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我从汉朝来第三期观后感收集66条

我从汉朝来第三期观后感收集66条

时间:2018-03-26 01:01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汉传奇》的最后两集。当看到韩信被吕后诱杀时,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看完后,我查阅史书后才得知,刘邦成就帝业后,七个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们都是在楚汉之争中,为汉王立下赫战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如韩信,他的功劳谁也比不上,若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王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有卢绾,从沛县就开始跟着刘邦,可最后眼见其他异姓王被杀,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为了大汉基业,刘邦杀掉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兄弟;为了自己,他和他们反目成仇。

说到刘邦,就得提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好的一个,也是最傻的一个。我为什么会说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刚愎自用。

范增是项羽的一个谋士,他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可项羽就是不听。鸿门宴上,范增让项羽杀掉刘邦,可他不予理睬。试想,若那里项羽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战争,历史就会被重新书写。后来,项羽开始不相信范增,范增忧郁成疾,最终病死。

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手下。若是项羽任用韩信,那么刘邦的势力也不会那样强大。

不仅是范增,项羽身边的人给他的计策他若能认真听取,终了时也不会那么惨。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这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妇人之仁。

项羽有许多次都可以杀掉刘邦,可他每一次都错失良机,声称不愿作这样的无耻之徒。在一次两军对峙的时候,他的一个将军把刘老太公抓到军前,架上一口油锅,说刘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亲给烹了。可刘邦一见,竟对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给我爹烹了,别忘了到时候,分我一杯羮!嘿,项羽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儿,灰溜溜地放了刘老太公。

可是别忘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别管他是靠什么方法取胜的,只要他胜了,他就是NO.1。项羽,不管他有多仁义,有多善良,后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人说他的仁爱之心。同样,刘邦赢了,人们只会说他当初是怎么用离间计、苦肉计击溃了项羽,人们只会说他果断、智慧,会任用贤才。“妇人之仁”,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输不起

如果说前两条对于项羽来说,只是间接因素,那么这一点就是致命的了。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几十万汉军围攻,逃到了乌江边。有一个船夫愿载他回江东招兵买马,再与刘邦一战。可他却说,无颜见江东父老!然后就在乌江边自刎了,年仅31岁。他有什么无颜见的?谁没有失败过?刘邦败得不更惨?他才31岁呀!凭项羽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回到江东,训练兵马,与刘邦再战,一雪前耻,可他却选择了最无谓的牺牲。我们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破釜沉舟”、“多多益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战火已离我们远去,战场的喊杀声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喟叹着当年的时光。

合上书,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行字:

公元前209年,秦亡。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公元9年,西汉,亡。

任何关系都是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这样的动态平衡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和平。而汉初与匈奴的百年战争,见证了一个民族由盛转衰,湮没在历史的记载中匈奴本是中国北方的一支古老的民族,据历史记载,匈奴本是夏朝人的后代。在公元前七八世纪时,匈奴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繁衍、生息、壮大。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匈奴进入铁器时代,马上民族在武器的支持下,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至此,日渐强盛的匈奴人开始不间断地侵扰东周。在不胜其扰之下,东周的各个诸侯在边界修筑起长城,这也是长城修建的主要原因。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大将蒙恬率大军北击匈奴,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战后,秦朝还将原东周时修筑的'长城修复、连接起来,形成了现存的万里长城。当然,长城虽然坚固,但也无法阻挡匈奴的滋扰。而且,冒顿单于掌权后,能征善战的他向东打败东胡,向西驱走月氏,向南不断扩张,占领了整个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北方游牧的匈奴走上了最鼎盛的时期。

赢得楚汉之争的刘邦,初建汉朝时,面对南侵的匈奴,汉朝不敢与之争锋,只能忍气吞声,利用割地、和亲的方式,选择了近70年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期间,文帝景帝面对匈奴的威胁,多次向匈奴赠金嫁女,以保和平。

马邑之谋,汉匈关系的转折。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汉武帝时在充分防御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准备反击,第一攻原是定在马邑。因为与匈奴和亲,汉朝希望在匈奴无防备的情况下设伏出击,击破匈奴主力。为此,汉武帝派遣李广等大将率军三十余万,伏兵马邑。然后派遣聂壹到匈奴诈降,引诱匈奴大军到来。聂壹到匈奴后谎称已经杀了马邑的令丞,马邑的金银珠宝全部归属于匈奴。贪得无厌的匈奴军臣单于,果然率大军十几万奔赴马邑。但匈奴军尚未进入马邑,便在距离马邑百里之地抓得汉朝尉吏,探得马邑之谋。军臣单于引军北还,汉朝全力追赶出击,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骑兵退回草原。虽然战争没有打响,但汉朝与匈奴之间正式撕破脸,汉匈之战在所难免。

一战则绵绵百十年。汉武帝派遣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霍去病等大将率军主动出击匈奴,在历次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以大将之才,陆续取得了对匈奴的一次次胜利。特别是公元前121年,青年将军霍去病,率军出陇西,歼灭了浑邪王的部队,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取得了河西之战的全面胜利,获得陇西,并在地理位置绝佳的河西走廊设置了酒泉、张掖、武威(对大汉的称颂而得名)、敦煌四郡,逼得匈奴感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浑邪王与休屠王在大汉国威之下,投降归汉。青年将军霍去病一生之中六击匈奴,无往不利,歼敌近二十万,给予了匈奴毁灭性的打击,匈奴在战争和天灾的双重打击下,由盛转衰。至此,匈奴再也没有实力对汉朝主动出击。

可惜的是,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三岁。

此后,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也不再有大胜,公元前90年,李广利受命率数万将兵出击匈奴,深入大漠一千余里,最终兵败投降匈奴。至此,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也偃旗息鼓。此后,虽然也有如昭君出塞这样的政治和亲,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事持续到了东汉。

公元46年,匈奴帝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死亡过半,匈奴一分为二,北匈奴继续留在漠北一带,南匈奴则归降大汉。公元73年,在东汉与南匈奴的夹击之下,北匈奴接连战败,一退再退,向西迁徙,最终成为了欧洲人的一部分。而汉化的南匈奴,在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被强大的鲜卑族吞并通化。匈奴这一民族最终消亡,退出历史舞台。

回望汉匈百年战争,这是汉朝与匈奴之间在战争与和平方面的选择不断博弈。我们也可以看到,战争期间,双方的经济发展与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争终究不是零和博弈。

然而,匈奴人的退出并非争端结束,没有占领北方草原的中原王朝又要面对崛起的鲜卑人。持枪执剑上马则为骑兵的鲜卑人,在西晋末年占据了黄河以北,其他游牧民族也在中原建立了政权,史称五胡乱华,这又是另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

终于把《三国》看完了,95集,除去跑马拉松地追看《六人行》《24小时》这种美剧,这个算是看完最长的连续剧了。很多人骂这部片子拍得垃圾,台词文白掺杂,造型天雷滚滚,演员木有古感等,这些表面的东西是不大好,但我还能看得过去,相亲都成娱乐节目了,你还能指望剧中人物之乎者也,含情脉脉?

我觉得这部片子拍得不错,在于它用很浅显的方式让人明白:历史,有很多种可能,并非你从小到大从课本里看到的那样。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黑白的:要么坏人,要么好人。坏人就是居心不良,无恶不作,永远以人民为敌;好人就是品德高尚,一心为他,你让他把心掏出来,眼睛眨都不眨。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曹操是坏淫,刘备是好淫,要把曹操那丫的给灭了。

看过这部剧集的人大多会有一种印象:曹操并非那么坏,刘备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好。这就是该电视剧成功的地方,曹操、刘备、孙权都爱贤才,都为老百姓着想。汉朝气数已尽,他们都想一统天下,但那时社会哲学强调忠义,若擅自自立为王会被天下斥为奸贼,群起而讨伐。所以,曹操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依靠自己身上那汉室黄宗血脉,揭竿讨伐曹贼;孙权则以汉臣自居,固守江东,以待良机。除了这三个领导,其他熟悉的角色也表现得不错,张飞酗酒打骂下士;关羽自傲,甚至怀疑诸葛亮对刘备的衷心;诸葛亮并非神人,郁闷的时候也发发牢骚等等,这些角色整体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人无完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而纷争,这个就是本剧最大的亮点。

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我第一次尝试用微博做笔记感想,效果不错,推荐尝试一下,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总好过让其随风而逝。

1.貂蝉遇见的两人可真是心有灵犀,其义父王允要她喜欢上吕布,不然就长跪不起;而吕布类,貂蝉要是不嫁他,好,也长跪不起。看来这长跪不起还真成了万金油。

2.对曹操来说,乱世出英雄,可放在貂蝉这儿,乱世薄红颜啊!可怜了那人中吕布,按王允的说法就是:他太单纯!

3. 吕布抱着貂蝉被董卓撞见,这不是戴绿帽子嘛,他当时就恼羞成怒了哦。吕布慌乱地去找王允商量计策。陈公台一个问句就镇住了吕布:“吕布啊吕布,莫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吗?” 英雄都有自卑的时候,我们就更该放松心态了

4. 曹操拿着七星宝刀没能干掉的董卓被吕布骑着骏马华丽丽地给kill了。而促使吕布痛下杀心的却是当年曹操瞧不上的王允。不是你的菜,你怎么使筷子也不成啊!

5. 曹操攻下徐州处死吕布后,把刘备带回了许昌,虽然被封了皇叔,刘备也对曹操没有办法,所以开始在自家后院玩游戏减压,几千年后这个游戏风靡全国,它就是种菜!

6. 汉献帝称身体欠安深夜召刘备进宫,他向皇叔哭诉曹操把他不拿村长当干部,刘备痛下决心要手刃曹操,随后两人抱头痛哭。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皇帝的厕所里。想想那些谍战片,多少牛逼的消息不是从厕所传出的啊?

7. 曹操和刘备只见那暧昧的关系让人异常纠结啊,有好几次机会曹操都没舍得杀刘备,看他是眼光里充满了嫉妒和愤恨,当然还有温柔哇~可惜生逢乱世,要是搁现在,早他妈开房去了。曹操浓眉豪爽,刘备干净温润,前者是攻,后者为受!

8. 曹操从董承那里搜出汉献帝的血诏,当从上面念到刘备的名字时低声喝到:“果然有这个奸贼,非得把他碎尸万段不可。”哦的神啊,这典型地发现情人出轨后的反应,曹操对刘备那是一往情深啊

9. 这个曹操没事爱给别人系鞋带,开头给手下系了一次,手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次关羽败降,曹操高兴得跟丈母娘见乘龙快婿一样,上前就给系鞋带,人家关羽的脸本来就暗红暗红的,这一下子就变紫红了。

10.吕布的属下陈宫和袁绍的属下许攸真应该见个面拉拉家常,彼此胸怀大志,期望能辅佐明君以成正果。谁知道他们的主子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吕布因貂蝉生病而贻误三军并被曹操拿下;袁绍因小孩儿生病不发兵许昌措施天赐良机。由此可见,找对组织是多么重要啊,就比如现在的富士康。

11. 曹操不管在什么场合没事就喜欢提提他那裤子,这表明他比较豪放的性格;刘备则是整天闷着那副脸,双手交叉与腹前悲喜不动容,闷骚子性格一览无余;至于孙权,直呼自己年少不更事,于是这个小正太背着手在大厅里转来转去故作沉思状,一副别人欠他钱的悲悯状。

12.都想一统天下,曹操的态度是:舍我其谁。所以他敢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搞谁就搞谁。刘备类,那叫勉为其难!都是诸葛亮、庞统等人使用离间计挑拨了别人,他才叹口气:好吧,这个皇帝我要再不做就真对不起大家了。至于孙权嘛,用他的口头禅就是:我还年轻,不懂事啊!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