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观后感1
九十二年前,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石破天惊,电闪云涌。党的领袖毛主席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于这样震撼人心的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大事变,如今早已搬上了电影大银屏。
记得高中时曾在历史课堂上观看过影片《开天辟地》,如今重温经典的一幕幕,少不了的还是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动魄惊心的场面。影片反映的是处在军阀乱战中的旧时期人民已经无法再照旧生活下去,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处在一种混沌苦难和麻木无力的困境之中。放眼古今中外,一个没有在艰难时刻沉沦下去的民族总有一些先进分子勇敢地走在时代的前列,用自己的生命去为时代呐喊、鼓动、宣传、搏斗。其中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以及董必武等群英就是应这时而生的先驱。在营造和渲染整个时代的混沌和苦难时,影片也在着力突显这些人物豪杰的忧患意识,高风亮节和求索精神。
要数记忆最深的一幕,莫过于在湘江击鼓的时候,万簇火光在夜空渺然的江边烘烘燃烧,同时戴着面具的人在送走鬼神,一切是那么神秘和充满未知的希冀。此时的兴致勃发,豪迈地脱去长衫猛力击鼓,鼓声震天动地。当时的我深深感受到影片给人视觉和听觉冲击了的同时,这段情节也预示着处在混沌和困难中人们一旦觉醒,必将自然而然地凝聚成强大的,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影片中所给人的厚重感不是一般万绿从中一点红,而是无际黑暗中的一缕光,力图给人一种盼望和炽热的感觉;也不是小桥流水式的闲淡恰意,而是大江东去的勇猛气魄。
如果要让我只用一句话表达内心观看完《开天辟地》感受的话,我会崇敬地说一句:敬礼,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朗朗上口的歌词与旋律至今还在我脑海中荡漾,《开天辟地》这部影片让我体会到历史转折点上的理想一代为信仰付以身心的震撼与感动,也重新牵起我对党的热爱与崇拜。在中国最危难的历史时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怀着救国救民的使命勇敢为国为人民作出壮烈的牺牲与贡献。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风云际会、新旧交替碰撞的时代,党领导广大有志青年都在选择自己对于民族命运的担当与责任,即使通过影片回味起来依然那么令人心潮澎湃。
且不论当时救国救民的热血与激情应在当代如何挥洒,洒在何处,幸运的是,我们这一辈是时代的宠儿,处在一个中国日益繁荣与强盛的黄金时期,得天独厚的优势时刻告诫我们勿忘国难,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奋斗史。《开天辟地》这部有价值、有意义的影片印证了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继续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党的路线和目标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
行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开天辟地观后感2
电视剧《开天辟地》十分好的完成了从神话到现实的诠释。正因“开天辟地”首先让我们想到中国一个伟大的神话,就是盘古开天地。用这样一个神话象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那里面包含着很多很多深刻的`底蕴。她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岸巨人的诞生,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的开端。
电视剧《开天辟地》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放在近现代史的宏大的背景中,展示了共产党在历史中的主旋律。在无比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塑造了共产党人一心为公和无所畏惧的光辉形象。《开天辟地》确实把中华民族的追求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中国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取和共产党的伟大都深刻的揭示出来了,它个性地让我感动。
在《开天辟地》中还挖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党史,触及了过去有很多空白的事件和人物。另外,这个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剧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不再是脸谱化的人物,在历史过程中,这几个人物都是对等的。它在详细地诠释了孙中山、李大钊和陈独秀革命先驱的同时,又展现了在当时正确明白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构成。还详细地表现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非凡的组织潜质。再有,在《开天辟地》里,把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期,所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展现出来了,让周恩来这个光辉形象更加的丰满了。蒋介石的阴险狡诈和那种特殊的笑声也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开天辟地》吸引我们走进这批革命伟人的历史,从他们的历史中更多的了解和明白他们,这是《开天辟地》中人物塑造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
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典范,为了革命,他把自己家的房子让给别人住,自己家的田地给他人家种,自己家欠别人的钱一次性还清,别人欠他们的钱,却要一笔勾销。把自己的一家亲人都献给了革命。干革命都要像我们的前辈那样舍得牺牲,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难。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人。此刻的领导干部不好说让他们做出一点牺牲,就是对他们现有的待遇差一点都要骂娘,还要利用职权拼着命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真的不知道:我们的领导干部何时才能做回时代?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了《开天辟地》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围绕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条主旋律,让人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我想这部电视剧不仅仅仅是带给给我们普通百姓的,也不是带给给我们下一代的,它更是带给给在位的领导干部们的一部好教材,所有的领导们更就应多看看。要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怎样为中国的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这天的政权又来得多么地不容易。水能载舟,也能够覆舟。要巩固好这个政权,还得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按着马列主义思想去做人和做事。
《同一堂课雷锋告诉我》
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这是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雷锋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雷锋热子党、热子祖国、热子社会主义,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
我觉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同志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是从共产主义这个角度为出发点的。无论在什么岗位,雷锋总是这样说,这样做:“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最能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是发生在新兵分配工作时的一件事:雷锋正要随部队前往运输连,部队指导员命令他先去部队临时组织的演出队表演节目,这样可以加深军民鱼水情。雷锋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来到演出队。但是因为雷锋有一口浓重的湖南腔,怕影响演出效果,他主动请求担任演出队的后勤工作,把节目让给其他人。读到这里,我被雷锋这种以大局为重,甘心情愿做无名英雄的精神所感动。伟大出自平凡,崇高寓于平凡。我们青少年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雷锋经常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把田大娘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孝敬、子戴。雷锋同志自己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感人肺腑的语言能不使人流泪、使人心灵震动吗?雷锋同志善于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走一路,好事做一路。难怪群众称颂“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雷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在他牺牲的那一天,他还盼望着去看看田大娘,再为乡亲们做好事。董必武赋诗赞扬雷锋说:“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我们这一代应像雷锋那样,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做有益公众的平凡小事,用共产主义思想的瑰丽珍珠,镶嵌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一个时期,有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过时了”。然而,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说法是错误的。在3月4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前夕,团员青年们正在街上为群众义务服务。城河路两旁到处都是为群众义务修理自行车、家用电器、理发、烫衣的青年们。街道的四周一队队红领巾挥动着手中的`扫帚,正在热火朝天打扫马路,洁净的街道在他们脚下延伸。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在新中国,有多少雷锋式的炎黄子孙,他们发扬了雷锋的光荣传统,做一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星星!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四化建设的旅程中,雷锋精神之花已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绽笑脸。让我们把雷锋这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流传后世,发扬光大,为祖国——这个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增添一分春色。
《同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雷锋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向困难挑战这篇文章。
故事是这样的:1959年8月,骄阳似火。雷锋和一群青年伙伴们来到了焦化厂工地,决心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而且领导把和泥这个最累、最脏的活交给了雷锋所在的青年突击队小组。一开始,由于没有
雷锋这种忘我劳动的热情,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受到伙伴们的普遍称赞。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被评为生产红旗手。
可是,现在像雷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到处可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每次摔倒就哭,不会的问题想也不想就问。不要说像雷锋叔叔这样辛苦的人,他们连在学校里值日也要爸爸、妈妈来帮忙。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出息,乐于吃苦的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的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6月14日至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连续播出。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党从艰难中诞生,在艰难中生存发展。白色恐怖中,凡共产党员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进步人士,都有掉头的'危险。一次次武装起义,一次次反围剿,我们的党和军队,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生存下来的,当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数万人的红军仅仅剩下了两万多人,有名的、无名的,躺在雪山草地里的无数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梦。
《筑梦路上》,上演着一场场共产党人的感动。陈铁军、周文雍一对革命情侣,在刑场上宣布正式结为夫妻,将反动派的枪声做为他们结婚的礼炮,陈铁军发表了最后的演说:为了革命,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牺牲,我们一点也没有感到遗憾!夏明翰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英雄诗章。
为了新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视死如归,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李大钊、周恩来、朱德、陈独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这些共产党的创造者、领导者和革命者,他们或清贫,或富贵,但为了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拯救灾难的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选择了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我。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他们是民族的旗帜、先锋队和脊梁,他们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筑路者,他们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英雄无畏的牺牲付出,挽救了中国,建设着新中国,富强了人民,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筑梦路上》,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前进足迹,对全党、全国人民都是一堂最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只要用心观看,用心理解,我们就不难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高亢赞歌、这句人民肺腑之言的深刻涵义。吃水不忘挖井人,观《筑梦路上》,今天,无论党员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唯有感谢党恩,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才能更筑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