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又梦到父亲来找我理论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就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
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想起他临终前大颗大颗滚落的眼泪,我就像掉进了逃不出的心罚。
那天晚上,养老院打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
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一边恋恋不舍地穿上大衣,一边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
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半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在等我。看见我,父亲虚弱地张张嘴,但纵有千言万语,已说不出一个字来,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落,之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我那种锥心的痛和自责,无人能够理解。
五年前,父亲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已经去世了,照顾父亲就成了我沉重的负担。可能是因为有病吧,父亲的脾气变得很怪。进养老院的前三年,我先后给父亲找 过八个保姆。有时我晚上下班到家,正要给孩子做饭,保姆就来电话了,说父亲又发火了,不肯吃饭。我要是有一天不去看父亲,他就和保姆闹腾,他说,还是丫头 做的饭好吃,还是丫头贴心。
先生在北京工作,我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我每天晚上安顿完父亲,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日复一日,一年下来,我累得半死,人瘦了好多。我的小家庭进入一种无序状态,那种苦是外人不能体会的'。先生也开始抱怨,他说,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家里过上正常生活呀。
2006年底,我心中的烦累达到了顶峰,我和国外的大哥商量,推说我身体不好,想把父亲送进养老院。大哥同意了,事实上,因为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大哥一直对我满怀愧疚。
父亲去世后我才听大哥说,那天他打电话劝父亲去养老院时,父亲一直沉默。后来大哥说,妹妹身体不好,这样长了会把妹妹累垮的,再说也会影响她的家庭和睦。
父亲哭了,他说,我糊涂呀,我拖累丫头了。
就这样,因为我们经济条件尚好,也为了花钱买心安,弥补感情上的“欠债”,我给父亲选择了一家很好的养老院。
父亲的房间很整洁,从窗口望出去,芳草如茵,几名护士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者在散步,四周寂静得令人心酸。同一个房间的大爷对父亲说,完了,这辈子完了,孩子不要咱们了。
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当然也是怕我难过,他说:“没什么,老哥,既然孩子们小的时候要送到幼儿园,为什么咱们年纪大了就不能送到养老院呢?孩子们也不易,让咱们住到这么好的养老院就是孝顺呢。”
我想起当年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第一次去我特别不适应,父亲便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教室,他才依依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父亲每次都要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玩一会儿才离开。
那天,初到养老院,曾经在家里顶天立地的父亲,像个无助无奈的孩子。我不知道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盼着我有一天接他回家。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 了,从身后抱住父亲,泪如泉涌……父亲忍住泪,拍拍我的头对同屋的大爷说:“丫头舍不得我来,是我自己非要来的。”后来我每次去养老院,父亲都会这么说, 是说给他自己听,也说给别的老人听。
尽管我内心很矛盾,很挣扎,但理智最终还是让我硬起心肠和父亲告别。父亲微笑着说,你们放心地走吧,我没事的。我逃也似的离开那里,深怕自己多待一分钟就会改变主意。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两个月后,我竞聘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我很想做出成绩来证明我自己,于是总得加班。先生在北京工作根本顾不了家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 理想……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看父亲。坦白地说,很多时候我去养老院看父亲都是敷衍了事,怕别人说我把老人扔进养老院就不管了。
如今,失去父亲的痛和内心的拷问,沉得就像一座永远搬不走的大山压在我的心头。有时在路上看到养老院的牌子,我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同学聚会那天我穿的那身衣服,被我压在了柜底。聚会的头一天,原本是我和父亲约好去看他的日子。但是因为聚会,因为在聚会上会见到那个我曾经心仪后来错过 的男人,我在大街上流连,买了一天的衣服。转天上午,我本来还可以去看父亲的,我却打电话给父亲说单位有急事要加班,事实上,我在美容店里做了一上午皮肤 护理。我不知道,那就是我和父亲最后一次说话。几个小时后,我失去了父亲。
现在我想孝敬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因为无所事事在大街上闲逛,随手从街角的书摊儿上买了俩本儿《读者》,准备回家当“催眠曲”用。没想到才翻看到第八页儿,竟然心情激动泪水涟涟,把个本来很好的心绪完全打乱了。望着窗外朗朗的月色和漫天的繁星,我的心情却始终高兴不起来。看来觉是睡不成了,索性下地打开电脑记录下我此时难以言表的心情。一篇简短的文字,是邵衡宁写的《我送父亲进养老院》。初见文题时我并没有在意,因为在当今社会里这已经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是往下续读,我的心情忽然不那么坦然了。
文章的开始,作者写到“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一边恋恋不舍地穿上大衣,一边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年迈的父亲在此之前,一定总是寻找一些让女儿注意和关心的事情,让院方把女儿找来,以慰自己思亲之情。所以这次的电话并没有引起女儿的惊慌,只是按照往日的惯例前去探视。
谁知当她带着满身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半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在等待着女儿的到来。此时的父亲虚弱地张张嘴,但纵有千言万语,已说不出一个字来,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落,之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此时作者的那种锥心的痛和自责,无人能够理解。
作者写到五年前,因母亲去世父亲得病不能自理,而自己正是事业的巅峰时期,先生不在身边,自己又要照顾儿子。无奈之下先后为父亲找了八个保姆,但只要自己有一天不去看父亲,他就和保姆闹腾。父亲说还是丫头做的饭好吃,还是丫头贴心。
无奈之下,作者想到了送父亲去养老院,在经过和国外的大哥协商后,为了花钱买心安,弥补感情上的“欠债”,给父亲选择了一家很好的养老院。父亲为了让孩子放心,尽量在女儿面前表现得很坚强。他故作轻松地和同屋的大爷说:“没什么,老哥,既然孩子们小的`时候要送到幼儿园,为什么咱们年纪大了就不能送到养老院呢?孩子们也不易,让咱们住到这么好的养老院就是孝顺呢……。”他还常常对别人说“丫头舍不得我来,是我自己非要来的。”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已经如泉水般涌出,那个坚强而慈祥的父亲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用自己善意的谎言在安慰着儿女。这是位多么通情达理的老人啊!在这里我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他明明希望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又怕因自己年老多病而拖累了女儿,只好顺从女儿的安排,去了他并不十分喜爱的养老院。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作者竞聘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因为很想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于是总得加班。先生在北京工作根本顾不了家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作者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看父亲。坦白地说,很多时候她去养老院看父亲都是敷衍了事,只是怕别人说自己把老人扔进养老院就不管了。
可是当父亲真的走后,失去父亲的伤痛和内心的拷问,沉重得就像一座永远搬不走的大山压在作者的心头。有时在路上看到养老院的牌子,也会令她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本来是父女约好去探望的日子,而作者却因为在聚会上要见到那个曾经心仪,而后来错过了的男人,在大街上流连,买了一天的衣服。第二天上午本来还可以有机会弥补自己的失信而去看望父亲,却打电话告诉父亲说自己在加班,在美容院做了一上午的皮肤护理。只为这小小的私欲却在几小时后,她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读完此篇文章,我的思绪万千,心情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小时候是那么依恋父母,每天在幼儿园内殷殷盼望父母早些接自己回家。那时每天被家长第一个接走的小朋友,都是大家十分羡慕的对象。我们会眼巴巴地看着他蹦蹦跳跳地和父母走远,然后在心里想,我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来接自己回家呢?
再想想我们年迈的父母,他们已经风烛残年,失去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唯有依靠孩子们的帮助,才能走完那段艰难的人生路。诚然,孝顺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精力的事情。当今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精神压力很大,令我们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承担家庭责任,确实是有些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也是很多人无奈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都要好好对待这一问题,因为老人们尽管有些磨叨,但他们喜欢的是享受儿孙满堂的快乐,而不是远离亲人去孤独地生活。
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自己的父母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尽到儿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常言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当父母健在时我们要尽心尽力,不要在失去亲人时才痛悔、才内疚,那时一切晚矣!
昨夜我又梦见到父亲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就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象想起他临终前大颗滚落的眼泪,我就像掉进了逃不出的心罚。
那天晚上养老院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在等我。看见我,父亲虚弱地张张嘴,但纵有千言万语,已说不出一个子来,大颗大颗泪珠从他的眼角滚落,之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我那种锥心的痛和自责,无人能够理解。
五年前,父亲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已经去世了,招呼父亲就成了我沉重的负担,可能是因为有病吧,父亲的脾气变得很古怪。进养老院的前三年,我先后给父亲找过八个保姆。有时我晚上下班到家,正要给孩子做饭,保姆就来电话了,说父亲又发火了,不肯吃饭。我要是有一天不去看父亲,他就和保姆闹腾,他说,还是丫头做的'饭好吃。还是丫头贴心。
先生在北京工作,我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我每天晚上安顿完父亲,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日复一日,一年下来,我累得半死,人瘦了好多。我的小家庭进入无序状态,先生也开始抱怨。
2006年底,我心中的烦累达到了顶点,我就和国外的大哥商量,推说我身体不好,想把父亲送进养老院。大哥同意了,事实上,因为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大哥一直对我满怀愧疚。那天他打电话劝父亲去养老院时,父亲一直沉默。后来大哥说,妹妹身体不好,时间长了会把妹妹累垮的;再说,也会影响她的家庭和睦。父亲哭了,他说:我糊涂呀,我拖累丫头了。
就这样,因为我们经济条件尚好,也为了花钱买心安,弥补感情上的“欠债”,我给父亲选择了一家很好的养老院。
同一个房间的大爷对父亲说:“完了,这辈子完了,孩子不要咱们了。”
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当然也是怕我难过,他说:“没什么,老哥,既然孩子们小的时候要送到幼儿园,为什么咱们年纪大了就不能送到养老院呢?孩子们也不易,让咱们住到这么好的养老院就是孝顺呢。”
我想起当年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第一次去我特别不适应,父亲便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教室,他初赛依依不舍把我教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父亲每次都要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玩一会儿才离开。
那天,初到养老院,曾经在家里顶天立地的父亲,像个无助无奈的孩子。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从身后抱住父亲,泪如泉涌……父亲忍住泪,拍拍我的头对同屋的大爷说:“丫头舍不得我来,是我自己非要来的。”
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的两个月后,我竞聘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总得加班。先生在北京工作根本顾不了家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父亲。坦白地说,很多时候我去养老院看父亲都是敷衍了事,怕别人说我把老人扔进养老院不管了。
如今,失去父亲的痛和内心的拷问,沉得就像一座大山在我的心头。有时在路上看到养老院的牌子,我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同学聚会那天我穿的那身衣服,被我压在了柜底。聚会的头一天,原本是我和父亲约好去看他的日子。但是因为聚会,因为会见到那个我曾经心仪后来错过的男人,我在大街上流连,买了一天的衣服。转天上午,我本来还可以去看父亲的,我却打电话给父亲说单位有急事要加班,事实上,我在美容院里做了一上午的皮肤护理。我不知道那就是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说话。几个小时后,我失去了父亲。
现在我想孝敬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