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小组座右铭及其解释细选76句

小组座右铭及其解释细选76句

时间:2018-09-21 16:04

1、无规矩不成方圆。

2、无畏面前自有路。

3、有志者,事竞成。

4、我最棒!我要争先。

5、该谈话时不要沉思。

6、静专思主,心仪名校。

7、把握今天,争分夺秒。

8、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9、追求高效,锁定名校。

10、天道酬勤,恒者能胜。

11、志存高远,心仪名校。

12、浩然明理,俨然肯学。

13、品求优秀,学争上游。

14、天道酬勤,踏实静慧。

1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6、志存高远,爱拼才会赢。

17、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18、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坚定。

19、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20、静能生慧,细节决定命运。

21、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22、学海弄潮,态度决定一切。

23、时时有事做,事事有落实。

24、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25、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26、有耐心的人才能让愿望实现。

27、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8、只有埋头苦读,才能出人头地。

29、态度决定一切,奋斗成就未来。

30、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31、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

3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33、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4、心志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35、性格影响心志,心态决定成败。

36、年轻没有失败,青春炫出色彩。

37、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38、安静营造环境,心静战胜浮躁。

39、想要壮志凌云,做要脚踏实地。

40、体悟好往届高考题,触类旁通。

41、不要轻率相信毁谤任何人的流言。

42、跟别人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43、感谢高考,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44、我已后悔过一次,不能再次后悔。

45、分得两头轻与重,世间何不担当?

46、贵在坚持,唯在坚持,成在坚持。

47、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48、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则进行创造。

49、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

50、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

工干部,是对国家、政府各级组织部门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的简称。下面是关于组工干部

1、自律自强,清白做人;严谨细致,认真做事。

2、说在人后,做在人前;争先创优,率先垂范。

3、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刻苦攻坚,无私奉献。

4、激流勇进,奋勇争先,抢挑重担,敢为人先。

5、没有热忱,什么事也办不成;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6、贪如火,不遏必自毁;廉似钟,常敲可示警;苦练本领,求准求快求创新。

7、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最朴素的本色。

8、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理明则心正,行廉则坦荡。

9、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只能把它用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上。

10、安于平凡,不甘平庸;不图名利,但求实效。

11、改进学习方法,树立先进理念;创造精品项目,争做优秀党员。

1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13、将生命的内涵植根于心底,将生命的热爱付诸于教学,创生命之佳绩,争教育之先锋。

1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15、处世公,公生明;律己廉,廉生威。待人诚,诚生信;工作勤,勤生效。

16、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8、工作上创先争优一往无前,享受上谦虚避让知足常乐。

19、争优使党员形象更模范,创先让组织作用愈坚强。

20、满足而不自傲,安定而不停息,勤于学习,善于汲取。

21、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22、人心如秤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2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24、平凡的工作不是我做平庸人的.理由。

25、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26、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27、为教育服务,教学中勇当骨干;为党旗添彩,事业中争创先锋。

28、工作上创优争先,永无止境;生活上勤俭节约,知足常乐。

29、爱心,善意,每天有个好心情;读书,思考,一天烦恼全没了。

30、创先争优——党的威望、国家的希望、人民的众望。

31、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32、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33、品优德高我为先,言行爱心放在前。服务奉献伴一生,争创品牌勇前行。

34、树“两新”党员新形象,扬“两新”组织新面貌。

35、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36、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37、做有心人,办有益事,成有用人。

38、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39、在事业上贯注感情,工匠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40、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

41、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42、为老百姓服务,为人民干实事。

43、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争佳绩,勇于实践顽强拼搏创新高。

44、脑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问,耳勤要多听,手勤要多记,腿勤要多跑。

45、修身德为首,明志学为先,履职勤为径,做人诚为本。

46、共产党员标准是我的灯塔,行车安全是我的责任。

47、笃信好学,统贯旁通,诚敬谦和,秉公执法。

48、抓绩效,谋好工作帐;求实效,计好时间帐;保廉洁,算好人生帐。

49、少说多干,身体力行,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

50、忠于职守,锤炼本领;勤勉敬业,甘于奉献。

陋室铭教案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桦川县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刘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本次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为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三)教学重点的确立及依据

多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多次诵读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

(四)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设计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诵读法: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

(二)提问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

(三)练习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的运用:主要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的确立及依据

(一)导入新课采取情境导入法,出示陋室图,让学生将图中的居室与自己的家进行比较说说对居室的看法,那么身居陋室的主人怎样认为呢?由此引出今天所要学的课文《陋室铭》。

(二)示范背诵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学生朗读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生背诵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基本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背诵,随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背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学生翻译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对一,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适时指导。

(六)思考阅读

1、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

2、再次背诵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

3、师生互动设计板书,围绕中心设置三个问题,带着学生深入课文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七)反馈练习

1、按要求默写

①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

③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

本组练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八)小结全文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九)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和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也获得了及时反馈。

五、板书设计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龙)灵高洁傲岸的节操

陋室不陋托物言志

诸葛亮

自比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的情趣

子云亭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陋室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

2.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了解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1.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本文反向立意的写法,从“陋”的反面“不陋”立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重难点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生活情趣。

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背景导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朗读中感受欣赏本文的音乐美、节奏美。

在合作中探究“陋室不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背景导入,引发兴趣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诗人,他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此举气坏了知县,于是知县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环境还不错,刘禹锡没有计较,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看来这篇“名文”是“气”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千古名作。

二、 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文学上,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 其诗涉猎题材广泛,所做政治讽刺诗,辛辣尖锐;所作怀古诗,沉郁苍凉,语浅意深;所作仿民歌诗,清新爽朗,别开生面。

三、 文体介绍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四、 朗读美文,翻译理解

朗读美文

步骤一:学生自读,标注难读的字词,注意朗读的节奏。

步骤二:欣赏名家朗诵,感受本文的音韵美、节奏美。

步骤三:师生齐读,找出韵脚。

翻译理解

步骤一:对照课下注解,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步骤二:两人一组,互译全文。

步骤三: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④何陋之有?

五、 合作探究,品味美文

问题引导

1. 本文题为“陋室铭”,但在结尾作者却说“何陋之有”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语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这是本文的主旨句,因为主人的品德高尚,因而陋室不陋。

2. 请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主旨句是怎样引出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类比的方法,将山水与陋室相提并论,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请同学们背诵这几句)

3. 既然“惟吾德馨”因而陋室不陋,那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作者美德,衬托陋室不陋的?(小组内合作探究)

----自然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自然环境清幽雅致,令人赏心悦目,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带来的便是“华屋玉食,锦衣美酒”无法比拟的享受了,即使身居斗室又有何陋可言呢?

----交往人物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时有鸿儒来往,常有高朋谈笑,回避了世俗的人际交往,可以和志同道合者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没有世俗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即使身处陋室也绝无简陋可言。

----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在室中抚琴弄弦,展卷读经怡然自乐。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没有案卷公文劳损身体,完全是从容自由的,足见其主人的高雅脱俗,陋室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请同学们背诵这几句)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用了什么修辞?哪两个字用的好?

----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上,入”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什么。

5.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不失情感的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人,即安于贫困,以守道为乐。

6.提到诸葛庐,子云亭作用何在?

----以贤者自况,表达出以他们为榜样的志向与抱负。

7.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有没有直接表现出来?

----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陋室的景、人、事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六、 课堂小结

《陋室铭》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在困境中不唉声叹气,不怨天尤人,而是怡然自得的刘禹锡,感悟出刘禹锡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人生的打击未损他的锋芒,不折他的腰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励志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彰显出少有的乐观豁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人世的无常。悟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使他变得更加乐观,更加潇洒。

想必同学们也有自警自策的文字常置于桌旁,时刻自勉,请问你们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大声宣读,让大家共勉!

七、 作业设计

1思考:作者怀瑾握瑜,身处陋室而不认为陋,联系自身该怎样看待自身客观条件中的不足?

2背诵默写全文。

八、 板书设计

陋室铭教案 篇3

课件简介: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德馨xīn

鸿儒hóng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解释下列字词

名:有名望。

惟吾德馨:惟,只;德馨,品德高尚。

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

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

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