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第一部分】
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时时心清净,(www..com)日日事吉祥!
凛冽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在!愿慈悲的法流滋润您的未来,原智慧的光明照耀您的身心!愿六时吉祥!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愿三宝护念你!愿上师摄受你!愿护法拥护你!自利又利他,快乐幸福的度过暇满人生!
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慧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新春万福!
祝您:新春吉祥,吉星高照,百福并臻,千祥云集,万事亨通!更祈祝您:佛光庇佑,有求皆应,所愿速成,早成佛道!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破除烦恼,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
祝同修,新年快乐,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末学合十,向同参道友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敬祝春节快乐!
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愿你在佛菩萨的加持下一切如意,法喜充满。合十敬祝同修新的一年里,家家吉祥,一切圆满。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幸福与快乐常在!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愿您生生世世,不迷正路修行;直取菩提上果,遍度法界众生。新年吉祥安康!
大千生色,万类蒙滋,敬维座下禅理日畅,福慧时增!
日子像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愿您用一颗禅意的心来生活,修炼成一朵智慧的极乐莲花。新年吉祥!
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太平盛世自在年,梵音鼓乐舞翩跹,梵香一柱向佛前,普愿福慧增无边!祝您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愿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远!新年快乐!
愿三宝保佑您及家人吉祥如意,快乐多多。
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颂;集旃檀之凝香,曼陀之雅华,智慧无量,身心自在。
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祝你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去无虑;中有健康;左逢缘;右逢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上可升官;下可发财;内积千金;外行好运;常行布施;兼济天下;内外法财;悉皆盈满;业障尽除;早证菩提。
安住当下,身心悉清凉;慈悲喜舍,福慧双增长!新年佳节,祝您和家人欢喜吉祥,如意安康!
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新春万福!
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春节快乐!
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
【语录第二部分】
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她)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至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疾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只有当自大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十句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经典语录】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佛教经典佛语
【1】:在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
【2】:心是一方砚,不空亦不满。眼是一片天,不奢亦不贪。字是一盘餐,不腻亦不淡。深邃梅婷花向晚,零落幻影墨里寒。谁人涂抹香薰醉,禅语萦绕紫檀烟。
【3】:佛曰: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4】:禅语梵音间,前尘旧事中, 灯下思量着,我觉得心里似轻似重,这一生际遇似真似假。 若是血肉相连的爱,一个人的离开,会让另一个人随之萎谢。 你离开,我衰败,心花零落,落地成灰。
【5】:凡心千万,心轮静守,若悟不透,禅语一片,佛心一尊,看芸芸众生里,多少的人,不是一路艰辛,泪流满面,一路开怀,欢语一生,唯叹自己的人生路,荆棘坎坷,这也许上苍赠与的最好礼物,没历经风雨的人生,是无法承载,生命中的厚重!
【6】:【禅语】1、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2、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4、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5、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6、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7】:很多时候,我想去一个远离尘世喧哗,有着明媚阳光,有着绿草拥簇的地皮上,静静的,静静的躺在绿草上,聆听着大自然的禅语;这样就算人生短促得像花开的声音来不及温暖瞳孔,我也愿意紧闭双目慢慢地睡去。
【8】:兰亭序】兰亭字,青花瓷,怎落笔,都可惜 菩提语】菩提树,听禅语,怎痛诉,难相聚 流星雨】流星雨,千年遇,怎品读,难成赋 琉璃盏】琉璃盏,覆彼岸,怎垂怜,都不晚 胭脂寒】胭脂寒,如云烟,怎敷衍,都不愿 琵琶弦】琵琶弦,恋人远,怎欺骗,都思恋 姻缘线】姻缘线,许相见,怎牵绊,难执念 三生缘】三生缘,成诗篇,怎挥剑,难了断
【9】:【人生必修的禅语】那些细微的让人分不清楚的花种,实际上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想种出什么颜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浇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播撒什么样子的种子。很多事物也像种子一样会发芽,比如爱,比如恨。在播撒我们种子的时候,记得想想它的果实吧。
【10】: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还会继续做错事。
【11】: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12】:【人生禅语】1.垫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2.老老实实,是展现自我的最好方式。3.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形成习惯,尤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时,更是如此。4.人人都在追求富贵,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许多东西,他们应该就会把用于获取财富的精力,用来挣脱财富的束缚。
【1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 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5】:这是一句禅语。全句是: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意思是: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16】:人生究竟有多长 人生就在你我之间
【17】:清澈光明,心开意解,如花绽放。
【18】: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
【19】: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傅: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傅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20】: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
【21】: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
【22】: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
【23】: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 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
【24】: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25】: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26】: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 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
【27】: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里保持觉悟的心,活在此时此刻,活得心安理得。
【28】: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29】: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 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30】: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教经典佛语语录二】
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二: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三:你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五: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七:一切皆为虚幻。
八: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的百句选摘:
一: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二: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三: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四: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五: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七: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八: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九: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十:不可说。
十一: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十二: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十三: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十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十五: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十六: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十七: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十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二十: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