天的古树,但依然让你有种神秘的感觉,仿佛会突然出现猿人在树丛中追逐猎物的场景;丰收是属于秋季的,如果你在这个季节来到周口店,会让你感到奇怪,以为来到了香山,大片的黄栌把这里染成一片红色,加之成熟的柿子挂满枝间,能让你着实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与满足;下雪了,更是游览这里的好时节,虽然交通稍有不便,但值得一游,因为雪后银装把这里完全变成白色的世界,站在山顶,放眼平川,感受万里雪飘的雄伟,在这个古人类遗址感受中华大地的壮丽,是一种那一用语言描述的心情。
十渡 十渡景区是华北地区不多见的以峡谷、峰丛、河谷地貌为特色,以岩溶景观、地质遗迹为主体兼顾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地学科普园区。
拒马河偎山绕岭,曲路九回,自西北至东南流贯区境。
因历史上从张坊到十渡溯水而上,须经10个渡口而得名。
景区内包括拒马乐园、东湖港、西湖港、孤山寨、仙峰谷、万景仙沟、碧波园、盛仪庄、普渡山庄、民族风情苑、太平猴山、翠竹桥苑等景点。
十渡虽然是京郊传统老景但新姿诱人,近年来开发的麒麟山景区颇为风光壮美。
十渡与野三坡之间为山区三级柏油路,沿途尽是拒马河畔的高山深谷,自驾车穿山越谷赏美景,让人心情舒适。
桃源仙谷一日游 桃源仙谷位于密云县西北部石城镇境内,距北京市区90公里,从101国道到密云,再转密关路,途经密云水库大坝可到达。
属片麻花岗岩峡谷型自然风景区。
原为一条人迹罕至的幽深峡谷。
1967年,在峡谷出口处修筑一条高13米、长20余米的混凝土坝,形成一座库容5万立方米的山间水库。
1997年,本地农民以股份合作制,充分利用峡谷内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开辟为自然风景区,并向游人开放。
景区全长8公里,东起密云水库,西至观峰台,总面积16平方公里。
整个景区,山峦起伏,峡谷纵深,森林茂密,有骆驼峰、仙女峰、桃源瀑、观音瀑、天池潭、叠翠潭、神龟影、天画、神古洞、大帽石、观峰台等80余个景观。
景区峡谷系一亿年前由云蒙山强烈的断裂抬升活动所形成。
众多的深潭、高瀑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景区以观赏自然山水为主。
春季,满眼绿树满眼花;夏季,山山挂白练、处处听泉声;秋季,硕果累累,红叶满山;冬季,冰瀑高挂,冰柱空悬。
赏花、戏水、采摘、攀冰,四季都有节庆活动。
黄花城长城一日游 黄花城长城 景区位置:怀柔城关镇西北29公里。
景区特色:是北京界内少有的山水相连的长城。
黄花城长城从明代开始修建,地处京师北门。
每年仲夏,这里的屋宇村舍会被淹没进漫天的黄花之中,因此得名。
黄花城是古代险要关隘,周围村落古朴,适合探险和访古,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
慕田峪 红螺寺一日游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城区70公里,是北京市新十六景之一。
慕田峪始建于明朝初年,公元1404年明将戚继光正式建关,并曾在此驻防。
慕田峪长城游览部分长2250米,有敌台22座,最高处敌楼海拔为540米。
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层峦叠嶂、竣秀挺拔,植被覆盖率高达70%以上,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松200多株,“迎客松”“鸳鸯松”、“王冠松”、“卧人松”等名木古树极富观赏价值。
山间流水潺潺,空气清新,四时景色,风采各异;春天,群芳吐艳;夏天,漫山翠绿;冬天,银装素裹;最迷人莫过于金色秋天,且不说压弯枝条的累累硕果,光是满山不同色调的叶子就构成了色彩斑斓的金秋画卷,令人神驰心往。
红螺寺 红螺寺是历代佛家圣地,素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称。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来寺降香,见佛顶放光,龙颜大悦,御填充为“护国资福禅寺”。
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俗称为“红螺寺”。
红螺寺北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紧,结构对称。
中轴院为寺庙核心,进入山门往里,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
大殿两侧有4座配殿和20间配房。
三圣殿东西两边各有一小院,分别为监院和方丈院。
中轴院两侧还有、东西两跨院,现分别为博物馆和商务馆,除此还有西塔院和延寿堂等共5处院落。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历届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
我国佛教净土宗最后两代祖师皆与本寺有缘。
清嘉庆五年,际醒祖师来红螺寺,创办净士道场,后在此圆寂并留下舍利。
印光祖师早年在此修学净士,后去普陀寺传授净士法门,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清东陵一日游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战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
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
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 清东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
入关第一帝顺治,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的香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主宰过国家命运,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历史的评说。
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级AAAA级旅游景区。
司马台长城一日游 司马台长城 景区位置: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市区120公里。
南靠白龙潭,西邻金山岭,东靠云岫谷游猎区。
景区特色:以“惊、险、奇”著称,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司马台长城全长1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初年。
司马台长城惊险奇特,横卧于山峰之巅,并在陡峭的山峰间架起一座天梯,倾斜度达85°,有百米之长,天梯两侧皆为深渊,而天梯的石阶窄小,仅为一砖之宽,任何人想轻松地通过这里都将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整段长城构思精巧,结构新颖,形态各异,集万里长城所有特点于一处,形成了一段“奇妙的长城”。
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中的最高点。
塞罕坝、红山军马场可否推荐一下景点
(一)城隍庙位于县城西北隅,这座典型的明代建筑,正殿五间,座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转角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二间,左右香积厨房各两间,前门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各种脊兽相映成趣。
整体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湛,朱门高柱,明丽豁敞,浑然一体。
(二)夏禹导洛处位于该县范围里乡山河口,距县城15公里,为洛河在卢氏境内最险要的一道关口。
传说为夏朝大禹凿山导洛处,悬崖上的“古雒”字样为大禹亲手篆刻,另有唐宋两代所刻的字迹。
崖下有“禹王庙”和伊尹乐道外,旧时艄公放筏竹舟自至此,常驻船敬神,以求“保佑来安”。
清人刻有“神属导洛处”五字于壁上,至今犹存。
河上新建一单孔跨度为百余米的山河口大桥,气势宏伟。
随着下游故县水库的建成,游船可直抵库坝,使该地区成为“小三峡”旅游点。
(三)九龙洞位于该县双槐树乡石门村,距县城26公里,为一天然石洞。
传说有一富家小姐吃了河中漂下的仙桃,在此生下了九条小龙而得名。
洞口有一棵多产于南方的清风藤科柯楠树,约生于300年前,树高18米,冠幅13米,胸径38厘米,其开化颜色有赤、紫、黄等色,年年异样,果实为黑色球状,北方稀有。
近年来双槐树乡对此洞进行了大力开发,初具旅游规模。
(四)汤河温泉位于该县汤河乡境内,温泉由陡崖壁缝中涌出,每小时出水量7吨,平均温度51ºC,HP值为8.5,水中含有硫酸根和钙、氟等14种微量元素,常洗此水可医治皮肤病和妇科常见病。
目前在此建有温泉疗养院,每年到此洗浴者络绎不绝。
汤河温泉又名“汤池”,系天然形成,背靠汤池边,山势险峻,冬青松柏覆盖,终年绿色。
光绪十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神话传说为泉山之下压一太阳,乃后羿所射之日,经专家测定,泉山时流量20吨,水温49.5℃,富含硫酸根、氟、铁、钙、镁、磷等二十多种矿物质身微元素,水质PH值8.5,总硬度9.25,经医学鉴定,常沐此水,可医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以及麻痹症、神经痛等多种疾病,许多实例证明泉水具有消食、散寒、导气、化瘀、杀菌去毒、舒筋活络、抗增生、去疲劳、助睡眠的神奇功效,许多客人称为“天赐圣水”。
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青山脚下,大河岸边,男女轮日裸浴,向着蓝天白云,尽情沐浴自已的胴体,形成独特罕有的裸浴奇观,汤河乃我国著名文学家、前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曹靖华先生的故乡,其父清秀才曹植甫先生制订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女界三、六、九”男女轮日共享泉水裸浴俗习沿袭至今,形成中原一绝的裸浴文化,令无数外来游客为之感叹。
熊耳山系秦岭支脉,北侧耳为黄河流域,南侧为长江流域,熊耳山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导洛自熊耳”,《水经注》载“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其两峰向中斜,状似熊耳,帮得此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自唐宋至今,香火不断,从一些遗存的石像上可以得到鉴证,与武当山一脉相承,“武当山志”曾有记载,其山势走向,古建遗迹,与武当山多有相似。
熊耳山的山水集大气、秀气、灵气于一体,居山顶远眺,四周层峦叠嶂,群山皆向熊耳山主峰,呈万山朝拜之势,真可谓“一览众山小”,近看大小青龙壁环四周,展翅欲飞,呈五龙捧圣之状,熊山巍巍,灌洛荡荡,此乃大气。
数十处自然景观险、峻、独、奇,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大孤山、小孤山挺拔竞秀;梳妆楼一根独木横跨悬岩峭壁之间,历经千年而不朽,堪称神来之笔;透眼窑一径穿山,朝阳洞一线贯天,风洞四季有冰,雾雨岩飞流直下,冒云洞是百姓的气象站,古有“熊耳戴帽,长工睡觉”之说;观月楼、望乡台、仙家洞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独特景色,而“熊耳积雪”为卢氏古八景之一,素有“熊耳不墨千秋画,白云积雪映仙境”之称,是豫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境内奇山异峰遍布,河流涧溪众多,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不胜数。
属暖温带至亚热过渡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既有“骏马秋风蓟北”的粗犷,又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灵秀,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五)玉皇尖森林公园位于该县狮子坪乡境内的国营淇河林场卢氏县和洛南县交界处,海拔2057.9米,为该县最高点,山上有原始森林,林涛声声,风光秀丽,淇河林场在此建有“麒麟宾馆”,是县内最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
(六)伏虎山卢敖洞位于文峪乡境内的伏虎山上(俗称老虎鼻子),相传古时神医扁鹊救活虢太子后,曾在此著书立说。
后有秦博士卢敖在此炼丹灭疫,得益成仙。
据清代《卢氏县志》载:卢氏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即为纪念卢敖而得名。
另据大明寺碑记载:“卢氏居万山之中,为卢敖得道之乡,乃扁鹊降升之地,因名卢氏”。
(七)鱼鸭混养示范园位于该县文峪乡伏虎山卢敖洞下的洛河大坝内,占地400亩,建池塘22个,人工湖1个,形成水面面积240多亩,建鸭舍16座112间4000平方米,养鸭20000只,养鱼1000万尾。
示范园内10米宽砂道环绕畅通,沿路栽植垂柳、黄洋球、百日红等花木2.13万株,湖光、山色,分外妖饶,是集生产、旅游为一体的示范园区。
(八)石峪牧场位于该县杜关镇西北部,总面积31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实现了水、电、路、电话四通,修建了具有蒙古特色的牛、羊、圈舍27座,162间,养牛存栏1408头,羊2230只,目前已形成了集生产经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畜牧基地。
(九)豫西大峡谷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峡谷内飞瀑高悬,溪流淙淙,潭幽池清,乘橡皮舟挥浆击水、穿流于翠岑幽谷之间、尽享峡谷漂流激情,龙泉沟原始森林区峰峦叠嶂、古藤缠绕,野生锦鸡、松鼠、草鹿嬉戏其间,野趣横生,民谷--天井窑院内剪纸、皮影戏、木偶戏、猴戏等民俗荟萃。
这一切构成了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和引人入胜的豫西民俗风情画卷,实为绝妙的旅游胜地,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和玉皇山原始森林,汤河温泉裸浴风情区,九龙洞风景区连为一体是您豫西旅游的首选。
豫西大峡谷漂流----中原第一勇士漂豫西大峡谷中原勇士漂流刺激浪漫,全长3公里,全程约90分钟,双人漂流船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虽有惊但无险,堪称中原第一勇士漂,峡谷内飞瀑高悬,溪流淙淙,潭幽池清,乘橡皮舟挥桨击水,穿流于翠岭幽谷之间,尽享峡谷漂流激情。
豫西大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总长度30余公里,宽度30米到50米,深度50米到200米,两侧山峰最高海拔1111.20米,最低620米。
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
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
漫步风景区,只见青山如黛、幽谷叠翠、银练飞泻、野花丛生,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能给人以极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理享受。
峡谷内几处悬崖绝壁势如刀削,两旁植被丰茂,满谷苍翠,石峰形态各异,峰峰相连如画卷,畅游其间移步换景,别具风韵。
每逢云蒸雾绕之时,山峰宛如空中楼阁,点缀于缥缈云海之间,望之倍感心旷神怡。
湖北宜昌旅游,三选一,我选哪个呢
果断神农架·· 说不定碰到野人GG哟······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傣家竹楼写一个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赵天.今天我们来到傣家竹楼游玩.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听,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我们先来到了傣家人居住的地方--傣家村寨多则两三百户,一二十家,都是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所谓的竹楼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一幢幢房子了,这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哦!~~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呦! 大家看,每一幢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有好多植物,品种也有许多,大家慢慢欣赏一下吧
这里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了吧
竹楼的下面有很大很宽敞的空地,这是留着作院子用的. 每一幢房子所展现的都是正方形,有两层高,楼上住人,楼下就是 牲口的住所的柴房了. 别看竹楼很简单,上面可是有好多花纹雕刻着的,要仔细看,好好的品味哦
好
我们现在一起去傣家做客,有几点要注意一下,我们就在大堂观赏,拍照留念,千万记住不要去他们的卧室哦
这样不礼貌,别人隐私不希望被看到,对吧
傣家竹楼结构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比较好,坐下来,徐徐清风吹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也是傣家人的特点,一般先打好基础,然后要8根中柱,选中柱很隆重,当运到寨子里时,大家去迎接,泼水. 他们一直以来有个习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当竹楼建好,大家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像过节一样,同时请一位”赞哈”唱歌,据说这样才能平安,吉祥. 我们随着歌声,结束了这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