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1
很早就听说了这本书,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来读它,说实话,这次也是带着一点任务的性质去读的,但是这次的偶然感动了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把它和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它们分别是当前最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和当前最敏感的政治问题钓鱼岛。《北京青年》的重走青春,钓鱼岛问题反映的爱国都能和这本叫做《青春之歌》的小说联系起来。
主人公林道静,看似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她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她的青春却是充满着我们想象不到的那种激情,希望和力量。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 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种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精神,无不展现她特有的美感。就是这种力量、勇气和不屈的精神,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我们的女主角的人生又是波澜壮阔、历尽沧桑的,壮阔到让很多男子汉萌生再世为人的念头,沧桑到让世界都改变了颜色。如果说她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书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为他们那可爱又可惜的青春画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他们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而坚定前行。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 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短促了。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促,方显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青春则给予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说林道静、卢嘉川、罗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表现出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唯有如此,才对得起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美好今天,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青春之歌,把自已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让我们的青春也映耀出同样的色彩!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2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迎来她91 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永远爱你,保卫你。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3
《青春之歌》这本书的名字引人注目,让人想要去一控己中的内容。这本由当代女作家杨沫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出了学生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的艺术上的典型,因此对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远。
《青年之歌》的小说背景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在这个爱国青年遍地开花的年代,一大批的爱国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成长,摆脱旧思想来束缚逐渐成长,说明了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只有在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才能拥抱美好的青春。
主人公林道静出身悲惨,于一个地主家庭出生,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从小失去母亲的爱,又深受异母的虐待,她都忍住了,但去也造就了她孤僻倔强的性格。当得知生母去世的真相时,她念父亲扶养之恩,于是离家出走了。在经历许多磨难坎坷后,她开始为革命工作——她喜欢的事情。由于她的不成熟,其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流露出来。在经历被骗、被利用,都没有打垮她的想法,在江华、徐辉等许多党员的帮助下,林道静经历了一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得更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的革命热血青年,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与改造出来的。
在这本书中,林道静身上那一堆像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小说通过对林道静个人命运遭遇和归宿的描写,反映了那时的风云变幻,提炼出革命的思想这一主题,其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和力量,那为现实真理不顾一切的勇气。
那为了理想而云奋斗、追求,无不体现了青春二字,她的人生“青春之歌”充满了激情,引领着青年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我们无法像主人公一样去革命斗争,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为建设祖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重任而努力奋斗。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4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妈妈的言语中,我记得很久之前,大约是在我高中的时候,妈妈曾经给我讲过林道静的故事,那个时候没有细听。说来也巧,前两天,妈妈问我在读什么书的时候,我跟她说,最近在读《青春之歌》。她说具体的情节她似乎有些忘了,隔着屏幕,这次变成了我来讲给她听。
认真读《青春之歌》是因为袁老师在暑假时推荐的书目里有这本书,而且这本书相较于其他几本书来价格不是很高,所以就拿来读了一读。初读,只觉这个故事很长,读了好久都感觉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波澜,也时常感觉主人公林道静蠢蠢的、呆呆的,看到林道静被人忽悠,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时候也会替她着急,替她心焦,恨不得把她从书里拖出来教育一番。但是也很佩服她,有的时候佩服她的那一腔热血,有的时候佩服她是一个真正想要做自己,想要去实现自己抱负和理想的人。这其实是很难得的两种品质。我们现在常说,有理想你就去做,有梦想你就去实现。可是说实话,这个时代有几个人有自己明确的梦想,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即使有,那么又有几个人真正的做到了,有目标就按照目标的高度一步一步地去走。很多人也只是在嘴上说说,空喊一些大道理。然而,林道静这个我一直觉得蠢蠢的,单纯的甚至有点傻气的人做到了。不管是离开余永泽时的毅然决然,还是在地主家当家教磨炼时虽然内心极度反感但依旧相信着党,为组织做工作时的认真负责,甚至是在回到北大受人欺辱时的勇敢和坚强,无一不令人佩服。这是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都不具备的品质,扪心自问,我自己也做不到这样。
再读《青春之歌》,这种来自林道静的品质我似乎明白的更深了一点,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是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品质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在那个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无数的中国年轻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他们想要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拯救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这是精神对一个人的激励。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渐渐的被许许多多的电子产品所支配,所左右。慢慢的开始堕落,开始沉迷,信仰或许在人们的口中都成了一种笑话。
这种情况,又可悲又可笑,我无力改变,只能做好自己。我只希望,这个时代的风气,可以慢慢的改变,可以慢慢的走向正轨。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5
因为学校的特别要求,我和妈妈来到书店购买一本红色经典小说。在书架上,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青春之歌》这本书,也许是因为自己也处于“青春”的.阶段,就把它买回了家,花了两天的时间,我把《青春之歌》读完了。
《青春之歌》是当代女作家杨沫写的第一篇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红色经典小说。这部书塑造了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余永泽、戴瑜、王晓燕、白莉萍等一批年轻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当时那个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林道静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生母是一个农民,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叛性格。她憎恨害死她母亲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这本书通过描写林道静这些青年人投身革命事业的艰辛,展现了一段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风貌,很好的诠释了一个革命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在《青春之歌》这本书中,我领略到了林静道对党真挚的依赖,像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了她的像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爱国之情,领略到了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风云。这种炙热的情感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她的成长表明了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
我们现在已经听惯了许多爱党的大话、套话,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屈指可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远离了革命时代,有的人甚至会认为党与他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反正有钱了,才不管什么党了,但是他这么想是完全不应该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和平富裕的生活是我们的党奋斗得来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6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期望,蕴含着力量,为完美的青春置于黑暗阴沉的背景下时年轻的声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出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着初升的太阳。于任何时代和历史时期一样,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令人捶胸顿足的奸邪小人。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这种助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些助力中,青年一代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换回了成长经验。胡梦安时那些灭绝人性,卖国求荣,只为自己不想国家的贪官污吏,这样的人像一只蛀虫一样,吮吸着残破江山的骨髓,这样的人怎不恨的人咬牙切齿,怎不遭到千万人民群众的反击。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长出青春的梦想;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青春之歌》饱含作者的感情,将那段不应忘怀的历史赋予青春的激情和火热,用红色经典染满记忆,用斗争书写豪情。那铿锵而激昂的文字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唤起我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情,勉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完美,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潺潺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下期望的想法,让青春青春之歌唤起那时封存的激情和活力!
全书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年轻人的激情,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稍欠公正,然而,瑕不掩瑜,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对青年人的影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着红色的回忆,金色的憧憬,让我们也唱着青春之歌,破茧成蝶。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7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 辱和虐 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8
《青春之歌》是杨沫50年代的经典作品,小说的格调就是革命,抗击侵略,抵制暴政。书中给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形象,像林道静,卢嘉川,许宁,罗大方,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革命者,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民族的生存,将自己个人的生命置之度外,不惧怕把牢底坐穿,坚强地应对强悍的敌人。同时小说中也有许多反派的人物,像那个胡局长,还有那些特务,当然还有那个党的叛徒戴渝。除去这两种人,就是那些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对反动者低头的人。这类人也许经过革命的宣传会加入革命的阵营,也许至死也就是平凡的在世上生活着。我们此刻所说的余永泽就是这第三类人。
余永泽出生在地主家庭,这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毕竟有那么多的地主家庭的青年最后成为了革命的先驱。余永泽生性懦弱这却至关重要,他顺从父母的安排,娶了一个有缺陷的女生做妻子,可没过多长时刻就死了。他看到林道静在小村无依无靠,就主动去帮忙她,进而两人产生了感情,结为夫妻。但是生性懦弱的他,不敢参加革命,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关心。他也害怕自己的妻子因参加革命而遭遇什么不测,因此坚决反对。余永泽的懦弱使他不敢向反动的统治者说不,不敢加入革命的队伍,而只能顺着传统的和平的路那样走着。他是中文系的学生,从他待人接物,和林道静讨论文学,我们就应知道他也是有很强潜质的人,但是他将他的未来定在了只为个人而生活的那一个狭小的信念中,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自己而工作。我们是否需要激烈的批评呢,我想大可不必,正因有人说,性格决定人生,余永泽生活在一个没有斗志的地主家庭,构成了他懦弱的性格,在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革命年代,他的性格决定他只能沉默。
但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余永泽背叛林道静,这一点我们就应看到,他没有告密,没有出卖道静的朋友,他只是冷眼旁观着一切,但是一个原则却是不倒向反动派。余永泽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对付黑暗的统治只能用革命的手段,想苟活于世,只能碌碌无为。在那个时代,其实像他这样没有革命的人其实是许多的,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那上方发生的事也差不多就是抗日的时候,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批评方鸿渐他们不革命,正因那只是一本描述普通生活的书。我们的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行为,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是革命者,毕竟人各有志,也许是他的思想有局限性,也许是他生活的环境不允许他如此。我们所要批评的人是那些反动派,那些背叛革命的人,他们阻碍社会的发展,残害我们的革命志士,是非正义之流。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摘抄9
徐徐升起的太阳,红的像血,就像用那革命战士的鲜血染红,那热血是多么珍贵,是他们生命中的一股暖流。
在这几天我看了《青春之歌》这本书。《青春之歌》是这一部充满理想、激情昂扬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它感染、激励、熏陶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阅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故事,可以弘扬爱国热情,更让我们懂得了今天优越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战士的革命道路。讲了当秀妮生下林道静时,就离开了她,林道静高小毕业后考上了北平西郊的南山的女子中学,那时她已是一个颀长、俊美的少女。而她养母徐英凤为了钱财,让她嫁给一个阔佬,而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了流亡之路。她逃离了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老师。然而,校长余静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的她想跳河自尽,却被一位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余永泽唤醒了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的感动下,道静答应了他在一起,让她感觉到家的温馨,家的的温暖。但她不喜欢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到挫折,后是接触到了北大学生,思想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卢嘉川之后,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而余永泽却阻扰她参加革命活动,而卢嘉川被捕,这事让林道静如梦方醒,决心离开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参加了共产党,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战士。
当日本人来侵略时,是年轻热血的青年们的反抗,在大街上此起彼伏地响起了那雄壮、嘹亮的口号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反对卖国求荣的国民党!建立民众政权!”“纪念‘三·一八’,青年学生自动组织起来,打到日本帝国主义”!那声音是那么激昂,那么愤慨,那么有力地震撼人心。
那时的青年渴望和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血流成河……在1937年到1945年,这长达八年的抗日,有多多少少的人陷入这水深火热之中。翻开历史,哪一页不沾满血迹?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留下了只有悲痛,悲剧。全世界人们都渴望和平,我知道战争的丧钟一定会敲响,全世界一定会真正铸剑为犁,让和平永驻!革命战士用他们的青春来保卫国家,唱起青春之歌,让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思想的烛光点亮我们的灵魂!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给大家分享了关于青春的诗歌,欢迎借鉴!
关于青春的诗歌1
童年,把时间和记忆拉长
难以忘怀的是
躺在青草上仰望
深远的天空
几朵流浪的白云
偶尔的几群雁南飞
引起无边的思绪
从雨城开始,到旱城结束
火车奔跑,象你一样
在大地寂寞穿行
轻轻的,风拨动梦的琴弦
然后无声的走远
那草原,那风筝
单车,恋人
那划破手指头的刀片
全隐退到岁月深处
当你亲手折断
那朵永远无望盛开的花朵
一些声音,在喊着回家
一些阳光,下落不明
母亲的白衣裳,一直晾不干
是我无法安放的疼痛
一只奋飞的鸟,
撞碎摩天楼的透明玻璃;
时代把我的影子遗弃
我背叛善良的旨意
走进末路的彼岸
无人,无声
空洞的梦以及残阳
多少一生飞翔的鸟呵
最后的翅膀,流落他乡
这一天
我的命途注定没有诗歌
现实和梦斗争
沉入深秋的落叶满地
红色的夕阳
失去爱的暖意
你的指尖该会多么凉
黑夜接纳了这真实的世界
游子沉寂在路上
没有路灯……
你独坐在发霉的雨季里
剪短了幻想和长发
断层的故事和地面
每走一步,如履薄冰
水手的钟声
震醒了内心的睡意
多少年少轻狂的梦呵
张开翅膀,冲天而去
放逐的青春,情谊受难
那个曾经令你心动的女子
早已随风远去
岁月的落叶和尘土
抵达心的蹉跎
走吧,梦在远处呼唤
沉默了数百年的诗人
还是那清冷的身影
对着晚霞——
在你身上刻划名字的那些人
早追随时光远行了
枫林和记忆的呐喊
耳畔残留着谁的渴望,谁的酸楚
思维干涸,一张岁月的沧桑印象
贴在敞开的坟茔上
如果不再有梦
就让夕阳带走梦的伤口
你的星光
燃烧我的热血和青春
我不信这场雨
流淌着落寞红尘里完美的遇见
风吹过大地的伤疤,红唇颤抖
深秋灰色的阴云
思绪从荒野的红豆树下散开
落叶间
故乡离我很近,很近……
梦穿透山冈,命运已经陈旧
万里之遥,我用泪光点亮你的沧桑
你在自己的预言里,被禁止飞翔
青春的火焰就要熄灭
让我最后亲吻你的苍老
最后饮尽你茂盛的孤独
关于青春的诗歌2
青春,是什么呢?
是在炎炎夏日海边的嬉笑玩弄?
是在学校旁边小卖部开个聚会?
是在早自习时着急的补下作业?
还是细数班级合照时的回忆神情?
青春,是什么呢?
是在慈祥母亲做饭时的小助手?
是在跟幽默父亲讨论一个问题?
是在看网瘾哥哥一个人打游戏?
还是在过年时得到红包的小表情?
青春,是什么呢?
是在和好闺蜜一起上街刷爆卡?
是在和妹妹玩刺激的云霄飞车?
是在和同学玩恶作剧被抓住了?
还是第一次炒菜把厨房给烧了呢?
青春,到底是什么呢?
嗯一一一一应该是潺潺的小溪和长长的火车吧。
关于青春的诗歌3
一群懵懂的少年
携着对大学的梦想,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虽来自四面八方
却相聚在这神圣的地方
当脚步停下的那一刻
她的美丽呈现我们眼前
校门是那么的朴实庄重
校训是那样的严谨易懂
俩旁如潮的人流
似乎是在用热情和行动
欢迎新成员的加入
在他们的引领下
我们踏入梦中的校园
青春少年
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涯
他们在敞亮的教室里上课
他们在绿茵的操场上运动
他们在干净的宿舍里玩耍
他们把激情抛洒在
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不经意间
一年的时间从
我们的身边溜走
我们的眼前消逝
陪伴我们的美好时光
永远是短暂的
此时的我们已褪去
稚嫩与羞涩的“外衣”
每个人都在努力
每一刻都在奋斗
向心中的目标迈进
一天又一天
一年复一年
时光已在向我们挥手
而今大学生活已过半
此刻,我们是否
已经选好人生的道路
与老师一起探讨
与同学一起学习
与室友一起共勉
渐渐地 渐渐
放纵的时间
已经露出了尾巴
往事堪回首
意识到有太多的事情
未曾来得及做
就已经要结束了
发现有太多的美景
未曾来得及看
就已经要说再见
校园的`小路上
有留下匆忙的身影
绿茵的操场上
也记忆欢快的笑声
夜晚的河堤下
载满了我们的回忆
我们欢聚于此
我们即将各奔东西
这个美丽的地方
不再有我们的身影
未曾触及的地方
我们也不来不及去
明澈的池塘
美丽的校园
安静的环境
孕育了一代
充满无憾的少年
不悔的青春
我们即将与之告别
关于青春的诗歌4
蓝色天空中漂着几朵白云,
粉色信笺里写满了关于青春字眼,
老旧教室里黑板上老师写着英文字母,
前排的你认认真真听着课,
后排靠门处的我已经思维飞到操场,
中间一排的个别同学偷偷睡觉中。
教室窗外的白色丁香花开得正浓,
散发出的清香冲击着你的发香,
既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远处操场上的红旗迎风招展,
几只可爱的小鸟停在玻璃后的草丛上,
作业本上的排列组合等着我们去解。
放学铃声敲响而我经常最后一个走出教室,
在那平行时空里总有一个人习惯了,
在校园车棚二区的粉蓝色自信车前等我,
还有她那无厘头的笑话,
以及她那扎在胸前的蓝色蝴蝶结,
回家的路途从此不再漫长。
那些年天空总是喜欢下雨,
而你总是忘记带雨伞,
你说喜欢我的那件白色衬衫,
雨后的天空总是格外蓝,
照着我们的蓝色校服熠熠生辉,
一路的乐趣随着自行车的步伐慢慢铺开。
那些年里的你我她,
总是喜欢素面朝天出门去,
然后系上蓝色蝴蝶结,
把校服拉链放得很低很低,
男生留着长头发女生喜欢留指甲。
梦里回到当初起点,
漂亮的樱花树下,
男生赴女生最后的约,
你穿成公主的模样,
我穿上自己的黑色西装,
他们傻呆呆地站在樱花树下,
谁要走谁又爱着谁。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还有那些年错过的青春,
好想回到教室里,
故意去讨你温柔的骂,
还有你狠狠的拳。
曾喜欢宇宙数星星,
渴望征服全世界,
到最后才发现我的记忆里,
点点滴滴全是你。
若是能够回到从前,
再一次相遇,
我定会紧紧抱着你不放手,
拥抱错过的勇气。
关于青春的诗歌5
为梦而漂
在城中村
旧街道的士多店
老房子的啤酒瓶
握手楼里的笑声
有哪些只存在记忆里
在工业园
电子厂的青春
织衣厂的风景
各种款式的厂服
曾经深爱过的人
有哪些还在身边
为梦前行
转个身的时间
曾经所见
现在已建或在建
成为一座座城中城
难说再见
要说再见
一如理想和现实
总期待她们
有这么一天
共生共享
分分秒秒
执手相见
一如爱与情在一起
永结同心
不再说再见
青春的经典诗歌(一)
我喜欢清晨的阳光,
可以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仿佛梦想也跟着长了一双翅膀,
飞去我不曾到过的远方。
我喜欢躲在云层里的月亮,
安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
仿佛回忆也已沉睡在故乡,
忘却了曾经的忧伤。
我喜欢天空飘动的云,
自由得无处追寻,
心不再定格于记忆的年轮,
任由思绪飘飞在无悔的青春。
我喜欢青春,
自由的青春。
青春的经典诗歌(二)
唱一支歌
献给青春
曾经的记忆
青葱如烟
豆蔻年华二月初
桃花与杨柳
引领春光
曾经青春飞扬
曾经得意踟蹰
曾经也曾——
梦想开花……
写一首诗
歌颂青春
远古的河流
传来远古的信息
无数青春
在史上追波逐浪
如画江山
醉美了夕阳
芳草萋萋
茂盛的青春
曾经顾盼生辉
曾经风流倜傥
在记忆里
至今神采飞扬……
青春的经典诗歌(三)
你在遥远的地方
穿越时空的思绪
无法锁定你生活的模样
当初相望不会打量
秋风落叶处
宋词惆怅 唐诗忧伤
守候的信念
植于家乡土壤
不再彷徨
翻开历史的文化
看到人生的沧桑
帝王将相 化为诗章
桃花面水逝东去
那部《圣经》
流落何方
青春的经典诗歌(四)
三月的阳光
莺飞草长
蜻蜓悄悄停落在
荷叶之上
这满园的春色无恙
我要为它再添上
一抹清香
白桦树下
小路两傍
蜂起蝶落
惹着花香
那一池碧波
映着海棠
是我们青春无悔的'模样
当黑暗降临灯塔点亮
再次把懦弱变成坚強
把勇敢之剑背在肩上
到海角天崖去闯一闯
我们披星揽月追赶时光
泥泞的路上不怕风雨猖狂
为让那青春的梦想
绽放冰雪过后腊梅的芬芳
我们勇敢向前热血膨胀
插上一双雄鹰的翅膀
飞过高山越过海浪
寻找风雨之后彩虹的霓裳
一道道迷底
解开迷茫
一次次挫折
积蓄着力量
梦想已经扬帆起航
我要呐喊着去
乘风破浪
我们披星揽月追赶时光
泥泞的路上不怕风雨猖狂
为让那青春的梦想
绽放冰雪过后腊梅的芬芳
我们勇敢向前热血膨胀
插上一双雄鹰的翅膀
飞过高山越过海浪
寻找风雨之后彩虹的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