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
《皮囊》读书笔记1
当我看到他描写父亲时,从他父亲离开,回来。留下。生病,锻炼到绝望再到离开,我瞬间泪崩了,一个真正写过文字和感受过亲情的人都知道,他是在深抠自己心上的文字,不经过深挖和对过往深刻的回忆和眷恋很难写出这么深刻动人心扉的文字。
他父亲瘫痪时,他为了能攒钱带父亲去美国看病,不停的工作,几乎很少回家,直到父亲不幸意外过世,他看到自己那张已经被父亲摸的发白的照片,他后悔了,父亲其实想要的其实是希望他能多回来陪伴他。
那一刻意识到了这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多少孩子打着为了父母能有一个幸福安康的万年,在外奔波忙碌常年不回家,其实父母要的不多,只想孩子能一年内多回家几趟陪陪父母。
而不是等父母有一天离开了再去懊悔,为什么没有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
《皮囊》读书笔记2
读到天才阿展哪里我也沉默了,一个天才拥有一个缺陷兔唇,他通过自己出色的高标准和领导力,让一帮小朋友臣服与他,但他却只是把他们当做锻炼自己的试验品,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也养成了自己自私的个性,他如愿远走他乡上学,但他却用扭曲的思想看待自己的故乡甚至痛恨,一辈子都不愿回来,蔡崇达怕被他那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开始远离他。
但天才阿展最终也没能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蔡崇达努力过上了。
是啊!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利用,但不能理解他的自私和对故乡的仇视,更不能扭曲自己的思想,同时一个人就算是天才,也不能太过于压迫自己,期间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确有压力有压迫,但再大的压力和压迫也要一步步来,如果太过于在意和紧绷会让我们变得功力和自私,最终浮躁。
甚至在出现一些打击时,心里的安全防线会全数崩塌,有的心理强大的会再次站起来,不强大的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去,甚至有的还会选择自杀,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通病,为什么平时很乖很听话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自杀了的原因和罪魁祸首。平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和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把他们压的太累了,以至出现在一些挫折他们软弱的内心就承受不住了,所以只有选择离开。
《皮囊》读书笔记3
读到厚朴时,我回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我们年少时那个不是打着青春谁不疯狂的旗帜,来挥霍自己短暂的青春岁月。
在蔡崇达务实和紧张的,计算一天睡眠需要多少时间,打工需要多少时间,还有赚学分和实习,厚朴却在组建跆拳道社,舞蹈社,音乐团甚至幻想和女人在一起缠绵的幸福画面,他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里。
厚朴在遵从父亲告诉他一个故事,一个常青藤毕业生到某世界五百强企业面试,那企业的董事长问他,你大一干吗了?那学生回答,用功读书。大二呢?认真实习。大三呢?模拟现实试图创业。你挥霍过青春吗?没有。你发泄过荷尔蒙吗?没有。然后那董事长就叫那学生出去,说你还没真的生活过,所以你也不会好好工作,等补完人生的课再回来吧。
他不觉得这是骗人的,而觉得是真的并且很认同,以至以这个为为例来挥霍自己的青春,从此越来越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开始不断的换女友,打架斗殴,活在空想的梦幻世界里不愿放低务实自己,以至黑狗达打电话让他劝劝厚朴时,他父亲却说,年轻就让他折腾吧!那一刻他知道,厚朴拥有这样的父亲,他是很难在改变了。
在后面厚朴真的迷失自己告诉黑狗达,黑狗达告诉他他愿意他会想办法为他像校方说好话让他回归学校从新开始学习进而完成学业,但厚朴却觉得这是看不起他,让他耻辱,最终一步步在空想的世界里崩塌崩溃,到最后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
这让我看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一句话有多重要,他有时候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人生轨迹,好比【人间失格】里的太宰治,他因为比目鱼的不愿坦白和坦诚,而是用高姿态告诉太宰治如果你好好听话,我会愿意帮助你的,而不是直接告诉太宰治如果你能去学校上学,你家里会承担你未来的生活费和学费,但他没有直接说明,导致在这里改变了太宰治未来的人生轨迹,厚朴也因为父亲常说的青春是需要拿来折腾的,从而改变了厚朴的一生。
这是一本认清自己现状和认识自己内心的书籍,愿我们从这本书中看清自己,未来更有意义的感受生活。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二月寒,良言它会像指明灯一样,为前进的人照亮正确的人生方向,恶言同样也会把人拉像最深的地狱,更甚至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人生轨迹。
《皮囊》读书笔记4
初次在路边的一个小书摊见到《皮囊》这本书,对它的作者内容都不甚了解,但冲动之下还是买了下来。
作者蔡崇达是一名记者,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文学作品。李敬泽给这本书作的序中说写这么一本书是伤心的。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下疤痕,然后依然敏感者,让每一次疼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所以我身有感触,读这么一本书确实不轻松。
这本书我读的特别慢,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读完,因为我和韩寒秉持同样的观点:我希望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韩寒说他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而不是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我也是在心情平缓不浮躁时拿出来翻上几页,因此它放在我的床头。当结束了白天的忙碌周围沉静下来,我会在临睡前读上那么几页。
我读的慢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够吸引人,枯燥乏味。相反这本书太丰富了。读完每个故事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想作者的故事,然后联想到你,和与你有关的尘封在你记忆深处的人和物。《皮囊》里的文字就像是一块石头激起了你脑海中的千层浪,你根本躲闪不及就被拉进了回忆。比如读了天才文展后,我也回想起了我儿时的一些玩伴,想起参与我儿时最美时光里的那些面孔,想到如今的生活与他们交集很少,甚至彼此之间的生命轨迹就像两条平行线一般,永远不能相连。每每想到这儿,不免又慨叹一番。
我甚至分不清这本书它到底是小说集还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集。不过读完之后感觉这个疑问又不那么重要了,关键的是作者倾注的感情是真实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我想这就足够了。比如在写张美丽时,作者毫不避讳,写了当时自己由于青春期正常发育,对人们口中的美女张美丽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并且好几次瞒着父母,和小伙伴去看张美丽。作者把青春期的悸动写的真实而又绕有情趣,令人感同身受。
这本书是作者对生命的反思之作。除了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之外,作者还提到了自己对写作意义的理解。
作者说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的内心里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在简书上写作上时常看到好多简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好多写作者本着“输入多才能输出多”的初心,一年里囫囵吞枣的读了近百本书甚至几百本书。我对这些做法不大赞同。如果你读的是工具书之类的东西那我不反对,但如果是文学书籍,我劝你不要操之过急。就像普鲁斯特说的,你所能接受的只是你内心的东西,内心的丰富才是你不断创作的源泉,内心的丰富是慢慢累积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
所以从这本《皮囊》开始让我们慢下来,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加接近那些皮囊下的一个个魂灵,才能体会这世间的风情万种与丑恶百态。
《皮囊》读书笔记5
母亲的房子篇,母亲倔强的爱,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做法在父亲病重的情况下,依旧为父亲那点可笑的自尊面子着想,借钱扩大着父亲未完成的庭院。
残疾篇,父亲的卧床,久病未成医的“我”,在母亲看来拖累一家的父亲,也因为这些磨难让将要垮掉的全家在父亲的顽强坚持下其乐融融,get到moved点,却不震撼。
张美丽,这个以至善极力讨获母亲、村里人的认同的不被理解,至死都被误解的女人。最后一切努力,还是被母亲、周围人伤透心后愤然撞死的可怜人,真的让人揪心、寒心,一个被母亲骂作“妖孽,你就是妖孽,当时就应该掐死你”的毒语伤害了的人,怕是没有比这更让人痛心了的吧,带着世人不被理解的遗憾就这样死去。
但这些世态炎凉的真事,震撼我却没有触动我内心那根柔软的弦,阿小和阿小却给我了这样大的震撼和触动,读到前面“我”所遭受的一切苦难或所闻的一切苦厄都远没有这一章节让人心痛。
《皮囊》读书笔记6
已经好久没有看一本书让我又画又写。
让我这么血脉喷张。我种文学小说,我是排斥的,我好像不喜欢听这种故事,总觉得那种心理学,经济学,如何使人变得聪明,会说话,才是让自己变强的决胜法宝。我好像在厚朴的身上看到自己欲张狂妄的不可一世的理想,总觉得自己应该是放荡不羁,活得洒脱,与众不同的。然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那种总是被梦想膨胀撑大的自己心里有把秤,曾经内心也有一万种幻想出来的愿望和现实也很冲突。
或许正是没有厚朴那样对内心欲望强烈的实现所抱有的决心,所以只能弱弱的放弃。在我这个年纪也很通熟的想要强调理想,就是以后怎么尽量赚到钱怎么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功利心,但是始终明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也在被现实一步步的磨平棱角,但也明白社会就是这样的。改变不了世界,所以只能改变自己。唯一觉得庆幸的是,作者想要珍惜的,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做。作者说的.话让自己很有共鸣,不管是阿太说的,还是对于母亲对于父亲的强烈执着的爱,还是病房里人心与人心之间的隔阂,厚朴被幻想出来的欲望撑破的自己。还是阿小的逐利。张美丽的追求……都让我觉得生活很现实。
同时也很有血有肉。在各自的皮囊里无处安放躁动不安的灵魂经过多少次的挣扎才会找到一种与社会现实的相处的模式。你我他都是。很值得自己思考。
《皮囊》读书笔记7
沉!这本书勾勒的父亲真实又沉重,包括其他人物。前面九章包括两个“阿小”扣除一个“神明”共九个人物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父亲的形象是“懦弱又可爱,兢兢业业一辈子”;母亲的形象有时刚强,有时“慷慨”有时又无比“脆弱”;爱情的得而复失、生活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死亡,“美丽”的形象是呐喊又无助;两个“阿小”的对比,角色的互换性十足,两个人物妥协于生活的方式,一个是得到“香港”,一个是得到“香港的幻想”,“阿小”的形象是“香港”;“文展”心门的敞开与闭合,不合时宜的负重前行,文展的形象是“唇”或者蠢;“厚朴”的五音不全,玩性十足,闯爷一枚,把有形无形的“hope”贯彻始终,厚朴的形象是“青春无敌也有敌”。其余两位,阿太和“圣诞节”朋友就按下不表吧。
蔡走出一扇门又走进另一扇门,门里面“拓”出的风景真实的同时又极其凄凉。有对家的记忆,有对儿时的回忆,有对中学和大学的追忆,最后是对自己对命运的不断追问。这些追问有的答了,有的又没答,确实帮助读者发现了自己的内心,内心已经存在的东西。
《皮囊》读书笔记8
生而为人是每一副皮囊的共通点,每一副皮囊下的灵魂又让你我各不相同,灵魂折磨着皮囊,也正中了那句皮囊就是用来折磨的,而不是用来伺候的。
处于浮世,常常觉得忙、茫、盲,人生这份答卷不是单选题也更非多选题,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份连问题都没有的综合分析题,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敢停下,跌跌撞撞与现实对抗无数回合,因为我们都不甘于交一份空空如也的白卷,又或许我们只是用忙在逃避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那个问题,一旦停下来,会不断的拷问自己,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有时候又因为太过忙碌,越是忙碌越是空,空的只剩一副被灵魂折磨得残破不堪的皮囊,一副皮囊在盲目的拼搏着。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灵魂囚禁着皮囊,让生命变得厚重,而这份厚重感常常压的我们快要窒息,也因这份厚重感,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甚至到后来,会发现不是真的可以不care得失,只是越来越会安慰自己,成熟,大概就是变得越来越会自欺欺人。
我一直不理解,也一直像个任性的孩子接受不了,为什么时光这列车一定要开得这么快,为什么还要有各自那么多分岔,我不知道我们这么急匆匆地到底要去向何方?但我知道,或许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大呼小叫,那些静默的人,内心里肯定和我一样地潮汐。
《皮囊》读书笔记9
是顺着李敬泽的序开始读的。序写得好,尤其是捕捉到的失父的伤心,竟然也成了我全书阅读的惟一泪点。我知道,共鸣应归功于作者的唤醒,这是一部不想让人们遗忘过去的书,它也许达到了本应的目的,其畅销程度或许堪比对岸的吴念真,二者有某些的共通,比如都是生者对逝者的追述,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吴念真的文字感受不到价值评判,但《皮囊》有,读罢会觉得心里的那种不好受,不是因为情节的,而是因为人性的。它只是在重复着每个人都有的人性的弱点,不仅是人性的,还有文化的。
它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中国文化中剿灭人之快乐的“无物之阵”,鲁迅在创造这个概念的时候,描摹了一个想冲出铁屋的人,他把投枪掷向了所有他能看到的“敌人”,然而他所看到的不过是幻像,他一个也杀不死,最后倒下的只是他自己。然而那些敢拿起投枪的人是错的吗?如果世间给他一点温暖,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可能。可惜这本书的意义表达比“死”还冰冷,起码给我的是这种感受。于是回想起路遥为什么伟大?因为他描摹的人生再悲伤,还是能够感觉到他那颗暖的心。
《皮囊》读书笔记10
生活远不止眼睛所及看到的这一副样子……
我们的皮囊裹夹着我们的灵魂,灵魂背着这副皮囊在行走,
这是一本适合在深夜一个人独自阅读的好书,而我利用一个零散时间堆砌而成的时间内阅读完,无疑有太多浮躁,故而我想这是一些需要重读一遍的好故事
那个最终湮没在别人甚至自己父母口水中的张美丽;那个家境遭遇变故的香港阿小以及总在模仿渴望中的渔村阿小;所谓‘别人家孩子’的楷模人物天才文展;还有肆意张扬要过不一样生活的厚朴……
曾经表面的繁华与光鲜往往最后只是换来一片唏嘘,然而却是我们普通人所希望皮囊能够一直呈现的美丽样子,而一时的失意与悲愤却让我们去经历风吹雨打,打造的坚毅的皮囊往往更适宜我们灵魂的安放……
或许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痛苦或美满,而灵魂的厚重与清澈才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心。太在意去膨胀这副臭皮囊生活往往越走越远,而灵魂的酣畅淋漓与满足往往才更容易遇见最真实的生活。
因为,或许,是我们强加赋予了生活太多的意义,而生活原本的样子就是平淡,一如朝阳的东升西落,一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皮囊》读书笔记11
放在书架中很久了,不管是电子版还是实体书,也一直没有拿起来,说实话,以前每一期都会看,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个问答,诸如此类,出版的书是,不知是时代下青年的原因,还是编辑的喜好选择,表达,描述,中心都说不上不好,但就是不能够在心里留下太多痕迹,各种风格的,漫不经意,深沉,散漫,冲动,悲呛,喜剧性,怀旧等,年龄渐长,也愈来愈难以激起涟漪。在这种个人偏见下,皮囊也迟迟未看。人生来一具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从阿太,父母,阿小,张美丽,HOPE(厚朴),生命中经过和相交的一部分人生,各人环境我,各具性格,生命之重,不在于每个人的性格思维,而在于时间时代和冥冥中命运给所有人复杂缠绕的牵扯与遭遇。
一直都很喜欢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上帝视角的小说,能将一件事情方方面面极尽详细的叙述出来,从环境到事态发展,作者操控情节又不干涉其中;另一种就是自身经历与其中想法,也许带有一些个人观点,但却已自己视角看整件事,直指内心。唯一的难度就是不着痕迹,不刻意描写,也不刻意回忆,不刻意添加。
《皮囊》读书笔记12
借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三天读完此书,相似出生境地一步步并入城市生活的我好像过电影般硬生生的回到童年待过的乡村,学校,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快速的在脑海中闪过,这期间也有对过往的种种质疑,追忆,探究和假设。
反复又把我带到那个从小酷爱读书,急于借此了解世界,和自己内心对话的影子前,似乎过去的这些年都白过了,如同作者一样,到现在都没明白我究竟要怎样的生活,怎样回答我直面的人生,总感觉被现实的世界拖着在蹒跚躅行,突然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会莫名的焦虑和愤怒疑惑无奈!不得不说,文中对于人物内心的独白雕琢的务实而细腻,是我喜欢的风格,潜意识中享受于此的同时也在将其归于自己语言的储备库中,想想哪天自己也能以这样的笔触描述活生生的自己及逝去的日子,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①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②所以简单的死和简单的创伤都是最低级的疾病。
③“所有人都是生来赎罪,还完才能撒身。”“上天堂的灵魂是不会让人梦到的。”
④如果神灵要亲近某人,必然要发现某人的需求,然后赐予她。人最怕的是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母亲后来说的。
⑤“每一种困难,都有神灵可以和你分担、商量。”母亲就此愿意相信有神灵了,“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真挺好的。”
⑥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⑦我不理解母亲在那些庙宇里度过多少艰难的事情,在我的这段记忆中,只是那浑厚的沉香,慵慵懒懒地攀爬,而圣杯和地板磕碰出的清脆声响,则在其中圆润地滚动。
⑧但时间像水一样,把记忆里的那张脸越泡越模糊
⑨车依然在开,那座桥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桥上一点一点的灯影,快速滑过,一明一灭,掩映着车里晃动着的疲倦人群。
⑩他们都是这城市的组成部分。而这城市,曾经是我们在小镇以为的,最美的天堂。他们是我们曾经认为的,活在天堂里的人。
11.实习是没有收入的,但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实世界:真实的利益关系和真实的人性。要训练自己和真实的世界相处。
12.“所以我们要创造我们的生活。”
13.就这样,我和厚朴朝两个方向狂奔,以自己的方式。
14.他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我没有直接反驳他,也许,我也在隐隐约约期待着,有人真可以用务虚的方式,活出我想象之外更好的人生。
15.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16.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17.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18.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我根本不敢去判断自己的人生,也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
19.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20.或许,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21.任何事情时间一长,都会显得格外残忍
22.生活中,我一直尝试着旅客的心态,我一次次看着列车窗外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迎面而来,然后狂啸而过,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要不为所动,因为你无法阻止这窗外故事的逝去,而且他们注定要逝去。我真以为,自己已经很胜任游客这一角色,已经学会了淡然,已经可以把这种旅游过成生活。
23.其中好几次,我真想打破那个玻璃,停下来,亲吻那个我想亲吻的人,拥抱着那些我不愿意离开的人。但我如何地反抗,一切都是徒然
24.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红楼梦好词:
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 自相矛盾 不近人情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敝巾旧服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荣华富贵 利物济人 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 安身乐业 假语村言
高谈快论 云山雾海 荣耀繁华 仙形道体 补天济世
利物济人 永佩洪恩 美中不足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万境归空 鲜明莹洁 安身乐业 闺阁琐事 小才微善
离合悲欢 称奇道妙 喜悦检读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君仁臣良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眷眷无穷 吟诗为乐
观花修竹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通灵宝玉 山崩地陷
癞头跣脚 粉妆玉琢 乖觉可喜 跛足蓬头 惯养娇生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 直鼻权腮 抢田夺地
鼠窃狗偷 民不安生 鼠盗蜂起 薄田朽屋 好吃懒作
无可奈何 乌帽猩袍 目瞪口呆 侧目而视 山环水旋
守丧尽哀 齿落舌钝 答非所问 峥嵘轩峻 烧丹炼汞
五彩晶莹 浊臭逼人 华冠丽服 雕梁画栋 掩面涕泣
削肩细腰 俊眼修眉 言谈不俗 修方配药 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 盛妆丽服 小巧别致 轩峻壮丽 四通八达
甜言蜜语
红楼梦好句:
1、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2、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5、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6、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7、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8、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9、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
10、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11、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12、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13、什么金玉良缘,我看是木石姻缘。
14、这人间不过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
15、幽情缱绻云何痴,幻虚由来转荒唐。
16、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17、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9、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20、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
2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2、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23、悼红轩中悟辛酸,红楼梦里肝肠断。
24、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25、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26、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27、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28、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9、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30、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31、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32、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33、一声杜字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34、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35、花原自怯,岂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36、帘外蕉叶竹梢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
3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8、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39、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40、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江潮。
41、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42、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43、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44、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45、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46、一聚一散最伤神,还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来喜散不喜聚。
47、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48、昌明隆盛之邦,诗李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49、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50、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51、忽然林黛玉问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到:“我为林姑娘病了。
5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53、忽又听见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此事更为可罕,合族都称叹。
54、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55、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56、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57、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望珍惜。
58、我所居兮,田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我所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兮,归彼大荒。
59、早知人情比纸薄,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万般恩情从此绝,只落得、一弯冷月照诗魂。
60、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61、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了家中旧曾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是皤然老妪,着他们带领管理。其日月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就令贾蔷总理。
62、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63、原本有心爱相随,付出寸心有尔时,二人无缘难相配,牛过独木是人为,无言难平情缘事,宝玉只为女儿醉。
64、小红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遇见贾芸要拉他,却回身一跑,被门槛绊了一跤,唬醒过来,方知是梦。
65、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66、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67、可巧凤姐正在上房算了输赢帐,听见后面一片声嚷,便知是李嬷嬷老病发了,又值他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排揎宝玉的丫头。
68、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69、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源起佛经中的一则故事,警醒人们“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
70、一僧一道告诫灵性已通凡心正炽的灵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曰:我要去。
71、天地间正邪二气互搏,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若在富贵公侯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在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是生于薄祚寒门,亦必为奇优名倡,一样不是俗物。
72、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73、看看三日的光阴,凤姐宝玉躺在床上,连气息都微了。合家都说没了指望了,忙的将他二人的后事都治备下了。贾母王夫人贾琏平儿袭人等更哭的死去活来。只有赵姨娘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
74、十年日子回眸间,忆往昔,自难忘。少年壮志,失落在何方,纵使相逢也陌路,情以淡,心遥远。夜来幽梦忽还乡,麻花辫,蝴蝶绕,相对无言,唯有心意连,料得人生无常事,不相见,意自忘。
75、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止,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还带馀哀。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祭。七日后便送殡掩埋了,别无记述。只有宝玉日日感悼,思念不已,然亦无可如何了。又不知过了几时才罢。
76、宁府送殡,一路热闹非常。刚至城门,又有贾赦、贾政、贾珍诸同寅属下各家祭棚接祭,一一的谢过,然后出城,竟奔铁槛寺大路而来。彼时贾珍带着贾蓉来到诸长辈前让坐轿上马,因而贾赦一辈的各自上了车轿,贾珍一辈的也将要上马。
77、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78、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
79、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80、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也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熬了各样细粥,精美小菜,令人送过来。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预备凤姐。凤姐不畏勤劳,天天按时刻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女眷来往也不迎送。
81、忽见两个太监骑马缓缓而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面西站立;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隐隐鼓乐之声。一对对凤蛄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