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萌芽》
2.现在的年轻人都好温柔,他们焦虑、抑郁、愤怒、无奈,他们带着一身疲惫和疼痛,但是对这个世界很温柔。他们把生活这把刀子尖利的一面朝向了自己。
3.因为要想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人必须有梦想、有希望、有对未来的憧憬。如果没有这些,就不叫新的开始,而叫逃亡。 —— 玛丽亚·杜埃尼亚斯
4.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日瓦戈医生》
5.所以很多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常常面带微笑,用“乐观”这层面具来掩饰自己。于是心理学上有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叫“微笑抑郁”。卓别林、憨豆先生(罗温·阿特金森)、金凯瑞、葛优……这些在舞台上逗得观众哈哈大笑的喜剧演员,背后都曾因为抑郁而求助于心理医生。葛优甚至直言,他与患抑郁症的崔永元见面会交流吃抗抑郁药物的心得,“一见面就说最近吃哪种药。”如果有一天,你身边那个活泼开朗的朋友告诉你,他心里很难过。请你千万不要一笑而过,请你务必给他一个拥抱。他可能刚刚在深夜哭泣。他可能远比你所认为的更需要帮助。
6.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7.随缘的人,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8.其实真正的送别 没有长亭古道 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 有的人留在昨天了。——《克斯维尔的明天》
9.“你恋爱的经历尚浅,应该不会懂的,四目相对就能产生火花,让人欲罢不能的恋爱,是没有未来的。眼里只有对方的话,会妨碍到各自的未来的,到头来两个人哪里也去不了。” ——日剧《今天不上班》
10.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你本来不是这样的,你是这个星球上最可爱最棒最爱我的人。不可以对我说这些气话,如果某一刻你觉得累了,我的怀抱永远属于你,请好好休息,然后拜托你继续爱我。
11.请不要为了那页已消逝的时光而惆怅,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安之若素。——林海音《城南旧事》
12.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13.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波兰来客》
14.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的心。
15.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神秘岛》
16.如果有人这么问你,为什么还要看纸质书,为什么还去写信,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去见一个人。你告诉他,因为你偏要在这薄情世界里,深情地活。——卢思浩《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一味沉湎于过去是毫无意义的,一直看着后视镜是很危险的,会出交通事故哦。开车的时候必须专心地看着前进的方向。已经走过的路,只要时不时地回顾一下就可以了。”——伊坂幸太郎《余生皆假期》
17.悲伤使人格外敏锐。《约翰·克里斯朵夫》
18.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也许早已经忘记了。——张小娴《流波上的舞》
19.做人千万不要太敏感,想太多伤到的反而是自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随随便便一句话,你都要想东想西琢磨来琢磨去不累吗,很多事情都是听的人记住了,说的人早忘了。
20.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磨擦;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绪左右;太坚持己见,终将走入穷途末路。总而言之,这世间并不宜人。 ——夏目漱石《草枕》
21.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太宰治《晚年》
22.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留下的尽力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张皓宸《谢谢自己够勇敢》
23.“当你获得的越多,你就会越温柔,不会为一点失去就气得暴跳如雷,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否定就变得愤怒又消极。好的成长,就该是让人变得越来越温柔啊。 ”——微博
24.“他们走着,不停地走,一面唱着《永志不忘》,歌声休止的时候,人们的脚步、马和微风仿佛接替着唱起这支哀悼的歌。”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25.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26.整个下半天,人都听凭羊脂球去思索。不过本来一直称呼她作“夫人”,现在却简单地称呼她作“小姐”了,谁也不很知道这是为着什么,仿佛她从前在评价当中爬到了某种地位,现在呢,人都想把她从那种地位拉下一级似的,使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尚叩摹?《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7.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培根论说文集》
28.我原来知道有一个“底片理论”,就是说你脑子里实际上有一个底片,在现实中你看到这个人以后,就像照片显影了。 爱情这个东西是最非理性的,如果它是经过了算计、计划、策划才得到的,这恐怕就不是什么爱情。 ——李银河
29.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30.年轻时你做了一个决定,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爱情,后来你没死年轻替你抵了命。 ——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
31.真诚是什么意思? 你仔细看看动物,一只猫,一只狗,一只鸟都行,你一定会看到,它们一个个都那样自然,没有一个动物发窘,它们都不会手足无措,它们不想奉承你,吸引你,它们不做戏。它们显露的是本来面貌,就像草木山石,日月星辰,你懂吗?
32.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33.没多大出息,顶多有点儿不可能被和谐的理想主义,我想开一辈子的角落小店,想在老掉牙后,看老掉牙的你们蹒跚而至,安坐一隅,点几个小菜,叫一壶酒,将过往的岁月煎炒烹炸,细嚼慢咽。——《你坏》
34.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35.无须证明自己,无须多说一句,你只需要无视和继续。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历史只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历史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韩寒
36.“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37.白天喧闹得不愿意醒,晚上安静得舍不得睡。——《意林》
38.“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老人与海》海明威
3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堂·吉诃德》
40.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安东尼
41.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42.文字是夜间动物的叫声,是所有人的叫声,是你与我的叫声,是狗的叫声。这是社会令人绝望的大规模粗俗。 ——杜拉斯《写作》
43.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宫崎骏《千与千寻》
44.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45.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村上春树 《舞!舞!舞!》
46.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蓉《戏子》
47.“很喜欢的一段话:现在想要的温暖是顺利通过考试,然后早点回家变回小孩子,窝在被窝里看动漫配最喜欢的饮料和零食,去和久违的好朋友相聚,陪家人聊天做家务,知道她们肯定又会变得唠叨,但这一次我一定要对她们更加耐心。 ”
48.每天务必做一点你所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是一条最宝贵的准则,它可以使你养成认真尽职尽责而不以为苦的习惯。——马克·吐温
49.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便是你的世界。——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50.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合乎理想,是我们福气,如不,当作经验。——亦舒《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读书时,内容很精彩,可转眼就忘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读透一本书,笔记是好帮手!下面是关于
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每天睁开眼,就有50本新书等着被阅读。一天一本书,一年100本书被许多人写年度目标中,天天坚持阅读打卡,依然有许多困扰:
读过那么多书,却记不得书里的内容;
明明是本好书,读过以后却没什么深刻的感受;
书本的知识,在生活工作中似乎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享受读书的过程,让书本的知识转化为“智慧”为我所用,是现代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学会的技巧。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阅读法》介绍了用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通过读书笔记的规划、梳理,学会高效地选书、购书、做笔记,从书中内容汲取智慧,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
奥野宣之是日本知名的“笔记本作家”,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双欢迎。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被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来后反响热烈。他的著作还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将读书笔记贯穿于生活和阅读的各个方面,连接起生活—读书—生活的体验,提高阅读效率。
一、做读书笔记的4个好处
1、改变读书方法
阅读一本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阅读时会更加留心书本的主旨思想、案例,记录自己在阅读时的体验和发现,让自己与书本的联系更加紧密。读完一本书,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为了做笔记而读书,阅读目的的改变带来读书方法的转变,读书方法的变化的持久累积会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
2、掌握选书购书主动权
有人经常到处求书单,恨不得把别人阅读过的书统统都买下来,可是他人的阅读品味并不一定适合自己。阅读不仅是读书,还要掌握有效率、有主见地选书和购书的方法。奥野宣之提倡用笔记本的”信息一元化“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个笔记本里,直接记录、参考,不会混淆。以下几个小tips可以用来收集书籍信息:
日常生活中收集“想读的书”
选择图书,平常就要竖起敏感的天线,提高敏感度积累“想读的书”清单。比如,在办公桌上放一张空白的A4纸,在交流中听到别人提到一本很有趣的书,随手写在A4纸上,或者记录在便利贴上,再把它贴进笔记本里。如果对一个主题感兴趣,比如“如何做笔记”,就去找笔记阅读的书籍。根据个人所遇到的烦恼、想实现的梦想、想实现的技能在笔记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梦想清单”、“技能清单”,按照清单选择阅读的书会更有主动性。
阅读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以读过的书为接触更进一步的研究主题,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比如:每个领域的入门书籍都会附上参考文献,可以提供相关主题的书籍推荐;读过的书中,作者通常会有喜欢和推荐的作者,可以跟随着喜欢的作者去寻找其他的作家,比如王小波推荐卡尔维诺,喜欢王小波的读者,大概也会跟着他去读读卡尔维诺。另外,有像“为xxx准备的读书向导”这种书名的指导类图书也会介绍很多有用的书籍,可以多加利用。要是不喜欢列表式的推荐,也可以从读书随笔开始,找到自己的“枢纽书”,慢慢扩大读书的范围。
参照出版社选书
如果是一本新书,也可以参照出版社的风格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不同的出版社的出版重点不同,如中信出版社主要是经管商业类书籍,新书的速度非常快。社科类的书籍则可着重关注广西师大理想国系列、三联书店出版社等。在笔记本里收集整理出版社的风格(作出列表)和强项,关注出版社的动态,帮助选书和买书。
3、有效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法国著名文学家鹿岛茂曾阐述过读书笔记的作用:“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放一本笔记本,记录阅读时的发现,划重点,提炼感想,能够有效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4、回顾笔记激发灵感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不同时间段阅读一本书,随着阅历和心境的变化,收获也会大不相同。重读读书笔记,不但能加深对书本的知识的记忆,还能让过去的读书收获在生活中有新的运用。回顾笔记,将不同时期的心得体验打破组合,重新迸发出新的灵感,让阅读的体验延续。
二、阅读输出的3个方法
1、做主题阅读 重新阅读某一主题的书籍的读书笔记,将不同的观点揉杂贯通,能挖掘出个人新的见解。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过一种主题阅读的方法:
把自己当作因为某个主题而烦恼的人,每读完一本书、了解过一个观点后都会先做读书笔记,再在此基础上思考我该如何展开文章,发表观点。
重读主题阅读的笔记,让观点相互碰撞,就好像让几位专家围绕某个观点给自己提意见,通过对比讨论整理出结论,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2、写原创文章
阅读时做笔记会留下许多思考的痕迹,主题阅读的笔记碰撞出新的观点,撰写原创文章是最好的输出方式。回顾读书笔记,找到自己的见解,锻炼对文章的组织结构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提升写作能力。特别是用葱鲔火锅式的笔记法,用摘抄+评论的模式,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和观点,有助于撰写原创文章。
3、激发创意力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 韦伯 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写道:“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妥善排列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打破重组,往往能迸发出新的创意点子。如果读书的时候做了比较,需要创意的'时候重读一次读书笔记,把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获取对工作有用的创意。
也许有人会问,我连读书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我要如何安排重读笔记的时间呢?
奥野宣之认为,重读笔记,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他提供了养成重读笔记习惯的3个方法:
设定重读笔记的时间
如晚饭后到睡前的空闲时间。这段时间内作者要照看孩子,无法静心读书,重读笔记是很好的选择。另外,出差途中乘坐火车或者飞机,读书感到无聊时都可以重读笔记。
量化重读的频率
重读笔记的频率可以量化成一周一次,或者三天一次,把重读的时间固定化,把重读的计划写在日历或笔记本里,提醒自己重读。
固定化重读笔记的地点
推荐自己家或公司附近找个安静的咖啡馆,可以安静读书、做笔记、重读笔记。挑选适合自己的地点阅读最重要。笔记本里记满了自己的
三、做好读书笔记的5个步骤
了解了读书笔记的好处,跃跃欲试想开始做读书笔记,做笔记也是有方法论的呢。
1、读书笔记的准备
如果不是手帐爱好者或文具爱好者,准备一个日常的笔记本和一支喜爱的笔就足够了。书中推荐了26款实用的文具可供参考。
2、从一句话开始
读书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关注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哪怕只是一句话,这次读书笔记就是有意义的。很多人感到不知如何下手,给了自己太多的阅读负担,其实读书笔记只要记下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从一句话开始就可以了。
3、善用书签和记号
在阅读阶段在书中做一些记号,为读书笔记做准备。作者推荐了“通读—重读—标记”的筛选程序,把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巧用记号区分不同的内容,保持页面的条理清楚。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上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以后再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善用书签和记号,做笔记时还是能体会到当时的心情,也能更有效率地将必要的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
4、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利用了“摘抄+评论”的方法,摘抄重要的部分,写主观评论。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加深理解,在评论时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日后重读笔记的时候,也能直观地看到内容和当时的评论,并经过对比讨论,萌发出新的见解。
写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时,可以记录以下几点: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作者名
摘抄重要的内容:用?号区分,摘抄内容最好让自己心动能代表这次读书体验的语句。重读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可以多读几遍的信息,反复几次阅读确认后,最终留下来的内容不会太多。
记录自己的感想:用○号区分,写下感想评论。
5、剪报式读书笔记
这种读书笔记方式就是把与书有关的东西收集起来,结合
在书页上留下的评论,挑选最有一两处内容复印下来裁剪后贴在笔记本里。如果是用电子设备,也可以将手机拍摄下来留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信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提高阅读效率,提升生活品质和思考的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写读书笔记,不仅能加深理解记忆,记录阅读的发现,也能有效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让阅读充满主动性,改变了读书方法,也改变了思维方式,通过主动选书,高效阅读,多样化输出的方法,让读书变得更有价值,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丰富的收获。
手帐一词源自于日本,简单来说就是记笔记的意思。不同于一般的记笔记,记手帐的形式则更多样化,任何东西都可以记录在手帐里,包括
小时候就有喜爱在本子上涂写画画的习惯,连写的日记本都是稚嫩的文字,再在空白处随意手绘涂画,大多是最爱的卡通人物和一些花花草草。上学的.时候笔记本也选择更方便做课堂摘抄笔记和
熊谷正寿在书里提到了他学会记手帐之前的迷茫生活,以及在他开始养成记手帐的习惯后,手帐是如何改变他的生活和让他成为现在更好的自己的故事。全书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熊谷正寿先生的手帐成功人生的
善于利用手帐就是懂得运用自己的思考力。熊谷正寿先生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将有利积极与经验反馈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这种行动力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重点,我希望自己阅读这本手帐圆梦的经典书籍后,关注的开始不但是入坑手帐开始购买各种相关的工具物品,而是学会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工具物品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并行动起来,从而让自己梦想成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