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感言 > 家长参观隋唐遗址感言

家长参观隋唐遗址感言

时间:2014-02-16 22:28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游记,写一篇作文,600字,,,跪求~

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好似刚刚被秋雨洗刷过,太阳公公也高高挂在天上,笑眯眯地望着我们。

正是在这秋高气爽之时,我、我的妹妹和她的妈妈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洛阳隋唐植物园里游玩。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许多品种的,各式各样的树,有银杏、梧桐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树。

园中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草丛中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兴奋地望着我们,别看他们小,比起大树也一点不逊色,他们同样多姿多彩,黄的、红的、白的、蓝的、花的、紫的......什麽颜色都有,使人目不暇接,一阵微风吹过,一股股香气扑面而来,使我们彻底陶醉在了这童话般的世界里。

路边野花的香气,陪伴我们向公园内部走去。

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个人工湖。

人工湖的湖面有时平静得向一面镜子;有时被风爷爷一吹,它又变的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既好似有许多星星朝我们眨着眼睛,又好似有无数的金光闪闪的金元宝。

在人工湖旁边是几座小假山,我和妹妹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到了那里。

同学们有的在山上上蹿下跳地玩;有的在山下捕捉小鱼;还有的再湖边打水漂。

我的妹妹像花果山上的猴子一样,这儿窜窜那儿窜窜,好不开心

我则像美猴王一样,坐在一棵大树上,时而拿起相机,拍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突然,我从树上跳下来,对妹妹说 :“我发现这里少了一个水帘洞,我们把喝过的饮料瓶子,装一些湖水,从山上的一块突起的石头上一起往下倒。

”你别说,还真是惟妙惟肖呢

顿时,笑声、歌声、欢呼声充满整个公园。

这里成了我们孩子的天堂。

时间可不等人,转眼间,已到正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洛阳隋唐植物园。

平原博物院观后感350字

平原博物院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仅次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为了能让妈妈和我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走近历史,感受中原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积淀,2018年12月18日上午,我和妈妈又一次参观了平原博物院,穿越历史的时空,领略历史的魅力,寻找文化的记忆。

走近平原博物院,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非常别致而又极具特色的恢宏建筑,整体造型简约而灵动,外观严谨又具创意,表现出庄重、大气、包容的建筑性格特征与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

平原博物院进入大门就是第二层,整体建筑也是非常有艺术气息。

平原博物院拥有现代化展厅19个,包括文物展厅、专家研讨厅、观众互动厅、纪念品展示厅。

展览有基本陈列《牧野华章》和专题展览《宗教艺术展》、《馆藏书画精品展》、《古代青铜器展》、《古代瓷器展》《馆藏精品拓片展》。

展览着不同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瓷、佛像、碑拓文等。

今天运气很好,刚进去没多久,遇到一批来参观的学生,他们配有专门的讲解员,我和妈妈就顺势跟随着他们的讲解员,耐心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从西侧的《牧野华章》开始了此次平原博物馆学习之旅。

首先走进了的是原始社会展厅,在这一展厅,讲解员为学生们介绍了新乡地区发掘发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时代的遗址,主要遗址有孟庄遗址、同盟山遗址、河洼遗址、浮丘店遗址、洛丝潭遗址、小岗遗址、苏坟遗址、李大召遗址、青堆遗址、鲁堡遗址等。

同时讲解员还为学生们介绍了新旧石器时代的陶器、骨器以及瓮棺葬,双人合葬等新乡原始社会的文化。

在第二个展厅夏商周时期,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商周时期的出土的一系列青铜器以及牧野古战场的复原图,其中重点为我们介绍了镇馆之宝后司母戊鼎,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蟠螭纹,精湛的制作工艺,让我和其他学生们纷纷感叹商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在第三个展厅秦汉两晋北朝隋唐时期,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新乡历史上的名人轶事和新乡地区精美的佛像雕刻。

如西汉名人陈平,西晋《竹书纪年》在汲郡的发现以及通过介绍获嘉出土的石碑让我们了解获嘉地名的由来。

在《牧野华章》的最后一个展厅——宋元明清时期,讲解员依次带领大家学习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地方,明代璐简王墓以及清代废除科举的圣旨等一系列新乡地区宋元明清的文物以名人轶事。

其中讲解员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使大家明白为什么新乡当地人称潞简王墓为潞王坟而不是墓,随后又介绍了潞简王的生平,超规格的中原定陵所蕴藏的建筑艺术价值。

在三楼的《馆藏精品书画展中》,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博物馆镇馆之宝——商代玉鸮。

这件玉器立体圆雕,高4.6厘米,宽3.3厘米,厚3.5厘米,和田青白玉,油润压手,玉质极好,是由籽料琢成;局部有老土红沁,老土红沁深浅不一、层次分明。

鸮作站立状,呈圆雕立状,勾啄,目字形大眼,眼珠稍突出,双立耳, 小耳上竖;突胸,双翼并拢,短尾下垂,足尾处有小十字空;头顶饰一斜穿体呈圆形孔;胸饰羽毛纹,双翼、头背部皆饰云雷纹。

此鸮比妇好墓出土的那件略小,但玉质更优,沁色更美。

这件玉鸮,显示的是商代王公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极其珍贵。

讲解结束后,学生中间有位老师做了总结,她说,学习历史就应该多去生活中感受历史,要从实际出发,要抓住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全方位的理解、感受历史,而绝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课本上有限的历史资料,参观并不是看看而已,要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自己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对历史问题有所思,有所得。

是的,这次参观平原博物院,感触很多,学了很多。

让我更进一步的接近历史,了解历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会更加重视历史,尊重历史。

游洛阳明堂作文

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

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

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

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

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

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

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

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

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

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保护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

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

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观后感

星期六早上,天气阴沉沉,下车我们就看到前方有一个喷水池,那里人很多,小朋友都围着喷水池嬉闹,右边就是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走进大厅,首先就看到一艘大船,那可是有名的康熙皇帝坐过的。

京杭大运河总长约有一千八百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运河两岸房子和树木,美丽极了。

运河流啊流,流过了许多城市,人们可以在河里洗衣服,但是千万不要掉进运河里。

船只从南方带着盐、布等东西运往北方。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即“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南侧,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

博物馆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分序厅和“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和“运河文化”四个展厅等。

目前收集、展出的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展示了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馆二带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为重点的运河系列景观,2007年十月一日正式开放。

中共前领导人乔石为博物馆题写馆名。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唯一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

运河上漕运船、清代“苏州府”官斛、微缩运河、环形银幕……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吴王夫差之凿邗沟,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唐宋时极为繁盛,元代截弯取直,形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第一展厅里,用人物雕像、历史图片展现运河连接中国五省四市、贯通五大水系,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

第一展厅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博物馆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文物。

第二展厅展现的是“大运河的利用”。

很多和运河漕运有关的文物全在这里。

最具历史价值的是清代“苏州府”官斛,这种木制锥形器皿,是当时政府向百姓收粮用的一种计量工具,过去运河上都是漕船载粮,交粮时将米由舱内取出用斛量,叫“起米过斛”。

一斛于五斗,约三十五点八公斤。

还有一幅七百多平方米的环形银幕,十八台投影仪播放着当年运河漕运宏大场面,气势壮阔。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第三展厅,地上是一条流动的运河,闪闪发光。

原来,这里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

第三展厅还有个“模拟运河之旅船舱”,坐进去,能看到实景拍摄的大运河沿途风光。

第四展厅主题是“运河文化”。

山东聊城面塑、江苏扬州剪纸、江苏无锡泥人等运河边城市代表物品摆放到一起,足见大运河孕育出的两岸文化之丰富。

参观平原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论文

牡丹江是一座历史积淀非常厚重的城市,早在3000多年前,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的一支就在这片土地上揭开了牡丹江流域人类历史的最早篇章。

  牡丹江历史发展脉络  50年代末至70年代,黑龙江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镜泊湖南端考古挖掘了著名的莺歌岭原始村落遗址,其中出土的鹿角做成的锄头,是黑龙江省发现最早的农业生产工具,表明莺歌岭人已进入原始农业阶段。

出土的4只惟妙惟肖、形态各异的小陶猪形象与近代东北各地饲养的大民猪有某些相似之处,属野猪向黑龙江地方猪种的过渡类型,是研究黑龙江泥塑最早的实物资料。

莺歌岭的文化遗存,记载了牡丹江流域人类从童年时代起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也将牡丹江流域的人类历史向前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由于各个朝代的更替,其称呼也不尽相同。

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息慎和稷慎。

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

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

隋唐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靺鞨族当时分为七个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张广才岭东牡丹江和宁安境内,呈宝部居绥芬河流域。

五代时靺鞨族改称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旧日渤海国边民被称为生女真。

到了清朝皇太极即位后,便将族名定为“满洲”,简称满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称为满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史称“旧国”。

公元705年,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

公元755年,大祚荣之孙,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定首都名为上京龙泉府。

渤海强盛时期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部,辽宁省少部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员五千余里,有户十余万,常备兵数万,号称“海东盛国”。

公元十世纪初,渤海国开始衰落。

公元926年,契丹攻占上京龙泉府。

渤海末王大湮撰率众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

公元928年,契丹将渤海国王族及城内居民财特迁到契丹腹地今辽南地区,为使渤海人忘其国土,临行前放火将渤海故都化为灰烬。

渤海国众698年建国到926年灭亡,共传十五世,历时229年。

  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

据《金史·本记第一》记载:“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颜部最早就是居住在这里。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今宁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区均属金代胡里改路管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牡丹江流域女真族归于元朝政府统治之下。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

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

十年以后,他们东进至今俄罗斯双城子对面克拉斯诺雅尔山城定居下来,再后来又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定都于新宾的赫图阿拉。

明朝后期,建洲女真日益强大,努尔哈赤相继统一了建洲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

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并以此为基地征服了今兴凯湖、三岔口、乌苏里斯克、穆棱、宁安、密山、珲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166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部在今宁安市宁安镇修建新城,同年12月驻地迁往新城,原来的旧址便被称为“旧城”或“旧街”,宁古塔旧城作为清朝各级章京驻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后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后来,为了稳定政权,继续扩张中原地区的疆域,清王朝从顺治到康熙年间不断往宁古塔一带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满族人逐渐增多。

宁古塔迁往新城后,宁古塔作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后有大批被朝迁罢职、刻黜的官员和一些有学识的文士被“谪戍”或“遗戍”到这里。

他们的到来,对传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开发建设边疆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1860年,清政府开始对东北地区局部解禁。

1881年,清政府开放了宁古塔管辖下 牡丹江历史图片

有关一带一路,中国梦方面的诗句,诗词吗

找到一首有关的大家之作,供参考:邦之强 文\\\/李者也 万邦之分臣与王,国势多凭弱或强。

华夏曾经龙驭天,后因沧桑潜而藏。

风雨难熄血与火,砥砺未断脊与梁。

应可待,恢我昔日汉,复我盛时唐。

【注】阎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我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中,汉、唐皆定都于长安,阎良所在的区域是京畿重地;而且阎良区也是黄帝铸鼎的地方,黄帝铸鼎塬位于阎良区、三原县、富平县交界地带。

深圳的历史

从史料来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区就曾有过移民浪潮,内地人曾为开发新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东官郡所辖六县中,第一个就是宝安县,县治与郡治同在一处,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

新安故城开创了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成为深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

历史的变迁经常表现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新安故城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

梁天监六年(507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陈将郡治移至增城。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将宝安县名改为东莞,县治从南头移到今天的东莞市。

到了五代,宋、元以后,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隶属关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头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崔皓在原旧城址上修建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

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东莞县又分设新安县,以该所城为县城。

\\\/据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

据有关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遗址的资料表明,深圳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大黄沙、大梅沙沙丘遗址发现的陶器、石器显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创造了深圳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遗址103处,古墓葬234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68处,近现代史迹和革命纪念建筑97处,旧海关税 站和界碑等有12处。

经过筛选,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处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的大鹏城和“中英街”界碑于1989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地处南中国海之滨,椰风海韵,细浪白沙,景色怡人,历来被视为“华夏南大门、连陲风景线”。

自东晋以来,深圳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及海防军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

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深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自秦之后,深圳百越族居民已统属封建中央集权统制,汉在深圳已有盐官之设,在南头、西乡、沙井、大鹏以及香港李郑屋村等地,均发现汉代墓葬。

从葬礼及出土文物看,当时已融合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东晋南朝250多年间,是深圳鼎盛时期,置东官郡,领宝安、兴宁等六县,管辖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阳一带,当时的宝安县辖地大概为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地区。

  唐代深圳水域成了海路交通要冲。

在南头设屯镇,驻有岭南节度兵;宋代设“巡海水师营”,宋代以来,深圳成了中国南方海路交通贸易的枢纽,经济上有着重大的发展。

  明代是深圳历史上的中兴时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南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

稍后立南头寨,形成宠大的军事机构,为“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抵御倭冠、海盗以及其他外来侵略者。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头军民在巡海道汪宏的率领下,在南头海域歼灭了葡萄牙舰队。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新安县居民已达到225979人。

人口大增,农业生产和渔、盐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民国二年(1913年),新安县复名宝安县,治所仍设在南头城。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才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深圳人民为民族解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特别是抗日东江游击纵队,活跃在惠东,宝一带,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并将困于香港的文化人士护送到解放区,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因此文物古迹丰富,风景名胜屯为数不少,如晋、隋时期的“晋绩隋园”庙,唐代的海光寺,灵渡寺南唐的怀度寺,宋代的赤湾天后庙,明清两面代的“新安八景”,以及伶仃山、龙岐澳、七娘山等。

  到20世纪80年代,深圳被辟为中国第一经济特区后,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独具魅力,并以其新奇、特、异的风格蜚声海内外。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