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1
说起大自然,人人都会神往。是啊,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谁不想去放松一下,走近自然,走入自然呢!那里空气清新,有柔和的轻风,幽静的草地,绿色的森林……让人有种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感觉。
《大自然的语言》文章主要写了大自然会说话,天上的白云,蚂蚁,蝌蚪,大鹰,大树,鱼,化石都代表着大自然不同的语言。读了《大自然的语言》,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奇妙的,大自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能告诉我们知识,可最重要的还是细心观察,如果你不爱学习,粗心大意,就算非常有用的知识从你身边走过,也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做每一件事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寻找奥妙。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文章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作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把例子加以比较,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同时还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2
今天,万里无云。我独自在家里阅读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美文!
文中描述了不是人才可以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发现。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如果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睛天。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如蚂蚁忙着搬家,出门就要带好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已到人间。大雁集队南飞,不就“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读了这篇美文,使我的感触很深。懂得了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会发现大自然的奥妙!
可是现在这社会的孩子,哪会这样啊!天天不是坐在电视前,就是坐在电脑旁。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以前爸爸小时候:爸爸小时候常一个人跑出去观察小溪流和天空的变化,跑到草丛中捉一些昆虫放在家里养,每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
我们也要多多去发现、多多去观察。总之一句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说起大自然,人人都会神往。是啊,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谁不想去放松一下,走近自然,走入自然呢!那里空气清新,有柔和的轻风,幽静的草地,绿色的森林……让人有种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感觉。
在这能让你感到无拘无束的地方,也有着自己的语言,也像中国的汉字那样博大精深,就像诗中写的:你看那天上的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你看到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号”?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自然也有语言。”的确如此,大自然的语言处处可见,大自然孕育了我们,记载着点点滴滴我们鲜知的.话题:晴天雨天、春夏秋冬、海洋冰川……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会聆听大自然声音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诗中提到的阿基米德、富兰克林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只有走进大自然,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妙不可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扑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吧!
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3
石头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要仔细观察。”落叶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落叶终究要归根的自然规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水滴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质。”……大千世界,万物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老师,花、草、树、木,无一不例外。人不是我们唯一的老师。
一块石头是何等的坚硬啊!可谁能想到,一滴水就这样成年累月的滴着、流淌着,一把斧子都锤不开、砸不开的石头,一滴水竟然办到了!硬是硬生生地砸出了一个“洞”,可不就是要坚持不懈吗?水都能这样坚持,何况人呢!
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只教我们一个知识,就像老师,那么水呢,它就可能只教我们一种品质吗?
看过流水吧,你们可能没有注意过,水在往前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石头、水草冒出水面,而水却没有因为这些东西挡住自己的去处,而是分开自己,越过它们,继续向自己的目标流淌。是啊,这些石头和水草不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吗?克服它们,踩着它们,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可不就是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吗?
万千世界,总有源源不断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任何奥妙之处,全部为你而展现!
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4
大自然丰富多彩,奥妙神奇,如一个新新世界,无处不在诉说它的语言,只要你细细聆听,就会听见大自然亲切的语言。
夜晚,月亮婆婆挂上了树梢。突然,一下繁星满天,一定是这些调度的小星星耐不住寂寞,给银河“牢房”划了道口子,逃了出来。准备在天上逛街呢!小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提着灯笼大街小巷地穿梭。这下可好了,牢里的小星星看了羡慕不已,把“玉皇大帝”的警告抛向了九霄云外,也逃了出来。这会儿真是众星云集,星光灿烂了!瞧!有几个小星星正围着月亮婆婆的故事呢!真好比众星拱月呀!
这时,一个上女孩在阳台观看这美丽的夜景,发出惊叹:“呀!好美的夜空啊!我有生以来,还没见过这么美的星空!”一个大人听见这惊叹声后走了过来,是女的,一定是小女孩的妈妈,她看着这满天的繁星,自言自语道:“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旁边的小女孩听了,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会知道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呢?”妈妈笑了笑,说:“宝贝,你瞧,天空上这么多星星预示着明天是个晴天呀!”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天上的星星听见了她们俩的对话,高兴得跳起了舞蹈……果然,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小鸟在枝头喳喳地叫……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转眼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读四年级了。有一天,科学老师让他们去校园里观察蚂蚁。小女孩在一棵大树下蹲了下来,只见她的眼睛直钩钩地盯着一群蚂蚁。哦,原来它们在搬家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看,一只大蚂蚁要头阵,扛着沙发带领抱着食物的的搬运工向新家奔去,几只强壮的大蚂蚁合力抬起一只螳螂,走几步,歇一歇,再走几步,放下休息休息,快到新家时,它们竭尽全力,喊着:“嗨哟,嗨哟”的口号,向前奔去。忽然,女孩的脑子里有一个谚语呼之欲出,“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第二天,女孩带上了雨伞,果然不出女孩所料,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自是一本神秘而令人捉摸不透的书,又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只要你仔细观察,宝藏离你不远……
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5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研究这种“语言”的科学叫做物侯学。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00字1
今日,观看了《大自然在说话》这部纪录片,心中顿时被震撼了,像是被掀起了波澜,久久无法平静。这部纪录片从大自然的角度,以第一人称与人类进行心灵的交谈,道出了大自然的心声,及当今世界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引人深思……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这时各个片段结束后都会出现的一句话。这句话贯彻整个影片。一直以来,人类肆无忌惮的向大自然索取着一切,并且现在变本加厉。人类的行为使美丽的大自然千疮百孔。大自然也将反击,受伤的将是人类自己。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是一句真理。
如今看来,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次数日益增多的海啸、地震、台风……不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吗?大自然已经忍无可忍了。人类向大自然索取了太多太多了,若不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将迎来更加沉重的灾难。因为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只是无限宇宙中微小的一粒尘埃,无权一次又一次挑战大自然的底线。
保护大自然,应从我们做起,从身边做起。作为新一代人类的接班人,从今天开始,我们应拒吃野生动物,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减少砍伐树木以及对能源的过度利用……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大自然是宝贵的,娇嫩的,我们应保护它,而不是让它遍体鳞伤。
保护大自然,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人类啊,醒悟吧,别再执迷不悟了!
大自然,在说话……
《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00字2
一组组不同的自然场景,一句句深情又客观的劝告。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需要大自然。多么现实的话啊!就好像鱼儿眷恋海洋、群鸟仰赖天空。
而海洋却在愤怒,天空也黯然神伤。他们都在为人类的愚蠢而叹息,树木、花、雨林、海洋他们是巨大的,他们为人类构成生存的家园,却也能在瞬间将幸福回收。一切都是人类所做所为的后果,大自然悄悄地告诉我们们,可我们依然旁若无闻,继续干着那“理所当然、司空见惯”的事。
回看《大自然在说话》你是否也因那其中花苞的惊艳绽放而心胸开朗,是否也应因波涛起伏的大海而心震如钟?可如今还有多少地方能供我们、供人类来拍摄呢?昔日随时可见的美景,如今却只能被收藏在小小的相片中,警醒后人。可这一切是谁的杰作呢?是闪电?是暴雨?都不是,那是我们咎由自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不断向前大踏步,却也不停地焚烧我们之前所拥有的贪得。我们的愚蠢使我们珍贵的水源不再清澈,不再纯净;我们的天空不再繁星闪烁,儿时那黑幕上的光亮也只能去想象,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探索科技吗?无法想象未来的人类,他们居住在钢筋板块中,许多动物遭遇灭绝,森林不复存在,难道那时我们还要去寻找下一个地球吗?不会的,因为我们早已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感恩之心。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人类自己所说的名言,如今却将它舍弃,嘴里人仍说着要发扬古人智慧。在我看来,保护好大自然便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与其和平相处,营造一个最美的蓝色星球!
《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00字3
今天,我观看了八大元素的组合公益片。主要讲了"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的道理。时刻提醒人类保护大自然,才会保护自己的家园。
自己的行为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这八大元素繁殖,人类才会繁殖,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大自然其实并不在乎人类忽略她还是随意作践大自然,大自然如果衰败,人类也会衰败,只有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才会发现大自然的美,我知道现在有些还是觉得自己无法挽回破坏掉的大自然,可是如果现在来保护大自然,就可以挽回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挽回做错的事了,之所以大自然没有放弃,是因为想给人类机会,不要以为没有机会,就可以一直错下去,一定要保护大自然,现在大自然的八大元素会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拿这次来说吧,如果不吃野生动物就不会又这种冠状病毒,也不会传染,我们也不会担惊受怕的在家躲着,还会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新年。
所以,让我们一起保护大自然,一起保护我们的祖国和家园,中国加油!
《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00字4
通过观看《大自然在说话》,我感觉大自然好神奇,她就像母亲一样,把一切调到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程度,好像一切都是为我们准备的。不过,我们人类却让这一切的美好慢慢的变坏,大自然的部分美好正在逐渐消失,大自然逐渐失去了平衡,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人类将从地球上消失,被大自然遗弃。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大自然,呵护大自然,让更多的人类去自觉地、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大自然,现在的科学完全可以创造出大自然本身不存在的物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保护大自然,因为所有一切的创造都离不开大自然,都是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如果没有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我们的环境不会这么美好,到处将是弥漫着硝烟,空气中充满着泥土的气息,等等,人类也没有了和平,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可是,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爱护大自然,我们应该领悟到大自然惩罚的严重性,可能这一次的病毒就是对我们人类的警告,好像在我们暗示:你们的破坏已经严重到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这是大自然在给我们说话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就应该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00字5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大自然在说话》的微电影,影片中有一句话“我是大自然,我可以重生,而人类不可以重生”,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是呀!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大自然母亲”“海洋”“雨林”“土地”“水”“木红”“花”等,我们人类要生存,一刻也离不开他们。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感到十分内疚。我们人类本就因大自然而生,是大自然养活了人类。而我们人类却时刻都在抢占大自然的资源,还有的国家,为了占取资源而发动战争。在硝烟之中,人类又是否想过大自然带给我们什么,每一样都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可人类呢?打着“人定胜天”的牌子,肆意破坏自然,甚至还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应当,本来就应该如此的。
人们又是否想过,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在伤害自己。我们时时刻刻在破坏环境呀!如城市高楼林立,却垃圾围城;人们贪图方便,树木乱砍滥伐;废水、废气乱排乱放等,让原本蓝天变得不再蓝,让那清澈的水变得臭气弥漫,这不正是在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吗?
总之,说了这么多还是一句话:“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我做起,从“垃圾分类”做起,请大家行动起来吧!
好久没有看到碧蓝的天空了,最近的天空被一层灰蒙蒙的薄雾覆盖着。想念那一碧如洗的天空。
你注意到了吗,曾经那个蔚蓝的星球,现已经千疮百孔,原来五彩缤纷的世界。已经变为以灰色为主色调。原来都是因为人类的出现。人类,一种可怕的生物。他们用钢管和水泥覆盖着土地,他们扯下森林的外衣,他们用飞机和潜水艇丈量和瓜分这天空和海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生化武器,毒害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壤。每一丝空气,他们贪得无厌,只为了谋取自己的那一份利益,他们将大自然找的'天翻地覆,依旧肆无忌惮。蜗居在水泥森林的人类,以为自己征服了自然,他们被自负,金钱,利益蒙蔽双眼,渺小的人类啊,不知道这沉痛的代价是什么。
“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我养育过比你们大的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你们大的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是自然的自述。我们不过是大自然的一批居住者,如果我们伤害了她,而她不必理会这渺小的人类,直接按下重启键,她自己又可以重生。而真正遭殃的便是人类自己。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大自然。也许就在这一刻,南极又有一瓣冰脱落,又有一颗珊瑚礁死亡,又有一只海鸟、鱼。或其他海洋生物误食化学废料而死亡,而这些也逐渐通过食物链将毒素带上人类的餐桌。
人类对大自然的摧残,正在以无数种不同的方式回到原来的身边。大自然尝试着给人类发出警告。无情的大自然,讨伐着人类最后的一次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