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文字,一样的血脉。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台湾——大陆的梦想与心结,怀抱着激动的心情,我跨跃了海峡到达了台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台湾与大陆的隔阂越来越少,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就在这和缓的社会背景下我愉快的台湾之行便也就此展开。
第一天长时间在飞机上的旅行,早已令没有上过天的我惊讶无比,新鲜、快乐、刺激、激动,就如鸟儿在云端中翱翔。下了飞机后,台湾人的热情招待,更使我感到亲人一般,感动得我不知所措。身处异地台湾,没有丝毫的陌生与寂寞,有的是亲切与熟悉。
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无一不在启示着海峡两岸的同根同源,纵使历史隔绝,骨肉分离。
我们却依旧精血相连。
台湾,我们来了,亲人,我们来了。踏着前人的脚步,追寻着,心中的信念,似乎还弥漫着故土的气息。六十多年前,前人痛苦的分离,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带着故土的消息,带着亲人的问候,带着前人的希望来到了这里。
厌倦了书本中与台湾的远隔万里,亲身到达方能真正领会。
阿里山,久违了的名山。就像他的名气,与他的名字埋葬在了一代人的心底,而我们,却真真正正欣赏到了他,触摸到了他,感受到了他,于是,一种莫名的感觉也就在胸中升腾,是激动、是兴奋、是无奈。伴随着是日月潭平静的潭水,默默地在心底浇灌与流淌,越过玉山、翻过故宫,飞到了海的另一边。
枪林弹雨、炮火连天,早已进成为过去,雨雪风霜、甘霖露雨,我们共同经历。我们在远方期盼,我们在这里等待,我们在心中暗暗发誓:为了明天昂首向前。
“一样的泪,一样得痛,曾经的苦难的,我们留在心中,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心中的血液在奔腾,心中的梦想在呼唤,故人的话语亮响耳畔,海峡两岸在奋勇向前,沉睡的巨人正在苏醒,东方的巨龙正在直飞高空,一个声音响彻云端,中国人的呐喊震天擎地,云端灿烂遮蔽不住星斗的闪耀,出岫的新阳绽放天空,照耀大地。
是理想是奋斗,是精神是感动,历史已经铸就,未来还在继续,路就在前头,一切还是未知,诗篇等我们谱就!
台湾是什么样的?台湾和大陆的语言文字是什么情况?原来,台湾与大陆的语言文字是相通的,又是有差异的,交流的前景是无限的,这是我观看了两岸文化专题片《潮平两岸阔》的感受。
20xx年8月14日,老师在微信上发了让我们今晚9点30分观看《潮平两岸阔》,看完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可当天我在北京旅游,爸爸在家把内容录在电脑里,回来后我进行了认真观看。
这部专题片让我了解到许多新知识。台湾人的`祖先都是从大陆过海而去的,所以海峡两岸自古以来,同宗同源,血浓于水,同用汉字,同说汉语,汉字文化源远流长。甲午战争之后,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日本统治者推行日语,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汉语迅速普及。但是,1956年大陆实行汉字简化,后来又使用了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而台湾还在使用繁体字,拼音和大陆的也不一样,就形成了同一种语言的差异,一语两字,一文两体。使得大陆和台湾沟通出现了障碍。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多。
看了这部专题片,我的感受很深。我觉得,大陆和台湾的语言文字交流前景会更好。
我感到,两岸的语言文化交流是建立在和平统一基础上的。1987年,央视春晚,台湾歌手费翔演唱《故乡的云》。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加大了沟通交流。2010年九月,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北京开幕。2011年六月,100名小学生绘画百米长卷“海峡,我的家园”。2016年1月,汉字创意大会作品展。语言是交流思想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以后,如果大陆有报名去参加与台湾同胞沟通的机会,我也愿意去同台湾小朋友交流,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硕果。
我认为,随着两岸经贸的发展,语言文化交流也会更多。两岸人民,同种同源,骨肉情深,互相思念,一定会加大经济、政治的交流。这种交流一定会促进语言文字的统一。
我想,我作为一名少年,要积极参加两岸的文化交流。将来要是有机会,我一定积极报名参加相关的活动,和台湾小朋友手拉手,交流学习
专题片《潮平两岸阔》让我学到了知识,让我增进了对台湾同胞的了解,让我加深了对台湾同胞的感情。我相信,两岸的语言文字交流一定会结出新的硕果。
今天,我读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在这个故事中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的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身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的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仅有18岁的生命。两同胞相距虽远,但心却紧紧相连。
和这位台湾青年比起来我是那么渺校
有一次,在语文课上,老师说要我们找一帮一改试卷,我刚准备把试卷拿去给张月和张月互相改试卷时,刘玲却对我说:”明露,我们俩一帮一吧。”我听完想刘玲不仅学习差而且又烦人,于是我摇摇头,可刘玲非跟着我,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不屑一顾的把刘玲的试卷看了一眼,不耐烦地写下”已检查”便走开了。
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惭愧,人家只是互不相识的同胞却愿割舍骨肉。我和刘玲是认识的同学我还那样,实在有些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