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场比赛开始!”裁判话音刚落,比赛又激烈的进行起来了。双方愈打愈烈,啦啦队们也是在竭尽全力的呼喊。“8.6加油!”“8.4加油!”一阵阵加油声督促着队员们奋力向前,努力拼搏!我班队长可是一名主力,他能准确的判断落球点,并相应的发号施令,而且打球也是毫不逊色。有一次对方的球打了过来,我方队员乱了阵脚,而他却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用力一拍,球就乖乖的飞到了球网的另一端,我们的优秀成绩,他可是功不可没啊。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毫无悬念的打赢了这场比赛,我们全班激动不已,校长也前来向我们道贺。
2、所谓排球就是一个冲了气的气球。首先是哥哥发球,哥哥拍球过来,向我慢悠悠的飘过来我,我向球猛地一拍,球向哥哥飘去了。打了半天,我和哥哥都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没分输赢。突然,哥哥给我来了一个“擦网球”,我连忙跑去救球,可是球太低了,扑在地上,这局我输了。我和哥哥累的bxl,双方要求停止比赛。
3、第三球,是决胜球。我轻轻的发了一个球,没想到妈妈几步上前,打了过来。我使出全力,想打个远球让妈妈接不着,没想到,竟然出界了。二比一,我输了。
4、盼望着,盼望着,学打排球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大家抱着排球兴高采烈地走向了操场。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他两腿分开,把球轻巧地往上一抛,然后双手合掌交叉,待到球落下时,两腿一弯,手臂柔和地一抬,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跳得好高好高。“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们大声地数起来。那球就像在老师手臂上生了根似的,总是不往旁走。
5、接着,老师又教我们怎样垫球,他让我们把脚叉开,半蹲下,手和身体保持45度。
然后利用脚的弹力,把球向上垫起。起先,我按老师说的垫了两三下,可是那球却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不是垫高了,就是从我的手中“逃脱”了,对方打过来的球,我也接不住,有时,为了救球,我得跟球跑了一大圈??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我又想放弃了。这时,老师看见了,就对我说:“把球往上垫,而不是往旁边垫!”我看了老师示范的手势,我明白了,是我用力不对。我记住了这一点,按照老师的指点,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越垫越好,排球在我和同学之间飞过来飞过去,最终,我垫出了65下的好成绩。
6、换对方发球了,球没发过网。又轮到我班发球。我班郭婷发球,也是上手球,一个接一个,对方完全没有能力接住我们的发球,终于,我们把比分赶到了10:10。这时,裁判对我们说:“现在六二班发最后一个球,发过去,你们就赢了。好,开始。”不听还好,一听郭婷吓了一跳,因为她意识到局势掌握在了她的手中。我偷眼往周围一看。好家伙!四周几乎都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们不停地喊着“六二第一!”“郭婷加油!”的口号,场面极其壮观。
7、一开始同学都很乖,可是时间一长,“狐狸尾巴”终究露了出来。“嗨,我们来比比谁能把排球掂得高!”一位同学说道。同学们早已想跃跃欲试了。一个个球顿时被人“捧”上天,好像有点“鲤鱼跳龙门”的感觉,一飞冲天。这场面太壮观,简直无法控制。
8、爸爸把球拉到三分线外,瞄准篮筐投中了一个三分球。我们拍手叫好,也想一试身手。哥哥抢到了球,也想来一个三分球,爸爸说:“你们力气太小了,还是靠近一点投两分球吧!”哥哥向篮筐走近两步,使劲一投,还是投了个三不沾。第二次,哥哥来到篮筐下,瞄准后出手,球像是长了眼睛,空心入网。终于轮到我了,我拍了几下球,来到篮筐下,向上一投。结果我力气太小了,没投中。这时爸爸教我换一种投法,把球抱在胸前,向上抛。我使出浑身的力气,把球使劲一抛,球终于进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9、我和哥哥你投一个,我中一个,都投进了不少球。这时爸爸又教我们拉球。爸爸先示范了一遍,一边拍球一边飞快地跑。哥哥先试了试,还不错,就是速度慢了些。该我了,我信心使足地向终点跑去,可篮球不听我的了,中途让它溜走了。我捡回球,放慢了速度,继续向终点跑去。
10、我们每天一到规定的时间就会在规定的地方相约打排球。每一次都是爆满全场,我们的球规与电视里的一样,都是一边六个。能先打球的人,每个都满腔热血、毫不相让,
双方势力不分上下,很有看头。而未能进场打球的人呢,也都不失斗志,等待着进场的`机会。来到现场观看的人呢,一定会被这斗志昂扬的氛围所感染的。
11、今天,我和爸爸在房间里玩起了“拍气球比赛”。我一手拿着气球,一手用力往前拍,爸爸接住了,就往上拍,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然后打在我的脸上,我没来得及接,气球就掉在了地上,我把气球捡了起来,就拍过去,爸爸接住了,就拍到我的后面,我没看到气球,在原地团团转,当我看到气球时,爸爸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12、第二球,是我反超的最佳时机,因为比赛时三局两胜制的。妈妈发了个远球,我急忙往后退。可球马上就要落地了,怎么办?我本能地用脚垫了一下,再用尽全力猛一顶,球飞得高高的。妈妈从得意中醒来,左跑跑,右跑跑,但还是偏了一点。不用说,这个球我赢了。
13、于是,我决定要试一试拦网,尽管我练得还不够好。我对准凤姐扣球的位置,找准时机起跳。我感觉凤姐那又快又狠的扣球正打在我紧绷的双手上。我刚刚落地,就听到裁判常老师的哨子吹响了,看到他把手指向了我们班。得分啦!我拦网成功了!“六二第一!”“六二加油!”同学的鼓掌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后面的几个球,我和队友们都不顾一切地救球,好几次摔倒在地上。终于,我们班赢了第一局。
14、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三三两两地练起来。因为个子不高,我十分担心自己打不好。果然,练习的时候要么是腿做对了,手就打错了,要么是手做对了,脚就做错了。手和脚总是配合不好。老师看到了焦急的我,连忙走到我这里,伸出来扶住我的双手,一下一下教起我来。我学得满头大汗,可是我还是做得不好,不是太高就是歪到一边去。过了好一会儿,总算能打两个球了,可两臂酸得都快发麻了。
15、重新回到这里的我,一切是陌生的,当同学能用上手发球把球从底线发过网时,我惊呆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动作!没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发球,我只有靠自己的观察,抛球,扭腰,出手,每一个动作都在不断的完善,球与网的距离也一天天接近。当我能用手发球把球从底线发过网时,我惊呆了!
16、裁判哨声一响,示意开始发球。郭婷在呐喊声中调整呼吸,只听“嘭”一声,球发过去了。但正当我们准备欢呼胜利时,却发现球正向着场外飞去。坏了!是出界的球。可就在这时候,四班队员去接球,却接飞了。哨声一响,裁判宣布:“获胜者——六年二班!”全场一片欢呼。老师、同学们都冲进场地向我们表示祝贺,老师挽着我们的胳膊,在同学的簇拥下回班了。
17、老师又教我们怎样垫球,他让我们把脚叉开,半蹲下,手和身体保持45度。然后利用脚的弹力,把球向上垫起。起先,我按老师说的垫了两三下,可是那球却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不是垫高了,就是从我的手中“逃脱”了,对方打过来的球,我也接不住,有时,为了救球,我得跟球跑了一大圈??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我又想放弃了。
18、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怦通,怦通”直跳。“嘟”哨子一响,我把排球往墙上一抛,两手交叉,大拇指并拢,右脚跨前一小步,把球垫回墙上去。垫着垫着,我的手心出了汗,手臂酸了,排球渐渐低了,而且速度也慢了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急了,生怕排球掉地上。排球掉到地上,按比赛要求要倒扣六下。我想: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又使了点力,手臂微微向上一扬,排球又高了,速度也快了。
19、今天,我和妈妈到楼下打排球。第一球,只见我蹦的一下打了出去,球飞快的旋转着飞了出去,妈妈却一点也不慌,轻轻地拖了一下球就过去了。原来,妈妈是借我的大力度而反弹回去的。我一下子愣住了,连忙往前跑,可惜最终还是慢了半步。第一球,妈妈胜。
20、第二局开始了,由四班凤姐发球。坏了!凤姐发的可是上手球啊!威力无比!凤姐连发了8个球,把比分拉到了8:0。四班遥遥领先。怎么办?我们马上总结教训,想出对策。我们场上的5个人都往后场压,总算接住了一球,得一分。我方发球,轮到我发球了,第一个发球直接得分。发第二个球时,对方打了回来,竟打在了二号位。而我发完球还没来得及跑回二号位,其他队友也没意识到补位。于是,我快步跑上,扑倒在地,想把球“铲”起来,但,在我倒地的同时,球“嘭”地一声落在了我的手边。
21、最激动的,还是那5年级,我们留给母校最后的礼物。那次的比赛是三局两胜制的,最后关头我方一胜一负,第三局的比分僵持在26与27之间,双方谁都没能连下两分,我方以发球先下一程。第二的发球由于太过谨慎,给了对手一个很好的一传,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防守,反击!对面明显想功死我们,球速很快的一击从我手边划过,我呆
了,一定落地了。“嗵”一声响把我拉了回来,球起来了!我后排的队员一定把救起来了,可是由于质量不佳,二传也只是勉强把球送起了一段距离,我不假思索,往前大跨一步,起跳,扣杀!
22、无数的对墙垫球,无数次的抛球练习,还是无数次的扣球??这一切让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现在的我是主攻手,我与4人的配合如火纯清,我面对5个人的对手毫不手软,给我一个底线,我能用发球轰散敌人,给我一个二传,我能用扣球锁定比分。
弘扬女排精神的演讲稿1
女排重隔12年站到奥运之巅,赛后采访的时候姑娘们不断说的一个词就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还在。这场比赛我们看到其实打的很艰难,第一局输下来的时候感觉,实力差的有点大,危险。没想到从第二局开始,我们加强了发球、拦网防守和后排策应,打得非常耐心和坚韧,逆风球也是一个个拼,慢慢扭转战局,直至最终胜利。可以说,这场仗完全是拼出来的。
这里面的耐心和韧劲,怎么能够在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姑娘们身上体现得如此硬气,是谁在背后默默打造着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整个比赛过程中,郎指导和对方教练的面部语言有些不一样。不论球队顺风还是逆风,郎指导的脸上一直是冷静的、淡定的,让我们想到12年前陈忠和的“死亡微笑”,是可以让前线的姑娘们有心理上的依靠的:我们不想那么多,就一个个拼下来,拼到哪是哪。反观对方教练,脸上表情更多的是焦虑、埋怨。不过也挺带种的,明星主攻状态不好,坚决摁在板凳席上,反而盘面似有扭转、更加焦灼,这点是真英雄。
祝贺中国女排,祝贺中国队,感谢中国女排!
弘扬女排精神的演讲稿2
面对世界顶尖强手的终极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不利中连扳三局以3—1逆转力克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这场动人心魄的比赛,吸引了无数国人和世界球迷的目光。中国女排赢在顽强拼搏,赢的美丽大气,女排展现给世界的独特气质和力量。这种中国气派,不仅代表竞技体育,更是植根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核心价值,将会广泛彰显和弘扬。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屡克外国强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国人为女排欢呼喝彩,网民们传疯了:“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我们重提女排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女排每一次夺冠,都是靠艰难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
国人呼唤“女排精神”,“铁榔头”是女排精神最完整的见证者和实践者,30年来她一直担负着这种精神的传承。其间,女排换了几代,几度沉浮,但郎平仍然不忘初心,仍然坚守着自己喜欢的排球事业,在女排最需要的时候,她担当起了振兴大任,虽然道路并不平坦,但她象榔头一样不屈不挠咬定目标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女排的再续辉煌。
早在几个月前本届奥运会分组结果确公布,大家都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中国队和世界杯的前三名再加上荷兰、意大利等强队同分在“死亡B组”。郎平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但是她表示: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当中国队和巴西队对阵形八强之战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女排会赢,因为巴西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远胜中国女排。姑娘们就是一分一分磕下来,在这个“死亡之组”里惊险出线了。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女排精神持续刷屏,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属性。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刻苦训练”,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内涵的“女排精神”。
我们相信,熠熠生辉女排精神将激励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不断创出佳绩,更将激励中国人上下同心共铸中国梦。
弘扬女排精神的演讲稿3
要么胜利晋级,要么失败回家。
北京时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1/4决赛结束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终于在“别人家的主场”击败了卫冕冠军巴西女排。
其实,当第一场中国队以15—25的大比分落败给巴西队的时候,相信已经有很多体育评论员、记者打好了“里约奥运,中国三大球全军覆没”的腹稿。但是,中国女排没有放弃,1980年代就成为国人偶像的郎平也没有放弃——战斗到最后一刻。那一扣球的风情,那漂亮的绝地反击,一分分地咬,一分分把对手逼向死角,最终拼出胜利,这让每个观战的国人热血沸腾。
在这届中国队表现略显平淡的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进入半决赛,甚至比一些项目的夺金更能引爆国人的情绪。
不管结局如何,我们一直都坚信:女排是打不倒的。这种信念,基于女排的传统,也基于“女排精神”的激励。跌倒了,女排会爬起来;赢了,还会争取下一次胜利。
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只要女排赢了,大家想到“女排精神”;而一旦输了,似乎就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责怪姑娘们没“女排精神”。到底,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女排精神”呢?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们先从被广泛定义的“女排精神”看看: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些内涵,每一个都指向平时环节的训练,一点一滴做起,它是一种动态的、持续性的状态,而非唯结果论。
进一步看,“女排精神”缘起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女排的崛起,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在经历了五连冠的同时,“女排精神”慢慢被确定、推广,被全民接受,这个过程,是从1981年到1986年的跨度。可以说,它和国家一起慢慢地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实力让别人知道、认识、了解我们;它也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同步同轨,并非一蹴而就。
然而,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的表现几起几落,当年的巅峰表现却难以再续。自此之后,“女排精神”似乎成了女排的精神枷锁。这是哪儿出了问题?
并非是女排变弱了,而是对手变得更强了,比赛有了更大的变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对手的变化。当我们察觉的时候,差距可能就出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此,更快、更高、更强,赛场上充满变化。
同样尴尬的是,虽然作为三大球唯一达到世界巅峰的项目,但中国排球联赛水平、排球普及、商业化等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中国的篮球和足球,虽然没有站在世界之巅,它却很好地拥抱了商业,走到了普通民众身边。
这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与其他人的竞争,不只是在赛场上,更多的竞争是在场下;不是单个项目、几场比赛的竞争,而是一个赛事、系统性的竞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空喊“女排精神”只能是“唯金牌”论的变种。
今天,不论是体育还是整个国家其他层面,我们已经告别了“从零到一”的窘境;作为竞技体育强国,不必急于用中国女排的一两块奖牌来证明什么。然而,我们也应有居安思危、奋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不仅在体育,还有经济、科技等方面,我们都有需要追赶的对象。所以,我们依旧需要“女排精神”的鼓舞,只是这种鼓舞,不应该是结果论、唯金牌论的,而应该是过程、系统性的。
第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争取第一的毅力。说到底,“女排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面貌,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女排精神”。
弘扬女排精神的演讲稿4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
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就像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身处不同行业,所处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女排精神’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记者在采访中,提到再度夺冠,提起‘女排精神’,近乎所有采访对象都难掩激动之情,有的甚至声音几度哽咽。
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中国第一个国际大赛百米冠军胡凯,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在采访中,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经作为体育人的胡凯内心的激动和感慨。“这是我第二次在清华大学见证中国女排夺冠。从雅典到里约,12年来气质不变,从80年代一路走来,30余年精神永存!”
“什么是女排精神?就是淘汰赛以来你有主场气势,我把你球迷打哭;你在心理占优,我把你气势打掉;你本心态放松,我把你打到紧张!”胡凯说,“回顾历次夺冠,中国女排没有一次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我们的国家正走在民族复兴和重塑自信的路上,这条路上的道艰难险阻,都需要女排精神来提振士气,坚定信念!”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团结、拼搏、爱国。在清华大学,我们学习女排精神,要让她成为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让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不仅仅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成为培养完善人格的最佳手段。”
首钢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郭庆说:“在企业,我们提倡‘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这跟女排精神高度契合。在新时期,我们强调传承和发扬,就是要不忘初心,敢于作为。”
“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就像奥运赛场的激烈角逐,所处的改革进程就像中国女排此次里约之行的跌宕起伏。”在采访中,每个采访对象都情不自禁地把“女排精神”融入今天的时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女排精神”将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