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太后临终皇上说的话集锦100条

太后临终皇上说的话集锦100条

时间:2019-03-28 16:04

“范仲淹,字希文”出自《范仲淹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日:“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日:“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WWW.SlkJ.orG室。”帝问夷简,夷简日:“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日:“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日:“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请书仲淹朋党,揭乏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日:“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遽加贬窜,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乎?陛下既优容之矣,臣请追改前命。”明年,夷简亦罢,自是朋党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日:“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依靠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用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用稀粥密,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认为这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回家奉养。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才改回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政,天子率百官祝贺。仲淹极力劝谏这件事,并且说:“在家侍奉母亲,自有家人的礼节,只是与百官同在朝廷,面向南朝拜太后,不能作为后世的砖则。并且上疏请太后还政,没有得到答复。不久做河中府通判,贬谪到陈州。

(范仲淹)被授予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的职务,被召回京,城主管固而监,调任吏部外郎、代理开封知府。当时吕夷简执政,提拔使用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呈上《百官图》指着它的次序说:像这样是按顺序升迁,像这样是不按顺序(升迁),像这样是公正,像这样是偏私,何况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凡是越级的,不应该全部把这些事交给宰相。“吕夷简不高兴。后来,讨论建都的事情,范仲淹说:“洛阳险要坚固,而汴梁是四面受敌的地方,太平时期适合在汴京,如果有战事一定要在洛阳。应当逐渐扩大物资储备,修缮宫室。“皇帝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不切实情的看法。“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大抵谴责当时的政务。并且说:“汉成帝相信张禹,不怀疑舅家,所以有王莽的祸害。我恐怕今天也有张禹,损坏陛下的家法。”吕夷简愤怒地驳斥道:“范仲淹离间陛下君臣,他推荐任用的官员,都是朋党(排斥异己的政治集团)。”仲淹奏对更加急切,因此免职任饶州知府。殿中侍御史韩渎迎合宰相的`旨意,请求写下范仲淹的朋党,把他们的名字在朝堂上揭露。在这种情况下,秘书丞余靖进献意见说:“范仲淹因为一句话触犯宰相,立刻加以贬谪、放逐,何况之前所议论的不是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的事吗?陛下已经宽容他了我请求改变先前的命令。”第二年,吕夷简也被罢免宰相,从此关于朋党的议论流行开来。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头道歉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我对于吕夷简没有怨恨。”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宾客到来)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自给。然而(范仲淹)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死的时候,天下各地听说的人,都替他叹息。

【扩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更适长山朱氏 适:出嫁

B.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给:充足

C.言事者多暴太后时事 暴:揭露

D.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 属: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 不可为后世法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 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仲淹“为政尚忠厚”的一组是

①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②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③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

④上疏请太后还政

⑤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⑥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后来到南京求学,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刻苦努力,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终于考中进士。

B.章献太后想要垂帘听政,皇上也没有提出异议,而范仲淹极力劝阻,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太后。在太后去世后,范仲淹为她说好话。

C.吕夷简执政,安排了很多自己人当官,范仲淹不畏强权,坚持原则,认为应该按照规定,公平公正地选拔任用人才,吕夷简很不高兴。

D.范仲淹力主改革,主张实行新政,提出了许多有力措施,但改革不能循序渐进,铺的摊子又很大,因此有人向皇上弹劾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3分)

⑵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4分)

⑶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3分)

试题答案:

1.D(属:归属)

2.A(A连词,表原因;B 介词,被/动词,是;C动词,到、去/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

3.B(①表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④表现范仲淹坚持原则,⑤表现里巷之人都很爱戴范仲淹)

4.B(“终于说服了太后”有误,“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范仲淹并没有说服太后)

5.⑴儿子们以至于要换穿衣服才能出去,仲淹却很安然。(共3分。采分点:“诸子”“易”“晏如”各1分)

⑵太后接受先帝的临终嘱托,调教保护陛下十多年,应当掩饰她的小过失,来保全太后的美德。(共4分。采分点:“遗”“调护”“故”“以”各1分)

⑶等到夷简被罢免,召范仲淹还朝,依靠他处理政务,朝廷内外期望他有所作为。(共3分。采分点:“罢”“倚”“中外”各1分)

1、和敌人打仗不累,但和自己的臣子打仗,哎--累死啦!

2、谁人背后不参人,谁人名下无人参。

3、明珠:……臣罪该万死……

康熙:死一次还不够还要死一万次!

明珠:臣罪该一死……

4、爱新觉罗玄烨,谨祭列位先祖在天之灵,自康熙十八年以来,准格尔大汗葛尔丹,荼毒蒙古各部盟,侵扰内地、倒行逆施,意在反清称霸。臣玄烨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而葛尔丹是一犯再犯,已成大患。应蒙古各部盟的诚请,也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繁荣昌盛,朕决定替天行道,御驾亲征,并诏告逆首葛尔丹知晓,朕将亲率天兵二十万,荡平全蒙,钦此!(御驾亲征前说)

5、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谨祭明太祖洪武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太祖出身布衣,聪明神武,报济世安民之志,十五载而成帝业,一统海内。西汉之后未之有也,大清皇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谨以明太祖洪武皇帝为先师,继往开来,造福天下。再拜。(南巡拜明太祖陵说)

6、爱新觉罗玄烨,叩告列位先祖在天之灵,玄烨自即位至今,遭权臣鳌拜欺凌,朝廷与百姓也深受其害。如今已到胜败存亡之际,玄烨决心护国安民,振兴大清,除歼灭贼。(擒拿鳌拜前说)

7、皇上,微臣穷十年之功,遍阅古今各族史料及图谱,终于构成此图。臣,死也瞑目了。微臣自信,此图不但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臣以为,台湾郑氏孤悬海外,只是大清的疥廯之疾。大清的心头巨患不是台湾,而是蒙古准葛尔王葛尔丹。在朝廷平定西南三藩之时,葛尔丹也在一步步收伏蒙古诸王。臣料定,他的最终目的是统一全蒙,虎视中原,与大清争天下。葛尔丹之西,有西藏之喇嘛暗中支持;之西,有俄罗斯彼得大帝重兵压境。三方一旦联手,大清无宁日。但,欲平葛尔丹,朝廷却不得不先收台湾。因为东南各省乃大清财赋之地。东南不稳,大清无力西征北进……

8、康熙:你们俩个人记下朕今天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要漏。康熙三十三年二月十日,朕视察八达岭,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特颁旨如下:

长城,长城是个梦,是空的,是个无用之物,顶多是个摆设!!!长城啊长城,哼,自秦始皇开创长城仅俩世就跨了,大明朝怎么样啊?他们用了百年之功、万人之力,没有挡住我大清入关、江山易主!!朕要以王道治天下。你们记着,从今天起,停建所有的城墙关隘!并诏知后世,凡大清国君,当持王道、取民心、练兵马,永不筑长城!!!

9、容妃就是一颗钉子,钻进去时不知道有多深,拔出来时才知道有多痛……可是这颗钉子扎的太深了,朕……不想拔了

10、苏麻啊,朕是多么希望能成为你手中的针和线……

11、朕真是瞎了眼!就是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呐!!还有,李光地张廷玉你们--你们长的是猪脑子啊!!你们想都不想,索额图勾结朱三太子,篡政谋逆夜袭皇驾,这些能提吗!

12、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少保明珠纠结大学士余国柱、大学士勒得洪、大学士李之芳、户部尚书绋伦、吏部尚书科尔坤、工部尚书熊一肖等,朋比为奸,贪赃受贿,误国害民。朕再三警醒,尔等却终然不该,俱为罪无可赦。着尽数革职抄没家产,永不录用。钦此!(挂正大光明扁前的圣旨)

13、小孩子是可爱的.,你们小时侯都这么可爱过,朕个个都抱过,那时朕就在想啊,你们永远长不大,那该多好啊。朕的老师叫魏承谟,朕小的时候,他给朕讲过一个典故,叫“停尸不顾,束甲相攻”,意思是说,皇帝死了,他的儿子们,放着他的尸体不管,却为了皇位打了起来,那时朕确信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朕的身上,但是,现在朕相信这种事一定会发生在朕的身上,你们现在这样对待自己的弟弟,朕问你们,将来,你们会怎样对待朕?

14、伍次友与龙儿(康熙)分别,没有向康熙要苏麻,他说了一句话:天下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

15、朕说过多少次了!女人不要干政!!

16、朕年轻的时候确实想做千古圣君,可是年纪大了,怕做什么千古圣君。凡是千古圣君必定要忍受千年之悲万载之痛啊!

17、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艰难险阻,才有了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在座的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朕在位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你们俯首农桑。从炎黄甲子年到如今有三百多位皇帝了吧,朕是年事最高,在位时间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皇子皇孙,还有曾孙,一共是一百多位吧!朕要感天动地呀!朕要敬颂苍穹啊!大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呀!记着,没有你们便没有今天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啦!……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哦,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是他们造就了朕,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他们不在,朕寂寞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朕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18、雄鹰雄鹰飞临到盛京,骏马奔驰到雪国。爱新觉罗·玄烨欢迎你们!!

蒙古诸王爷:伟大的皇帝,您是天上的太阳,我们是地上的草叶,永远感激您的恩泽与光辉!!世世代代忠于爱新觉罗皇帝!!

20、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班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朝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鏊拜,灭了鏊拜,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正大光明’匾升起)……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啊,身体力行又何其难?这四个字,是朕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哦,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明年,上初至雍,郊见五畤。后常三岁一郊。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蹏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徧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帛衣食。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年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佯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而视之,得书,书言甚怪,天子疑之。有识其手书,问之人,果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幸甘泉,病良已。大赦天下,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音,与人言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居室帷中。时昼言,然常以夜。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绝殊者,而天子独喜。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毋子。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相危以法。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悦。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为臣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予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于是上使先验小方,斗棋,棋自相触击。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 主:根本。

B.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 案:察看。

C.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 决:溃决。

D.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 爱:吝惜。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方士之伪”的一项是( )(3分)

①匿其年及所生长 ②其游以方徧诸侯

③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 ④乃为帛书以饭牛,佯弗知也

⑤有识其手书,问之人,果伪书 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孝武帝为中心,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李少君、栾大和文成将军等方士。作者对这些方士的描述,讽刺了武帝希冀鬼神赐福、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诞和愚昧。

B.文中的神君医术高明,天子在鼎湖病得厉害,巫医各种方药无所不用,都无法治愈他的病,而神君却手到病除,于是武帝大赦天下,以尊贵的礼节厚待神君,天下信服。

C. 李少君曾随从武安侯田蚡宴饮,同座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于是说出自己和老人的父亲游览射箭的地方,老人在童年时跟从他的父亲步行,认得那个地方,这使满座宾客都很惊讶。

D.少翁的方术日衰,神不至,而且牛腹中所言又很奇怪,所以,武帝怀疑他,最终杀了他。说明武帝对方士的方术持有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的清醒认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顾以为臣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予方。(3分)

(2)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3分)

(3)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4分)

参考答案

4.A.主:主持,掌管。

6..A(B.“手到病除”和“天下信服”错。C.“大父”是“祖父”不是“父亲”。D.“清醒认识”错。)

7. (1)只是以为我低贱而不相信我。又以为康王只是诸侯,不值得给予方术。(顾、足各1分,语句通畅1分,共3分)

(2)我只是怕得到像文成那样的结局。那么方士们都闭上嘴,怎么敢说方术呢!(效、恶各1分,语句通畅1分,共3分)

(3)陛下一定要请他来的话,就要让使者有尊贵的身份,使他有亲眷,用宾客的礼对待,不要鄙视他们。(致、贵、卑各1分,语句通畅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的中子,母亲是王太后。他即位之初,就特别敬重对鬼神的祭祀。

明年,皇上初次到雍县,郊祭时拜见五帝于五畤。以后经常隔三年举行一次郊祭。此时皇上请到神君,安置在上林苑中的蹏氏观。神君是长陵女子,因儿子死了悲哀而死,死后显现神灵于妯娌宛若身上。宛若就在自己的居室中供奉她,很多人去祭祀。平原君也去祭祀,以后子孙因此作了显赫的大官。武帝即位后,用厚礼延请至宫中立祠供奉。可是只听到她说话的声音,而看不到她的人。

这时李少君因懂得祠灶致福,辟谷不火食,导引神气和长生不老之术谒见皇上,皇上非常尊敬他。少君是已故深泽侯推荐来主持方药的。他隐瞒自己真实的年龄和出生的地方,常说自己年纪七十,能驱使鬼物,使人长生不老。他到各处游历,靠着方术广交诸侯。他没有妻儿。人家听说他能驱使鬼物使人长生不老,争相赠送物品给他,因此他常常有多余的金钱、丝织品、衣服、食物。少君凭借着善于方术,擅于巧妙地猜度隐盖的事物,令人惊奇地猜中了。他曾随从武安侯田蚡宴饮。同座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于是说自己和老人的祖父游览射箭的地方,老人在童年时跟从他的祖父步行,认得那个地方,这使满座宾客都很惊讶。有一次,少君见到皇上,皇帝藏有一件旧铜器,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齐桓公十年陈列在柏寝台。”随即察看铜器上所刻的字,果然是齐桓公时代的器物。整个宫中的人都非常惊讶,以为少君是神,是有几百岁的人。

过了很久,李少君患病死去。天子以为他是变化飞升而不是死去,便叫黄锤之人史宽舒等继承少君的方术,寻求蓬莱山安期生,未能觅得,而沿海一带燕国和齐国怪诞迂阔的方士们争相效仿,相继地上书谈论神仙的事。

第二年,齐人少翁以通鬼神的方术进见皇上,皇上最宠爱的王夫人死了,少翁用方术在夜间招致王夫人及灶鬼的容貌,天子从帷帐中看见了王夫人。于是授予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很多东西,用宾客的礼节接待他。过了一年多,少翁的方术越来越不行了,神仙不到来。少翁于是作帛书以喂牛,假装不知道,说这头牛腹中有怪异,杀牛观看,取得帛书,书上所说甚为怪诞,天子怀疑,又从字体认出执笔书写的人,考问此人,果然是伪书,于是诛杀文成将军,而把这事隐秘起来。

文成死后第二年,天子在鼎湖病得很厉害,巫医各种方药无所不用,都无法治愈他的病。游水发根就说:“上郡有一巫师,病中鬼神下附在他身上。”皇上把他召来,安置在甘泉宫祭祀。病时,使人问神君。神君说:“天子不用忧虑病,等病好了一些,振作精神和我在甘泉相会。”于是病愈,遂至甘泉,病体完全康复,大赦天下,安置神君于寿宫。神君中最尊贵的是泰一,辅佐叫大禁、司命等,都跟随着他。这些神人不能看到,但能听到他讲话的声音,和人们说话一样。有时去有时来,来时有飒飒的`风声。神君居住在室内帐帷中,有时白天讲话,但常常是在晚上。神君所说的话,皇上命人纪录下来,命名为“画法”。神君所说的话,世俗人都知道,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而天子却独自喜欢。

这年的春天,乐成侯上书推荐栾大。栾大是胶东王的宫人,原先和文成将军同学于一个师傅,后来为胶东王主管方药,乐成侯的姐姐是康王的王后,没有儿子。康王死后,别的姬妾的儿子立为王。康后有淫的行为,和新王不和,互相用法律来危害对方。康后听说文成将军已死,自己想讨好皇上,便派栾大靠着乐成侯的关系求见皇上谈论方术。天子自从杀了文成侯,也后悔他早死,他的方术没有完全传下来,等到看见栾大时,大为高兴。栾大为人修长漂亮,说话周到而有策略,又敢说大话,神色自若。他说:“我曾往来于海中,看见安期生及羡门等仙人。只是以为我低贱而不相信我。又以为康王只是诸侯,不值得给予方术。我曾数次向康王进言,可是康王又不肯用我。我的师傅曾说:‘黄金可以炼成,河堤溃决可以堵塞,不死的药可以得到,仙人也可以招致。’我只是怕得到像文成那样的结局。那么方士们都闭上嘴,怎么敢说方术呢!”皇帝说:“文成是吃了马肝而死的。你如真能研究出神仙的方术,我有什么可以吝惜的呢!”栾大说:“我师傅并不是有求于人,而是人去求他。陛下一定要请他来的话,就要让使者有尊贵的身份,使他有亲眷,用宾客的礼对待,不要鄙视他们,让各人佩戴他的印信,这样才能使之和神人交谈。”于是皇帝叫他试验小方术,斗棋,这些棋子就自己互相碰击。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