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了几集《老有所依》,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好久没有看电视剧这么感动过了。还好早上爬起来的时候眼睛木有肿起来。子女有子女的难处,父母有父母的苦楚。看到吕希的妈妈为了不拖累儿子咬舌自尽,泪水模糊了双眼。养儿防老,养儿防养,余淼的妈妈养到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地痛。
不敢说以后要做一个多孝顺的人,可做人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拉扯大自己的父母。城市的灯红酒绿有时候会迷离了我们双眼,看不清眼前的路,放大了我们如尘埃小的哀伤,无限延伸,以为着全世界都欠你的,你的父母也是欠你的。其实,不然。如果曾经有抱怨,有过这种想法的人,都是幼稚的表现。从你呱呱坠地是一个完整的你的那一刻开始,这个世界就不欠你什么。父母或许给不了你想要的,可是他们却给了你他们所仅有的,这份爱比天高比地大。
我既然是一个健康的人,那么就应该少一点抱怨少一点烦恼,多一点进取多一丝希望。我有手有脚,想要的'东西自己去创造,我有头脑和思想,渴望的东西自己去争取。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不用刻意去在乎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想,我需要清楚地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快乐不快乐,活在别人的眼里将永远失去自我。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那么这个世界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不堪。就算是不堪也是你自己的不堪,与世界无由,更与父母无关。妈妈说,她后悔着那一年没有让我再复读一年,我是那么地想去复读。现在的我觉得我不后悔,虽然没有考上本科会是我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我不会让这个遗憾束缚着我的一生。我在大学里认识几个很好很好的人,她们很善良对我很好,她们的好,她们的真让我感到了温暖,这个城市因为有她们而更加地吸引着我。暖心而温情!我眷恋着这份美好,我亦舍不得这份真情!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在这几年中的变化,人亦变得成熟起来。工作了,漂泊在红尘中人亦染上了尘埃,心却变得越发清晰了。我越来越渴望阳光,越来越希望自己做一个温暖的人。因为只有自己成为了一个温暖的人才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最近看《老有所依》,感触颇深。片子很现实,亦很精彩,剧中人物的演绎更是很到位,发人深思。
女主角木兰,不能称做是“女强人”,因为她没有女强人惯有的那种霸气,那种盛气凌人,反倒多了几分善良,质朴。片头由木兰在超市看到老人辛苦购物,联想到父亲,展开剧情,顺其自然。木兰是个能干且顾家的女性,孝顺,贤惠,在家说话有分量,却不显霸道,跟老公吕希相敬如宾。
吕希,木兰老公,老实忠厚,却不失风趣。不算油嘴滑舌,但却能在关键时刻给木兰依靠和安慰。同样也是孝顺的男人,不光光是自己的父母,包括对方的父亲。对女儿宠爱有佳,却也知道分寸,工资不高,但不卑不亢。
江开国,木兰父亲,名字符合当时他出生的那个时代,淳朴善良,拥有热心肠。如世间父母一样,疼爱子女,老了老了,怕给女儿添负担,不忍拖累。再加上上有年迈的老父亲需要照顾,更是不辞辛劳。
谢亚芝,也是朴实善良的老太太,一生奉献给了不是亲生的儿子余淼身上,不求回报。溺爱孩子,心思细腻,容易伤感,却不常表露,苦水自己咽,不贪人便宜。
《老有所依》剧情非常现实,部分内容很有趣味,部分内容却也令人心酸。
当木兰知道父亲眼睛不好以后,立即赶回老家欲将父亲接到北京看病。可是年迈的爷爷无人照料,本想拜托叔叔江援朝,却遭婶婶拒绝。当木兰拿出一打钱的时候,婶婶笑了,欣然接受了爷爷,这段剧情充分体现了钱的诱惑力,更将剧中辛梅过于现实的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江开国在京期间电话老爷子,询问老爷子吃得什么,江老头心酸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强忍泪花说吃了千张红烧肉,殊不知二儿媳妇却因为打麻将误了做饭的时辰。江老头对着干巴巴的饼,却不忍大儿子担忧,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儿子宽心,令人心酸。
年过八旬的方老太太个性倔强,三女儿颂华很好的继承了这一性格,于是母女俩常常互掐。满头银发的方奶奶倍感孤独,能陪着说话的只有保姆小丽,这便让财迷田咪有机可乘。老太太以为找到了可心的人,殊不知却是一个陷阱,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老太太难过了。其实让她难过的不是白白浪费了六万块钱,而是好不容易遇到能跟自己说话的人,却不想是个骗子。剧中方奶奶这个角色将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孤单感很好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说到田咪,我深感惋惜。漂漂亮亮的一个现代小少妇,有疼爱自己的老公,有尽心尽力的婆婆,却不知道满足。其老公余淼,虽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却被野蛮的老婆牵着鼻子走,很是无能。做儿子的不能一味惯着老婆而不顾父母,任由妻子放肆,做儿媳妇的不能太霸道而不顾公婆,总之,人不能太坏。
当面对妻子娘家的父亲,爷爷一同住进自己原本安静的家庭时,吕希刚开始的时候欣然接受。木兰充满感激,来来回回说了几次“谢谢”,为什么谢,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就像江爸说的,那个家姓吕,不姓江。时间久了,当岳父修理小家电影响到自己工作时,吕希也表现出了不耐烦,并加以逃避。这一情节告诉我们,再好的男人也做不到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对待岳父岳母。
木兰外柔内刚,且具备能力。纵然常常因家中事物影响工作,但仍受到领导瞩目。上司颂华顾念木兰能力,多次维护,并时常提醒,加以教诲指导。且不说后来两人意见不和,但就此也充分说明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且具备能力的人的。领导们都喜欢有能力之人,只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及素养,才能得领导赏识。
在北京住了数日以后,木兰叔叔婶婶大老远跑去“请”江老头子,说是知道错了,想赡养老人,实则想得到拆迁款。婶婶辛梅丑恶的嘴脸,让人觉得假的很真,真的很假。老头子被接回了老家安徽。由于物价上涨,开始承诺的千张红烧肉,变成了素菜,辛梅话里有话:挣钱的'人吃肉,不挣钱的只有资格吃素。老人再一次无奈,心酸不已。后老人被查患了老年痴呆症,听此消息,辛梅又一次要求将老人丢给江开国和木兰赡养。老人坚决不同意,说出“痴呆也要在安徽痴呆”的雷人语录。江援朝一家陷入困惑,辛梅大叫“这事商量也要跟北京商量”,又哭又闹一声今下,电话拨到北京。又一次将自己丑恶的嘴脸暴露在观众面前,而江援朝,面对蛮横无理的老婆,却没有丝毫办法,发人深思。木兰一家经商量决定给婶婶寄五千,希望能帮忙照顾爷爷,辛梅一听有钱了,立马转变,同意了,当真是现实,社会上当真还就有这样的人,我就不明白,人为什么要这么坏,活的这么庸俗。
又不得不说说吕希。给岳父看病挂号的时候,请了老同学韩冬帮忙,后为赚外快又一次用到了韩冬。我需要强调的是,韩冬是典型的大龄剩女,又一度倾慕吕希。当被问到想找什么样类型的男人的时候,毫不犹豫回答了吕希那样的。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的当事人会怎么想,但作为旁观者,我一定会多想。男人需要明确的是一个女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求回报的帮你,很大可能是她喜欢你。我不知道后来的剧情是什么样,但我相信编剧既然编了俩人一段又一段,那后面肯定有戏。所以男同胞注意了,工作上最好不要依靠女人,除非是自己的老婆,否则时间久了,容易出事。即使对方没有对你施加诱惑,你自己本身也容易陷进去。
我真的不得不说现在的生活剧拍的真是太接地气了,太接近当前人们的生活了,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越来越接近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外加子女的这一局面,压历山大。况且养老院供不应求,更别说我们这些压根就没有经济能力承担养老院费用的人了。唯一希望的就是父母能够健健康康,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这也是子女们最大的福气,所以,爸妈一定要好好的。
好了,电视剧还没看结束,待续吧。
陪奶奶看了一部以前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剧中的女主角叫江木兰,她把她的爸爸从农村接到了北京,住进自己的家,江木兰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她的女儿很不欢迎姥爷的到来,还嫌弃姥爷做饭做的难吃。
江木兰的爸爸退休之后就变的情感脆弱,也更加敏感,很快就好受到了外孙女的不满,又打算要回农村,他说寄人篱下终究不是办法。其实这也不算寄人篱下,自己的女儿,不是别人家,给老人尽孝是应该的,我以后还想着把爸妈接我身边住着。
江木兰的`婆婆全瘫,生活不能自理,江木兰和丈夫都在北京忙着工作,腾不出时间来照顾,两人奔走了很多养老院,但是能照顾全瘫的养老院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院长对两人说明了现在的情况,床位只有三十一张,排号的人却一百多人,没有办法容纳江木兰的婆婆,只能排号。
两人又去家政中心寻找合适的照料人员,但是都超出了江木兰的工资预算,两人只好放弃,决定先照顾着,两人每天工作之后忙着照顾婆婆,身心疲惫,两人还是需要照料人员。
两人收到了家政公司的电话,说是有了合适的人选,两人来到家政公司,工资也满意,还有照料老人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姐却是里外不一的人,没过多久就拿着老人的钱财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完这段剧,我还是挺有感触的,我以后一定多陪爸妈还有姥姥奶奶,常去看他们,有条件的话就把他们接来我身边,我不打算找保姆,有些担心她们表里不一,如果背后偷偷的对老人不好,那也是我的不孝,以后一定对老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