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观后感1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联大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中国昆明。因为中国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平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席位几近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联大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联大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联大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联大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联大,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联大,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九零后》的观后感2
初接触这个名称时,就存有疑惑,此90后,可是指的现在初成年的“90后”们,在看清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们:98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就顿感,“九零后”这个片名,有点取巧。取巧之外,也恰当。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访的时候,基本上都过了90岁,他们是妥妥的“九零后”。其二,影片主要讲述他们在“中国曾经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求学的故事,那时候,他们风华正茂,一如当下的“九零后”。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等。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pure”的邓稼先等等。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已经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笔影像。
一所在战火中临时“联合”的大学;一所以简陋的砖瓦房为教室、以茅草房为宿舍的大学;一所师生时刻准备着“跑警报”的大学;一所仅仅维系了九年的大学;却大师云集,更培养了史上最强的一届“九零后”。
其中,“蒙太奇”式的两位大师回答,也是可爱到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了。原来,西南联大的“文学课”,采取的教学法很特别,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每位讲两周,完全抛弃了常见的系统性的教学法。理科生杨振宁坦言:“这样完全没有系统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许渊冲却激动地表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学课。”
西南联大对一年级新生实行“通识教育”,学子们齐聚一堂,不分科。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分别属文科、理科、工科,却因为“通识教育”成为同学,其后,他们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这样的“通识教育”,很可能是西南联大大师辈出的重要基石。
活着的“九零后”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而邓稼先、穆旦、汪曾祺、缪弘等他们都是西南联大的“可爱的人”。穆旦、缪弘的人生际遇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运坎坷,炼狱重生后,诗风、文风大为不同。缪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留下学号的联大学生,用生命在述说自我的救赎。
曾经,我有对邓稼先先生的提问,为何如今诞生不出当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伟人,现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九零后》的观后感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平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平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平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联大”,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九零后》的观后感4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平”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平”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近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联大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联大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读了《我是90后》之后,感慨万千!悲伤、快乐一起迸发;心中的那旧藏的不平,终于在此刻得以平服,我要我的滋味!。我不禁叹到:莫知青年奋斗勤,何谓责次不前行,夜尽天明灯灭了;谁知?墨卒纸消有几分,力尽博得仍忧惧!为何?长编短棒还嘲愈,手指隔墙尸一具;不及,也无乐于也无情!
我是一名90后,我的爷爷奶奶很疼我;爸爸妈妈很爱我;哥哥姐姐让着我;在家他们说我是“小皇帝”可锯我所知,“小皇帝”是NBA里打篮球的。那个我不喜欢NBA,因为我不喜欢球,我一看到球我就想起了圆,一看到圆我就想起了考试,而一考试我就老拿圆。爸说我是养鸡专业户,妈说我是个傻蛋;爸他说从我一上学开始他就不喜欢鸡蛋,他说他有钱,他要把我下的蛋全都买走!他说做鸡不好,会被人骂。
妈说做鸡比做老二好,再说,没了鸡,那拿什么做鸡毛弹子啊!鸡毛掸子,就是家法的一个重要道具。我知道老妈要给我施家法了,跑不了了。老爸,HELP!!妈妈一把把我抓住---哇,妈妈的手好大啊!爸爸你好狠心——吃了我的蛋你还没给钱呢!哦,痛!妈,你别打了,我以后不养鸡,我养鸭行不?
今年我15岁了,爸爸说:娃,长大了。妈妈说:孩儿,要有出息啊!我现在不羊鸡也不羊鸭了,我改行了——从那次后,我决定一定不自己养鸡养鸭,我要别人养。我吧有钱,我要吃蛋要我爸买!爸说你要是不卖火柴(就是我考试地1分),你要啥我都给你!他说要我自力更生,他说人要学会骗人,他说无商不贱,他要我用一根火柴换人家两个鸡蛋!(就是100分)我认为我办不到!因为我是个很负责的人,我现在学了经济学了,不可以这样,这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我一个人拿了两个蛋人家会没蛋吃,我说一根火柴换一个鸡蛋已经很了不起了!(就是10分) 平时很忙,可一到我考试了他们就不忙了,他们在我考试前给我配了一个食谱:就是早蚕1给火腿肠+2个0,0。(也就是100分)可我不喜欢吃火腿,更不喜欢鸡蛋!我喜欢吃皮蛋,就是那中外面有一层泥巴,里面是那个透明的东西,很好吃。可他们就是不给外吃!他们说这不卫生!他们还不许我吃西瓜,不许我吃苹果。
他们就让我吃1根甘蔗和两个橘子(也就100分)他们还让我和纯牛奶,他们不知道那是多么的难喝!我喜欢喝伊力优酸乳,就我家菲姐打广告 的那个,我很喜欢菲姐!虽然他旁边还有个小白脸,我恨那个小白脸,爸给我很多零花钱,我就用来买这小子的海报,买到家之后我就剪碎他,烧光他!哈哈,真过瘾!!!
《我是90后》读后感1
当我拿到《我是90后》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浏览了一遍,感觉里面的故事很感人,然后就把这本书放在一边让它“休息”了。今天,老师布置了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写一篇《我是90后》读后感。这一次,我得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这一次阅读,令我深有感触。
看到马鹏飞比我没大几岁,可他从小失去爸爸妈妈,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疼爱,与年老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年龄大,患有多种疾病,又得眼病没有视力,生活不能自理,持家的担子落在了小小年纪的马鹏飞肩上。他天天早早起床,给奶奶送水送饭后再去上学。一放学,他直奔家里,帮奶奶清理身子,还为她打针等等,从不在同学老师面前说一声“苦”。在学习上,他是班级里的一位优秀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的前几名;在生活上,他们靠特殊困难照顾的一点钱维持生活,他给奶奶买药,生活的开支,都安排得津津有条,从不乱花一分钱。在汶川大地震“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他捐了50元,这是他与奶奶平时节省下来的呀。
马鹏飞同学在困难面前的坚强,对学习的珍惜,对身边的人学会感恩,从小知道要敢于承担责任,都令我非常感动。他的生活是那样艰难,可他偏偏挚爱生活,挚爱学习,挚爱身边的一切。想想我自己,生活在优越环境里,有爸爸妈妈疼爱我,是家中的“小公主”,可我遇到一点小挫折,一点小困难就要放弃,我难道不应该向马鹏飞同学学习,学习他克服困难,学会感恩,敢于担当责任的品质吗?
我们是90后,要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我们是90后,要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我们是90后,要学会创新、坚强、团结;我们是90后,应该担当责任,学会感恩;我们是90后,应该……
“90后”一个响亮的称呼!正是90后的骄傲和自豪!
《我是90后》读后感2
“我们都是90后,我们都是好少年……”。我哼着自编的小曲在心中对每一个90后的同胞们说:“我们是最棒的”90后的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能量,蓬勃向上。
我们敢于竞争,我们善于发现,我们珍爱生命,我们自信乐观,我们……
也请大家牢牢地记住:我们都是90后。
我们是幸福的90后,身处祖国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也是我们成为社会中坚的时代。的机智勇敢、福尔摩斯的敏锐观察力、芭蕾女孩——李月的阳光与自信、狼群团结互助的精神等等都值得我学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90后的小少年更应该努力学习,敢于创新。
我们90后继承了一代代青少年的优秀品质,我们就是接下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拿”智慧来击倒困难;当我们受到挫折时,我们应该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越挫越勇;当我们成功时,我们更不应该骄傲自大。“更高、更快、更强”已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绽放出美丽的笑脸,因为我们坚信: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就在一年一度的江东区跳长绳比赛中,我们仅仅以三个之差负于了对手。然而,同学们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沮丧,并且更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大家将失败化为动力,以更饱满的精神来对待这项比赛。我们勤加练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在一次一次地训练中寻找着经验方法,终于在第二次比赛中,我们报了一箭之仇,获得了冠军。我们是90后,越磨砺越光芒。
我是90后,我有着挥洒不尽的激情和力量,我将为祖国贡献出自已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向人们大声呼喊:“我是90后!”
《我是90后》读后感3
我从《我是90后》这本书中懂得了很多道理。特别是第4章里《懂得感恩,学会分担》的这一篇,让我觉得特别特别地感动!
鹏飞哥哥从小就没有了爸爸和妈妈,只有奶奶与他相依为命。奶奶身体不好,鹏飞哥哥5岁就懂得照顾奶奶,成了一个“小当家”。我现在都快9岁了,平时都还是妈妈照顾我,我只是偶尔帮妈妈捶捶背,擦擦自己的小书桌,都没有5岁的鹏飞哥哥做的事多,我真惭愧。鹏飞哥哥真了不起啊,他为奶奶做了那么多大人才做的事!
鹏飞哥哥自己很节约,可是对别人却很大方。汶川大地震时,他一下子就捐出了省吃俭用才得来的50元钱。我在幼儿园也捐了200元钱,那是外婆给我的压岁钱。我还参加了“思明区震灾义卖活动”。我向陌生的叔叔阿姨们卖出去了80元钱的香烛和CD,全部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们。当我把辛苦赚来的钱投进捐款箱的时候,觉得特别特别地自豪和骄傲!!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靠劳动得来的钱。
但是我做得还不够,我以后还要向鹏飞哥哥那样,乐于助人,对自己要节约,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大方!我要做一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
鹏飞哥哥说:“在学校有朋友、有老师,挺好;回家可以照顾奶奶,可以学习,也挺幸福的。”他非常地乐观、坚强和善良!
我现在也觉得我特别幸福,因为妈妈很爱我,老师也很爱我,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地生活和读书。可是山区还有很多没钱读书的孩子,他们不能象我一样可以看许多有趣的故事。
从今天起,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乐于助人,还要帮妈妈多干一点家务活,给爸爸倒水,给妈妈捶背,爱老师、爱同学,做一个象鹏飞哥哥那样的特别特别好的孩子!
《我是90后》读后感4
90后一个新潮的时代,90后一个崭新的名词,90后一支强大的后备军,90后更要飞翔。——题记
《我是90后》这一本书被我悄悄读完了,我才发现我的问题有多么大。我缺少的知识太多了,书上的许多知识我不了解。我读完此书后十分内疚,因为我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要求,我需要深刻的反思,我要做一个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这才是我们目前真正要做的。
反思自己,才发现自己的毛病很多,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缺点太多。我要达到这本书的'要求,他对我们的要求一点也不高,全都是日常小事和一点一滴的细节。试问,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忽视了细节,《我是90后》这本书给与我太多的知识、要求和鼓励。成了我的精神守则,它帮我改掉好多不好的恶习。
90后必须要学会一种精神——负责任,有些时候背负起责任,这是成功的第一步。背负责任的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责任感,
我是90后,要开拓新时代,我是90后,创造新的时代。我是90后,要做全面发展,我是90后,有太多太多的使命,我是90后,责任伴我同行。我是90后,做全新标兵,让自己进步,也促进别人进步。
我的心如大浪淘沙,阵阵的起伏。我深知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有太多习惯需要修补,我也知道习惯决定一切,我正在改变自己的一切,因为——我是90后,我必须要有一个新起点,必须要有一个新面貌,因为——我是90后。
《我是90后》读后感5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我是90后》。
这本书十分精彩,主要讲了90后独有的性格和品位。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具备非凡的创新能力、懂得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责任……这些都是90后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和能力,也正是90后的骄傲与自豪。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的确是这样。浙江省瑞安安阳一中的哥哥姐姐们,就开设了一家“少年邮局”。和其他邮局一样,少年邮局也办理收寄信件、销售杂志、邮票等业务。但不同的是,整个邮局的局长和员工,全是刚升入中学不久的学生。这些同学通过工作锻炼着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工作中快乐着,收获着,成长着。
在这本书里,我还认识了不向困难低头的李月,在5.12大地震中,灾难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左腿,但却没有让她的舞蹈梦想屈服于残酷的命运,大家都为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上海一小学四年级的翟羽佳,为了让汶川的受难同胞早日重建家园,把自己平时连看都不怎么舍得的三样物品进行了拍卖,并把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了汶川的小朋友们;13岁的马鹏飞,面对双目失明的唯一的亲人奶奶,更是不离不弃、竭尽全力照顾……。
我们现在可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整天围着我们团团转,把我们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好吃好喝、好穿好戴的都给我们,让我们形成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我们还动不动就会耍小脾气,自从我看了马鹏飞的故事后,我被他深深地感动了,他每天放学准时回家,做饭给奶奶吃,喂奶奶吃药,把好吃的都先给奶奶吃。从这故事里,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很幸福的,但我们得学会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疼爱和关心,我们也应该知足了,让我们感谢一下他们吧,即使微笑地说声“爸爸妈妈辛苦了!”也可以。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报答父母,这样应该才是最好的感恩吧。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分享、知道感恩。“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幸福的90后,懂事的90后,未来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享乐,更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