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
草房子观后感1
在《草房子》中,有一片油麻地,这里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
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学的一名学生。家境宽裕给了他十足的优越感,却没有惯坏他的脾气。他会把自行车借给同学骑,这也增加了他在同学中的声望。校长的儿子桑桑因为他出尽了风头而讨厌他。杜小康却邀他去打麦场骑车,并造就了一段短小的友谊。而他们贪玩导致打麦场的失火,桑桑选择看逃避,而杜小康却选择挺身而出揽下了一切责任。在这个还在念小学的人身上,我看到了他的责任心,看到了他有担当且宽容的心。
杜小康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父亲被人指责卖假醋,于是,原本令人艳羡的生活骤变。祸不单行,随之而来的是又一重打击。作者似乎有意突出他家的悲剧:本想东山再起的父子俩在养鸭时,鸭却把别人家刚放下的鱼苗都吃掉了。后来,杜小康的父亲死了。他们家闪耀了好几代、象征着尊严的红门被卸走。
杜小康家的红门是最让他们一家为之骄傲的存在。灾难甫一击来,面对咄咄逼人的债主,他们怎么都不愿拿这红门来抵债。可生活的苦痛却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父子俩。最后,杜小康父子俩麻木了,被生活击倒了,乃至杜小康的父亲随手就将红门拿出抵债,荣耀对他们已经不重要了。
油麻地的悲剧堆叠,杜小康只是一个小人物,可能不久就会从这里的老少口中被遗忘。但油麻地不会忘,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会忘,这个坚强、不服输、敢于承担、宽容的男孩在扛起家中的重担前,也曾是那么幸福快乐。
在油麻地这个大舞台中,曹文轩安排了其中的演员,其中最完美的,或许就是杜小康,作者刻画了这个人物的血肉,也赋予了他更深层的意义,照进了现实,照进了当时的社会画影。
草房子观后感2
看了电影《草房子》后,我认为它在以下几处与书中有所不同。
首先,在电影故事情节中侧重表现了杜小康的红门生活;而在小说里则重点描写了杜小康芦荡放鸭的生活。其次,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电影中的那个转学来的女孩儿——纸月,做自我介绍时,在黑板上写的名字令人大跌眼镜,看上去歪歪扭扭;而书中作者的描写却是“这孩子的字写得很秀丽,不骄不躁,是有来头的”……
还有,电影中没有表现艾地,而书中却是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包括书中细马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电影中也给省略掉了。我想,电影毕竟是时间有限,人物不能一一演绎出来,否则就会拍成电视剧了,因为电影是浓缩的精华,所以只能摘些主要的故事情节来演。
另外,电影在叙述时,是按时间顺序将每个人的故事,按照时间串联了起来;而书中的描写却是分人物来写的。书中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描写的很详细;电影则是把人物事情概括在一起,它是比较直观的,让人直接就能看得懂,比如:故事主人公是谁,什么形象,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事件等等。
不管是书还是电影,虽然他们有些不同,但是两者看完后,感触颇深,从几个小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成人身上难有的可贵的友谊。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和以独特的方式,为自己赢得尊重!
草房子观后感3
电影《草房子》说的是几个有个性的孩子的学校生活。一个叫桑桑的孩子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毫无疑问,桑桑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孩子。遗憾的是,桑桑没有得到包括当校长的爸爸的欣赏与理解。
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我很清楚,有个性的孩子更需要欣赏。没有哪个学生不想好的,或者说所有的人,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得到的欣赏。桑桑的很多异想天开的行为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欣赏。只不过是另外一种方式让别人肯定。
我想到一个词:“出头”。这是前几年我和一个老师说的,学生都希望出头。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出头,就在其他地方出头。例如在玩游戏上出头,在谈恋爱上出头。我接触的很多学生都是这样。所以我在有些同学成绩单的寄语上这样写道:老师相信在你玩世不恭的外表之下是一颗积极进取之心。老师希望你能够丢掉保护色,做一名表里如一、内外和谐的学生。
我还想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船工,头上有癞痢,机上人很木讷,很少与人交流。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他的名字,都喊他癞痢。又一次渡船,一船人拿他打趣,看谁能够把癞痢弄笑了。结果都失败了。最后一个人什么笑话也没有说,什么搞笑的动作也没有做,只是轻轻的喊了一声“王长贵。”癞痢憨憨的应了一声,然后笑开了:“您还记得我的名字?!”
人就是这样,尊重一个人、欣赏一个人不在于为他做了什么,重要的是是否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了。如果是他人需要的,一点即可,如果不是他人需要的,再多无益。
草房子观后感4
在我们的成长阶段与平常生活中,父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当我们伤心难过时,不单单只有母亲可以安慰我们,父亲亦可;当我们无聊郁闷时,不单单只有朋友可以陪我们聊天玩耍,父亲亦可;当我们被别人欺负,不单单只有哥们或闺密可以替我们抱不平,去讲理,父亲亦可。
《草房子》主要讲的是一个在油麻地小学叫桑桑的小男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但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却从不曾离开过他父亲的影子。
桑桑的父亲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他从未因为桑桑是他的儿子而任意的放纵他的任何一个不好的行为,做错了事依旧会惩罚他,无任何的偏袒与留情,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单单是校长也是桑桑的父亲,一个好的父亲不是去任意的放纵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 ,这样不失去爱他而是去害他,还他成为一个不好的孩子!所以,在《草房子》的前部分,桑桑的父亲一直在扮演一位对孩子严格严肃严厉的父亲,而在桑桑得了鼠疮后,对于孩子所流露出的都是一位慈父都所有的。他细心地开导着桑桑,不让桑桑难过;他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一直背着桑桑去寻医救治他的鼠疮;在桑桑靠在他宽大而厚实的背上,坦诚而虚弱地向他说着自己曾经的一些过错事时,他眼红哽咽,他心里难过,眼泪很想就此落下……
看着桑桑的父亲,就让我联想到我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他也是一个严格严肃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他像桑桑的父亲一样,孩子做的对就是对,做的错就是错,对了就应该奖励鼓励,错了就应该批评责罚,而不是看在他是自己的孩子的份儿上就放过他的过错。虽然父亲总是批评我的过错,但这却是他严厉的爱,因为爱我,所以父亲他才会关注我,才会看到我的过错,才会批评责罚我,才会在我做错时即使地让我知道。他的爱包还在他的责骂中,批评中,虽然难听了些,但话语中却从不失他的父爱。他的慈爱包含在他的严厉之下,就像恐怖的面具后面也会有一张倾国而又倾城的面容一样,一直用一个面具来掩饰着自己的美,自己的爱……
即使是对你再冷血的父亲,即使是对你在严肃的父亲,即使是对你再严厉的父亲,他,都是你的父亲,他永远都是那个在严父的面具后面默默爱你、默默关心你的父亲,那个不懂表达,不善言辞的慈父!他的爱是在无形之中的,是要你去发现的,是要你去细细地思索才能发现的!
每一位严厉的父亲,也永远都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因为爱你所以严厉,也因为爱你所以去掩饰很多东西,所以不要辜负了严父面具之下的慈父之爱!
草房子观后感5
《草房子》生动的描写了一段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耐人寻味。
这部电影主要写了1962年的一天早晨,一个文弱沉默的女孩儿和她的外婆来找桑桑的爸爸,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因为外婆想把女孩转到油麻地小学来读书,桑乔立刻答应了。从此以后,桑桑班上多了个名叫纸月的新同学。纸月纤弱文雅、善解人意,很快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一桩偶然的事件让爸爸桑乔知道了纸月是他的女儿。纸月身世之谜似乎水落石出后,桑乔依旧如往常般关心着纸月。不久,纸月相依为命的外婆过世了,因此,纸月悄然从油麻地消失了。杜小康与桑桑闯了一次祸后,勇敢地承担了全部责任,无意中把桑桑置于悔恨交加的境地。不久,杜家出了事,杜父大病一场,杜小康只好含泪辍学,跟着病弱的父亲离开油麻地去摆小摊,在生活的艰辛与贫困成熟起来,可他心里却时时刻刻都怀念着油麻地小学的同学们。一次,桑桑看见衣衫褴褛的杜小康在校门外摆小摊,心里很是难过,就偷偷帮助杜小康。不知就里桑乔,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一时间桑桑昏厥过去,一场恶疾悄然临身,桑乔终于悔悟,他背着儿子走遍城市乡村,求医问药。终于,卖茶老人的一贴良药让桑桑的病康复。
这部电影写的是乡村孩子们的故事,乡村的孩子与我们不同。他们自强、自立。当我们还在任性的让父母做这干那时,他们早就帮家长下地干活;当我们还在哭闹着让父母买什么玩具时,他们早就在家里做起了家务;当我们将父母给的饭菜零食毫不客气的吃完时,他们早就体贴的将饭菜做好并给父母或兄弟姐妹夹菜……这,就是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对比。
这部电影写的那么平凡,却有着让人跟着他们哭,跟着他们笑的魔力。
草房子观后感6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纯真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一颗童心”。观看完了《草房子》后,我的感触很深。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翕动的生命,就如同动日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逐渐展开。
桑桑,电影的主人公,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的爱,善良的心,懂事的男孩。为了保护纸月,而被欺负纸月的人打了一顿,还冒险跳下河;他因为喜欢白鸽而省下钱买来一大群白鸽,还给它们做了个窝;因为他们学校元旦表演的节目缺了一个人,他却肯为了他的校长爸爸而去剃头;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曾在下雨天放着满天白鸽,挥散着雨伞陶醉在雨中,在大热天气穿着一件棉袄;一个人孤独地在草房屋顶上喂白鸽;为了杜小康而剪了他爸爸所珍贵的本子而被挨了一顿打;耍小聪明帮蒋老师送信……
秃鹤,光着头的他在学校常常受到“特殊”的待遇,自尊心强的他因此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在头上抹生姜;戴帽子;在广播操比赛上故意捣乱都不曾让他如心所愿。一个元旦节目的角色扮演,让他在众人的掌声中赢回了属于自己遗失已久的尊严。在皎洁的月光下,我看到了一个顽强的生命,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秃鹤。
杜小康,一个经历坎坷的风光少年。因为家境而傲直;因为渴望而热衷;因为无奈而接受;因为残酷而面对;因为挫折而微笑。在学校摆摊时看到桑桑的那一幕时,我看到了他并没有被磨难而摧残,反而变得更加坚强,稳重,成熟。他接受了现实,但他也在挑战着现实,他在微笑着迎战着他的未来!
虽然孩子之间有很多的争吵,打架,疾恶的眼神,恶作剧。但看完了《草房子》之后你就会发现那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真正发于他们的内心的,孩子的世界永远是美好的,他们的心灵永远是纯洁的,眼神永远都是那么的可爱。这一切的一切在他们心里都是爱的诠释,只是他们不懂罢了。
童年更为美好,但童心更为重要!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何不写一篇
《草房子》观后感精选篇1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纯真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一颗童心”。观看完了《草房子》后,我的感触很深。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翕动的生命,就如同动日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逐渐展开。
桑桑---电影的主人公,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的爱,善良的心,懂事的男孩。为了保护纸月,而被欺负纸月的人打了一顿,还冒险跳下河;他因为喜欢白鸽而省下钱买来一大群白鸽,还给它们做了个窝;因为他们学校元旦表演的节目缺了一个人,他却肯为了他的校长爸爸而去剃头;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曾在下雨天放着满天白鸽,挥散着雨伞陶醉在雨中,在大热天气穿着一件棉袄;一个人孤独地在草房屋顶上喂白鸽;为了杜小康而剪了他爸爸所珍贵的本子而被挨了一顿打;耍小聪明帮蒋老师送信……
秃鹤---光着头的他在学校常常受到“特殊”的待遇,自尊心强的他因此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在头上抹生姜;戴帽子;在广播操比赛上故意捣乱都不曾让他如心所愿。一个元旦节目的角色扮演,让他在众人的掌声中赢回了属于自己遗失已久的尊严。在皎洁的月光下,我看到了一个顽强的生命,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秃鹤。
杜小康---一个经历坎坷的风光少年。因为家境而傲直;因为渴望而热衷;因为无奈而接受;因为残酷而面对;因为挫折而微笑。在学校摆摊时看到桑桑的那一幕时,我看到了他并没有被磨难而摧残,反而变得更加坚强,稳重,成熟。他接受了现实,但他也在挑战着现实,他在微笑着迎战着他的未来!
虽然孩子之间有很多的争吵,打架,疾恶的眼神,恶作剧。但看完了《草房子》之后你就会发现那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真正发于他们的内心的,孩子的世界永远是美好的,他们的心灵永远是纯洁的,眼神永远都是那么的可爱。这一切的一切在他们心里都是爱的诠释,只是他们不懂罢了。
童年更为美好,但童心更为重要!
《草房子》观后感精选篇2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但在关键时刻父爱和母爱一样的气吞山河。桑校长便是一位好父亲,在《草房子》这部电影中,他既是一位山区孩子的好校长,且是个孩子心中的好父亲。桑校长在孩子们心中树立着光辉的榜样。他年纪轻轻便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开始对其子十分严厉,但在一次意外中,其子不知得了一种不愈之症,桑校长带着病危的儿子四处寻医访药,最后还是在老天的感动下一位老先生的帮助下得以康复。这虽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情景,当作者把人物刻画得富有丰富的情感,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那般淳淳的亲情。这种朴实而真诚的父爱不正是我们这代青年人所应具有的吗?
想想电影中的桑校长,自己非但没有在儿子最困难的时候遗弃放手,而是在背后默默的为儿子的生存发展绞尽脑汁。当儿子看到好友杜小康因家变失学落魄到摆摊为生时,儿子毅然将父亲多年授奖的本子拿来我小康抄写课本。父亲不知情的条件下打了儿子,得知实情后的父亲心痛如刀割,但面对儿子的病情桑校长以顽强的勇气承担起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职责,毅然用真爱的伟大来拯救病危的儿子,亲情——父爱,在这一刻得到了伟大的`诠释。“父爱如山”不假,但此时此刻它以不再单纯,得以真爱的它立升“父爱如山,危机之秋,更显大爱。”草房虽陋,人心却澈。父爱的感人形式让我们遐想的心灵顿时成熟,以至于更加关注父母对我们付出的那份爱,想到这里我惭愧不已。
《草房子》观后感精选篇3
在《草房子》的故事中,有一座小学叫油麻地,这所小学中的大部份学生都是这个村庄中的,只有少数几人来自远方。但就是这一所平平凡凡的小学,发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陆鹤也正是这所小学的一个学生。陆鹤因为是个秃子而经常被一些调皮的学生叫做秃鹤,也因为这个称号,经常被一些同学欺负,也会被别人乱摸头。饱受欺负的他因此不想上学。可在爸爸的督导下,还是无奈地去上学。他戴帽子去上学时,帽子会被人抢走,且不归还给他。可当老师归还帽子时,他却将帽子扔进了河里,然后伤心地大哭出声。
他觉得失去了尊严。
为了挽回尊严,他在重要的会操比赛上,闭上眼睛跟着自己的节奏做。结果扰乱了整个比赛,令油麻地小学失去了第一名。在他心里,这是他挽回尊严的唯一方式。可真正因此失去了第一名,陆鹤又非常难过。
文艺演出即将来临,演出缺少一个重要角色,这个角色要求是个秃头。陆鹤很想参与这场演出,可又不好意思直说,他偷偷塞了一张纸条给老师,请求让他来扮演这一角色,以弥补上次自己所犯的错误。最后在老师和校长的鼓励与培训下,陆鹤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陆鹤因为这场表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悦。无处宣泄的情感让他感到无力,于是他偷偷躲了起来,再次大哭出声。从此以后,陆鹤在学校里不再像是无脸的小丑,他开始与其他人一起玩耍,不再厌学,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这一次,他真正挽回了自己的尊严。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或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另类而失去对生活的期望。故事中的陆鹤因为一场表演,重拾信心,不再厌学,不再害怕表对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我们自己应该相信自己可以,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知难而上,勇于克服困难,也勇于面对生活。
就像有一根小小的羽毛划过心脏最敏感的地方,遗留的时光微微的颤抖,我握住自己在泪光中快要模糊地双手,轻轻地,轻轻地擦掉……
——题记
艾地苦香
苦艾飘香,撒落一地的残黄……
映入眼帘,是满目的凄凉,那么,沉睡吧,继续。
艾地,依旧;苦香,依旧;只是人,走了吧?对,离开了,就像那一缕头发,随着剪刀刀刃上一抹光圈的划过,落下。
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吗?
对,所谓的幸福!
当我们面对她空洞的眼神,当我们看到那眼神里有渴望,甚至是哀求,是痛楚……我们又要如何?一如既往的排斥她吗?
的确,当一个老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对上如此残酷的事实,她,还能怎么样?又能怎么样?撒泼吗?世人都以为她就是一个发疯的老婆子,可是,谁又会懂她?谁又会听她的碎语,细细的飘洒在苦香里,久久的,久久的浓郁。
直到,那个穿过艾地,带了一身淡淡苦香的孩子,轻轻地叫了一声“奶奶”,她才知道,原来,梦已死,心还在!
油麻地的孩子,油麻地的大人,油麻地的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淡然的离开,甚至,当秦大奶奶终于感动,还有被感动时,她才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排斥苦艾飘香,只是,当愤恨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冲撞,一次又一次地报复,再报复,一切的一切,都会失去本质的,不是吗?
所幸,当油麻地的人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一次又一次的在是与非之间徘徊,秦大奶奶,终于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也把每个人,装进了曾经封闭的心里。
第一次,是救孩子,不,她是在用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将溺水的乔乔拖上岸,而她自己,却隐没在一声“奶奶”的余音里,久久,不会淡去……
她被救了上来,听到很大声,很大声的呼喊,“奶奶”“奶奶”……
第二次,是捞南瓜,就是那么一个成熟的南瓜,让她彻彻底底的睡在了众人的泪光,伴着那一声“奶奶”,安然的入睡……
试问,又有几人有她的胸怀,有她的气度?终是红颜薄命,秦大奶奶就那么安详的追着她消逝的容颜,像一株苦艾,静静地摇曳……
所谓,灵魂,摇曳。
红门残影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残年,吹乱了一地的残影,昔日的发繁盛,如今,只余下那落寞的红门,连人,也冷清了。所谓的世道,就是这么无情吧!
杜小康倚在门槛上,神情一如既往的高傲,却也陡增落寞。杜小康,这个清傲的孩子,还是被小小地,小小地打击到了,毕竟,红门给了他太多太多,却也夺去了他的所有,这个孩子,正如蒋一轮所说,绝非池中之物……
他爱他以前的生活,太爱太爱,以至于,在知道再也不能读书时,就那么放纵了自己。
他没错,他有什么错?他只是一个孩子而已,仅此而已!
静夜,当孩子们玩累了离去,他拾起他们玩剩的小棍,胡乱的挥舞,是,他在发泄,发泄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甚至,他可以去讨好他们,他的心伤了,真真正正的伤了!
随父亲去养鸭,他即使有万般的不愿,又如何呢?他杜小康绝不是低头认输之辈,放鸭,可以!他闭上眼睛,想象着昔日的红门,那么,回去后,一切都会回来的,对吧?杜小康静静地扬起嘴角,会回来的!一定会!
现实,还是一如既往的残忍。
没了,一切都没了,他和父亲的心血,就被那一阵狂风,彻彻底底的吹散了,同样,吹散了他所有的希望,梦想,果然是这么的容易幻灭!
他和父亲回到了油麻地,他还是杜小康,永远是杜小康!
红门被债主扛走了,他握着桑桑的手,看着那相伴了整整十四年的红门,渐渐地握的更紧,更紧……
可是杜小康,你知道吗,人定胜天,你,绝非池中之物!
希望你会记得,你是杜小康,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哭的杜小康,永远出类拔萃的杜小康,永远不可一世的杜小康!
药寮飘香
桑桑生病了,很重,很重的病!大人都对他说:“没事的,只是小病而已!”可是,桑桑又怎么会不知道,爸爸的关心,小伙伴的眼神,蒋一轮的慈笑,温幼菊的怜爱,一点一滴,桑桑都能感觉得到。他知道,他会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没有爸爸,没有妈妈,也没有纸月,没有柳柳,只有他,他会一个人去,就像一只鸽子消失在雪景里一样!桑桑看着水里的鱼,感觉身体轻飘飘的,他要走了,是不是?
“师母,这个书包送给桑桑吧,书包是我妈做的,可结实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纸月把“很多很多年”重重地说着。桑桑的母亲把纸月拥到怀里,轻轻地留下了眼泪,是啊,很多很多年!
桑桑坐在河边,默默地想着一些事情,也许,以后,没时间想了吧?柳柳乖巧的在他身边蹲下,“哥哥,妈妈为什么总是哭?”“因为我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我一个人……”桑桑的声音仿佛来自虚空,虚弱到令人抓不住。
“柳柳,我带你看城!”
桑桑记得,他答应过妹妹,要带她去看城的,只是,他很可耻的忘了,桑桑脸一红,他一定要让柳柳看到城,如果现在不看,以后,可能……
柳柳很开心,也很害怕!他怕哥哥会一不小心倒下来,哥哥,看上去,好弱小,弱小到柳柳想保护他,哥哥,好让人担心!柳柳咬着指头跟在桑桑后面,一脸的高兴,也有担忧!桑桑要带柳柳去看城墙,他看着小小的妹妹,又看看高高的城墙,硬是将妹妹拉上了自己瘦弱不看的背,一步一步的爬上去,冷汗,流下。桑桑又想起了温幼菊在药寮里唱的那首无词歌,他轻轻地哼了起来,柳柳不再挣扎,安分的趴在他背上,她好怕看见这样的哥哥,好怕!
纸月的外婆死了,桑桑站在桥这边,看着桥那边的纸月,她用白布条扎起了小辫,一步一步消失在桑桑的视野里,纸月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和慧思和尚一起,消失了,似乎是一对父女,在一个地方住了一阵子,又搬走了一般,很平常,很平常!桑桑看着小荷尖尖,突然感觉它就像纸月一般,在他眼前晃过,再晃过,每一次,都紧紧的牵动着他的心!
桑桑脖子后的肿块越来越来大,身体清瘦得出奇,眼睛在瘦弱的脸上显得尤为的大,空洞得让人心疼。
“我快死了,对吧?”桑桑这么想,他不想说出来,尽管这样,很难受,很难受!
桑桑想过要争取,纸月说的“很多很多年”,他不想让纸月失望,“纸月,纸月”桑桑默念着这个名字,是啊,纸月希望他活很多很多年呢!
桑乔带着桑桑连续找到了那个传说中很神的老者,这是希望,只要有一点希望,桑乔就不会放弃,一定不会!
“不过是鼠疮罢了!”
老者摸了摸桑桑脖子上的肿块,微微的一笑。
“鼠疮?”“对”
桑桑终是好了,那肿块奇迹般的消失,一切都好了,都好了!
只有桑桑知道,他已经死过一回了,那种感觉,他永远永远都不会忘,不会!
桑桑要走了,到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不叫油麻地的地方!桑桑久久的坐在屋脊上,油麻地,蒋一轮,温幼菊,杜小康……还有纸月,再见,再见了!桑桑闭上了眼睛,牢牢地告诉自己,“这儿,是油麻地,是一个叫油麻地的地方,有一个油麻地小学,有好多好多的草房子,有纸月,有杜小康,还有桑桑,桑桑……”
似乎有一滴眼泪落下来,落在苍白的手中,映出一个苍白的自己,还有,一个苍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