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塔导游词
大金字塔导游词 HI,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王晓芳,大家请叫我王小姐,我们等一下就会到三角形的大金字塔,大家到了之后,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大金字塔的有关资料. 好
这里就是大金字塔,是被列世界奇观的称号,分布着大小金字塔70多座,这些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建造的,最大的金字塔是法尔胡夫的陵墓,塔高146.5米,塔基每边各长230多米,全塔约用了230万块经过磨制的大石块,平均每块重约26吨。
这位小孩你不能坐在人面狮像上面,你可要知道,这个人面狮像是2000多年前用11多块大石块才建成的,而且这人面狮像是守护大金塔的守卫士兵哦
这两位女士,你们绝对不能进入大金字塔,因为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机关,有弓箭手啦
有会动的木乃伊了,有许许多多的将军、刀士、剑士、矛士,所以你们绝对不能进入大金字塔。
好
现在有3小时你们活动,3:00在这里集合。
如果你们再要来大金字塔的话,千万不要忘记我这个王导游哦
回家了。
埃及风情导游词作文450字左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叫胡夫王金字塔,胡夫王金字塔,又称齐阿普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 2760 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 7 大奇观的首位。
该塔原高 146米,四周底边各长230 米。
是由约 230 万块石块砌成。
外层石块约 11.5 万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最大的一块重约 16 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 684.8 万吨。
由于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古埃及文称它为“庇里穆斯”,意思是“高”;而其底座呈四方形,愈上愈窄,直至塔顶,从四面看都像汉字的“金”字,所以中国历来译称“金字塔”。
这些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直接叠在另一块石头上,完全靠石头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连一个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是当时征召了 10 万劳力、前后历时 30 年才建成的。
胡夫王大金字塔外形庄严、雄伟、朴素、 稳重,与周围无垠的高地、沙漠浑然一体,十分和谐。
它的内部构造复杂多变,匠心独具,自成风格,凝聚着非凡的智慧。
该金字塔历经数千年沧桑,地震摇撼,不倒塌,不变形,显示了古代不可思议的高度科技水平与精湛的建筑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把它列为全世界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胡夫王金字塔所体现的古代埃及人民炉火纯青的工程技术,每天都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各国游客。
祝大家玩的愉快! 谢谢!
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家乡一处名胜古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解说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推荐用名有“洛阳潮声”、“洛水飞虹”.
介绍兵马俑的导游词五千个字以上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里展出的文物主要是距今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这些兵马俑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始皇本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姓赢名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
他13岁继位,22岁加冕。
之后,秦王嬴政开始亲自执掌国家政权,不久,他便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
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
他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改王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为了巩固统治,他创建了一整套自上而下官僚制度,他统一文字、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等。
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北击匈奴修筑的万里长城和南平百越开凿的兴安运河,都成为古代的伟大工程。
他因此也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但秦始皇又是一个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的人。
他在统一天下的同时修建了“六国宫室”,还征集72万“刑徒”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这座山丘就是秦始皇陵,它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整个陵园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3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秦始皇陵原高120米左右,周长2000米。
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现尚高47米,周长1400米。
它的地下建筑也非常宏伟。
据《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陵区内还有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遗址600多处,已出土文物5万余件,101贝考导游考试。
兵马俑陪葬坑是1974年3月杨志发等人在抗旱打井时偶尔发现的。
经过考古探测共发现3处,根据发现时间命名为一、二、三号坑。
1979年10月1日,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保护大厅建成,并对外开放。
1989年9月27日、1994年10月14日兵马俑三号坑和兵马俑二号坑也分别对外开放。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号坑,它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是整个军阵的主体。
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
陶俑按实战军阵排列,是一个由战车、步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
有前锋、侧翼、后卫、主体四个部分组成。
前锋分三排站在俑坑最东端的长廊里,每排68件,共204件,均身着战袍,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着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防止敌人旁敲侧击或从背后偷袭。
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中间还排列着驷马战车。
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威风凛凛,严阵以待,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
一号坑东端北20米处是二号坑。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可出土驾车陶马350多批匹,骑兵用鞍冉100余匹,各种武士俑近1000件,木质战车89辆。
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弩兵组成的曲尺形军阵,是有四个小阵组成。
弩兵阵位于东部突出的大斗部分,四周是170件立射俑,中心部位是160件跪射俑。
临战时,可以轮番射击,有效地阻止敌人进攻。
车兵阵在俑坑南部,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每乘战车都配有一个御手,两个甲士,无隶属步兵。
中部是由19辆战车,264件步兵和8组骑兵组成的混合军阵。
骑兵阵在整个车阵的北侧,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
这4个方阵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是秦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游客朋友们,请看这件兵俑,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将军俑。
秦俑坑8000多件陶俑仅仅有7尊将军俑。
这件将军俑,身着双重战袍,上有鱼鳞甲衣,头戴双卷尾鹖冠(鹖是古代一种黑色的鸟,据说其性情猛烈,与同类相残竟“死乃止”),借此显示着将军的骁勇善战。
细心的游客朋友应该注意到了:在将军俑的甲衣的胸前、背后、双肩共有八个花结,显示他军阶的高贵。
他脚凳翘尖履,双手相叠置于腹前,显得儒雅稳健,气度不凡。
我们再来看三号坑,三号坑面积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68件,有四马一车,兵器34件,三号坑的性质根据专家的考证,可能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当时叫“军幕”。
原因有5点:(1)坑内的武士都是环绕四周墙壁,面对面相向排列,说明这些武士是担任警卫的卫队。
(2)战车通车彩绘,上配华盖。
车上的乘员头戴单卷尾长冠。
这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战车,应该是级别较高的指挥战车。
(3)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大部分是铜殳,殳在当时已经由最初的实战兵器演化为仪仗队中的礼兵器了。
(4)三号坑的形制和一号坑和二号坑不同,它是按古代指挥部的形状构筑的。
从布局上分为:南厢房车马房北厢房三部分。
(5)三号坑被布置在一号坑军阵尾部左侧,二号坑军阵之后,说明它地位的重要性。
所以专家们判断三号坑象征着秦国战争时的指挥部。
现在让我们前去欣赏被誉为“奇中之其,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秦陵彩绘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前面这辆车叫“高车”,后面的车叫“安车”。
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总重量1061公斤。
安车是主人乘坐的车子,总重量1241公斤,两车主要用青铜铸造而成,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整个车马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制作,除尺寸约为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其他都与真车真马无异,大家看蓬盖它上面没有焊缝,也没有锻打的痕迹,说明它是一次铸造而成的,并且烧铸得相当均匀,最薄的地方为一毫米,最厚地方只有4毫米,令人赞叹不已。
铜车马采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种工艺。
最为广泛的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手表链的连接方法,像马龙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的,装饰的是缨络,采用了青铜拔丝法,青铜丝的直径只有0.1~0.5毫米,秦陵铜车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一组典型的古代单辕双轮车,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本馆之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是去过埃及,不到兵马俑不算是真正来过中国”。
这充分表达了外国元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由衷赞叹,它不仅是奇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解说能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
搜集一段兵马俑的导游词。
把它写下来。
15字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
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
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
”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
在这一点上,秦始皇也不例外。
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
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00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周长400多米之大.秦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
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
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如下问题:这些秦佣是怎么发现的
为什么他们的相貌各异
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
1、2、3号坑里共有多少俑等等。
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
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
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打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
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
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赶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
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
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
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给文物部门。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1、2、3号坑被确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从1974年到1979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1号坑遗址上矗立起一座气势宏伟、结构科学的建筑物。
这就是1979年10月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秦兵马俑1号坑。
3号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对外开放。
现在,在2号坑的遗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筑又落成了,它于1994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
从此,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
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
这里是1994年11月开放的2号坑。
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
估计可出土兵俑1000多件,车马和鞍马500多匹。
2号坑占地6000平方米。
它东面突出部分为一个小方阵,6334个弯兵俑组成。
2号坑南部为64乘战车组成的方阵,每排有8辆战车,共8排;中部为19辆战车和随车徒手兵俑;北部是战车和骑兵。
北部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
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
它里凹字形,占地520平方米。
在3号坑里,考古专家们只发现1辆战车和64件武士俑。
它们两两相对站立,手捏仪卫兵器曼(sh6)。
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个坑里武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
据估计,等1、2、3导坑全部开掘后,将出土8000多件陶俑。
这些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
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御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俑。
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最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从1.7米到1.9米不等。
如果大家仔细观瞧,不难分辨出兵俑中哪些是陕酉人,哪些是四川人,哪些是甘肃东部人。
这从他们的胡须梳理方式和长相即可看出。
我们很多人在电影中都见过日本人的“仁丹须”.其实,秦俑中就有蓄仁丹胡的,可见,这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留这种胡须了。
这是1980年在秦陵西边18米处发现的两乘青铜车马。
一号车马为驷马高车,二号车马为骡马安车。
初发现时,这两乘车马破损严重,尤其是供秦始皇灵魂乘坐的安车,已破碎成1500多片.经考古工作者修复后,现在,它们看上去完好如初。
两乘车的车、马、人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制成的,仅安车上金银饰物就有1720件,重达7公斤。
铜车马给人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铜车马是我们了解、研究秦朝车制、冶金铸造技术、工艺水平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科。
虽然.英雄一世,创立无数伟绩的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胆略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
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介绍三亚的导游词,大概300字左右,帮帮忙,很急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将要到达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三亚的概况。
三亚别称“鹿城”,市花是三角梅,市树是酸豆树,酸豆树树体巨大、枝叶茂盛,树姿宏丽,是非常珍贵的草坪孤立风景树。
三亚不仅是我国天然大温室,是南繁育种和冬季瓜菜基地,更是避寒冬泳和开展潜水旅游的绝佳之处。
三亚古称崖州,由于交通闭塞,人烟罕至,被封建统治者当作流放贬官谪臣的蛮荒之地。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
崖州在何处
生度鬼门关。
”唐代杨炎的这首诗,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三亚的感受。
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环境、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和热带田园风光等众多旅游资源为一体,可以说三亚是海南热带自然景观最美,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
三亚热带海滨的主要观光点和度假胜地有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蜈支洲岛等。
它们不仅阳光明媚、沙滩细白、椰风摇翠、海韵迷人,而且都处在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
朋友们,三亚市已经到了,让我们放松身心,去融入古时被称为“极地异域”,如今正朝着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方向前进的热土和海水吧。
([图片]2,三亚落日--le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