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是为了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的心境。
B.作者写盘古、女娲、精卫、夸父等,是为了描绘出祖先大胆的想象和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
C.作者写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D.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信手拈来,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丰富、很有感染力。
E.本文饱含激情,语言流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层层展开,阅读本文,给人在浪漫的语文世界徐徐穿行之感。
答案
1.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古人的浪漫情怀;并为“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作铺垫,同时,与上文的“遥远”和标题中的“天生”一词相照应。
2.①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②浪漫的语文呼唤着浪漫的情怀,唯有具备一些浪漫的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集中合理,分析有理有据,表述清晰流畅.
4.C D(A王昌龄因浪漫引发了豪壮的情怀;B是为了阐释“语文从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这一观点;E未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
有人说“浪漫”是一个过去式。上个世纪的80年代,年轻人以读诗、写诗为风尚,而现而今,这份浪漫早已成为了奢侈品。
有人说浪漫其实很简单。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柴米油盐中牵着你的手慢慢变老。
有人说浪漫其实不简单。花前月下的小资之是一种“伪浪漫”,真正浪漫需要“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勇气。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浪漫”有怎么样的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名师.阅卷详解
立意角度一:生活和时代都需要浪漫,在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的当下,对浪漫的需要尤为迫切。人生固然需要物质的基础,但更需要浪漫的情怀、幽默的色彩。
立意角度二:浪漫就在我们身边,浪漫不是金钱的代名词,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形式。
立意角度三:浪漫需要冒险的勇气、三毛勇闯沙漠之旅,就是一个证明。有歌词云:该勇敢地去面对,长大后,也算浪漫;带着勇气开始着奇幻冒险,捧着一手编织的满满的心愿。
素材.论据方向
选材标准:浪漫有性格的方面,行为发面的,心境方面的,还有生活(或工作)方式方面的。可以选取对待浪漫的种种表现,或正面肯定的,或反面否定,能体现自己的观点即可。浪漫应该是轻松的,可有些强加的浪漫却是沉重的。
强加的浪漫
广州一位程序员为了向心爱的女孩表达爱意,动用所有积蓄52万元,自行网购了99部iphone6,在地面上摆成心示爱。此举引来不少围观。据称,女方迫于压力出现在现场,但并没有答应男子的求爱。
素材点拨:从围观者看,这是一个浪漫的仪式,还会羡慕女孩的幸福。可求爱的成本不能说不高,到底是真心真意还是炫富,外人不知。从效果上看,显然不好,因为这个浪漫是强加给对方的。
尴尬的浪漫
山东枣庄峄城区有一对情侣用仿真手铐两人拷在一起,到山顶去宣誓爱情。不料爬山途中手铐的钥匙丢失,小情侣的浪漫宣誓之旅成了苦难之旅。这对青年男女在被铐住大约40分钟后,在消防官兵的帮助下,才将手铐打开。
素材点拨:浪漫成了自,宣誓变成求助,原因出在秀浪漫只考虑了形式:两个人将手铐在一起,就能一生一世在一起了吗?这种浪漫真是荒诞可笑。
标杆范本.必备佳作
浪漫,就在身边
祝丹莹
我一直在追求一种无比浪漫的生活,一种唯美的境界。在我眼里,浪漫就是夜空中的礼花,就是月光下的牵手,就是脚尖上的舞蹈。但这些浪漫却又都是那么的梦幻迷离,那么的遥不可及。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根本不必去苦苦追求什么,浪漫,就在身边。
家门前的风景画
(运用小标题起点晴作用。)
傍晚,我走到阳台上,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映入眼帘。西边的云彩泛着一抹橙红,暖暖的,像是画家用粉一气呵成涂上去的`。在往上,透出一缕玫红来,粉粉的,犹如少女脸上的红晕。那色彩一点点
远处的山恋在迷雾中勾画出黛青色的轮廓,若隐若现,像是蒙上一次轻纱,飘渺如仙境。几只白鹭时起时落,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沁人心碑。再望去,只见一泓粼粼的秋水,清洌无比。水畔静静地伫立着一片樟树林,朴实而淡定的样子。而远处的粉墙黛瓦已被夜色吞没。
我面对这幅清丽别致的风景画,不禁莞而一笑,连呼吸都变得甜蜜了。(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紧扣题旨。)从未发现,自己家门前竟有这样的诗情画意,一种感觉涌上心头——浪漫。(抒写身边环境的浪漫。)
窗户里的剪影
黑色一下子就把世界包裹住了,我正在书房里看书,猛然想起窗户还未关上,便走到窗前,却欣然发现窗户里嵌着一幅剪影。那剪影正是与我朝夕相处的那一方小小的书桌,依旧杂乱无章,却有莫名其妙地洋溢着一种温馨,一种浪漫。
我开始细细地端详它──这幅剪影里的一切都被笼罩在橘黄色的灯光之中,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锡箔,
浪漫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触手可及。只要你去细细品味,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就像一杯咖啡一样,虽苦,却很浪漫。
佳作点评:全文开头结尾相互照应,小标题的使用,使得文章显得精致而有画面感。
①大多数人难于碰到特别的逆境和顺境,更多是一种俗境:工作不好不坏,专业过得去但不出色,客观环境一般化,身体、心情、收入、地位、处境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②这样的日子过得平常、平淡、平凡、平静、平和。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被清高的、胸怀大志的人们视为庸俗。这样的生活有着太多的重复,太少的新鲜感、浪漫和刺激。静极思动,人们长期处在相对平静的生活中也会突然憋气起来,坐起火来。
③我在年轻时最怕的也是庸俗,写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对抗庸俗:我甚至认为,许多知识分子之选择-革命,不是像工农群众那样是由于饥饿和压迫,而是由于想拒绝庸俗。后来我明白了,庸俗银难说是一种职业,一种客观环境,一种政治的特殊产物。商人是庸俗的吗?和平生活是庸俗的吗?英雄主义的政治与大众化的政治,究竟哪个更庸俗呢?画家、明星、外交官、飞行员、水兵和船长这些浪漫的工作中都有庸俗者。另一方面滥用庸俗这个说法,孤芳自赏,如王小波说的只会瞎浪漫,则只能败坏正常与正当的人生。
④庸俗不庸俗主要还是一个境界问题,一个文化素养、趣味问题。与其袁哀地酸酸地悲叹或咒骂旁人的庸俗,不如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提高品味,扩大眼界,同时理直气壮地在正常情势下过正常的生活。如今流行一句话,叫大雅若俗,大洋若土。真正的雅并不拒绝至少不对大众、一般、快餐、时尚、传媒、蓝领痛心痰首。真正的雅或洋并不会致力于表示自己的与俗对立,特立独行。只有旧俄作家笔下的乡村地主,才会留下十余年前在彼得堡听戏的戏票,时不时地向人炫耀自己的不俗。
⑤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方面发展。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以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例如喜爱吃喝,绝非大恶,毋宁说那也是人生乐趣的一部分。因贪吃贪杯而挥霍、而钻营、而丧失尊严、而丑态毕露那就是低俗了,而进一步用大吃大喝为手段结交坏人,共谋犯罪,那就不仅是恶俗而是罪恶了。而如果是自己吃完了立刻抨击吃喝呢?
⑥提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建议: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是干什么的,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与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这比自恋自迷强得多啦。
1。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标题中瞎浪漫的主要表现。(6分)
2。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3。作者在文中对俗境人生表达了哪些看法?请加以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抱怨平常生活重复太多,缺少浪漫;以高雅自居;滥用庸俗的说法。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以高雅自居也可答为炫耀自己的不俗孤芳自赏自恋自迷。
2.首先,谈作者自己年轻时候对庸俗的片面认识;其次,阐述后来对庸俗的辩证理解;最后,指出滥用庸俗的危害。
【评分建议】6分。每层2分。
3.俗境人生并不是庸俗;要理直气壮地过平常的生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文化素养、趣味和审美能力。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