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雄关观后感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大江大河的“中流砥柱”,一旦有惊涛骇浪袭来,就越发巍然挺立,展现平波镇浪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主心骨越是坚强有力,就越能凝聚风雨无阻的力量。1月21日、2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连续两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1月24日,成立以省委书记王国生为总指挥、省长尹弘为第一副总指挥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专班,十多位省级领导靠前指挥,分片召集省辖市负责同志研究会商。河南全省上下齐动员,从省委到村支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全部武装起来,团结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了抗击疫情的`河南力量、黄河精神、中原效率,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应对能力、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交出了一份全国抗疫的“河南答卷”。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没有人是旁观者。。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基层。乡、村组干部、第一书记、警务、医务人员、广大群众,专业者尽其才,普通人尽其力,从城市到乡村,一亿河南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严防死守、不留死角,共同铸就联防联控的“雄关”。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穿越寒冬,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原野上忙碌耕种的身影、街道里川流不息的人群、工厂里机器轰鸣……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经济发展,中原大地已是一片生机。
咱们河南有力量,无论何时,不论何事!
河南卫视雄关观后感1
2020年初,从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到现在,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情绪都是一样的,担忧和期盼交杂,欣慰和感动同步。从那一个个义无反顾“逆行而上”的背影,到那大雪深夜里坚守岗位的身影,到“我没钱,但我能出力”默默送菜的菜农,再到外国街头得到一个又一个温暖拥抱的中国留学生……每一条疫情防控动态都牵动着中国人的心,而也一直有一股力量将我们的中国心紧紧得连在一起。
从容坚定,最美“逆行”。元宵佳节的一早,我的朋友圈被一群姑娘的照片“霸屏”,这是万盛派出的第一批抗疫队伍。据了解,她们是15名护士,平均年龄29岁,都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佼佼者,当中有一位年轻妈妈,孩子只有7个月大,为了上战场,刚在几天前断了母乳。视频里她们掷地有声,郑重宣誓:“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和感染患者救治工作,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看着她们背着行李包踏上大巴车从容而坚定的背影,我感觉热血沸腾,但视频转瞬的一个细节却让我泪流满面。虽然短短几秒,但我还是捕捉到一个年轻女孩朝着车下同仁挥手时眼里闪烁着的泪花,她后排的那个女孩,在发现摄影机后迅速把脸埋在臂弯处失声哭了起来……她们是勇敢的战士,却何尝不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虽然把最刚强的一面展现给了所有人,但在心里仍然有着万般牵挂。
将爱接力,默默传递。大概因为这本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姑娘们却背井离乡、踏上征途,这一条微信推送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就阅读上万,这座小城的人们相继转发,有的献上祝福,有的抒发感想……我也一样转到了朋友圈,配上了文案,因为以前在医院工作过,感触肯定更是颇多。一位阿姨看到后私信我说,能不能帮她打听一下这几位姑娘的情况?我起初不解,后来她说,她的孩子跟她们一样大,看到视频后她也大哭了一场,虽然不曾相识,但那种心情却是作为一位母亲无以言表的。她想在元宵佳节之际,给她们的'孩子包个红包或是给她们的父母买点小礼品,总之,想献出一份力量,让姑娘们知道,在她们默默奉献的身后,有人也在默默地爱着她们,帮她们守护着家人。
春天已至,未来可期。以上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虽然万盛不是重灾区,但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共产党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的医务人员,风里雨里坚守岗位的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普通群众……一样都不少,我想这就是中国精神,正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2月24日,万盛全区恢复正常上班,我们也陆续看到了全国各地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疫情防控更是充满信心。面对疫情,快速采取行动,这些举措都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相信,樱花漫天的江城、热干面香的清早,一定就在不远的春暖花开之时。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了国难当头民生至上的中国力量,我们见证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国精神,我们看到了大城小县众志成城的美丽身影……而这些不同寻常的种种,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任何考验,中国都不会被打垮,因为苦难中开花的中国,有着最可爱的中国人。
河南卫视雄关观后感2
当前,我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少不了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队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导致很多人才选择“孔雀东南飞”“进军北上广”,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各地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积极主动作为,让“孔雀基层飞”蔚然成风。
形成“磁吸效应”,让人才“下得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家有梧桐招凤凰”,优势资源、优质项目、优惠政策对人才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要畅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渠道,健全人才帮扶协作机制,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支持项目,重点围绕产业优势和民生项目加大人才支持力度,进一步吸引和补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要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完善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大激励力度等倾斜政策,推动专家服务基层、“三支一扶”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发力。要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视野开阔、不唯地域、不唯学历,研究探索用柔性化、弹性化方式引才,满足本地需求的有效供给。要打造更加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用科学、长远、大度的评价标准评价人才的创新活动,允许“十年磨一剑”,容许失败,鼓励人才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发挥“集聚效应”,让人才“待得住”。引进人才待遇固然重要,但用票子、房子、位子、“帽子”留人总是暂时的,而营造一个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软环境”,才是招才引智的长久之计。当前,一些地方在招才过程中重物质轻感情,简单粗暴的在物质条件改善上盲目投资,却严重缺乏与人才的情感交流;有的地方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干事创业等软件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欠缺,人才引进后又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级各地要大兴惜才爱才敬才之风,学会在感情投入上做文章,多往人才那儿跑一跑,多和人才交交心,举办人才交流座谈会,及时了解人才的内心状况,营造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关心关爱,做细服务保障平台,为人才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跟踪式的精准服务,切实解除其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提升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的人才聚集力,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激发“鲶鱼效应”,让人才“干得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要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人才只有“才尽其用”才算“干得好”。现实中,部分单位只重视引进人才,却不注重人尽其才,甚至把费大气力引进的人才当成摆设,造成潜在的浪费。各地各部门对引进的人才要充分信任、多压重担,搭好用才之台,采取目标任务导向、个性化定制等使用方式,做好体制机制设计和政策调整工作,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空间。要有监督考核的机制,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考核评估,优胜劣汰,不发“铁帽子”,确保尽其才尽其责,时刻保持人才队伍有进有出、“一池活水”。同时,还要注重用才和培养开发并重,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在“引才”的基础上“育才”,不断提高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
真情洒满扶贫路观后感1
脱贫工作是事关民生工程,事关祖国千秋大业和群众奔小康的重大使命。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
多地驻村干部和党政领领导采取了进村入社到户、座谈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指导计算人均纯收入和贫困户同吃同住等方式,认真做好脱贫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短板:如,信息不一致;部分贫困户未达标;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方面不足;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领导干部还存在察桌边球观念等问题,
笔者认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脱贫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切实发挥驻村干部、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时,要主动作为,措施精准,务求实效。从实际和特色优势出发,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帮扶贫困村村民思想教育,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其“等、靠、要”思想,从思想、意志上先扶贫,引导村民转变脱贫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同时,面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身为帮助脱贫的干部要踏踏实实帮助贫困户,切勿以此为契机,谋取私利,不可在工作上打察边球,让扶贫工作名不符实。
总之,脱贫致富不仅要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贫困县真正摘帽,使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真情洒满扶贫路观后感2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有力部署,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凝聚了共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增强了信心。
坚持不懈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还要再加把劲,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吸纳当地就业;组织好产销对接,抓紧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脱贫攻坚也不能掉链子。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才能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我们要坚定信心,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