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名的教育家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所谓眼界,是指人的见识广度;所谓境界,是指人的思想、情操所达到的程度或层次。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做得好。
眼界越宽广,境界越高,这就是眼界决定境界。
教师的眼界同样决定着教师的境界。
教师要开阔眼界,提高境界,必须放长眼界,开阔心胸,把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高度上。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宁愿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来到偏僻荒凉的小庄,成立了晓庄师范。
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
在不断批判、吸收了东、西方教育思想精华的同时,他积极地改造封建传统教育模式,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
他将“生活”引入教育,将“社会”引进学校,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点燃了中国新教育第一把火。
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指引下,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
“生活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即有农夫的身手,又有科学的头脑的可继续发展的社会栋梁。
而我们21世纪的人才缺少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这么说,陶行知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看到了21世纪中国教育的弊端,他眼界之高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