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3、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4、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5、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8、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9、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10、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11、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12、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13、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14、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15、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1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1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18、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19、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花无叶不妍。
2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23、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24、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25、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2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7、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28、善人者,人亦善之。
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0、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31、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32、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出自:《管子·权修》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出自:《论语·微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出自:《礼记·杂记下》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老子》
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出自:屈原《涉江》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出自:陶渊明《饮酒》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自:《论语》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出自:《苟子·劝学》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自:《老子·五十八章》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 出自:《晏子春秋》
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范晔
1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屈原 出自:离骚》
1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0、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自:《论语·八佾》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自:《苟子·劝学》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出自:宋玉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自:《楚辞·卜居》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上》
2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出自:《易经》
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29、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出自:《战国策·楚策》
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杂记》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范晔
3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3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出自:《史记》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37、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
3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3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自:《诗经·卫风·湛奥》
4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出自:陶渊明《杂诗》
43、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
4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自:陶渊明《移居》
4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出自:《诗经·大序》
4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出自:《左传·僖公十年》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5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韩非子·喻老》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小已。 出自:曹操《龟虽寿》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六十四章》
53、尽信书,不如无书。 出自:《孟子·尽心下》
5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出自:范晔《后汉书》
5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自:《战国策·赵策》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述两》
5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5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自:《北齐书》
6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
文言文座右铭与陋室铭
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15—19题。(共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④臧:褒奖。 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5.解释下列加点短语。(2分)
①惟吾德馨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往来无白丁( ) ④行之苟有恒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17.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分)
18.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2分)
19.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 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 的落后思想。(2分)
参考答案:
15.① 品德高尚。 ② 使身体劳累。
③ 没有学问的人(或知识浅薄的人)。 ④ 如果能坚持(有恒心)。
(共2分。答对两个得1分)
16.(1)苔藓痕迹碧绿,长到了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了竹帘里。
(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共4分,每句2分。略有欠缺的可以不扣分)
17.在涅贵不缁(2分。答成“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的建议不扣分。自己概括不得分)
18.参考:“无说己之长”,“隐心而后动”,“守愚圣所臧”,“暧暧内含光”,“慎言节饮食”。(共2分。答出1句给1分,得满2分为止。有偏差的可以考虑给1分)
19.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孤芳自赏、清高孤傲。(2分。意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