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电影1919观后感总汇70条

电影1919观后感总汇70条

时间:2020-05-10 19:07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

电影一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但是,一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一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一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一些成就,我们看到以后就像锋利的坚冰慢慢融化了。我们不禁要想一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

1919年,中国阴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抽泣声。这,是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群爱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个中国的血淋淋的爱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个爱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爱国运动。石激起千层浪,批又批爱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爱国学生,甚至是名肖克俭样的爱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爱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耻辱,然后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魄的呐喊与口?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与骄傲!

勇敢、坚定、不屈、奋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怎能受?而北洋的软弱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

巴黎广场上那团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不能没有耶撒冷!”

于是,一幅幅街头,强烈要求中国在和约上签字!“为争,内惩”,“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街头,加入了中华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学生、商人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凭借着与决心向说“不”,中国,不会被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面前,也从不!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的!

1919年已被岁月铸成历史,但5月4日,这个会让我们铭记一生的日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这就是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

这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影片,这也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历史。

我用两个小时去看完它,却用了很久很久去体会这部影片带给我的落寞。

《我的1919》,我的民族,我的国家!

一九一九年,这个多事之秋,一九一九年,这一年,有屈辱的巴黎和会,这一年,有无奈的外交妥协,这一年,也爆发了举国震惊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年,勇敢的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奔走斡旋,这一年,无畏的中国人民在巴黎走上街头,洒着鲜血呐喊。

看一部电影,我看不懂它的拍摄技巧,也看不出演员的演技,我看的,只是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我深刻地明白,当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被当成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听时,那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我的1919》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历史风尘的故事,厚重得令我窒息。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神情疲惫的中国男人,他坐在马车上,沉思着。他是中国驻美公使,他也是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全权代表——顾维钧。从美国赶往巴黎,他带着收回山东的要求,带着四万万同胞的希望,带着国家的尊严。我无法揣度那个男人赶往巴黎时的心情,但我却看见了那个男人脸上是深深的疲惫,我仿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心中的沉重。这一趟,他或许会带着国家应的利益回去,也有可能至此成为民族的罪人。

我不懂在一九一九年,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怎样才能拯救中国,但我知道,那时的人们,每一个国人都在为了拯救中国的理想而奋斗着。有人在外交上忙的焦头烂额,有的人在报刊上传播着思想,有人在街道上高举着旗帜反抗……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式,不管是机智如诸葛的顾维钧,还是为着理想奋不顾身的肖克俭,亦或者是为爱远涉异国的梅,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们都不能将落后的中国彻底解放。

我不了解外交,但我却知道,在外交上,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管正义,也可以失去同情,为了利益,他们像丛林里分食的老虎,忘记了承诺,也抛弃了曾经作为盟友的中国。

对于那些在和会上张牙舞爪的老虎们,我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有一个人,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淡忘的身影,他是威尔逊,一个带着他的十四点来到和会,又带着同意抛弃中国的不平等的意见离开巴黎的美国总统。他让我渐渐明了,在面对国家利益时,有时候,个人信念、个人理想、个人情感、信任等等都不再重要。威尔逊被后世认为是理想主义典范,他曾说,我的国际联盟的设想,应该作为全世界人类的有组织的道义力量发挥作用,无论在何时何地出现错误的行为和侵略的行径,或者产生采取此类行为的企图,它们都要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那么在巴黎,是什么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了呢?

面对背叛和抛弃,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燃烧的烈火将自己的信念彰显,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悲凉的挽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列强将山东半岛的主权送给了日本,像是赠送一个礼物般,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无视中国人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去责怪他们,落后、贫穷、软弱,我们没有责怪他们的资本,也没有责怪他们的力量。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公平,还需自己争取。

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在得知中国的山东主权被日本抢夺之后,无奈地说:“我不知道我留在巴黎还能做什么,我没有勇气去拒绝签字,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去签字,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

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顾维钧在离开的时候也流泪了,那个铁血男儿的眼泪里有着屈辱和不甘,还有深深的无奈。有人说顾维钧不理解普通群众的心理,他指责群众的鲁莽,但群众也不理解他的思想,外交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和会的签字仪式上,顾维钧痛心地对那些西方的强盗们说:“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我们也不会忘记,一九一九年,有一场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和一张凡尔赛合约,一九一九年,有无数的英雄在反抗和救国的道路上留下了鲜血和生命,一九一九年,有一种思想在扎根萌芽,五四的鲜花即将开遍祖国的上上下下。

我们更不会遗忘,唯有强大,才能立足,公平是努力的结果,公平,也是强国的特权。

影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一九一九年,中国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我的1919》观后感 篇5

17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到19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大部分近邻地区和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他们将魔掌伸向了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中国签订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然而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愤恨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竟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尊严和权利,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割让给领略的日本。

中国人民争取过,赴法谈判代表团努力过,可最终中国山东的割让写在了协定上,众多的帝国主义代表也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衰落的中国不表明她精神的衰退!中国,仍然有着热血的青年,有着反抗的青年。最后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代表的这样一段话: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了日本人!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是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的精神仍然在焕发她的气息。

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今天我们中国在中国人的不断奋斗中不断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往昔那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中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是苏醒的雄狮,是跃跃欲飞的蛟龙。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同时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富强的国家。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一

当某一个事件离你远去的时候,你意识到这是历史。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一九一九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由外交才子顾维钧带领,在谈判中维护国家尊严。他童年时好友萧克俭则领导巴黎华人示x游x,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陈道明因为影片中的“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由他扮演。影片中有两段台词我记忆深刻,一是顾维钧用日本代表牧野男爵的怀表为引子来阐述关于山东领土主权该归日本还是中国的那段话;

“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让大家看一样东西。

(掏出金表)

(牧野发言:我的,我的怀表……)

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发言: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和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拿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十四万,他们遍布战场的个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我想让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处,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基本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不会得到安宁!

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

陈道明用冷峻的目光坚毅的言辞表现出了顾维钧维护中华民族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民族。

还有一段是在巴黎和会闭幕的签字仪式上顾维钧的一次简短的发言: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当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国公众顿时陷入一片沮丧和愤怒的情绪之中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国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中国是在战胜国中唯一没有签字的国家,是民众是整个国家把你推到一个历史的坐标位。一九一九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一九一九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一九一九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表现了一个“弱国”(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永远富强。

这是我写的涉及到陈道明的第二篇文章了,不知道为啥他演的影视作品总能给我带来新的震撼, 陈道明真有气质,他面部的轮廓异常独特,流畅浑成,上帝在画他这张脸的时候眼没昏花手也没打颤,一气呵成了一根完美的线条。单眼皮,鼻真口方。他并非美男子,美男子往往乏味。陈道明的单眼皮沉静地盖住了他一部分的灵魂,使流露出的另一部分更浓郁,意味深长。他多半严肃,有时展颜一笑,眼睛里的灵气闪动,意态十分可掬。演<我的1919>时他四十多,愈加冷峻沉稳,不动声色,胸有城府,处世的每一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好了文章就写到这儿吧。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二

简介: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何政军饰)之妻梅(许晴饰)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前些天,班里同学一同观看了影片《我的1919》,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属于胜利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只得到两个席位,并在多次谈判中饱受欺辱,直至最后拒绝签定凡尔赛合约的事。由于事件过程发生在1919年,所以片名为《我的'1919》,片中的“我”则是整部影片的主人公:悲哀的外交才子-----顾维钧。

1919年,正是国内动荡,外交紧张,英雄辈出的年代,李大钊、闻一多、鲁迅以及数不胜数的伟大思想家或政治家出自这个年代。可影片中的顾维钧还有另一过人之处----雄辩。电影开始不多久,顾维钧刚来到大使馆就随陆征祥总长就中国席位一事与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进行秘密会晤,当时,顾维钧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严厉坚定而又不至于咄咄逼人的话语,将他在外交上的天才展露无疑,克里孟梭也对他十分赏识,可中国终究只有两个席位。辩论会上,顾维钧利用日本外交官的丢失手表,发表了一场慷慨淋漓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你们日本,在全世界的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该不该怒呢?……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句句热烈澎湃的话语,让各国议员无不在下面交头接耳,点头默叹。

乱世多英雄,英雄多磨难。坚定正义的的顾维钧却多次遭到同伴的误解,辩论会后,他的同伴都说他太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懂得外交方法,偷窃牧野男爵的手表,费大国风范。可有谁能

外交关系永远是政治上最具有难度的题目。现金,虽然社会较为安定,但外交并不顺利,与美国,与日本…中国与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隐秘的问题,或因为领土,或因为资源,或因为历史,数不尽的原因,数不尽的问题。

1919年的事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决不能盲目动用军事力量,除非属于自卫,再动用军事力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国际上,外交事务上,定要谨慎,不卑不亢,因为这不是个人恩怨,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顾维钧的事例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外交事务?很可惜,外交多变,没有永恒的定论。不论怎样,我们都应学习顾维钧,遇事冷静,热爱祖国,让中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伐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落多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近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

【第一篇】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第二篇】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电影《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驳斥日本窃取我国山东主权的慷慨陈词。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分别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驳斥了日本的种种狡辩,使日本代表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并博得了在场与会各国的热烈掌声。

然而,巴黎和会毕竟是战胜国的一次分赃会议,美、英、法三国竟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山东主权出卖给了日本。

为什么美、英、法三国胆敢无视事实出卖中国?是中国的代表团没有努力吗?不是。是中国政府自愿将山东拱手相让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神情麻木,没有抗争吗?不是!都不是!那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小,国家积贫积弱,使人家小觑!纵有千千万万像顾维钧这样的外交官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像肖克俭这样为了国家民族甘愿自我牺牲的志士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愤怒的中国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辩,据理力争,以死抗议,换来的只是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却不能换来中国主权的完整。

弱国无外交!

在当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国仍受美国霸权主义及日本的威胁,我国还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崛起,民族振兴,才能使我国在外交事务中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