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刘备被黑白两道奉为座右铭合集80条

刘备被黑白两道奉为座右铭合集80条

时间:2021-05-28 07:07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2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2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2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4.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3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3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4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4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4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5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5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5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5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5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5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5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6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诫子书

昨天我学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同。我读完后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这个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学的时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国》,《水浒》的影响,接触了一篇文言文——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更是世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就是《诫子书》的原文。

这篇文章不长,甚至很短。但只要读懂它的人一定会说“英雄所见略同”,就一定会佩服这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作者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想告诉我们学习得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才会有大作为。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就能达到远大目标。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保全性命于乱世,他不求为诸侯做事,放弃了功名利禄。在刘备三顾草庐后,助刘备与东吴联盟共抗曹操,后又辅助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而我也向往这种生活。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2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管过了几个朝代,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他的儿子诸葛瞻谨遵父亲的教诲,也成为了一个淡泊明志的人。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时,诸葛瞻在杀场上不收受敌国的高官诱降,忠心的为自己的国家奋力战斗。最终光荣的战死,年仅37岁。读到这里,我心里感慨万分。想到现在我们有的家长却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班长,上名校。真想对他们说,我们上学是吸收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做好准备“接世”,而不是为了这些虚名。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夫学须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安静下来,不要浮躁。我也要学习《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学会静思以修身养性。只有在困难面前,把心静下来,学会思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想出更深的学问和道理。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因为只有努力学习,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增长自己的本领。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志力,永不放弃,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这一点我是颇有感触的,我平时既要学习学校的各门功课,又要学习钢琴。各种音乐理论知识,长时间的琴键练习有时真是让我想放弃。今天,读了《诫子书》,更让我坚定了“非志无以成学”的道理,今后我要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流芳百世的《诫子书》中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这些道理简明易懂,真是我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3

诫子书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诫子书”强调“静”与“俭”,是学习,才干和志向的基础,是自我修养,自我砥砺,自我提高的关键。那什么是真正的静呢?“静”在身体外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泰然,稳重,礼节,娴静,含蓄等等。“静”在身体内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满足,专注,快乐,充实,激情,乐观,向上等等,凡能够使身心达到积极和谐状态的一切,都应称之为“静”。

在“小窗幽记”中讲“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将影响身心达到“静”的最佳状态。

我认为诸葛亮写的很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长大相当老师或医生,要实现目标,只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达到。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就是东汉末年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以后就成为历代相传的修审理志的名篇,这就是《诫子书》的前世今生了。

《诫子书》在我们华夏各地都有余音,例如:湖北为了纪念诸葛亮亮举行了万人诵读《诫子书》的活动;我们还看了一段视频是诵读《诫子书》﹑表演《诫子书》﹑歌唱《诫子书》这三种形式;还有在军校的学生们们站得整整齐齐全校诵读《诫子书》。可想而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举办的活动是多么隆重啊﹗《诫子书》中的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

《诫子书》不仅仅是给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也是诸葛亮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我们也一起诵读诸葛亮的《诫子书》,细细品味书中所蕴含的道理,也让我们感受一下诸葛亮的一生吧﹗我们以后要做一个君子所拥有的品德的人;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要依靠简朴的作风培养品德;要看清世俗的名利,才能表明自己的心志;要身心宁静,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要学习就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想要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学习才会有广博的才干;有志向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5

在寒假里,我做了许多事,也看了许多书。但让我记忆最深、启发最大的是读了《诸葛亮兵法》里的《诫子书》。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亮,也定能比诸葛亮儿子强。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6

诸葛老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老师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老师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老师,也定能比诸葛老师儿子强。

诫子书读后感600字7

《诸葛亮集》里有《诫子书》现与大家分享。

“夫君子之行,静已修身,俭已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阴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近乎“神人”的一朝宰相,为其儿子不可谓想的不周,教的不严,路不可谓指的不明,利害不可谓分得不清,其结果如何?

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闻”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如若诸葛孔明在天有灵的话还不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再升天。这也是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现如今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来奋追自己,超越自己?你想想,无论从智力,地位,各方面我们都无法与孔明相比,他都没有造就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英雄,我们怎么办?有人嗤之以鼻:“都什么社会哦?现在教育战线上师资雄厚,软硬件齐全,非过去可比。”我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你别忘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良网络的泛滥,若隐若现红灯区无穷的诱惑,更使的我们对下一代担心,对他们的教育倍感束手无策。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说的好啊,看来我也的先学会“静”,再去教育下一代吧。

适合做座右铭的古诗句精选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2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适合做座右铭的古诗句集锦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4)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1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适合做座右铭的古诗句推荐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1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1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1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