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1.“你来决定……”
如果你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样的话――“你来决定吧,……”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我 的行为,同时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伙伴在家里疯闹,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样大声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那么你们来决定吧,是安静一点 儿呢还是到外面去玩儿?”如果他们已经选择出去玩儿了,但5分钟后他们还在屋里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着说:“你们刚才已经答应了到外面去玩儿了不是吗?” 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明白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总是充当一个约束他们的坏警察的角色。你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 由。
2.“我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
教导和约束,对于孩子来说总是必要的。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这会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的人就是 “坏人”。在你管教他的同时告诉他:“我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正是出于我爱你,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我爱你!”这样同样能够给你 自己一个提醒,你的目的是纠正和引导孩子的幼稚和无知,让他变得更加可爱和优秀,而不是仅仅为了教训或惩罚。同时,这也能够使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能保 持平静平和,而不至于表现出低质量的、起不到榜样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当你的孩子又在重复那句“这不公平!”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视他,而是要耐心地让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事实上,每个人并不是一定都会 得到同等的待遇的,在这种状况下,“公平”真实的含义其实是“每个人在他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得到它”。于是,如果你买了什么礼物给亲戚的孩子,你不要再买 一份给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试想如果别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药呢?
4.“告诉我,你心里真实的想法!”
当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时候,很可能会破口而出那些难听的话来:“你这混蛋!”或者“我讨厌你!”因为这是他们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所能想到(或者说 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气的话。但你作为父母,你需要帮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让他感到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 等),帮他分析整个事实。比如在他自己暂时厘不清头绪时,你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娜娜跟别人说了你告诉她的小秘密?”根据事实,帮孩子 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导他在这种时刻应该怎么想,让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处理好关系。这样,将来在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能学着克制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了。
有这样4句话,最好不要说
1.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 “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 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 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 “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 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 这是错误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 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 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 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4. “别跑!你会摔跟头的!”
也许父母自己认为自己的关心和提醒简直是无微不至了,可你的这种警示其实在告诉他“我已经遇见了你会摔跟头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他越 努力(想做得更好)越会遭遇失败(“跑了就会摔跟头”)!其实你可以叮嘱他“把鞋带系好了再出去玩儿”,这时你谈论的是他的鞋子,是装备的准备,而不是孩 子的“无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会忽视你的提醒,因为他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需要记住这些
* 让孩子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对于你的要求,他的回应和参与是被期待、被尊重的,而不是让他觉得只你不满了,他就成了你的对立面了。
* 对孩子说话不要过于用“技巧”。例如“我刚才跟你说什么来着!” 这种只问不答的反问句,其实隐藏的是你对孩子没有遵循你的话的指控。你直接并严肃地表达你的意愿,能减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的顽固、索求和自我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父母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自我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谅哦。
做人呐,不能太当真,太认真你就输了!有些话,听听就好了,太过计较反而伤的是自己!
不要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
他曾说过:我会永远保护你
他曾说过:我会永远爱你
他曾说过:我会永远疼你
骗人...一切都是骗人的...你们都是骗人的....
那时的你,还小,我可以天真的期盼。
那时的你,态度认真,我可以天真的期望。
那时的你,离我越来越远,我可以天真的等待。
我等你,因为我从不认为你在耍我。
我等你,因为我的心在等。
我等你,因为我很傻。
我等你,因为有我们的回忆。
我等你,因为你让我心痛过。
我等你,因为你不想伤害我。
我等你,因为我忘不了你。
我等你,因为我喜欢上你。
我等你,因为我有等你的权利。
我等你,因为我已经习惯听你的话。
我等你,因为我满脑子都是你。
我等你,因为只有你值得我去爱。
我等你,因为我不想再逃避我的心。
我等你,因为我舍不得放下你。
我等你,因为已经习惯每天窝在被窝里和你聊天。
我不在等你了,因为,我发现你心里根本没有我。
当我天真的时候,你一次一次伤害我。
当我天真的想等你的时候,你却残酷的`让我知道你的心里只有另一个她。
天下着小雨,我对你的思念渐渐掉落,眼泪随着雨水落在脸颊。
风呼呼的刮着,刺痛我的全身,而我却已经痛到麻木了。
风雨过后,天空划过一道彩虹,我心依旧疼痛。
亲爱的你,现在在哪里,我真的好想你。
谁对谁认真,谁就输了。
我..输了,输得好彻底。
为什么你可以头也不回的从我身边离开,
而我却只能痴痴的等待你回头。
那是无名指的等待吧。
因为你,我不再相信任何人说的任何话。
没有人可以给我相信了,我也不需要任何关心,
不需要任何人理解,不需要任何人关注。
不需要有人了解我,不需要有人在乎我。
不需要有人记住我,
不需要依赖,不需要安慰。
不喜欢说话,不会在意别人眼中的我,
心开始越来越空,越来越狠。
喜欢一个人发呆,变得越来越无情。
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越来越无所谓。
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吧,是你改变了我。
你的背影勾走我的心,你的笑带走我的魂魄。
我发现我的世界已经不能没有你,
我爱你,爱的好深。
你却毫不留情地甩开我的手。
对你付出所有真心,你留给我的却只有伤害。
对你付出所有真心,你却只给我留下伤痕。
我恨你,很到无处可逃。
嘴里哼着你曾经唱的情歌。
传来心岁的声音。
学一点一点滴落,你却视而不见。
闭上眼睛,淡忘你的所有。
眼泪不自觉的从眼角落下。
也许,一切的一切都不该开始,所以从现在开始,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