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爱人多是痛苦的、沉默的。——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2、花的外瓣红如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3、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便是你的世界。——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4、我只求你做一件事,就是要你做一个忠诚的情人。——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5、哲理虽智,爱却比她更慧;权力虽雄,爱却比她更伟。——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6、爱果然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7、她说我若为她摘得一朵红玫瑰便与我共舞,但我的`花园里何曾有一朵红玫瑰。——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8、能为一朵玫瑰寻死觅活的人必然也能冷淡地将玫瑰抛弃——可惜夜莺不懂,如同它不懂复杂的人心。——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9、幸福取决于一些多么微不足道的东西啊!我读了所有智者写的书,掌握了所有哲学的秘密,可就是因为缺一朵红玫瑰,生活就变得痛苦不堪。——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0、爱果然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珍珠、宝石买不到它,黄金买不到它,因为它不是在市场上出售的,也不是商人贩卖的东西。——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1、我向你索取的报酬,仅是要你做一个忠实的情人。因为哲理虽智,爱却比他更慧;权利虽雄,爱却比他更伟。焰光的色彩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2、我们的道路上没有太阳,“贫穷”睁着一双饥饿的眼睛爬进我们的家门,“罪恶”便紧随在它的身后。早晨惊醒我们的是“苦难”,夜里陪伴我们的是“羞辱”。——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3、你将要采到那朵红玫瑰了。我将在月光中用歌声来使她诞生,我向你索取的报酬,仅是要你做一个忠实的情人。因为哲理虽智,爱却比她更慧;权利虽雄,爱却比她更伟。——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4、人都会说好话,讨人家的欢喜,但作为真正的朋友,反而说的都是难听的。朋友绝不会顾忌你的感受而天天拍马逢迎,如果他是真正的好朋友,必定直言不讳,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你好。——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5、乐视将会在舞会上弹弄丝竹,我那爱人也将随着弦琴的音乐声翩翩起舞,神采飞扬,风华绝代,莲步都不曾着地似的。穿着华服的少年公子都艳羡地围着她,但她不跟我跳舞,因为我没有为她采得红玫瑰。——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6、你需要的红玫瑰,只有在月色里用歌声才能使她诞生,只有用你的鲜血对她进行浸染,才能使她变红。你要在你的胸口插一根尖刺,为我歌唱,整夜地为我歌唱,那刺插入你的心窝,你生命的血液将流进我的心房。——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17、“如果你要一朵红玫瑰的话,”玫瑰树说,“你必须在月光下用音乐把它造出来,而且要用你自己的心血把它染红。你必须一边唱歌,一边用胸口抵住我的一根尖刺。你必须唱一晚上,尖刺会刺穿你的心,然后你的生命之血就会流进我的血管,变成我的。”——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荆棘鸟好词好句好段
一 荆棘鸟好词
1 . 更加优美动听
2 .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3 .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4 .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5 . 曲终而命竭
6 . 苍穹:苍天;天空
7 . 泣血而啼
8 . 忍受痛苦的煎熬
9 . 永勿忘
10 . 耗尽:消耗完毕、用尽所有,语义中常常带有夸张的成份
11 . 优美动听
12 . 委婉动听
13 . 恰好相反
14 . 凄美动人
15 . 婉转如霞
二 荆棘鸟好句
1 .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
2 . 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
3 . 满足是快乐,不满是期待。恰当的满足感才能提供幸福的可能性。
4 . 它的歌声委婉动听,万物之中无可比拟。
5 . 自离巢的那一刻,它就在寻找着,不眠不休,只为寻找那棵属于它的荆棘树。
6 . 荆棘树上,它在旁逸横出的荆棘中放声歌唱,至长至锐的尖刺穿透了他的身躯。
7 . 生命将尽,它超脱了痛苦,尽情欢唱,那甜美的歌声连云雀夜莺都难以企及。
8 . 歌声至美,却是以身殉曲。
9 . 然而万物都在聆听这美妙的歌声,就连上帝也在苍穹之中露出了微笑,因为唯有历经磨难苦楚,方能得到最美好的事物。
10 . 维图里奥的眼睛像镜子,它们将看到的东西反射回来,丝毫也看不到他们背后的东西。梅吉的眼睛恰好相反,它们可以直通深处,一直通到她的灵魂。
11 . 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巢穴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煞那间黯然失色!
12 .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13 . 回忆就是这样的,即使是那些充满深情厚爱的回忆也概莫能外,好像脑子里有一种无意识的愈合过程,尽管我们曾痛下决心永勿忘,但它依然能使创伤愈合。
14 . 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可是咱们还是要做。但是,有自知之明并不能影响或改变事情的结局,对吗?咱们制造了自己的荆棘丛,而且从不停下来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非常值得的。
三 荆棘鸟好段
1 .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这就是荆棘鸟的传说。
2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间,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厂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3 .我们各自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意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个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这样,就像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的`荆棘鸟,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咱们自己制造了自己的荆棘,而且从来不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非常值得。
4.上帝的孩子全都是用右手的人,左撇的孩子是魔鬼的小崽子,尤其是红头发的。
5.每个孩子都是带着敬畏和羡慕来看待别的孩子的。
6.女人在行使权力和控制别人方面是丝毫不亚于往日那些强权在握的军阀的。
7.不论什么事,完美无缺总是枯燥难耐的。
8.战争带来的后果许不是兴旺发达,而是农村的萧条。
9.灰褐色的大地上,生机勃勃。成群结队的袋鼠蹦蹦跳跳、络绎不绝地穿过树林,不费吹灰之力地越过篱栅;它们那种优雅健美、自由自在之态以及数量之多,使人心旷神怡。鸸鹋在平展展的草地中筑巢,像巨人一样在它们的领地里高视阔步;任何陌生的东西都会使它们大吃一惊,一溜烟地从它们那深绿色的、足球大小的蛋旁飞逃而去,比马还跑得快。白蚁构筑的棕色的蚁(土冢)象是小小的摩天大楼;咬啮凶猛的巨蚁源源不断地顺河而下,在地下营造洞穴。
10.习惯和畏惧心理的克服比人们实际想去一反多年形成的惯常行为要困难得多。
11.由于失去了令人感到快慰的潮湿,干燥的大地和空气互相摩擦,使土地裸露、龟裂;一种令人恼火的摩擦力愈来愈大。只有到这种巨大的累积能量耗尽,才算完事。
12.天空中黑云低压的力量使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惊惶万状,厚密无垠的云层完全遮住了太阳,好像在准备让太阳的光焰突然喷射到大地上似的。愈来愈响的雷声从远方传来,摇曳不定的闪光在地平线上闪动,雷声如涛,清晰地映出了起伏不平的地平线;漆黑、深邃的夜空中,令人惊骇的白色闪光在发怒,在舒卷。这时,怒吼的狂风卷起了尘土,打在人的眼上、耳上、口上,生疼生疼的;天地大变了。
13.无知乃愚昧之本,一个未被唤醒的躯体和头脑,对于那些本来能自动地使人明白事现的偶然事件是麻木不仁的。
14.我是多么想把我的年纪从窗户里扔出去30年阿。假如魔鬼走到我面前,以重返青春的代价买去我的灵魂的话,我会立即就卖出去,决不会象老白痴浮士德那样愚蠢之极地对这桩交易感到懊悔。
15.已经是凌晨时分了,热气依然未消敞,微风沉闷地拂过,芸香和玫瑰花丛悄然地散发出一股令人倦怠的香气;这种天地间的寂静只有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才能领略得到。哦,上帝啊,显显灵吧,快显显灵吧!拥抱这黑夜,拥抱生活,无拘无束地拥抱吧!
16.夕阳即将西沉。每年夏天,尘幕都在静静的空气中到处漂浮着,阳光穿过微细尘粉,世间万籁仿佛变成了金黄和紫红色。变幻多端的云朵镶上了耀眼的亮边,云蒸霞蔚,掠过压在树尖和远方牧场之上的如血火球。
17.这片土地如此美丽,如此纯洁,对擅自控制它的人们的命运是如此的冷漠。他们也许能攫取它,但是在漫漫的岁月中却是它控制了他们。除非他们能够呼风唤雨,否则,总是这片大地统治他们。
18.不是任何诞生的东西都是好的。
19.艰苦的工作使我们早熟。
20.最伟大的人和最卑微的人的死亡都不是孤独的;死是乐事。
21.回忆无补于现实,它就象是一个徘徊不去的幽灵,现实的感觉是无法用魔法将其召来的;她千方百计地想这样做,但这幽灵却象是一片凄怆、缥缈的行云。
22.桉树上都是鸥鸟,它们尖叫着,拙劣地模仿着鸣禽;雀鸟从这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上;头顶黄绿色的美冠鹦鹉栖息在那里,歪着头,用闪闪发光的眼睛目送着她;黄(脊鸟)鸽在松土中寻觅着蚂蚁,它们那可笑的尾声上下跳动着;乌鸦永远是那样让人心烦,使人生悲。它们的叫声在百鸟和鸣是最令人反感的噪音,毫无乐趣,只让人感到一种凄凉:不知怎的,还使人心寒。这叫声使人联想到腐肉、污物和绿头蝇,根本不能令人联想到金铃鸟的鸣喉,要说象哭声倒是恰如其分。
23.也许人类不具备判断哪样更糟糕的能力:是伴随着烦躁的不安和激动难耐的初生乍萌的渴望更糟呢?还是以一种顽强的劲头务求实现其独特愿望更糟呢?
24.难道所有的男人都是那样,爱某种无生命的东西超过爱一个女人吗?不,肯定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这样的。也许,只是那些不好相处的男人。那些满脑子怀疑和总是持有反对理由的复杂的男人才是这样的。但是,世上还有头脑比较单纯的男人,爱一个女人胜于爱其他任何女人的男人。
25.在一个人精疲力竭之前,是既不想捞个头衔,也不希望得到那该死而又愚蠢的利益的。这就是生活。
26.假如你是因为不会跳舞才不愿意去跳舞的话,那你只是站在圈外往里看。
27.静谧、清淡的月光照出了广阔无垠、一览无余的远方。微光扑朔的草地发出了一片低低的沙沙声,象是不肯停歇的低回浩叹。草原上闪动着一派银色、白色、灰色。当风向上吹动披着月光的树冠时,那片片树叶倏忽一闪,宛如点点火星;树林在地面投下了夹着无数光斑和黑黝黝的阴影,神秘莫测,就象地狱中张开了许多嘴......星空恰似一片转动的蛛网上结满了细密的露珠,这些小点在一闪一灭,一闪一灭;这节奏井然的闪动就象永恒的上帝一样,万却不变地闪着。它们好象结成了一张网,高悬在她的头顶上,如此美丽动人,如此宁温寂静,洞悉一切地探究着人们的灵魂。星光一闪,就象昆虫那宝石般的眼睛在聚光灯下那样,变得晶莹剔透;星光一灭,就象有表情似地合上了眼睛,阑干星头,具有震魄惊心的力量。
28.太阳出来了,地面上腾起了蜿蜒的汽雾,湿淋淋的甘蔗闪着亮,象钻石一样折射出了七色,河流宛如一条全色的巨蛇。随后,突在出出一道双层彩虹,挂在天穹之上,两道弯弯的彩虹完美无缺,和阴沉沉的、深蓝色的云层相比。显得色彩绚丽;那云层只能使北昆士兰的景色显得暗淡,朦胧。
29.为保持他灵魂完美的令人苦恼的斗争,意志对愿望的长期压抑,全都不重要了;一辈子的努力在顷刻间冰消瓦解。所有那些力量都休眠了、沉睡了;他需要一种浑沌状态的生发、弥漫,在这种状态中,理智屈从于情欲,理智的力量在肉体的热情中泯灭。
30.生活在人世间去追求神性,这不过是一种幻觉。
31.他发现投降比打仗要甜美得多。啊,可是我和你恶战过一场呀,我的梅吉!然而,最终我必须粘在一起的不是你的碎片,而是我自己那被割裂的整体。
32.具有(如此)惊人天赋美貌的人认为这种美貌是痛苦的象征和缺陷,并时时对此感到苦恼,这也是一种富于讽刺意味的反常现象。
33.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会得到一切,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无法使其受到伤害。
34.一道深渊在她的脚下裂开。下沉,下沉;它在往下沉,无边无底。梅吉滑进了这个深渊,感到它的边缘在她的头顶上合拢,并且明白,只要她活地世上,就永远不会再出来了。
35.悲伤没有任何可爱之处。
36.在目光所及的地方,是一片绵延的黄水仙,稍近的地方,一株开得正旺的大杏树干上随风飘动的密密层层的钟状的黄花在微微点着头,而树枝上却开满了白色的花,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完美无瑕,静止不动,就像是一幅日本画。万籁俱寂。
37.老态龙钟对那些不能面对往事的人是一种宽恕。
38.用一种无情的方法叫人心碎是痛快的。
39.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一)瓦尔登湖摘抄加赏析
⑴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这是全文的一个提要和总括,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最美”和“最有表情”。课文描写的正是瓦尔登湖的美姿和表情,而且把这种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⑵ 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里的湖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的自然天性来。这里的“天性”也就是人的本性。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的本性被压抑、扭曲,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当人返回大自然时,仿佛回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能发现人的最初的本性。但这种发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的熏陶感染、改造影响,有些人较多地失去人类可贵的本性,有些人则较多地保存了这种本性。
⑶ 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法分辨。
文中的“它”指瓦尔登湖。其中“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用的是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湖的虚拟的生命力;还有“震抖”“颤栗”,也是拟人化的`写法。瓦尔登湖并没有灵魂、意志或感觉,而这里像描写人的生命一样描写湖,显然是作者的想像,是作者自身生命力的冲动的外化表现。
⑷ 空中的精灵也都逃不过这一片大水。它经常从上空接受新的生命和新的动作……看看是不是有一种更精细的精灵,在它上面扫过。
根据上下文,“精灵”指灵活飞动的昆虫或鸟类。“它”指湖。
⑸ 许多人都曾经被譬喻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能像瓦尔登湖一样的贤者少之又少。
(二)《瓦尔登湖》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在《经济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叙述了与农夫和邻里的交往。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与交往中,作者了解到农民生活的艰难,批判了那些富人奢侈的生活,认为“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渭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接着,在《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中,作者描述了他生活的地方霍尔威尔“真正迷人之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在想象中下田园,并亲自耕耘。作者展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在这样的地方,作者认识到,“生也好,死也好,我们仅仅追求现实”,现实才是生活所应该追求的全部。
在《阅渎》中,作者讨论了他对读书生活的看法,他认为“读得好书,就是说,在实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生活使人加深对现实的看法,但一本优秀的书籍能使人得到进步。
在《寂寞》中,作者描述了在森林中一个人生活所特有的感受——寂寞。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他一些动物来反衬心中的感觉,“牛蛙呜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松柏.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如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来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暴的”。虽然寂寞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
作者在这个时期里,虽然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作者真的不想看到其他人。在《访客》中,作者说:“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喜爱交际,任何精神旺盛的人来时,我一定像吸血的水蛭似的,紧紧吸住他不放。”作者与渔民、猎户、诗人和哲学家来往,一起交换生活的意见,因为作者认为来到这个森林的人,都是“朝圣者”。
在《种豆》中,作者表达了劳动与收获的喜悦。作者并不是为了自己生活的需要而种豆,而是为了自已的自尊。通过自己亲自种植,收获豆子,并将多余的卖出,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人生的快乐与自尊。
在《禽兽为邻》中,作者描述了与自己共同生活在瓦尔登湖边的一些动物。它们在雪地上留下了生活的足迹,让作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作者认为“也许它们爱这一片湖水,理由跟我的是一样的吧”。也就是说这些动物和自己一样,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自由的生活才来到这个自由的森林。在《冬天的禽兽》中,作者还描述了冬季在瓦尔登湖的动物,它们使空旷的田野充满了活力。
在《春天》中,作者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终于开冻了,“春光来临之前的一切琐碎事”,都在春光的照耀下变得微不足道。“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就这样,新的生命开始了自已的生活。作者这样盛赞春天:“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
在《结束语》中,作者向所有的人宣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