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红楼梦》是中国的一部非常伟大的作品,它独具的色彩,让无数人爱不释手,小说主要以贾府的由繁华到衰败的这一系列过程为线索,描写了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女子不同的生活及性格。
红楼梦诗词鉴赏:赞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说明]
这段赞文也见于宝、黛初次会面时。
[注释]
1.罥烟眉——形容眉色好看,像一缕轻烟。罥(音绢),挂。诸本或作“笼”,或作“罩”,或作“冒”,或经涂改,或易全句。今从清怡亲王府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简称“己卯本”)。
2.“态生”二句——意思是面涡含愁,生出一番妩媚;体弱多病,因而增添娇妍。靥,脸颊上的微涡。袭,继,由……而生。这种用字和句子结构形式是骈体文赋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3.比干——商代贵族,纣王的诸父,官为少师,因强谏触怒纣王而被处死。《史记.殷本纪》:“(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旧时赞人颖悟有“玲珑通七窍”的话。这句说黛玉的心还不止七窍,是极言其聪明。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王句践为复国雪耻,将她训练三年后献给好色的吴王夫差,以乱其政。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样子很好看。见《庄子.天运》。黛玉因“眉尖若蹙”又叫“颦儿”,也暗取其意。这句说多病的黛玉美如西施,还胜过她。
[鉴赏]
林黛玉多愁善感,脆弱多病。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抑压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赞文中以她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贾府上的焦大固然不会爱林妹妹,新时代的青年阅读《红楼梦》,虽然可以理解和同情处在当时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林黛玉,喜欢她的纯真聪明,却未必欣赏这种封建贵族阶级的病态美。
[知识拓展]
红楼梦诗词鉴赏:西江月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说明]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作者对宝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绘,接着说:“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就是这二首。
[注释]
1.皮囊——外表,长相。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
2.草莽——杂草,无用之物。这句意思是:肚子里没有儒家那套仕途经济学问。
3.潦倒——困顿。
4.世务——一般社会的一套人情世故。程高本作“庶”,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今从甲戍、庚辰诸本。
5.文章——这里特指那些“诗云子曰”儒家书籍和八股之类的时尚之学。
6.偏僻、乖张——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乖张,性情古怪。这里说宝玉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
7.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孙,即所谓逆子。
9.寄言——告诉。
10.纨袴、膏粱——指代富贵人家子弟。纨袴,细绢裤。膏粱,见《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鉴赏]
这两首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在曹雪芹的时代,经宋代朱熹集注过的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具有莫大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无能”、“不肖”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
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正是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毕竟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就必然“贫穷难耐凄凉”了。
细究词意,宝玉后来不幸的遭遇,是与他始终不改其“偏僻”、“乖张”的行为有关的(当然,贾府之败还与王熙凤等人的劣迹有关)。他挨父亲板子那次,贾环告他逼淫母婢,这还不过是“手足耽耽小动唇舌”,然已足使“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旦真正遭到“世人诽谤”,后来当然要严重得多。袭人曾因宝玉“心迷”黛玉,错向她诉说了“肺腑”之言,而“吓得魄消魂散”,禁不住掉泪暗想:“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如何处置,方可免此丑祸!”(第三十二回)看来,在曹雪芹笔下,这个所谓“不才之事”和由此招来的“丑祸”确是没有能够避免,因此宝玉才会落到我们在《好了歌注》中已说过的那种“贫穷难耐凄凉”的境地。
宝玉惹出祸来,“累及爹娘”,这才叫做“孽根祸胎”,(第三回脂批:“四字是血泪水盈面,不得已,无可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才可以在这首词中用“古今不肖无双”这样重的话。倘若他如续书所写,能接受老学究讲经义的开导和钗、袭(居然还有黛玉!)的劝谏,终于去读《四书》、学时艺、考科举,改“邪”归“正”,这还能说他是“愚顽”、“偏僻”、“乖张”吗?他在“却尘缘”之前,自己既能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了个“贵子”继承祖业,“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怎么还能说他是“天下无能第一”呢?该说他“于国于家有望”才是!从封建观点看,如此终于没有“辜负”“天恩祖德”、“师友规训”的回头浪子,岂不正可作为“纨绔与膏梁”效法的榜样吗?可见,续书所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不但使我们在理解曹雪芹这两首词时产生矛盾,而且也歪曲了《红楼梦》原来的主题思想。
红楼梦诗词鉴赏:娇杏赞
娇杏赞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说明]
贾雨村考中进士,新任知府,路见当年甄家丫鬟娇杏,讨来作了二房。娇杏一年后生了儿子;再半年,雨村嫡妻病故,她就被扶作正室夫人。作者用这两句话来赞她“命运两济”。
[注释]
1.一着——原指下一步棋,如俗语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里是借以说人的一种行动。娇杏偶然因好奇,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从封建礼教不准女子私顾外人的眼光看是越轨的行动,所以说“错”。然而,现在反因为这“一着错”而使她成为“人上人”了。“一着错”,程高本作“一回顾”,乃后人所篡改,二字之差,把原来对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的讽刺,改成了对这种丫头当上官太太的`命运的称羡。
[鉴赏]
娇杏者,侥幸也。脂砚斋批语中所指出的许多人名、地名的谐音义是可的,它确是隐寓着作者写某人、某事的意图,非后来一些“红学家”的牵强附会可比。甄士隐与贾雨村的荣枯先后互相易位,英莲(后来的香菱)与娇杏的命运也形成鲜明对照:一个原是主,沦为婢;一个原是婢,升为主。更有意思的是:倒霉的与交运的都并不体现什么“福善祸淫”的“天理”,不然为什么能济人之困的善人反得到如此悲惨下场呢?再说,礼教教人“非礼勿视”,礼所规定不该看的,看了就算错。娇杏错了还不打紧,又使被看的人错以为她是“心中有意于他”。她只不过是想:此人定是“什么贾雨村了”,过后“也就丢过不在心上”,可是雨村却错把她当作是什么“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这岂非错上加错?然而,她偏偏因错而得荣耀富贵,这还不侥幸吗?对于这种现象,作者不能解释,只好归之于命运。但他并不是冷漠的、超脱的,对于这个命运不公的颠倒世界,他有强烈的愤激情绪,这就使他心中不时地涌出尖刻的讽刺语言,并且形之于笔下。这一点,我们从这两句巧妙的俗语集句中是不难体会到的。
1、我路过你的倾城时光,你掳掠了我心中的领地。不知何时再见,我苦等一个又一个年轮。青丝变华发,我岂不知那是你再来的谎话。
2.江南深巷流离一池烟雨,我醉卧红尘看烟歌雨笑,一纸离书错写回忆,犹记得多年前你的誓语。罢罢罢,一场叹息消散风里。
3.我捡起一缕幽香,放进我的心房,等你功成名就归来撷取,却听来一阵消息,你早已娶了她人为妻,忘了我们的相遇。
4、残墨染却宣纸,将相思铭记,手握残笺苦守苏堤,日暮斜下飞鸟相与,悲伤阵阵来袭,红妆染了泪眼,花红坠入尘泥,你仍是如此无情无义。
5.你我两情相悦,却被门第阻隔,奈何厮守如此不可,落花流水誓语当歌。红尘如此之大,却容不下你我。都说佛纳世间弟子,不如双双遁入空门以求来世缘分。
6、秋风卷雨沾湿了衣,你的坟冢伫立了几个秋季,入土为安终究是谜,过往不过一盏茶凉,只是终究未曾相忘。我苦守年华任华发成灰,只为来世你能将我寻回。
7、烟雨石桥上的相遇,你予我纸伞给我期许,衣袂飘飘的身影湮没在雨季,你说,姑娘,天凉,怎可淋雨?我说,公子,你我三世情缘,今世可有结果?为何我用三世等待仍换回不了你的回眸?
8、将军,出征之前你不要我挂念,为何三千将士归来独你一人不见,听说你已血染沙场为国捐献,流芳百世扬名立万,我被世人称赞只因你一片赤胆。我对你红烛残泪般的惦念,其实只想你是凡夫一般。
9、进宫入选秀女,弃了你来到深宫锁院,只想一朝登天洗刷仇怨。奈何三十年来未与君主结下姻缘,如此怎有脸面再续你我情缘,今日站在紫禁城之巅,断了今世挂念,让一切烟消云散。
10、你坐拥天下,后宫佳丽三千,承诺只取我一瓢,让我在你的柔情深陷。年华逝去我留不下朱颜,于是冷宫成为了我的`宫殿,看你如何宠爱莺莺燕燕。你的誓言,是多少女子活下去的信念?
11、你我相爱奈何天不见怜,满室嫔妃哭声震天,只为对荣华富贵的记惦,在你弥留的瞬间,我沏茶一盏,弃了繁华与你相伴,但愿回到最初的相见。一饮而尽血染衣锦,请记得我是你的爱人。
12、听说你要进京赶考,奈何无依无靠,盘缠不知如何得到。就此我坠入青楼与客人嘻笑,看着你暗色神伤心如刀割。对不起,我只想你好,却扼杀了我们的美好。
13、都说京城繁茂,可谁知相思为牢。为你我卸下胭脂锦袍,远离青楼真心为报。你离去之时说互不干扰,我却仍在等待你的回眸。
14、那一世,你为青石,我为碧草,相知却不能相守。今世,你为书生,我为白狐,相随却不能相爱,来世,即使锁骨穿心,我定要与你厮守,天条束缚,我不想再低头。
15、暮雨潇潇,你来到了破庙。雨滴顺着你的发丝缠绕,全身颤抖裹衣卧倒。我是一缕秋风,化身为人只为报还你前世的恩德,今日燃下篝火,不想让你愁苦生活。
16、都道蛇类狠毒,谁知它也深情。雷峰塔下有许仙白蛇相守,千古传颂。为何不能多我一个,却只能逃躲。天意如此不公,誓要与天抗争。
17、相公,你的休书太过突然,为妻可做错了哪里?你不言语,我怎深知?夫人,你不该骗我,让我陷入你的迷局,你本是妖,怎能违背天理?
18、瀑布下的箫音婉转悠扬,是谁如此深情茫茫。公子,我们前世是否有过相遇?姑娘,你本是我妻,却被打入劫狱,如今终于等到了你,只想与你相守千秋万世,不再分离。
19、你的白发为何如此之多,容颜也那么苍老。娘子,我只是求老天用我的寿命换来你的苏醒,怎么?嫌弃了么?傻瓜,怎会?
20、孤苏城外寒江雕雪,一双尸体跪坐如佛。听说那名男子已无药治愈,女子求天怜悯却遭回拒。都道是人妖殊途,只因他人不懂。
21、你是名门闺秀,我不敢攀附,既然情深缘浅,不如就此结束。
22、此生遇你是上天的恩赐,我怎忍让你随我入住贫窟,忍受饥苦?就此从军以求战名,待到来时予汝玉帛锦衣。
23、你的绣球越过阻隔抛向了我,想要闪躲早已不可。将它扔回看你失落,还要假装你配不上我。可知多年前的夕阳晚照,你已刻进我骨。如今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24、烛光映透了我苍白的容颜,紫毫挥洒如烟,刻画你最后的笑靥。心力交粹只想回归,与你共度时光最美。
25、我经过你窗前的篱下,看着你将鸳鸯绣下,唇角洋溢着情话,我看着鸣啼的乌鸦,伴着冬季荒凉的枝桠,潸然泪下。我的离去,拆穿了迎娶你的谎话。
26、我安守京都,只为护你周全。皇帝安危紫禁沦陷与我何干?还不是因你在里面?风霜雨雪摧残,只为踏上高处看到你容颜。
27、歌舞升平,只因刹那的失魂,就此沦陷你的楚楚动人。你阿谀逢迎只为安身立命,曲意承欢苦涩难掩。我的一时贪欢,却让你葬送所有的情感。
28、我坐拥天下,看世间繁华,城楼烟花,续写年华。未登王位你陪我风雨,如今天下可得却失了你,如此又有何意义?
29、十里桃花折枝为她,君主虽有天下,不过是一场繁华。若可得到她的消息,定当驰骋杀伐,荒芜所有的年华,不论白发,不论削发出家。
30、朕手握纸笔教你识字写诗,砚墨的幽香只因你的千百柔肠。你如此淘气不写诗识字,却要将我的模样一笔一划刻进沧桑。后来你留下一纸书香远走他乡,我终于知道你为何画下我们的时光。
1、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2、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冠子《冠子·度一》
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8、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9、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0、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1、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2、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4、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5、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6、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8、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9、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20、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21、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22、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23、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24、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25、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2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27、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28、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29、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30、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31、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32、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3、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34、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定地拒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如果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35、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3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37、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38、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39、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40、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41、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4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3、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44、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45、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47、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48、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1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49、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50、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51、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52、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53、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透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54、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55、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56、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57、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58、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59、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60、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61、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62、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63、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愉悦。——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64、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齐,但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65、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66、风俗能够造就法律,也能够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67、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正因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正因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68、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69、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70、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71、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72、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73、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74、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75、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76、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77、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78、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79、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80、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81、法律就应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82、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83、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84、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85、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86、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87、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8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89、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90、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91、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
92、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93、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94、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95、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96、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97、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就应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98、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愉悦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我就会消灭。——洛克
99、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00、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01、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02、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10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04、如果咱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能够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0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106、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0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108、咱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咱们不得不为自我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我关在里面。——博莱索
109、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咱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110、法律不负杀人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11、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1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13、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14、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15、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11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117、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18、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咱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咱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咱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119、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尸子》
120、如果咱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121、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122、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23、法律只但是是咱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124、法律的性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125、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咱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126、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坚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就应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127、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128、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129、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30、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131、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32、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33、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13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35、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136、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137、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138、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139、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因此法律本身务必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40、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41、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142、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状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43、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44、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145、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146、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47、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148、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49、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咱们只潜质求为每种礼貌带给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150、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151、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152、这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1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能够穿网而过,大的能够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申斯通
154、实际上,咱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15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56、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57、法律带给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58、法令者,因此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59、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16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理解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161、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62、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63、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刻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164、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6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16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167、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16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169、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
170、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