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个人感言
基督教个人蒙恩经历怎么写好
对比,变化的原因是否认现在的自己,心诚的记录 承认人意狭窄,神意外浩瀚。
基督教个人蒙恩经历怎么写好
你去网上找一下献堂礼拜的视频,照着写下来,然后根据本堂的具体情况改一下行不行
我刚刚找了家里杭州崇一堂献堂感恩圣乐崇拜的碟片,把其中的一段记录了下来,其中可能会有错字:): 请大家低头,我们同心祷告,慈悲爱我们的圣天父,我们这班蒙爱的儿女今天济济一堂,并带着感恩的心来向我们施恩的神,敬拜赞美,用心灵和诚实发出由衷的感恩。
我们所信服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因为我们的神听了我们三年前的祷告,今天给我们亲手成就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就了这么大的事,这让我们再次亲眼看到了神的伟大、奇妙,又真又活。
我们的神在我们中间,在杭州这个地方行了大事,行了奇事,行了新事,我们将一切的荣耀归给在天上三位一体的真神。
神啊我们要特别为设计和建造这个伟大圣殿的所有工程师和建筑员工们祷告,他们运用神所赐给的智慧,竭尽全力的事工,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和劳力,求主纪念他们的劳苦,因为奉神的名所作的工,公义的神必赐下恩典,你说“若有人爱神,这人必被神所知道的”。
我们要把这个圣殿交托给全能的神,因为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是枉然劳力的,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也是枉然警醒的。
我们深深相信你必看顾这殿。
所以我们今天下午要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赞美你,我们这些承认主名的人要结出嘴唇的果子,如同馨香之祭献给你。
神啊,愿你的祭司们披上救恩,愿你的圣民多蒙福乐,我们如此感恩祷告都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
阿们。
然后就是献唱。
另外在网上找到这个,我觉得最后一部分说得很好。
淡大迦南会2005年献堂感言 我们的异象~「校园教会」是神在这个世代要做的新工作 在2003年时,有一群老师们同时领受到~在大学教书不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上帝对我们的「呼召」,「焉知得了今日的位分,岂不是为了现今的机会吗
」於是迦南会突破过去「学生团契」的作法,刚强壮胆地往「校园教会」进军,我们的三大异象是: 1. 在大学校园设立祷告祭坛 2. 在大学校园广传福音、造就门徒 3. 在大学校园建立师生的服事团队 因为我们深信「校园教会」是神在这个世代要做的新工作,如果我们要得著这世代的年轻人,一定要进入校园,为他们建立属灵的家,我们也衷心地期盼台湾的各个大学都能在校园中拓植教会,因为服事这一世代的年轻人,是基督徒师生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的拓荒经历~需要有委身的老师群成为后盾与传承 学生们会因毕业、工作而离去,所以需把握时间栽培,学生同工栽培不易,要等学生有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学生领袖的出现,这是需要等候的。
因此需要有委身的老师群成为后盾与传承,我们目前有六位固定服事的老师及三位师母,期盼将来能够有12位老师一起同工。
目前我们一起祷告、读书、彼此灵修餵养,并参加一些特会一起成长学习。
因为同质性强,容易沟通,彼此都同心。
主也回应我们同心的祷告,将得救的人数加添给我们,除了传福音之外,目前「关怀与教导」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的感谢~因我们蒙了神和人的帮助 衷心地感谢陈政弘医师、黄清一牧师、胡伟骐牧师、马尚修牧师、张南骥老师、周宪明老师等弟兄姊妹,从建堂以来,在各样的事上不断的鼓励、支持与教导,使我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常常重新得力,奔跑前面的路程,求主加倍的祝福他们「凡事兴盛,身体健壮,如灵魂兴盛一样。
」也感谢爱我们的父神,一路走来的扶持与赐恩,「他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我们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我们真是要说:「耶和华阿,众神之中,谁能像你。
谁能像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
」 我们的新会堂~以低於市价的房租租给我们 座落在淡水县北新路184巷272号的一楼、地下室(并有庭院)共约有一百坪左右,目前地下室规划为礼堂、中控室、图书室、三间教室和储物室,楼上是客厅、祷告室、一间厨房和庭院,都非常宽敞。
租约订为五年。
房东不是基督徒,但当李世忠老师和他洽谈租屋事宜时,主感动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位军中基督徒同事,於是他乐於将房子以低於市价的房租租给我们,这个见证李老师将於献堂当天细述。
愿这位房东也能早日信主
我们的自我警惕~要全心仰望主,归一切的荣耀给他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 「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灵才能成事。
」 当殿堂被建立,愿弟兄姊妹的生命更被建造得荣美。
当地界被扩张,愿弟兄姊妹的心灵更被扩展得宽广。
当人数被加添,愿弟兄姊妹的爱心更是流露得满溢。
当神为我们成就美事时,愿一切的颂赞、荣耀都归给他
我们的祷告~求主深深与我们同在,并以他的大能启示他的工作 求主祝福这佳美的新会堂; 成为万民祷告的殿 成为聆听主教训与吩咐的至圣所 成为圣灵充满同在的居所 成为主训练栽培门徒的总部 成为「约书亚」军队的发源地 成为「得人如得鱼」之地 凡进入会堂的人,就被主的灵、主的爱充满,不但得救而且有得胜的信心和能力 愿这会堂被「分别为圣」,求主行走在其中,用慈爱眷顾我们。
不知道以上对你的问题是否有所帮助。
也求主亲自来祝福和使用你们的新教堂。
阿们
\ \ 你可以到基督教文艺网去查找合适的,有很多
林巧稚事迹 观后感
看《如天》林巧稚事迹观后感 看《大爱如天》,从中途开始看到的第一个镜头是说几十年前的一个林博士毕业照相,我直觉就是她:林巧稚大夫
随着剧情平缓的进展,果然就是她
片名《大爱如天》感觉实际是两层意思:之一是林巧稚大夫的爱象天空那样的广阔,之二林巧稚大夫的爱象上帝所在的天国天堂那样圣洁。
林巧稚,1901年生于厦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不仅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时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来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妇产科大夫,又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了无数的姐妹和孩子们。
终身未婚。
1983年去世。
人性中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爱。
圣经中,当被问到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时,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已。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 作为基督徒,林巧稚的爱就是这种博爱,这种爱跨越了种族、阶级及政,治,党,派,是一种宗教的圣洁的爱。
真正的医学道德与宗教信仰有相通之处,真正的医学通往纯粹之处,通往人性中渴望保护、渴望温情、渴望安全的本能,林巧稚的受人爱戴,不仅仅在于她高超的医术,更在于她纯粹的人格魅力。
康克清这样评价她“她是看病,不是看人”,一语道出了她这种对普世所有人没有偏见的博爱。
说这部电影真实的人性体现,也正是在这点上电影没有回避。
首先作为一个基督徒,林巧稚大夫一生无党无派,作为忠诚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影片都有所表现。
从一个基督徒的观点来看世界,以及台词里时而出现圣经的话语,使影片中林巧稚大夫在协和医院的同事们都不是很理解,但林巧稚大夫的具体行动使同事、患者理解了这种大爱。
她用她的这种大爱闪耀着信仰的光辉。
可以说,林巧稚大夫不仅医术高明,她的医德医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
自她走上工作岗位至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
在家庭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她毅然选择了事业,终生未嫁,成为了中国的特蕾莎修女。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从某个角度上理解,这份爱,这份情,正是对林巧稚大夫一生的最好的诠释! 我们将永远缅怀林大夫
找一遍耶稣信徒受洗后的感想
洗信徒与基督同埋葬活的一个表记内在含义却非仅限于当我们怀着真实心受洗时,洗礼就成了我们弃绝罪并且委身于基督的一部分,使我们得到从主耶稣而来涌流不止的丰盛恩惠和生命。
洗礼表示我们已经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并且已经在他复活的生命上与他联合。
正如基督诚然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这些在基督里存着得救信心的人也必将在受洗后活在新生的样式中。
圣经里‘神爱世人’还是‘神爱基督徒’
校经座谈-答净宗学会讲记组提问 (共一集) 2004\\\/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49-01至於基督教、天主教,《新旧约》诸位都见过,它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爱的教育,爱人就不能害人,害人他就不是爱人。
所以神不会害人,神爱人。
前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跟日本基督教的一位牧师石井,石井牧师,他也是大学教授。
我们在电视台举行了差不多将近五十分钟的访谈,他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都给他解答了。
最后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个人是个好人,很难得,也很开明。
他说我们基督教的心量很小,不能容人,他说:法师,这个问题怎麼解决
我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在你们《圣经》里头。
他说《圣经》哪一段
我就说:「神爱世人」有没有这一句
有,「上帝爱世人」,有。
我告诉他:上帝爱我,不爱你。
他瞪著眼睛觉得奇怪。
为什麼爱我
我是世人,上帝爱世人,没有说上帝爱基督徒。
我说上帝不爱你,为什麼不爱你
你不爱世人,你只爱上帝、爱耶稣,你不爱世人。
我说我是世人,我也爱世人,上帝爱世人,那上帝当然爱我。
他听到最后也笑起来了。
最后我告诉他,我说上帝爱世人那个爱是很抽象的,你们谁得到上帝的爱
佛教也是如此,佛家讲慈悲,佛菩萨慈悲,谁感受到佛菩萨慈悲
我说我们宗教的信徒一定要知道,我们信仰这个宗教,就要把这个宗教的教诲精神,从我们的身上发扬光大。
神爱世人,我接受神的教育,我要把神爱世人那个爱从我这里落实,我要真正去做到。
佛家这个慈悲,一切慈悲也要从佛教徒、佛弟子身上身体力行去做到,这才叫真正的基督徒,真正的佛教徒。
如果你只知道爱上帝、爱耶稣,不爱世人,甚至於连父母都不爱,我说恐怕耶稣、上帝看到你们这个信徒都要流眼泪,你把他的意思统统解错了。
南丁格尔的简介
南丁简介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一有的家庭。
她的父母希望习文学艺术。
南丁格尔说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
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
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
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
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
每个夜晚,她都手执油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
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
为表达对她的敬仰,人们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
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北京师大版教材第六单元第三课《白衣天使》讲述了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