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新疆哈萨克族,这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他们与大自然贴得很近,因此我很相信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灵都是那样的纯净,看到那遍地小花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白雪以及白雪尽头那一排排整齐的杉树···
《鲜花》观后感【篇一】
昨日偶然看了国内电影《鲜花》,在看的整个过程中,多次情不自禁掉下泪来,“美”与“悲”两个字一直冲击着我的感官和心灵。这是一部导演得相当成功的电影,虽然情节简单,但可以深深品味到——导演懂得了大地的灵魂,懂得了“沉默”、懂得了音乐、懂得了“极美”、懂得了生命所有的无奈和欢歌……中国的导演,大多数不懂得沉默,因此真正耐品、深刻的电影很少。或许是浮躁的背景里养育不出深沉的灵魂,每当看中国影片,里面人物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不但说,还说得不精炼不艺术,我就会倒胃口,想起日本影片《追捕》中的男主人公杜秋,从头到尾没说几句话,却刻画出了一个真正深沉、充满力量和充满个性和神秘感的男性形象···虽然不一定每一个角色都需要演员去沉默,但我仍然认为,一个导演只有懂得了沉默,懂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才是拍好电影的第一步。而这一部《鲜花》,却在偶然间让我体味到了其中的韵味,其陈述的故事,是对生命与爱的恒久咏叹……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新疆哈萨克族,这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他们与大自然贴得很近,因此我很相信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灵都是那样的纯净,看到那遍地小花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白雪以及白雪尽头那一排排整齐的杉树···我的心被那种慑人魂魄的大自然的美而震撼,心忽的隐隐地痛起来,觉得自己长期在高楼大厦里消耗着生命,不觉悲从中来……忽然觉得,我们的生命,在远离了大地的怀抱以及大地灵魂的浸染,势必会少去了许多光彩……这导演是懂得电影艺术的,其中许多通过光与影的处理达到了极美效果的图景,确实可以久久印在观众的心底!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鲜花,出生在草原上的古尔邦节(哈萨克族传统弹唱狂欢节)上,按照习俗过继给祖父祖母抚养。鲜花从出生到五岁一直不说话,大家都认为她是哑巴,确实,在一次她祖母生病即将要离开人世时,希望她能叫一声“妈妈”,可她终究还是叫不出口,最后她拿起了祖父的冬不拉,给病床前的祖母弹出了自己的悲伤。可是凑巧,祖母没有死去,祖父却因为经受不起打击而突然逝世,鲜花真正懂得了悲痛,她一定要跟着一大群人去给祖父送葬,到了送葬的尽头,她在雪地里忽然悲痛地高歌起来,凄切的歌声在苍穹中回荡···从这天开始,鲜花懂得了说话,更懂得了歌唱,同时,她更爱她的冬不拉,一个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深挚的灵魂。
很快便长成了水灵的大姑娘,很纯、很美、很轻灵、很含蓄,在村里,当然是她最善于唱歌,写出的歌词也最深沉最有诗意,每次成群的姑娘和成队的小伙子对歌时,她总是赢得了全胜。很快就要考虑婚姻大事,在她心里,非要找个“阿肯”(最有唱歌才华的男子)不可,可是她“妈妈”不认同,认为她应该找个更为朴实的、永远驻守这片草原的小伙子。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不可能具备这样的理性。一个英俊得具有《幸子》中男主角三浦友和般风采的男子闯进了鲜花的世界,在一个古尔邦节的对歌中,这男子赢了鲜花,更赢得了鲜花的芳心···此后,两人迅速动情了,这是一个洒脱奔放甚至有几分风流倜傥的男子,在见面的第一次,他就大胆地亲吻了鲜花,并且,他告诉鲜花,一年后的`阿尔邦节上,他要娶她。“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鲜花的心被带走了,其间,他们用邮寄录音带交流,听到对方的声音,彼此是那样的幸福和陶醉……鲜花的祖母,也被他们如此纯洁、热烈的相恋感动了。
可是完美的幸福并不会就如此轻易地降临给我们,在“阿肯”最后的一个录音中,他告诉鲜花,他现在在全国各地奔走演唱,当他走出草原,才发现这世界原来是那样精彩,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更能施展他的才华,有一家公司看上了他,要给他录音乐碟发行了,并且,他还希望鲜花也跟他一起,走出草原,去寻找更大的天空……鲜花没有陶醉,她流下了酸楚的泪水,她清楚地知道,祖母已经很老了,她绝不能抛下她,也离不开这片融入生命的草原……于是,她只能决定放弃。在古尔邦节那天,阿肯迟到了,直至大家散去,他才姗姗来迟,他告诉鲜花,公司要求他一定要录完那个碟片才能回来……鲜花已不再期盼,告诉他,她不会再嫁给他……当鲜花的祖母知道她的抉择后,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可鲜花终究还是选择了祖母。
一次,祖母摔跤了,摔得很重,脚断了,来了个乡村医生,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很踏实,一直没有言语,默默做事,耐心、细心地照顾着老人家,没有一点虚华,几次的往来,祖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是一个英俊而又诚朴的孩子,并且,她看得出他很喜欢鲜花,只是他暗藏心底,从不流露···一次,这小伙子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要走,看到鲜花在一旁劈柴,他又放下行李,一声不出就把她手中的斧头抢过来,直到把柴劈完···鲜花祖母的脚很快就好了,可她仍然装着痛,又让那小伙子多次光临,直到后来才给鲜花发现了秘密,这时祖母挑明了自己的心意,鲜花听了没有作声,也没有反对,于是一小段时间后,鲜花嫁给了这踏实诚朴的男人。
可是由于那心中驱之不去的恋人,使得她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男人,连洞房花烛夜都没有让这男人靠近,并且,男人一直在地上打地铺,日子就这样无奈而伤感地流逝……有一天,男人正在房里擦身子,鲜花见到了他身上好几块伤疤,忍不住上去帮他,一股甜蜜涌上男人的心头,他开口说话了,他告诉了她身上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几乎都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留下的,男人的善良深深打动着鲜花那柔软的心,此后相处的日子里,鲜花不断地被这个男人的善良、沉着、稳练的品质而打动,终于,他们慢慢相爱了……
这个男人深深懂得鲜花的心,他十分支持她的歌唱。在一次寻找丈夫的途中,鲜花摔下雪山,手指损坏,可在丈夫的鼓励下,鲜花可以用四个手指依然弹出美妙的乐音……因此在草原里鲜花闪着光彩。看到这里,影片告诉我们,这种在生活的打磨中磨练出的爱情,才是最深沉最长久最踏实的···又是一个古尔邦节,鲜花作为最闪耀的女阿肯捧着奖状,脸上充满幸福的神采……这时,她祖母急冲冲地窜入人群,告诉鲜花她的丈夫,因为车祸而去(丈夫出城去给她买最好的琴弦)……鲜花晕倒在地了……刚刚开始的幸福,就这样残酷地划上了句号。
在医生来救治时,医生告诉鲜花“妈妈”,鲜花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她的肚子里已经留下了爱人的骨肉……鲜花站起来了,带着他的孩子,依然守着美丽动人的草原,弹着她的冬不拉,教着草原里的孩子,成了一个很受爱戴的音乐老师……一天,那个她深爱过的“阿肯”回来了,在美丽的草原上,他见到了鲜花。此时,导演没有过多的笔墨,去描绘鲜花的内心,不过我相信,经过生活的打磨、岁月的流逝,鲜花的心已经平实……原来那个美好的梦,永远藏在了心底的最深处。她告诉他:她还会热爱歌唱,就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里一直歌唱下去……
不想过多地去评论这部影片,总之,它其中包含的美与悲的哲学以及对生命和爱的咏叹,深深触动着我,一些深刻展示着大地灵魂的镜头,还有那朴实纯美的爱情,都将会一直刻在我的心底并久久回味……
《鲜花》观后感【篇二】
6月24日,市慈善总会组织观看了电影《鲜花》,电影《鲜花》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一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巨大变化和文化传承的艺术影片,2009年被中宣部、广电局确定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之一。
影片以哈萨克“阿依特斯”这一文化形态与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通过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现了主人公鲜花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放弃了与心爱的恋人去城市发展的机会,留在了家乡传承和发扬了哈萨克民族文化《阿肯弹唱》。
通过观看影片,对新疆的壮美山川、绚丽草原和冰雪世界的多彩景观有了更深的印象,对加强各民族间了解、沟通、交流和团结,进一步弘扬先进民族文化、促进新疆旅游事业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鲜花》观后感【篇三】
看着片尾长长的致谢,就能知晓这部剧囊括了大美新疆无限的北疆风光。
从喀纳斯布尔津到特克斯喀拉峻,远方的冷杉白云称着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生活在一个地方太久,始终会腻味,我以为草原是一望无际的,但是草原外的世界比想象中的大。就算如此,我也不愿离开我热爱的草原。
一开始看片是因为海报上的碧眼高鼻的小萝莉,多冷门的片子都禁不住内有萝莉啊!
美的事物总是让人无法抗拒。
小时候的鲜花像是有俄罗斯血统一样,白皙精致,长大后的鲜花却给人一种蒙古女人的感觉,演员演得不错,可是侧脸鼻梁的线条,让人稍微尴尬了一点,毕竟我只是冲萝莉进来的。
正版片源是1905上的,应该也上过佳片有约,可是和1905自制的电视电影镜头感完全不一样,毕竟这可是2009年拍的老片。就像大家都说《孙子从美国来》是走心佳片,但是电视电影略渣的镜头首先就降低了该片在我心中的好片认可。
所以,如果抛开剧情,这部《鲜花》光景色和萝莉就能大大的吸引我并且引诱我把它认定为好片。
回到片子的内容,本片精神核心是“阿依特斯”,就是新疆一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阿肯(歌手)拿着冬不拉随手就来的曲子+随口就来的动人歌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原汁原味,从藏区的格萨尔王史诗到帕米尔高原的玛纳斯史诗还有花儿信天游,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一片土地最勃勃生机的力量。
生活有歌,歌亦动人。
我们热爱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不过是热爱生活中每一滴有聊的水珠。
鲜花就是为“阿依特斯”而生的女阿肯,人人都以为守护者是父亲,因为他们有力量,但其实更多时候守护者是母亲,因为她们的爱更加细腻。鲜花那么优秀却从不想放弃草原,唱歌是天性不是沽名钓誉或者谋取名利的手段,她属于草原的自由才让人感动。
每段故事都有喜有悲,鲜花的人生也经历着悲欢离合。片子中间有分段的黑幕,也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要加上,毕竟没有那几帧的黑幕,成片依然十分流畅一气呵成。故事的叙事结构完全不是需要用到黑幕来分段解释的地步。
主旋律教导我们,生活允许被“喜”喂的一嘴狗粮也不允许被“悲”打趴。
所以鲜花最后真的成了草原上的鲜花,在海阔天空中肆意的活着而且成为了她想成为的人。
哈萨克电影《鲜花》观后感【篇一】
鲜花,这个名字并不符合影片的名族风格。哈萨克,很陌生的民族,生活在边疆草原,冬不拉和阿肯,整个影片给了我全新的异族风貌。厚厚的雪、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的鲜花点点、策马、歌声。。。。我们对西北草原的所有向往,它都有。影片在优美的风光里讲述着现代对传统的侵袭,一个女子对传统的坚持。
影片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现状的影子。不仅在边疆,纵便是在江南的农村,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如何保持古老的传统,如何融入奔腾的现代?我们常常在各类文字、各种荧幕上看到很多人对此的探讨。矛盾的《香市》就是其中之一,当然,香市 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不过我们倒也可以借此思考,现代对传统的侵蚀,背后宏大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
一个极富天赋的草原女子,为着唱歌,在爱情、亲情、传统之情之间。
这类影片有一个共同的旋律,抚平伤痛,抚平冲突,我想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么优美的风光里,再激烈的冲突也能缓下脚步。
鲜花在库尔邦节降生,这就像我们的神话传说,一个有特色的人出生总会有一个有特色的出生故事。父亲的突然去世,哑巴开口,第一句话是唱给父亲的哀歌,忙忙的雪,哀哀的歌,深深的情,在小鲜花的眸眼与皓齿中,叫人动人流泪。鸽子飞了,老阿肯走了。
在爱情的抉择上,王子和公主没有选择 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路子,在现实面前,鲜花选择了 日子,选择了平静。爱,是可以培养的;情,是可以日月积累的。在生活面前,我们并不一定会选择 我们曾经的砰然心动,我们选择了细水长流。《鹰隼大队》中沙溢扮演的角色 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选择。
陌生而新鲜的旋律,优美而诗意的语言,在冬不拉的弹奏里,风情别样。一个民族的符号,总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我总感叹中华的博大,东南西北,同一个国度,风俗差距这么大。不过,本质却是相通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毡房里的对歌和刘三姐的对歌不是很相像吗?
同样的故事,如果放在我们的芝麻琐碎里,它一点都不值得谈起,当同样的故事用一个我们不了解充满好奇的瓶子装起时,它有了异样的光彩。所有的传统,无论哪个民族,都值得尊重,都值得我们品读。
哈萨克电影《鲜花》观后感【篇二】
昨天CCTV6看的一部电影,《鲜花》,可以说被电着了,如果不是几次盯着演员的嘴形看,发现确实讲的是和字幕一样的中文,我真愿意相信它是一部哈萨克斯坦国人借新疆的景拍的电影。过后到豆瓣查,不仅是演员,连导演也是哈萨克族的,难怪能拍得那么地道。
中国一直号称有56个民族,但有几个少数民族电影人,我是说真正的还流淌着自己民族血液的电影人。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鲜花,幼年时失语,受小同伴们嘲笑,慈爱的.老父亲却相信她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女阿肯,在父亲去世送葬的那天,5岁的鲜花突然开口唱出了父亲一直弹唱的歌。长大后的鲜花如父亲所愿成为一个优秀的女阿肯,经历了美好却注定要放弃的初恋,与一个平凡的乡村医生结婚,婚后感情融洽,丈夫却遭遇意外而身亡,鲜花再次失语,在得知自己已经怀有新生命后,又重新恢复了生存的勇气。
看了约十分钟后,终于忍不住向W和Z发了短信,推荐她们去CCTV6领略一下新疆的美丽风光,这两个是去年起就开始念叨着让我组织去天山草原的同事。巧的是,W其实在我发短信前就已经被新疆的北国风光吸引,象我一样早就将遥控器定位在CCTV6了。电影结束,W短信说“一起去新疆吧”,我说“好呀”,W又感叹说,“其实先结婚后恋爱也挺好”,我说“是啊,婚姻,其实只要男人本分能干,知道疼女人就行”。
看来,《鲜花》打动我俩的,不只是新疆的绝美风光了。
可惜,怎么从没听说电影院排过这部片子,很愿意再到大屏幕上去回味一次这部电影。
哈萨克电影《鲜花》观后感【篇三】
哈萨克电影《鲜花》是第一个讲述哈萨克民族女阿肯的故事:
阿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 文思敏捷 即兴弹唱 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
冬布拉:草原上的阿肯无论骑马漫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身不离“冬布拉”。冬布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它有两根弦 左手按弦 右手弹拨。这种乐器十分轻巧 音质优美 哈萨克牧民都会制作。
电影讲述女阿肯鲜花的成长故事 爱情亲情故事简单直白 音乐服饰 帐篷里的色彩 风趣的哈萨克谚语直接是哈萨克语言的表述所有形式都那么哈萨克风情 就获奖了国外的据说2010年夏天 上映的时候 把住在北京所有所有的哈民聚集一起免费给观摩了 看看看看少数民族的力量!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1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部泪崩的现实主义影片、一部险企从业必看文化教育影片、一部理想主义祈求的人性影片。
一对癌症患者的爱情故事,一对癌症患者身后两个家庭的哭泣故事,一群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追求美好生活、战胜病魔的心路故事。
影片有无数泪崩的瞬间,当一个父亲听到自己年迈母亲要卖房救自己儿子的时候,瞬间的泪崩是人性的写实刻画;一个中年男人忍着胃病开滴滴,面对钱的窘迫与无奈,面对自己亲生骨肉的无力挽救的内心挣扎痛苦,不是泪水可以承载的,而却又只是泪水可以刻画的。
“我不怕癌症、我要战胜它”,呐喊,是无奈的释放,也是信心重塑的渴求;“我就想让自己过得开心点,不行吗”,又是对现实认可后精神胜利的体现:要想现实胜利,首先要精神胜利,即使现实可见的不可胜利。
人性的最本质展现往往就是面对极度困难时候的反抗,重疾、意外、死亡来临的时候,当至亲拼劲全力拯救遭受灾难打击的你的时候,你又如何让至亲不陷入另一个财务灾难呢?
想想我们的至亲,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风雨过后,留下的不应只是精神抚慰。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2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刻画的家庭人物关系、生活细节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必须说,易烊千玺和爸爸妈妈演的对手戏每一场都很精彩,他们三个就是让人感觉像是一家人。
谈到观影的感觉,这部电影有笑有泪,真的有好几处开场就不自觉的笑了出来,我还听到电影院里其他人也笑了。前面的片子让人很放松,而千玺的演技真的很好,他真的是认真琢磨,认真感悟这个角色,没有一点表演痕迹,很真实的跟爸爸妈妈相处的那种状态。
背后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所有的眼泪我都没有逃过,前几天我还担心我看太多的预告会影响我在电影院的观影感觉,完全没有影响我,和爸爸妈妈的每一场对决都能让我感动,因为它,很真实,就是生活的样子,很贴近现实才会让我产生共鸣。
有一个地方特别感人,就是女儿送给爸爸的牛肉干,现在我想到这一幕,眼里还是会涌出泪水,平凡的生活才能最感动人脆弱的心灵。
人生人人有难点,但我们不应被这些痛苦所左右,掌控自己,而应积极地活着,相信积极地活着,就一定能获得人生所赋予的“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3
你怕什么?谁也不可能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在我们眼中,谁是这样的人呢?韦一航害怕失去他所爱的马小眼,而父母害怕失去唯一的儿子韦一航……
身患绝症的人总是抱团取暖,互相鼓励。而韦一航却显得格格不入,他不信这些,他总认为上天看不惯他的好,去餐馆总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在幼儿园是唯一个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小朋友,直到他遇到了马小远,那段时光是他最美好的时光。
让我泪目的是,他曾经因为快乐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癌症患者,当他再次晕倒时,她才又做回了那个做什么事都很丧的患者,那时他决定与马小远一起去那个未来的地方,可未曾想到一直乐观地为自己开导的马小远突然发病,为韦一航成为了那个乐观的人,剃光头整天躺在医院的地板上,陪着马小远。最终马小远还是走了,一年后他孤身前往了湖区,他相信了马小远说的,在一个平行时空,有一个更好的大家,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和她。
活着,对一些人来说非常不容易,而对我们来说似乎不是个问题,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十分健康,我们正常人的苦与乐是他们所渴望的,我们只有更加的努力。这种疼痛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有时我们被生活压力所困扰,他们就算比我们生活的万般困难,在别人面前依旧保持乐观,我们连这都做不到,难道不会自愧不如吗?
我很佩服马小远这个角色,我一直以为他会用自己的病来回怼韦一航,没想到直到影片结束我依旧不知道马小远道底患了什么病,她的乐观,我值得学习,值得我学习!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4
跨年那日,电影院上映了一部不平凡而极富人生意义的电影——《送你—朵小红花》。虽然这部影片即将要在爱奇艺等APP上映,但是我现在还是想到影院见证一下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何处?
该影片讲述了一各身患脑癌的18岁少年韦一航,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没有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另一位癌症女孩儿马小远,跟他截然不同的是,她那活泼开朗的性格,没有因为患癌症而与世隔绝,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俩互相鼓励,渐渐就成了朋友,还准备去男主角梦中的那片湖(在青海),但是途中女主角马小远癌症复发,被送去医院。韦一航也因为在她的带领下走出了那与世隔绝的世界,他天天陪着她。不幸的是那女孩在这次癌症手术中失去了生命,韦一憋悲痛欲绝,最后他自己去了那片湖,看到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他们二人,没有病痛的生活。
男主角看到了一个个癌症患者死去,貌似就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癌症是多么可怕的病症,在它面前人类太弱小,治好的几率很低,做为癌症患者不复发还好,一旦复发仿佛只能等待死亡。这种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不如更加主动面对生活,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愁,剧中的几个感人片段,都使我泪流满面,整部影片下来,我哭了五六次。相比于他们,我们身体健康,没有病痛,简直太幸福了,这样的生活,如果我们再不珍惜,又怎么能对得起癌症患者?
《送你一朵小红花》音乐的编写人也于今日因肝癌去世,面对这样的生活,珍惜吧,努力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5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人生第一次积极主动。
易烊千玺饰演的韦一航,是一个脑部肿瘤患者,他自从做了开颅手术之后,老能想象出有一片湖,岸上站个女孩,总看不清她的脸。说来也巧,他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就叫马小远,她也患有脑部肿瘤,却非常乐观向上。韦一航从小就爱靠露边走,在教室里总是坐最后一排角落里,他也怕别人注意到他。虽然他想走遍世界,但因为身体原因,没法剧烈运动,要定时复查,马小远就带他出行一个“高仿”。
其实,勇敢去面对自己,就是得了病之最好的方法,自己经历了那些痛苦需要他人安慰和自身的坚强,即使自己不是个正常人,需要长期与药物相伴,但也不能放弃自己,马小远为了不让韦一航看起来那么“丧”,不仅让他体验了“南极“之旅、“瀑布”之旅等,让他知道了当一个正常人的欢乐。
正如电影里所说:“你得病了难,你周围的人更难”,韦一航的爸爸因为胃疼深夜睡不着,妈妈因为两三毛钱与别人吵地不可开交,这都是为了省钱给自己儿子看病,这也使韦一航觉得自己在家庭中就是一个负担,还不如去死。他陪着马小远在病房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被强行推出病房,他也来到了自己幻想的地方———”青海湖”,再次看到了那个没有生病的自己和马小远,手背上的小花,互相鼓励对方,同上、积极,奖励你人第一次积权主动,激励你去把握好自己的一分一秒。
送你一朵小红花,让你勇敢去面对自己!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6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易烊千玺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韦一航中,展现出癌症病人的压抑痛苦以及不甘。他痛苦的时候我会难受,他笑起来的时候我会感到欣慰与开心,虽然这部电影是以抗癌为主题,但电影本身的氛围是以温情为主,温情中又有一丝压抑沉重。
在剧中,马小远也是一位跟韦一航一样的癌症病人,但她积极,乐观,是韦一航的反面,也相信“平行世界”,与韦一航一开始的表现大相径庭。她有着一位坚强,永远像个小孩子的父亲,但他在女儿马小远病危时又没那么坚强了,在那一刹那竟沧桑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也突然多了许多。
从马小远与韦一航相识后,她看出了韦一航的丧,便一直努力帮助他,从微博的私信,到带着韦一航去见各种人,再到带着韦一航模拟游览世界各地风景。就这样,有着相同病痛的两个人,渐渐靠近,渐渐走进彼此的心,因为马小远的存在,韦一航的生活变的多彩。两个人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他们依恋着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幸福便是抵御病痛最好的武器,病魔并不会打破这至高无上的爱情。
对于每个人来说,活着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勇敢拼搏、绝不放弃,是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无论遇到什么都要继续努力,要相信未来总会迎来光明,永不妥协,永远努力。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7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这一段一直都十分火的电影,于是,今天下午我就去看了这部电影。
在这里面讲了一个患癌,并且说可以看见未来的男孩韦一航,和另一个患癌的却相信有平行宇宙的女孩马小远的故事,和他们的经历。也是讲述了关于抗癌时两个家庭的温暖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想象死亡随时到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爱与珍惜”,以及“我们珍惜每一刻,我们很少说话,但常常微笑。”在影片之中,一位奶奶每天在等被人贩子拐走的孙子,每天都在张贴新的寻人启事。还有负责大半条街的聋哑人小张,只能通过别人替他寻好的视频和他人进行交流,甚至被醉汉打伤过。以及失去癌症女孩的父亲。老天并没有宽待过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在奋力的挣扎着。所以,对于将会失去的一切。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爱与珍惜就够了。
珍惜是什么呢?是故事情节中女孩知道父亲每天在等她吃红烧牛肉饭,而最终父亲崩溃地吃红烧牛肉饭,而最终父亲崩溃的吃红烧牛肉饭,而终等不到女孩。是奶奶的孙子被拐走,而终等不到孙子!
而结局,马小远因为病情复发,而没能和韦一航一起去青海,最终也没能去成。在影片的最后,韦一航在青海看到了平行世界,那里的他没有癌症,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所有人都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事实上,哪里会有平行空间呢?不过是人们所需要的心理慰籍罢了。
送你—朵小红花,奖励你人生中的积极主动!请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8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名字,怎么会这么俗的名字呢?我心里暗暗的想,结果看了电影却泪流满面,里面讲的是,一个看起来温馨的抗癌家庭故事,我从预告里看到了鼓励大家积极生活,主动探索,不要随便放弃梦想的谚语,就像这里的人物,会发生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20世纪20年代,科技发达了,社会也发达了,班居住在同一层里的邻居也不互相认识了,人情味也在发展中,渐行渐远,关起门来拥有各自的世界,不难看出,影片传递出的理念,不仅是温情伤感,更是要展现在意境中的逆流而上的积极心态,这部影片从更深的角度解答死亡,给人们带来意义,将爱表现再次升华一个层次。
送你一朵小红花,带我们走进普通癌症患者的世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韦一航,马小远一样的人。其中我看到那一句话,有一个光头的小男孩,看着魏一航他爸爸给他喂饭吃,那个护士说他爸爸经常省吃俭用,连晚饭都不舍得吃,对那个小男孩说让你今天好好的.做检查,今天晚上我就给你买红烧牛肉饭吃,看到这里,我心里感到十分暗器,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名言,人生人人有难点,但我们不应被这些痛苦所左右,掌握自己而积极的活着,相信极其的活着。
我们时刻要记住每一秒才是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爱了我们的人,让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生活,勇敢地笑对人生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9
每个人都背负着过去,我们尽可能的尝试遗忘,可现实依旧清晰可触。
韦一航,来自一个抗癌家庭。舍不得短了腿的桌子用纸巾掩盖,借口开会实则去挣外快的父亲,为省下一些钱与小贩争执不休的母亲,年入古稀的远亲愿卖了房子来维持一位癌症病人的开销,不辞辛苦的家人以一种低到尘埃的角度,努力抚平着破碎的生活。他们越是伟大,他越是愧疚与不知所措。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潜逃在对美好的幻想中,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失望与对父母的感激无奈化作那夜的吼。
其实不只是他,我们都在逃避着一些事。现实,未曾表露的情愫,难忘而重要的人。就像韦一航在那个雨夜中所说,他尽力不与身边的人建立深刻的关系,怕自己临走的时候会留恋,也怕另外一个人放不下。因为未测的病症,他丧,他认命。就像在喜欢一个人时,怕得不到结果,故作豁达说,我爱他与我何干。不是不爱花的芬芳,而是不愿看这花凋零;便置身荒芜,为了避免结束,彻底拒绝了开始。
人的本性包含着去爱和恨。大漠恶劣,仙人掌却绽放生命。全盘拒收,更不是生命应有的意义。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些东西,可是如果不面对又怎么有意义呢?
“羊都是合群的,只有有了标记才能被区分”苦难的伤疤便是其一。如同在小说中,矛盾型人格总是一抹亮点;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因断臂愈发神秘;狮身人面像也因时间沧桑俞显古老。
生命如玉,人生总难尽如人愿,毫无瑕疵。但也可以活得精彩。望月抒怀,古人对不完美也会触目兴叹。残缺也美好,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承认残缺,接纳自我,再如蝶般,奋力扑闪翅膀,拾级而上,丰羽而飞,拥向那不是惊世骇俗,尽态极妍,却绚烂的世界。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10
最近火爆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观看了吗?本来早就想去看了,因为时间安排,拖到了今天,同行的还有两位姑姑和姐姐。
一开始想看的冲动还好,但经过这几天早读的励志句子,我更想看了,尤其喜欢那句“不要放弃爱与希望,每一个逆行和命运抗争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奖励一朵小红花!”
其实这部电影大家应该略有耳闻吧,是关于抗癌的电影。韦一航和马小远。两个本来就不会相交的人就这么癌症,两人相遇了。
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五岁起就得了癌症,因为妈妈得癌症而死去,只有一个像孩子般的爸爸。
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男孩儿,有一个完整的家,但他却爱坐公交的最后一排,喜欢走墙根的一个得癌症的男孩。
两个人本来约好要一同去韦一航总梦见的地方——青海。在火车上,马晓远突然晕倒了,经过治疗,最终还是离开了人间。但在她在治疗的这一段时间里,他的爸爸却不再是那个像孩子般的爸爸。
韦一航开启了青海之旅,到达了青海,他看到了平行时空的他们没有人得到癌症,他们家庭圆满,但只是在平行时空里,如果是真实的,那么没有人会因为疾病而死去。
想象死亡随时可能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爱与珍惜。时光里的平仄中,有你离涡浅笑,并觉得温暖安然。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11
生活很苦,但不要放弃爱与希望。
——《送你一朵小红花》
在两个月前出了一部电影,我也一直没时间看,今天,我观看了它。
首先,这部片子讲述的是癌症患者互相治愈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心理通过他们的语言描写地生动形象,男主角韦一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他患了脑瘤,经过治愈逐渐康复,但他很沮丧,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快死的人,没必要有意义的生活下去,可他周围的病友都说在说要积极乐观的活下去,说实话,他是很现实的,知道无药可治,还要自欺欺人,这不是个笑话吗?作为旁观者,我想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你不是病人,你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你劝他们乐观,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得幸韦一航遇见了同是患者的马小远,他们是两个极端,一个冰至底谷,一个热至晴空。马小远一直积极乐观地生活,她觉得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很重要,她带着他回到了常人的生活,她带给他希望的光,只可惜照亮了他人,却熄灭了自己,突如其来的复发,让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幸好结局是好的,韦一航相信着平行时空里的两人都幸福的活着,而他从此也积极地生活。
片子里有好多细节是我没讲到的,韦一航的爸妈都害怕失去他,努力赚钱,却舍不得花。父母花太多太多的爱在自己身上,而又不得不努力的活着,现实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患者吧,不想给亲人增加负担,想要直接面对死亡,可是亲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失去Ta,Ta死了留给亲人的又是痛苦。
就像韦一航说的,“我怕我刚把我的真心掏出来,我就死了。”他怕失去对方,却不得不失去对方,彼此都会受到伤害,可是感情这种东西,就是必定会受到伤害,既然如此,坦然面对,珍惜当下,无论是他们的生活,还是我们的生活,都得学会释放,好好生活!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观后感 篇12
病魔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东西,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的信念,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断送一个人的未来,它甚至可以毫不留情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才说身体健康是世界上最无价的奢望。而最近这部话题满点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不仅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病痛的折磨和煎熬,也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无价。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部抗癌题材的电影,它以两个患癌青年为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种相互治愈、相互救赎、相互勉励、相互成长的温情故事,从而告诫我们生命是世界上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所以为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我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好好维护自己的生命,只要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好年华。韦一航和马小远是两个可怜的青年,他们年纪轻轻就饱受病魔的摧残,所以绝望、迷茫、失意、颓废就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而远离人群、封闭自我也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保护色,这让人不免觉得唏嘘和悲哀。再者,相比于他人顺风顺水、恣意不羁的生活来说,韦一航和马小远不是整天把药当成饭吃,就是成日里在检查、手术、打针、住院的苦水里泡着,这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力和难过。而这两位病友的父母更是每天活在担忧、害怕、恐惧和惆怅中无法自拔,换句话说,患者的家人更像是活在了水深火热的地狱一般,因为他们除了要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照顾孩子,他们还要终日为了钱财而发愁、奔波和打拼,这种无望的日子着实让人觉得辛酸和苦恼。清纯可爱的马小远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病魔的侵袭,她带着遗憾、不甘、不幸的情绪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和爱人,而与马小远相依相偎、相互勉励的韦一航承载着众人共同的期许继续坚持下去了,尽管他的身体依旧遭受脑瘤的折磨,尽管他的内心饱受无助、无力的抓挠。是啊,癌症真的太可怕了,它可以轻易地打破一个家庭的幸福,撕裂一个家庭的安宁,粉碎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想保重身体、珍惜生命是做人最基本的诉求。
送我自己一朵小红花,也送你一朵小红花,更要送给每一个积极生活、努力生存的病友一朵小红花,但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可以像花儿一样活得热烈、活得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