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品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①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②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③。隐心④而后动,谤议庸⑤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⑥圣所臧⑦。在涅⑧贵不淄⑨,暧暧⑩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词句注释
①施:施舍。
②世誉:世俗的荣誉。
③纪纲:法度。
④隐心:估量。
⑤庸:岂,哪里。
⑥守愚,守拙。
⑦臧(zāng):褒奖。
⑧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
⑨淄(zī):黑色;变为黑色。
⑩暧暧(ài):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硁硁(kēng):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
介:坚固。
白话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毁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创作背景
曾有打车吕延济题注说崔瑗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就手刃他的.仇敌,然后逃命,被赦免才得以逃脱。于是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原文赏析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言。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自省自查自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张扬。《道德经》中有言: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言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即慎言。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 “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誉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自己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言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二是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名家点评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崔瑗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拈出自己做人的原则——唯仁为纪纲,并指出自己做人的方式: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难能可贵的是,崔瑗不仅以铭文警戒自己,还一生身体力行。这篇《座右铭》已成为他砥砺品格、陶冶情操的一个象征。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
座右铭加作者
1、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蔡琴
2、只要决定了就一直往前走,朝自己的方向走,不要回头。回头会浪费很多时间。——范冰冰
3、坚持也需要勇敢,不怕受伤害。——郑爽
4、每个人的青春,都去了每个人的地方,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个完完整整的青春。——潘晓婷
5、如果我是一个只会悲伤的人,我一定唱不好悲伤的歌。我应该是一个理性和感性都很平衡的人。——蔡琴
6、人生是需要磨练的,演电影是长跑,我只要走好脚下的路就够了。——吴京
7、不想演武则天的女演员不是好演员。——范冰冰
8、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潘岳
9、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迷彩梦,见到军装就会感觉肾上腺素急升,一直都想出演一名特种兵战士。——吴京
10、马屁少一点,我相信再响再爽的马屁也顶不上你出色工作成果功力的十分之一。——董明珠
11、只要我们选择过,经历过,就是最大的财富。——郑爽
12、我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探路的人,是一个趟地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易中天
13、无论面对什么,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坚持下去;给自己一些肯定,你比想象中坚强。——沈梦辰
14、人们都叫我天才,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丁俊晖
15、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跟没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的感觉不一样,所以说幸福本身实际是一种感觉,看你自己怎么去品评它。——柳传志
16、懂的多了,笑容就少了,这是成长。历经人情世故,岁月浮沉,愿你还保持原有的初衷,灿烂的笑容。——赵丽颖
17、我不会去刻意模仿别人,我就会做自己喜欢的事。——丁俊晖
18、烦恼来自于良心和道德。若人没有道德没有良心,自然不会有烦恼。——王思聪
19、生存很容易,但是生活很难,生活的比昨天更好一点就更难了,而且生活比上个世纪更有价值几乎不可能。——罗大佑
20、天苍苍,地茫茫,天地这么老大了,怎么就容不下我这个秦始皇。——宋小宝
21、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把握主动。别人说好不好不重要,我喜欢就好。——范冰冰
22、帅不重要,如果一个人说他可爱,那太重要了,因为他会进到人的心里去,而不是一个摆设。——邓超
23、以前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现在演员还是疯子,观众可贼可贼。——沈腾
24、我相信,只要坚持最初的梦想,一切就不会变。——郑爽
25、实现梦想其实就是这样,核心还是在于你是否热爱它,而不是别的。——汪峰
26、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和我做朋友,哪怕他是叫花子。——丁俊晖
27、世界上如果有一种东西百无一用又不可或缺,则必有大用。比如文化。——易中天
28、不管明天会怎样,对得起每一天的生活。——郑爽
29、其实人生不必一帆风顺,因为这样的人生才能让人成长变得更加强大。——吴亦凡
30、阻止你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敌人,而是你的羞耻心。放纵你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朋友,而是你的好奇。——王自健
31、如果今天的你還在抱怨世界,從自己開始改變,讓未來的世界更好。——昆凌
32、意识比身体坚强,语言比心绪理智。——安东尼
33、被嫉妒蒙蔽了双眼,被欲望蒙蔽了心智,一个小小的念头可以瞬间放大。转变,只是一瞬间。唯有放下,才可以活的很美丽。——赵丽颖
34、学会有自己的生活吧,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面对事,面对自己,人生才是自己的。——赵丽颖
35、姑奶奶厉害啊,我们说一个女人厉害,管她叫姑奶奶;说生了个女儿厉害,管她叫小姑奶奶。——易中天
36、如果说我是个花瓶,也算是个名贵的花瓶吧,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放的。——范冰冰
37、原以为爱情只有一种,只是爱了,就一颗心相待,却不想,爱也有千万种。——白落梅
38、朋友跟我说他媳妇气跑了,我让他再充点气就好了,朋友把我拉黑了。——岳云鹏
39、最近心情不好,一个朋友不承认我是高帅富。我发誓,用不了多久,我便是高老富。——沈腾
40、也许我没有菲尔普斯那样伟大,但我会朝着极限进发,游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孙杨
41、不离不弃我们是彼此的依靠,说好不见不散每分每秒守候你到老。——吴亦凡
42、情感是心中最深的结,千缠百绕,是否将爱恨尝遍,才可以淡然那么一点点?——白落梅
43、没有包袱的相声不是相声,全是包袱的相声也不一定是好相声。每个人的消费心理不一样,因人而异。——师胜杰
44、我自己想跟有一致目标,相同人生观、金钱观的人,能相濡以沫的人一起。否则很难一起生活。——黄奕
45、人生可能并不完美,但要是太完美那就没意思了。——吴亦凡
46、为了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环境作为毕生的责任,永作生态文明的代言人。——潘岳
47、我在舞台只是一半,另一半在观众心里。——金星
48、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是更加更加痛苦的。不努力,别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沈腾
49、当你发现长期计划没有短期计划好用的时候,我选择短期,因为可以让自己更舒服,更踏实。——邓超
50、在流年里等待花开,处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养心性,即可见佛。——白落梅
51、是美国人就比中国人有优越性,我们与他们相比并不差,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孙杨
52、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别人才会承认你大。——柳传志
53、我从没有想过做任何人的替代品,做不了第二个别人,只能做我的包贝尔。做好自己就不容易了。——包贝尔
54、不要畏惧明天,因为你,从不是个个体。——郑爽
55、给你一根面条就能撬开锁,给你一包方便面把整个楼道的锁撬开。——郭德纲
56、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领导核心说了算。——柳传志
57、从来不变的是时光,一直在改变的是我们。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们把一个个自己留在了一片片时光里。——潘晓婷
58、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王自健
59、有一种幸福是,当我想吃香蕉蛋糕的时候,你就出现在我面前。——沈梦辰
60、一个人的童年应该是清白的,不需要有太多的色彩,一笔一画简洁而美好,记住的也只是单纯的快乐。——白落梅
61、我会一直用我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能力,尽最大可能给你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吴亦凡
62、如果人生太平淡,会感觉好像没什么精彩片段。——昆凌
63、一个人当你拥有权力的时候,这个权利力不是为你服务的。——董明珠
64、生命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看淡一切,保持冷静,伤痛之中要自我安慰。多想些美好的,绚丽多彩的人生还在等待你去享受。——包贝尔
65、我一直是女人,只是在男人的世界卧底28年,仅此而已。——金星
66、心中的信念,可以支撑起一切。——郑爽
67、有的人不是珍珠,他是一条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来。——柳传志
68、性感是让男人追着屁股跑的,不是放在桌面上的,放在桌面上的不是性感,是猪肉。——金星
69、台球是一项绅士运动,人要大气,大度才能打好它。——丁俊晖
70、最近总是失眠,16小时就醒一次。——岳云鹏
71、我工作已经够累了,我不想做人还那么累,还要去演戏。——范冰冰
72、相声是剧场艺术,不能游离相对固定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否则改来改去把自己改没了,相声演员就成了一群搞滑稽戏的人。——师胜杰
73、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长,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快乐,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美丽,没有人能随随便成为自己。——潘晓婷
74、终生勤奋,便成天才。——丁俊晖
75、如果你有什么梦想,那尽管去做好了,不要想着会有什么困难,只要你去做,一定可以做到。你的人会不一样,整个焕然一新。——蔡琴
拓展:关于座右铭的说法
说法之一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说法之二
根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根据记载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说法之三
东汉时期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叫做"座右铭"。
名词释义
词目:座右铭
拼音:zuò yòu míng
详细解释
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白居易《<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戒自己的文字。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牅皆格言也。”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种,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欹器”的酒器。
座右铭是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历史沿革
见於史籍、经籍记载最早的“座右铭”,大概就是“金人铭”(参见三缄其口)和周武王为了警戒自己而镂刻於身边随处可见物件上的铭文了。
《太公金匮》记载: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师尚父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栗栗(音栗)如不满日。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慎书铭,随身自诫,书冠曰:宠以著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书履曰:行必虑正,无怀侥幸。书剑曰:当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书镜曰:以镜自照,则知吉凶。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武王曰:吾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几,古人坐时依靠之物,其形状类似于今之茶几):安无忘危,有无忘亡,孰惟二者,必後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苟,扶人无咎。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户之书曰:出畏之,人惧之也。牖之书曰:窥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钥之书曰:昬慎守,深察讹也。研之书曰:石墨相著,邪心谗言,无得污白。书锋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书刀曰:刀利皑皑,无为汝开。书井曰:源泉滑滑(音汩),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弩之戟为翼,弩之书:见奔远行,在才者与任武者也。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杀一人而千人恐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动者,杀之;杀三人而军振者,杀之;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武王曰:请著金版。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器物的铭文,发展到以物寓意之“爵”(酒爵,器型似雀,取其鸣“喈喈”,谐音“节”,节制饮酒之意)、欹器等,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关文献
《座右铭》汉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背景: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作者表达了洁身自好的思想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相关说法
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说法之一
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说法之二
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说法之三
东汉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叫做“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