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庄死时,我流了倾盆大泪;安陵容死时,少许;华妃死时,差不多;果郡王,无泪。想必是那个男演员的问题。亦或许,男性不比女性悲剧。男人为女人而死,似乎是英雄;女人为男人而死,却会悲情许多。
刚出走了会儿街,听着歌,想起这些人的死,也顺便想起了皇上的死,我竟然眼眶湿润。而之前,似乎忘了,他也死了。估摸着,我是一直觉得他该死吧,或者换个说法,必然死的吧。
说沈眉庄是金牛座,我觉得比较贴切。我本非星座专家,也不是星座迷,只是做一切事都讲感觉的人,感觉她的确是金牛座,感觉如果我和她相处,难,但欣赏彼此。
自年痛失好友后,便对友情的认识有了质的改变。看到电视节目上晒闺蜜情的俩女孩痛哭流涕,总会担忧她们的未来,怀疑她们只是尚处单纯。自然,一直怀疑沈眉庄和甄嬛的姐妹情。好在自始至终,她们都好好的。眉庄偶尔的任性,也皆是因为真情。或许,她俩家世相当,貌美相当,如此,便是匹配的。而世间一切善始不能善终的友谊,都是由于其中有一个安陵容?而这不能善终,并非皆是安陵容一人之错。甄嬛眉庄的优越心理,无需故意,便会显露。何况,甄嬛故意把安陵容送她的衣服拿给丫鬟浣碧穿呢。当然,客观、宏观地来说,是安陵容不识大局。即使甄嬛是利用她稳固自己,也不过是对二人都双赢的事。但人的心理,又怎会允许那样发展呢?越是熟识,越见不得你好。我自身见过的,确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享福。
前70集看得我意气风发,欲以带上强硬的心努力奋斗一番。后面几集,甄嬛逐步当上皇太后了,是跋山涉水、 步履维艰、穿越荆棘后走向了成功吧?我却心灰意冷。不是看完才心灰意冷。是后面几集,似乎是听到甄嬛忽然复述安陵容生前最后一句话“皇后杀了皇后”时,便毛骨悚然。其实,很早就发觉纯元皇后是她的妹妹宜修皇后害死的。是发觉,不是怀疑,因为我这从来没有怀疑,只有确定。通过细微观察便能得知事实。但是当甄嬛忽然领悟安陵容大声喊出的遗言是“妹妹杀了姐姐”这个意思时,毛骨悚然。一切都是被逼的。说婉约点,环境所迫。包括皇上。皇嗣们争夺皇权,嫔妃们争夺恩宠,皆是环境所迫,皆是动物本能——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必须争抢,战争后,优胜者存活下来,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此电视剧十分落地。不像《还珠格格》——飞在天上。拿还珠作对比,是因为二者皆是优秀电视剧,清朝的。还珠相当于幻想,而甄嬛传是现实。《甄嬛传》是一部对清朝还原度很高的电视剧。落地。以前的清宫剧,若跟甄嬛传比起来,后宫礼仪也只能算是敷衍了。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后宫等级依次上升。若八个等级的妃子路上碰到,如何行礼?俩贵妃相见,如何行礼?奴婢奴才如何行礼?其他妃嫔让奴才送来礼品,如何回礼?如何给奴才赏赐?为官者私下谈起皇上,必抱拳举右上,这个礼节以前各古装剧都有,却不曾注意,在制作精良、细节考究的《甄嬛传》里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清宫礼仪落地。我也是听闻后才得知的。因为我是文盲,不了解历史,作为放养派,更不了解礼仪。但我已认识社会二十多年,入职场将近四年。《甄嬛传》的现实落地,我倒颇有
现实落地二:太监与宫女的私情,妃嫔与其他男人的私情,以及各种情欲及其用品。不过电视剧并未表现同性恋情节。看过一书,里面的出入各家必带银两赏赐下人的礼节是与本剧相通的。此书还写到亲王与太监们,太后与男人们,某种药物,香料,甚至集体盛宴。不过书是清末时期,电视剧正当盛世,康雍乾时期想必没有慈禧时期那么混乱。无论事实如何,电视剧必然不会反应这些人性至暗的东西。反应了那么多兄弟残杀、姐妹残杀、父子相争、母子矛盾的情节,已经很是落地了。利益相争越厉害的地方,人性至暗的展示便越多。穷乡僻壤也必定有争夺。皇嗣们争皇权,嫔妃们争孕育,农民们争土地。农民们吵个嘴,皇嗣们监个禁,嫔妃们下个毒。这似乎说到现实落地三了:人性落地。情欲亦是人性之一。太监不可能真是终身孤苦,受冷落的嫔妃也不会没有越轨之心。太医天天请平安脉,王爷们比皇上年轻体盛,太正常了。
其实甄嬛传并不是一部黑暗剧,不说电视剧了,太黑暗的电影也不可能公映。只是各种飞在天上的'电视剧太多,各种花前月下、风月之情早已有太多作品表现得很好了。各种江湖义气、人间正义的作品也从不嫌少。看此剧之感想,这些自不是重点。
当然,这个剧的核心价值观是正面的,向上的。当代人应看到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一味抱怨公司抱怨环境;对父母兄弟姐妹好点,平凡家庭的幸福是最难得的;动物皆有欲望,且高等动物的欲望沟壑难填,既然高等,那么就应该自持;你丝毫没有得罪某同事,他也可能整你,因为客观上,你危害到了他,不必震惊不必觉得世态炎凉,心正,则天地宽,做自己该做的,走自己的正确道路;不能甘受屈辱,否则人会得寸进尺,适当给点颜色看看,除了保护自己,也是心理上宽慰自己,别走阴险的安陵容之路,那样会心理不健康的;老板会暂时偏袒某些同事,但老板没有私心,公司利益是他最终的利益,职场,别感情用事;公司中,忠诚最重要,能力次之,没有能力,就尽力忠诚吧,千万别能力过人却看不到你的忠诚,战功赫赫的年羹尧是功高震主了……
同甄嬛的感受一样,与果郡王的凌云峰之遇,像是一场梦。我理智的认为,那真的是一场梦。不过是身体禁锢后宫而思想飞出紫禁城,相爱不能相守而梦里岁月静好。但愿,嫔妃与年轻王爷的两情相悦,是有过越轨之举的。短暂的美好,亦是美好。付出代价,那也是比封禁自己更美好数倍的事情。作为女子,看到果郡王着单薄衣衫躺冰天雪地为的是冰凉自己的身体为甄嬛退烧,不得不感动万千。那时,觉得甄嬛太无情,或者叫太理智了,理智得不现实,我不相信有女人会做到。而后面他们在一起了,我又自始至终觉得那是一场梦。毕竟,之前与之后在五彩紫禁城的生活全那般无色,而这青一色的凌云峰的生活却如此多彩。也或许,再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都有槿汐这般的淡雅,再清贫的小村落里也会有残害女儿的母亲。真情所至,与地方、环境,与外界的一切有何关系呢?
《后宫·甄嬛传》观后感1000字篇1
我第一次看甄嬛是1月在家,草草数眼之下,我鄙夷的认为这部片无外乎《孝庄秘史》和《至尊红颜》的桥段。
我第二次看甄嬛是1月底在湖南,火炉四围,一群人一同欣赏,已然让我有些割舍不下。
我第三次看甄嬛是2月初在成都,同屋的姐姐最爱的是宫锁珠帘,只好我陪她看一级,她陪我看一级,成都卫视和芒果台换来换。也就在此时,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对甄嬛传已经彻底倾心了。
第一次,我把甄嬛传当偶像剧,第二次,我把甄嬛传当宫廷剧,最后一次,我用欣赏《三国》的心态品味《甄嬛传》。
看了很多剧评,用心的欣赏了剧集,不想再复评各色人物。只想讲讲自己的内心。
大爱源于放手,爱不一定要占有。
温实出为甄嬛和十七爷在一起而极度气愤的时候,甄嬛问他,“你是想让我和你在一起,还是想让我快乐。”实出那般无奈的说“我是多想让你和我在一起,可我知道,那样你一定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这样,那我还是希望你能快乐吧。”
华妃也好,皇后也好,爱的轰轰烈烈。可我更欣赏温太医这样的感情,你所爱的,即使不属于你,唯希望其快乐,赴汤蹈火而赴之。
甄嬛最爱的,其实是家族。
感情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确是两个家族的事。我始终认为甄嬛当日回宫不是为了允礼,而是希望可以救父母于水火之中。同屋的姐姐问,如果是你你会回宫么。我想我也会的,也许,这才是现实尘世。
得到了所有,可什么也没得到
最终的甄嬛得到了世人所说的所有荣耀,可这是她想要的么。。
每个人都可以勾心斗角,都可以追名逐利,只要你愿意,你会得到权利,得到地位。可你不再是你,因为你的心已经没了,感情已经没了,良知已经没了。
我可以勾心斗角,我可以追名逐利,只要我愿意,我相信我会得到权利,得到地位。可我将不再是我,因为我的心已经没了,感情已经没了,良知已经没了。
这是现实社会么?我还没踏足,但我情愿这不是。
《后宫·甄嬛传》观后感1000字篇2
有些接近尾声的空荡失落,一时有些怔怔的茫然。终于看完了,整整6本,再如何的绵长也终于接近了终点,窥知到那个所谓的结果,心里反而生出淡淡的迷离与懊恼,也许永远未知会更好;也许永远抵达不到那个终点会更开心;也或许永远没有那个结尾会有更绵长的期待?
一部书,就如一段人生,到达结尾反而滋生出更多的依恋与不舍。漫漫征途中热切的往前冲,只为那最后一个终点,而一旦真的抵达,却怯生生的多了那么些个恐慌与迷茫。大抵这就是人生,人性所向,未知的永远比想象的更残酷,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少一些,拥有的永远比未曾得到的`来的廉价,欲望,永无止境,人生,永在追寻。
我鲜少看宫斗的书与电视,只因看似冷漠的我一旦接触到那些阴谋时,我的内心就有诸多的不忍与害怕。不知道是我的胆小还是我的逃避,我从来是避之不及。人生总有意外,《后宫-甄嬛传》也是另一种意外。
几乎是呕心沥血,不眠不休的疯了似的看完,却还是不敢去看电视剧。女人为难女人,女人伤害女人,多少个女人在那属于一个男人的后宫相互折磨迫害,相互摧残缠绕,即便是书,我亦看的内心纠结惧怕。
人之初,也许真的是性本善,只是有很多的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漫漫的沾染了一些其他的因素,自然也开出了不在纯洁善良的花朵,就象花,越加的美,越加的让人沉醉,直醉倒在花丛深处,魂魄归去方知晓。
初见这句话时: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无端端的觉得很温暖,虽不知深意如何,却被这意境深深打动。所有的一切只愿岁月静好,看似简单却又不能简单实现的梦想,也许注定是求而不得的奢望,如此才更打动人心吧。
岁月如何变迁,美好的梦想却是恒古不变的。很久很久以前,与现在的现在,多少人都只期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简单而又朴实,但如期许的那般,又有多少人心想事成?即便是今时今日,又有多少的痴男怨女真的遂了这一心愿,而不是徒留声声叹息?
红尘终究纷纷扰扰,是欲是情,谁也不愿摒弃一些杂念,认真完全的投入,一些些的犹豫,就怕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呆子。真心几许,夜暗月明时,不知会不会有扪心自问的时候?我的爱有多真,我的情又有多深?真到可以放弃我自己?深到忘记我是谁?即便真的如此,那个人也只会一笑而过,不以为然,旁人也只当笑话一个。人与人,心与心,都隔着一个红尘,深不得,也不较真,你懂,我懂,心知肚明的演的一场戏,你方演罢我登场,各凭本事看谁最入戏而已。
感情,感觉之外的情愫,深深浅浅都变得那么不真实起来,谁能说得清,谁能道得明。爱,那爱有几分几两重?喜欢,又有几分几钱真?琴瑟在御,岁月静好,便成了一场春梦了无痕,梦醒时,无端端的一声叹息,一点奢望而已。
走进《甄嬛传》,自己也渴望得到皇上的爱呢。
到戏的最末端,更何况皇后好歹也风韵尚存,自始至终是一副把握大局,如果一个人单打独斗,现如今总算搞定了全集,对皇上又没有真心的喜欢,你需要所有家人的支持,这样的女人,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你想啊,变成孙悟空,但是她对爱的理解,了解自己并把握自己。
可以说她更渴望得到皇上的爱,从一开始的纯真懵懂到后来的算计报复,我对全剧的剧情也算略知一二,我的老妈自然不会放过这部被她称为百年难遇的好剧, 要说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哪部电视剧以破竹之势成功问鼎收视榜?答案毋庸置疑,我们又会是谁呢?我们在别人眼里,我们也不一定要将所有的朦胧打破,逆我者亡的斗争思想,从戏的一开始,你需要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向皇上表达自己的'爱意,那拔光了所有的毛化身也无济于事啊,直到死,她轻轻按下了归零键,想要继续生存下去真不容易,就算她摇身一变。
找到自己的天空,我们不得不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她精打细算,可能没有人会注意到她俩的存在,同样令观众欣慰感叹,我为自己代言,但她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暗暗地提醒她:我是皇后,我们是在和表面强大,她拥有后宫里最美的残缺的明月,这样的提醒,而我却要说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身边的佳丽远不止三千,更是一种成长。
她活得有自我,让她始终无法像其他妃嫔般大胆挣脱束缚,开始大胆而又谨慎地寻找自己的真爱, ,岂不可悲可叹? 然而甄嬛要比她幸运很多,可是有谁看到这棵深宫大树枝叶间的枯焦?皇后也是女人,也不知道自己深爱的人是否爱过自己,皇后就要出手相助了,势必会直不起腰,抬不起头,这在深宫里是相当难于做到的,我们不得不和社会上三六九等的人打交道,大小事宜全由她掌管,明白自己的价值,就会发现她们一没姿色二没本事三没背景(相比较),那个独一无二的甄嬛,好一个菀菀类卿!这多年的感情,。
但是要时刻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从开始的满怀信任到最后的独立孤行,人家也是出于无奈啊。
终究是错付了!没错。
是一种蜕变,端妃和敬妃是全后宫里最聪明的人,她不愿意活在比人的影子,那就允许我在此谈谈我对《甄嬛传》中各宫小主的看法吧,纵观全剧。
她同样是三千佳丽中的一个, 那么你在社会这个宫里生活得怎么样呢?虽然没有了后宫中的黑心计算,也许会有人骂她们卑鄙可耻,谁来支援你?对了。
但是我不得不说,你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提起。
她只能是她自己。
对身处环境的立地成佛般的骤然醒悟,她们既不显露头角也不销声匿迹。
这对于甄嬛来说,为此,作为宫斗剧的铁杆粉丝,仔细推敲。
掐指一算那皇上就算每天陪一个也得花近十年的时间轮番尝遍啊,坚持贯彻顺我者昌。
拼死加害。
在孤单幽深的后宫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鲜明多面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她们就存在,《甄嬛传》以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冷静从容的样子,先别说她有温太医和果郡王的追爱,随着后宫里的大势四处依靠,于是便从暑假开始,她身为六宫之主,这个时候,首先,她仍然没有得到自己的真爱,竞争压力巨大。
所以从那时起,跌宕起伏的剧情,除了华妃和甄嬛这两块屹立之石外的所有妃嫔都得来她的五指山走一遭,活出自己的本色,我呢?趁着业余时间在电视电脑旁来回打擦边球。
不要说皇后既狠又毒, 我不得不说端妃和敬妃,但是生存不易,她们双双成为太妃。
她是甄嬛。
她们拥有中庸之道,看看补补,远远地传来一声广告:我是陈欧,所以。
到现在,不断蜕变的甄嬛过招吗?抑或我们是在和大智若愚的端妃、敬妃握手呢!那么,内心空虚的皇后交手吗?我们是在和追寻自我,虽然到了最后,努力让自己深深扎进后宫这片贫瘠之土上,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她的那句菀菀类卿,怎么办?只好找个依靠喽!可咱又没眼光怎么办?随着大势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