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这是什么意思呢?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这是解卦上六爻的爻辞。这个卦,我们先要把卦象弄清楚。雷水解,上面打雷,下面下雨。在台湾大家都熟知一句成语“一雷破九台”,刮台风的时候,碰到打雷,不会长久的。尤其是夏天,遇到雷,雨便慢慢小,再打,雷也小了,风也散了。这是物理作用,雷电的作用把气流排开了。为什么成语要说“一雷破九台”呢?雷雨这个气候,雷碰到冷气团 ,一打雷,一磨擦,气象就转变了,就是这个图案所表示的。所以雷水就解了,就是解散的意思。
这一卦的上六爻,是一幅射猎的图画,如果卜卦卜到这一卦,一定大吉大利。大家知道,一卦有一卦的图案,一爻有一爻的图案,这个图案就很妙了,可以说是一幅很美的动态 画面。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公”在古代是代表年龄长、地位高的长者,他也是个领袖。平常所谓的王侯将相,公侯伯子男,都是古时的阶级官秩。“公用射隼”,就是领袖去打猎,看到一只鸟。“隼”在北方就是鹞子这一类的鸟,比鹰稍小,飞得很快,会吃其他的鸟。所有的鸟看到鹞子一来,就胆战心惊怕死了,无论如何都飞不开,逃不掉,被鹞子一叼就叼走了。这位领袖去打猎,看到这个“隼”要把它射下来。“射隼于高墉之上”,“墉”就是用土堆起来的,像高台一样,站在这个最高处,射程就拉近了,假使在平地上射,射程就远得多了。如果你做生意,卜到这一卦,那很好,一定赚钱,你的理想目标会达得到,这是很好的一卦。
孔子对这一卦的解释是这样的,“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有弓有箭,弓箭是要人用的,地位又站得很好,这一箭射去一定命中。现在我们就人生境界来看,一个人有目标、有计划、有准备,站的位置也很好,时机也对。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有工具,做生意要资本,打天下要有军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血自己的条件才行。其次还要有人,有干部。如果这些人都是老弱残兵,行动不便,那也没有什么用。槍也有,子弹也有,目标也有,就是没有人来射击,或者只有一个一千度近视眼的`老兵,希望他能把鸟射下来,很难!可知一件事业的成功,有目标、有本钱、又要有人才……这样你才有胜算,才有把握。
所以孔子说:“君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孔子以为一个人要成功一件事业,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学问,有了能力,就是所谓的“藏器于身”。绝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为我有几个人帮我做事,你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就算成功也是失败的,因为个个天下不是你打来的。要注意“藏器于身”,大家要注意这个“藏”字,深藏不露,还不要表示出来。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无器。
所以当领袖的人要样样都行才可,你不行我都会,才可以当领袖。如果你以为当领袖的人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别人做的,当领袖的都是无为的,那是你没有把书读通。无为是无不为,没有不能为的。真的要能合拢这个世界,匡救时代的危机,不是任何人都能的。譬如说唐吴兢《贞观通鉴》也一样,那是司马光写给皇帝读的,是当皇帝的作业练习 本。
所以千万要注意“藏器于身”,能藏器于身,有智慧,有本事,才能创造你的历史。唐太宗样样都行,谈书法,唐太宗书法好;论武功,唐太宗武功好;论诗,唐太宗诗也比别人高明。那真是天才儿童,样样都好。所以唐代的文化那么盛,因为唐太宗行,才有那么高明的部下,这就在于上边的领导。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你还能当班长?那才是怪事!所以做领袖的,不是笨人能够当的。这是第一,自己要有本事。
第二还要有机会。你有了本事,机会未到,命运未到,我看还是跟我一样,教教书算啦!跷起二郎脚,在茶馆里吃吃茶、吹个牛,还有人听听;如果说评书,还可以混两个钱吃烧饼。你说你本事很大,但这个时代不属于你,命运不属于你,那没有用的。
前天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朋友来聊天,他说他二十多岁时就知道这个时代已不属于他啦!所以拱手拜拜再见。不属于我的,争亦无用。就像打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赢钱的希望,但个个也都有输钱的可能,这一张不可知的牌,究竟到了谁的手里?不知道,但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就知道。这张牌既然不会到我手里了,要我付出太多的代价去碰运气,算算还是划不来,我不干。记得当年读一首唐诗:“泽国江 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劝君莫话卦侯印,一将成名万骨枯。”这是唐人的诗,想想一个人就是成功,这个成功的金字塔也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骷髅上的,放下算啦。“劝君莫话卦侯印,一将成名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
做生意也是这个样子。你在股票市场赚了一千万,你可知道多少家都在哭呀!那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啊!所以古人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一家人吃饱了肚子,多少家的人都在仇视你、忌恨你。你在股票市场赚了一亿,说不定有人就因为赔钱,支票不能兑现,让太太去板桥监狱坐牢了。这是个哲学问题,所以一家饱暖,一家发财,就有千百家破财。你一家吃得特别好,别人会妒忌,“格老子,他一家为什么会这么好、那么豪华呢?”所以说一家饱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愆”,半辈子的功名富贵,百世,一百代的罪过。虽然这些都是消极的人生哲学,但大家在这些地方都要留意,得意时须想到失意人。这就是我们中国持盈保泰的道理。
同时这也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道理。时代不属于我时,明哲保身算啦,时代属于我时,当然也不可坐而不动。如果你放弃时代而不干,同样也是罪过。你不干,别的人上来干的话,也许死的人会更多。从前历史上的人物,因一念之间的慈悲,不忍杀一个人,结果贻误天下苍生。所以孔子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动而不括”,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全面的;“是以出而有获”,一件事情不做则已,一做就要有成果。这是孔子对上面这篇文章的结论。
“语成器而动者也”,所以你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先问问自己本身的条件够不够。首先你要“藏器于身”,本身要有本事,有条件,如果你说你有个朋友很能干,有个老师会帮你,那是空的;你说你有个好太太,也靠不住啊!也许明天就跟你离婚了!这些都靠不住,甚至连你自己也靠不住。天下事就是如此,各位千万要注意。所以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很深刻的道理。然后“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构成了这些条件,便可以“获之无不利”了。
我们看项羽刘邦出来争天下,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但是成功的还是有他的条件的。朱璋当了皇帝,下朝回宫,大腿一跷,跟他太太说:当年当和尚,讨饭都讨不到,几乎自杀,想不到今天会当皇帝。这是真话,汉光武也讲过类似的话,当年出来并没有想过当皇帝,只求自保而已。为了自保,长期地奋斗,时势造成了后来的结果,当然也因为他是“藏器于身”的人。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
1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9、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3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4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43、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4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5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5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5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6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6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6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6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9、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
70、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72、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7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8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8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84、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8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8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8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93、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9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9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嘁嘁。
9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9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0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101、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0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古人的座右铭集锦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
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0.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5.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16.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1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1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古人的座右铭摘抄
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5.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顾宪成
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李白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5.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1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杜甫《望岳》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
23.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2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
2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2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