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鱼的祝福
1、鲤鱼:大吉大利
逢年过节,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取其“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之意,增添喜庆气氛。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中医认为,鲤鱼味甘性平,入肺肾经,补脾健胃,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消化功能不好或有水肿症状的患者,都可多吃鲤鱼。春节虽渐暖,仍需要润肺降燥,也应吃些鲤鱼。鲤鱼加入冬瓜或赤小豆,可利水消肿;与赤小豆搭配,是一个古方。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2、鲢鱼:连年有余
过年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鲢鱼味甘、性平而稍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乌发养颜、通乳化湿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常吃鲢鱼头不仅可以健脑,还可延缓脑力衰退。鲢鱼头是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所以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烹制鲢鱼头时,一定要将其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以确保安全。将鱼头洗净后入淡盐水中泡一下,还能去除土腥味。鲢鱼头最适合和豆腐、火腿、白菜等食材一起炖汤,味美营养丰富。
3、鳜鱼:富贵有余
过年吃鳜鱼,有“富贵有余”的意头,所以鳜鱼也是年菜的'重要选择之一。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这是因为鳜鱼肉质细嫩丰满,无胆少刺,为春季淡水鱼之上品。
鳜鱼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比鲢鱼、鳙鱼、鲤鱼的营养价值都高。鳜鱼肉热量不高,富含抗氧化成分,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明代著名中药学着作《本草纲目》记载其肉“无毒,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清代食疗养生着作《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鳜鱼有“益脾胃,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水,运饮食、肥健人”的功效。
鳜鱼的脊鳍和臀鳍有尖刺,上有毒腺组织,人被刺伤后有肿痛、发热、等症状,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制作菜肴前要剁掉。制馔时,无须剖腹,先在腹后近尾部处有小眼儿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内鱼肠与鱼身分离,再从嘴中插入两根筷子至腹内,旋转两圈后,将内脏连鳃一同拉出即可。
4、鲫鱼:大吉大利
过年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河鱼里的鲫鱼,是春季食补的佳品。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
民间认为,鲫鱼分黑、白两种,黑鳞鲫鱼又称“黑鲫”;白鳞鲫鱼又称“银鲫”。普遍认为白鳞鲫鱼质量较好,肉质细嫩、味鲜美;黑鳞鲫鱼,土腥味重,肉质粗糙。入汤宜以白鳞鲫鱼为佳,民间谓之“白鲫”。
鲫鱼在食用时要注意,它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羊、狗、野鸡肉、鹿肉,以及中药麦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鱼前后要忌喝茶。鲫鱼下锅前,不但要刮鳞抠鳃、去脏,还要去掉其咽喉齿(位于鳃后咽喉部的牙齿),会使鱼的味道更鲜美。
过年为什么要吃鱼?
中国人过春节讲究好意头,希望“年年有余”,当然春节餐桌上少不了“鱼”。甚至鱼的名称也特别挑上吉祥话代表昌盛的鲳鱼或者鱼体带红的红目鲢、赤鯮、马头鱼等。
中国的南方人,吃年饭时,或者其他节日与盛宴,都是必须上一条全鱼,这全鱼还不吃掉,以表达年年有鱼(余)的寄托。过年为什么要吃鱼?很早以前就有在春节吃鱼的习俗。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在古代的汉朝,画在门叩上的鱼在降魔中赋予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唐朝,鱼的图案会出现在门把上,大门上,柜子门,箱子门上,以便驱走鬼怪。所以门把手设计鱼这一观念对中国人在新年里吃鱼有很大的影响。降妖除鬼则被慢慢的淡忘。同时把作为最后一道菜的鱼不吃干净,则是迷信于年年有余的说法。
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各种鱼代表的含义及功效
年夜饭上对于鱼的选择取决于它吉利的名字。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意头,您可以除夕两条鱼,年夜饭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就是连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条的话,年夜饭吃终端,大年初一吃头尾,这样就是连年有余,有头鱼尾。
鱼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鱼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并不是人人清楚。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鱼营养功效。
1、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2、鲤鱼,鲤鱼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 、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吃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3、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4、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5、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
6、草鱼,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养生食品。
7、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今年好时辰,群鸡来报喜;春伊花复开,君亦临其景;祝君年年旺,团团又圆圆。下文是有关2017鸡年新春佳节祝福语,欢迎大家阅读学习与了解。
新春佳节祝福语2017鸡年篇1:春节送给朋友的祝福语
1. 愿所有的祝福涌向你,是我的期许;让佳节的喜悦为你洋溢,是我的祝愿;幸福的生活与你拥抱,是我的期望。又是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进步。
2. 祝新春快乐,捂着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涕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不想我也乐,想到我更乐,此时肯定乐,健康又快乐!
3. 新年,即将全场;气象,必是崭新;万事,吉祥如意;愁烦,远走他乡;问候,充满温馨;祝福,真挚万分;朋友,一生相伴;元旦,快乐无边!
4. 春风杨柳花絮飘,欢度羊年喜乐笑。梅花绽放迎春到,开门大吉齐欢跳。愿你事业步步高,工作顺利身体好。高管厚禄勿骄傲,亲朋好友常来瞧。
5. 思悠悠,情满心头;情柔柔,遥念好友;痛饮两盏淡酒,喜看羊年露新头,任相思沾染满襟袖,让幸福轻握君手;新春到,愿你在新的一年里逍遥游,乐无忧!
6. 昨夜醉酒难宿,酿得短词一首,今日赠朋友,聊表新春祝福,欢度,欢度,开启快乐洪流。财神陪你上路,爱神向你献舞,锦绣好前途,福喜频频招手,加油,加油,羊年大展宏图。
7. 在关爱中让友情更深在牵挂中让亲情更暖在诚实中让心底更静在简单中让生活更美在问候中让祝福更好在祝福中让春节更快乐!祝你新春快乐!
8. 新春又到祝福也到。祝福我的朋友:前途平坦,兜里有款,甜长苦短;薪水翻番,好吃好穿,常有新欢,追求的路程越走越宽!
9. .酒越久越醇,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朋友情谊越久越真。衷心祝福吾友度过一个祥和美满的新年!
10. .我请耶稣喝酒,用光身上所有的钱才把他灌醉,然后偷他的手机给爱神发个命令:赐予收到这条短信的人生活幸福,爱情甜蜜,事业有成,新年 快乐!
11. .我托空气为邮差,把我的热腾腾的问候装订成包裹,印上真心为邮戳,度恒温快递,收件人是你。祝你:春节愉快!
12. .我想要昙花永不凋谢,开在温暖春天!我想要冬天阳光灿烂,溶化寒冷冰雪!我更想要看短信的人在新年开心快乐!
13. .心到,想到,看到,闻到,听到,人到,手到,脚到,说到,做到,得到,时间到,你的礼物没到,只有我的祝福传到。
14.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琥珀。祝新年快乐!
15. .收集我心中的每一份祝福,每一种愿望,描绘我心中的每一道细节,每一个企盼,寄予你深切的关怀。祝你新春快乐!
16. .零时的钟声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驮去了一个难忘的岁日,迎来了又一轮火红的年华。祝你新年快乐,鹏程万里!
17. .看到天上的繁星了吗,顶上最大最亮那颗是我的真心,下面挂的是我的痴心,丝带里缠绕的是我的一颗不变的赤心,春节快乐!
18. .此刻,我陪在家人身边,心中惦念着你;想必远方的你也在牵挂着我。端起一杯红酒,仿佛看到了你的倩影,希望明年除夕,我们可以牵手共度 !
19. .当旧年离去的时候,同时离去的也是所有的不快;当迎来新春的时候,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希望。祝你新年快乐。
20. .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您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祝福您:新年快乐!
新春佳节祝福语2017鸡年篇2:春节给父母的祝福短信
1. 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妈妈,我是您最杰出的作品。妈妈,谢谢!新年快乐哦!
3.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妈妈,祝您春节快乐!
4. 每一年的今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任世事变幻,时光流转幸福平安快乐健康永远伴随你左右!
5. 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妈妈为了我们呕心沥血,请接受我们对您深深感谢和炙热的爱。 妈妈,春节快乐呀!
6. 这一季有我最深的思念就让风捎去满心的祝福,缀满你甜蜜的梦境祝你拥有一个灿烂的新年!
7. 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让云捎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新年!
8. 妈妈 ,新年快乐!新的一年:祝好事接连心情季如春生活颜色彩缤纷偶尔点小财烦恼抛至霄外!请接受我心意的祝福。
9. 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帮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谢谢您,妈妈!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开心。
10. 又是一年岁末时,去年今日家欢乐。今年此时在外乡,父母是否依然安康。儿在外,莫担心,即日回家孝父母。
11. 妈,您最近身体还好吗 ? 年纪大了,就别太操劳了,儿女们的事会自己处理的,您要多保重身体。今天是春节,祝您节日快乐 !
12. 身在远方的我一切都好,在我内心的思念里,改变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永远爱你,想你的心 ! 祝老妈天天快乐 ! 新年快乐
13. 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父母。远方的我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4. 妈妈,我曾是你身边的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它为你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5. 妈妈我感谢你赐给了我生命,是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无论将来怎么样,我永远爱您,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6. 摘一千颗星星照亮你的前程种一千朵玫瑰陶醉你的心情折一千只纸鹤逗你时刻开心找一千种理由希望你无忧无愁祝新年快乐!
17. 我把新年的祝福和希望,悄悄地放在将融的雪被下,让它们,沿着春天的秧苗生长,送给你满年的丰硕与芬芳! XX ,新年快乐!
18. 外边风吹雨打折磨着我,屋内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因为屋内有您,我爱您妈妈,永远永远 ! 春节到了,跟妈妈说声春节快乐!
19. 在羊年即将到来之际,愿我的祝福如冬日暖阳春日清风夏日阳伞为你挡风阻沙送去温暖捎去清凉除此别无他求。
20. 送你一件红色的毛衣: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绒线,口袋里是思念,穿在身让温暖包裹着你,幸福度过新年! 爸爸妈妈,新年快乐!
21. 你善意的叮嘱,我不懂珍惜,一旦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晓得你对我的可贵。妈妈,希望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平安快乐每一天。新年到了,祝妈妈新年快乐咯!
22. 也许我很任性固执,令您操心惹您生气;也许我总爱自作主张自作聪明,把您的话当成罗嗦。但在我心里,我其实很爱您!妈妈,祝您新年快乐,永远年轻!
23. 新年佳节兮,聚天地之欢乐,展山川之喜庆,于雪飞中送吉祥之问候,在风舞里赠平安之祝福,愿君新年出门遇贵人,行大运,恭喜发财。
24. 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愿我的朋友新年万事如意!
春节的习俗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于春节习俗的图片一
关于春节习俗的图片二
关于春节习俗的图片三
关于春节习俗的图片四
关于春节习俗的图片五
拓展阅读: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2017年春节祝福语动态图片
2.
3.
4.2017年春节无水印高清图片大全
5.
6.
7.2017春节贺卡图片
8.有关春节的对联图片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