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3、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4、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赏析: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诛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5、林冲集中力量对付主要仇人陆谦。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赏析: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林冲杀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最后用在了杀主要仇人陆谦身上。
6、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举起来,之间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7、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赏析:首先风雪的设置为下文铺垫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深入。风雪之日,天气恶劣,也是恶人猖獗之时,风雪掩盖之下,阴谋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正因为风雪天寒,才有林冲出门沽酒买肉,草屋倒塌,借宿山庙,使林冲得以远离火海,逃得一命,使恶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未能得逞,构思可谓精巧缜密。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的故事精彩、语言动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名著水浒传经典片段摘抄加赏析吧。
1、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3、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4、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赏析: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诛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5、林冲集中力量对付主要仇人陆谦。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赏析: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林冲杀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最后用在了杀主要仇人陆谦身上。
6、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举起来,之间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7、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赏析:首先风雪的设置为下文铺垫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深入。风雪之日,天气恶劣,也是恶人猖獗之时,风雪掩盖之下,阴谋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正因为风雪天寒,才有林冲出门沽酒买肉,草屋倒塌,借宿山庙,使林冲得以远离火海,逃得一命,使恶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未能得逞,构思可谓精巧缜密。
8、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陕西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因为打死了强占民女的恶霸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智深。后因酒后闹事,又被送到东京(现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管菜园。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游手好闲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来个和尚,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哪知鲁智深一身好武艺,这伙泼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鲁智深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了粪坑,其他的吓得纷纷求饶。第二天,这伙人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次日,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都在廨宇安排了,请鲁智深居中坐了。两边一带坐定那三二十泼皮饮酒。智深道:“甚么道理叫你众人们坏钞?”众人道:“我们有福,今日得师父在这里,与我等众人做主。”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们做甚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直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赏析:倒拔垂杨柳体现了鲁智深的有勇有谋:初到一个地方,深知猛龙不敌地头蛇的道理,所以一出手就镇慑住了几个小混混,让他们以后不敢再生什么冒犯的念头。体现了鲁智深有万夫不挡之勇,一个人可以倒拔杨柳,想想这是多么大的力气,由此也可深知鲁智深武艺高强。俗语所说“一力降十会”,作者由此埋下伏笔。也体现了鲁智深不拘于小格,豪爽,.不拘于出家人不理红尘事这一说法,在红尘中几个小混混面前展现其万夫不挡之勇。也因此在这个时候他才能结识林冲这个同样豪爽的人。正所谓“英雄相惺惺相惜”。
9、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10、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赏析:林冲本是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却说自己与高俅交恶,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动的展示了林冲这个下级封建官员在官场社会生活中忍气吞声以求生存的苟安性格。
11、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12、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13、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赏析:此处林冲以断绝了所有返还朝廷过旧时生活的可能,满腔怒火蓬发,语言行动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14、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
赏析:这里是林冲和娘子的对话,为什么把它选上呢,因为这体现了林冲对自己娘子的真心啊,如果没有真心对她,试问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15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16、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赏析:花会红,但是不会红过百日,迟早一天要凋谢,人的运气好,不会好过千日,总有运气差的时候。
17、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赏析: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话里的豪情终究难掩不舍之情!
18、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赏析:白胜吟唱的这四句诗全书之魂,表现了在天灾,人性的严酷生活煎熬中,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的生活画面。大奸臣蔡京、梁中书搜括民脂民膏,招致天怒人怨,把他们的罪恶脏物夺回到人民手中,就非常切合人民的意愿。智取的成功还充分体现了被压迫者的智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本文为水浒传读书摘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水浒传读书摘抄
1、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3、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 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5、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赏析: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诛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6、林冲集中力量对付主要仇人陆谦,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赏析: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 林冲杀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最后用在了杀主要仇人陆谦身上。
7、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举起来,之间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8、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赏析:首先风雪的设置为下文铺垫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深入.风雪之日,天气恶劣,也是恶人猖獗之时,风雪掩盖之下,阴谋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正因为风雪天寒,才有林冲出门沽酒买肉,草屋倒塌,借宿山庙,使林冲得以远离火海,逃得一命,使恶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未能得逞,构思可谓精巧缜密.
9、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篇二:水浒传读书摘抄
一、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怎生奈何?”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二、林冲再要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我三人占上,头领再要让人时,晁盖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道:“今番须请宋杜二头领来坐.”那杜迁宋万见杀了王伦,寻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们?不若做个人情.”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十一位。
三、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远远地晁盖公孙胜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引五六十人,三二十匹马,齐来接应.一行人生擒活捉得一二百人,夺的船只,尽数都收在山南水寨里安顿了.大小头领,一齐都到山寨,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众头领各去了戎装军器,团团坐下,捉那黄安绑在柱上;取过金银缎匹,赏了小喽罗.点检共夺得六百余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得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四、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五、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六、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
七、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八、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九、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刹!
十、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寻了半日,并无有人.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他老娘.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