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汇聚60条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汇聚60条

时间:2019-07-14 16:04

二、文言文阅读。(55分)

(一)陋室铭(19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8分)

(1)有仙则名( ) (2)往来无白丁( )

(3)斯是陋室( ) (4)无案牍之劳形(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10、对《陋室铭》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以山、水起兴,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陋室。

B.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因为陋室里有香味。

C.文中引圣人之言作结,暗示自己就是诸葛亮、扬子云一样的“君子”,深化了主题。

D.文章中作者主要从环境、人物、室中事三个方面描绘了陋室。

11、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4分)

答案:

8、(1)出名、著名 (2)没有学问的人 (3)这 (4)使……劳累

9、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B(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11、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陋室铭》阅读问题及答案: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交友的标准关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陋室的环境怎样?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前门旁长满了青草。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精神,有韵味。使人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恬静雅致。

3、为什么交待陋室主人的朋友都是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鸿儒”?

答案:俗话说:知其人必知其友,知其友亦知其人,由此我们可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并且德才兼备,超凡脱俗。

4、文中即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作者运用了正反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表明了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也表明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5、围绕陋室,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案: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呼应了惟吾德馨。

6、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因为诸葛庐、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作者借以赞自己的`陋室,赞美自己的志趣和品格。这是类比的手法。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

答案: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需要高兴的精神生活。只有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才能不为利诱,不为势趋。

8、写出本文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并说明理由。

答案: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理由: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让人赏心悦目,以明“陋室”不陋。“上”“入”二字传神,化静为动,既使景物人格化,也表现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9、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行为?请结合现实谈一谈。

答案: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慕荣华,他的高雅淡泊,源于他具有高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正是一个有才华而又具有广阔胸襟的人所应具有的。在现今社会,为一已之私利而贪赃枉法,贪慕荣华的人还是存在的,因此,提倡刘禹锡的这种不为私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应大力提倡。

10、本文短小精悍,仅81个字却数次引用典故,请你谈一谈这种写法有何妙处?

答案:作者以诸葛亮和扬雄自比,表明自己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用反问形式呼应前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化主题。

11、本文作者结交“鸿儒”而不结交“白丁”,你赞同这种择友方式吗?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答案:赞同。因为“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结交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也会让自己变得高尚和渊博起来。所以,我选择朋友就选择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12、本文作者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由本文作者你还可以联想到哪睦具有相似品质的古代文人?其体现这种品质的作品是什么?

答案:(1)周敦颐《爱莲说》(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3、《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精选阅读一】

1、刘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

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有仙则名 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4、《陋室铭》通过赞扬简陋的屋子,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富贵、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不求闻达、 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

5、《陋室铭》采用 __________的写法,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_____”,以“名”、“灵”衬托“_____”,展示出陋室不陋,表现陋室主主人的__________品质。

6、唐代

7、《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优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阅读题二】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斯是陋室 惟吾德

2、将下面的语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用来渲染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陋室铭》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善喻,孟子善辩。”这是后世对孟子文章的评价,说的是孟子的文章经常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造势,来增加文章的论辩性。本文就能体现孟子文章的这种特色,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天我们学习两千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也应该用现代的观念去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