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细心的名言
1、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罗兰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宋帆 3、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默生 4、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5、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史迈尔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7、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8、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冈察洛夫 9、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
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培根 10、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
——麦考莱 11、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参考资料:虽然不多,但我想还是挺有帮助的
关于“细心”名人名言
、欲要看究处处细留心。
——宋帆 2、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罗兰 3、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4、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
——麦考莱 5、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
——法国 6、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默生 7、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
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
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
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
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郭沫若 8、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
——罗丹 9、人生是一头马,轻快而健壮的马,人要像骑手那样大胆而细心地驾驭它。
——海赛 10、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2、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冈察洛夫 13、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14、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15、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史迈尔 16、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
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培根(名言警句)
关于“细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细心名言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或:有时。
致弊:形成弊端。
寰海:天下。
晷(guǐ鬼)刻:晷,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晷刻如言片刻,极言时问之短。
这几句大意是:毫厘的差错,有时会在天下形成弊端;片刻的失误,有时会遗下多年的祸患。
作者原指位至宰辅,举止系于天下,其实人人如此。
所以察精审微,慎行细思,才能力求避免错误。
可用于立身的劝诫。
唐代文学家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科学,细心地玩味起来,并不是别的,而是正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关于细心的名言俄国戏剧教育家 斯坦尼斯瓦夫人生是一匹马,轻快而健壮的马。
人,要像骑手那样大胆而细心地驾驭它。
德裔瑞士作家 海塞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俄国戏剧教育家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很细心,我发现,游泳池里,特别是女同胞,这个游泳裤的角度平均五年往上面走二十度。
海派清口创始人 周立波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
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
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
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
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细心名言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如果没有气度,光有细心,那是顶级糟糕的人;一个人有气度但是没有细心,很容易变成一个做不成事情的人。
我们看到有气度的人很多,但是能成事的人却很少。
这是因为做事的时候,很多人都缺乏细心,细心包括了具体做事布局的细心,包括了跟人相处时对人的感情关注的细心等。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俞敏洪如果真爱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他改变,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我行我素,置你不喜欢的行为而不顾,那么他就是不爱你。
所以你不够关心他或者他不够关心你,那么你就不爱他或他不爱你,而不要以为自己本来就很粗心。
或相信他是一个粗心的人。
遇到自己的真爱,懦夫也会变勇敢,同理,粗心鬼也会边细心。
我们为世间的假相和幻觉颠倒燥热,稀少为生命深远并且温柔的本性而存在,无法细心感受,不够有耐心期待与灵魂伴侣的相遇。
这种相遇,最终是为了与真实的自己融为一体。
寻找自我生命的旅程,只能以人与自己及他人的关系作为导航。
这关系折射出灵魂最为幽暗细微的褶皱。
而不可能是任何别的世间的目标。
关于细心的名言
细心的名言和5个小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
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
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
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2003年夏天长江遭遇了特大的洪灾,荆江大堤公安县南平镇堤段出现管涌,大堤危在旦夕。
几位老水利专家明察秋毫,及时判定管涌是白蚁为害所致,并带领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经过5小时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清远溃堤13条,塌坝9座,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建国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55个;1981年9月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有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
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来很多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
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初试、笔试等四轮淘汰后,只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最终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
所以,第五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
看来,接下来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可是当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却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出现7个考生,于是就问道:“有不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吗
”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站起身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 人们听到他这么讲,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人们倒水的那个老头子也忍俊不禁。
主考官也不以为然地问:“你连考试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有什么必要来参加这次面试呢
”这位男子说:“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财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财富。
”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认为这个人不是头脑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这个男子说:“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这时主考官马上插话说:“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错,不过你却先后跳槽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 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
”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
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
”男子也笑了:“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
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
”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上前,给主考官倒茶。
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与同事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所学不到的。
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 男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
用10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错误与失败,所学的东西更多、更深刻;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 千万别小看这样的细节,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点滴与积累,何来收获
还记得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位舍友正是坚持一年如一日地随身携带单词小本,把握住点滴空余时间巩固记忆,连排队打饭的时间也没错过。
结果,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时便提前通过了四级考试。
同时,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知识渊博的同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如一台“活”电脑,为什么呢
难道他(她)是天才吗
非也,他(她)是勤于记录与复习,并懂得分类归纳、补充整理、温故知新而已。
所以运用起来特别得心应手,在“实际运行”中有如电脑一样有条不紊、安排得当。
其实,记忆的巩固和知识的运用,除了积累,就离不开整理与巩固,如果注意到这些要点,并在生活细节方面加以处理,那么,成功离你也就不再是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