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一句留给后代的话集锦100句

一句留给后代的话集锦100句

时间:2020-02-22 08:08

亲爱的后世子孙们:

见字如晤。

我是你们的祖先,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但当你们读到这封信时,我恐怕已经入土为安了。下面请允许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故事。

那年我15岁。

一次期中

那年我25岁。

我窝在家里写作,开始了我的卖文生涯。刚开始我可谓是倚马万言,渐渐地也有了一点名气,可一次写稿时,想破了脑袋也不知要如何下笔,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江郎才尽?恰好此时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书。书的文理皆有可观,却因作者名不见经传而埋没于旧书摊。为了保住我好不容易打响的名气,便将其内容稍作修改然后冠上我自己的大名寄给了出版社,果然大卖。当我一脸悠然地签名售书时,原著作者找上门来,以抄袭罪将我告上法庭。一夜之间我名誉扫地,一位网友不无愤慨地说:“抄袭是不讲诚信的可耻行为!”

那年我35岁。

我回到了老家,在家人的资助下办起了养鸡场。刚开始入不敷出。眼见就要关门大吉,一高中同学突然找上了我。那厮在城里靠办肉类食品加工厂发了财,此次前来说是愿意收购我的'养鸡场并聘我为管理员,且扬言有一个必然发财的法子,届时分我一杯羹。我知道所谓的法子就是在鸡饲料里添加化学药品,使得鸡们膘肥体壮一只顶俩。当时我犹豫了,可眼前却似乎有一张张百元大钞鬼火般飘来荡去。为了那害人不浅的钱,我答应了。果然,不出两年我便成了镇上的大款,腰缠万贯。可是好景不长,第三年便东窗事发,我再次站上了法庭,财产的绝大部分都用作赔款,一时身败名裂,一贫如洗。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

千万别嫌我啰嗦,这字字句句都是我用辛酸血泪写成的惨痛教训。

祝:一生诚实做人,一世诚信做事!

我友,一日饮醉,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我回答:“我信。不过,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

他笑了,说:“什么是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不能再让我的儿子、孙子重复我的穷。我就是要让他们守着金山,过像样的日子。”

他说的是真心话。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但有一分钱,留与子孙花。仿佛我们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可今天,能真正读懂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想想看,拥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会甘心每天汗流浃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带着“不值得”的心理去学习、工作的人,所收获的,也必将是一个“不值得”的人生,因为他们不懂心理调节。

有太多的同胞看不懂那些捐款捐到令人发晕的外国富豪们。当听说“世界第二富”的股神巴菲特要捐出99%的个人财富时,我的一个同事说:“那他的.后代还不得气疯了?”我想,她一定没听说过那个发生在巴菲特和他小儿子身上的故事: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酷爱音乐,在他搬到密尔沃基市前,开口向父亲借钱(这是彼得唯一一次向父亲借钱),却被拒绝了。彼得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关于挫折教育,父亲的观点对极了。”

你若真爱自己的孩子,就不妨在金钱上对他吝啬一些,别用一把“金匕首”伤害了他。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就该看重他生命的尊严,把创造的权力还给他。让他流汗、流泪、流血,让他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奋力奔跑,让他拼死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让他用自己亲手打造的“金汤匙”喝到人间至美的羹汤。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有识之士怎能不痛心疾首,人类的精英怎能不补充满忧患意识,多少给子孙留点什么

不管在什么国家,只要事实上没有全球觉悟,没有彻底人道的理想,则那个国家的最大,环境受难者就一定是下层苦难者,而富翁权贵们都有最好的生活环境。

正是这样!所以,任何社会要求改善环境,控制环境污染的最强烈的冲动总是存在于群众,尤其是有较高认识能力和较强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中间,世界环境保护运动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首先由群众自发发起的规律。

要问人属不属于自然,是,再问人类的行动是不是亦属于自然属性,当然亦答是,既然如此为何分自然与人为?人类的破坏哪有违反自然?逻辑上有无吊诡?又问,保育专家、文化雅士高倡回归自然,是否回归茹毛饮血,生吞活剥,拒绝文明?读了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书以后,不得不修改以前的观点,然而,草枯了可以再长,春去了可以再来,可一旦破坏了环境,会使整个地球都黯然失色了。“沧浪之水清,可以灌我足”屈原的这句话,早已成为历史的.感叹了。

真可惜啊!人类永远也不会爱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事情,但当失去了那事物时,人类才懂得去珍惜。现在的地球受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污染,二十世纪末,只有少部分的人类去珍惜,保护它……这样下去,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由于地球受到了各种污染,最终地球只会成为炼狱。

如果这一代人任意以过度开发和破坏为代价,为中华腾飞打好了基础,当下一代人准备“飞”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资源可用了,那是不是也很悲哀呢?日本留给后代的有森林和海洋;美国;留给后代的有东西海岸和中部,中国留给后代有什么呢?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西部,能不能饶了西部,多少给子孙留下点什么?!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