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7月1日央视直播观后感集锦50条

7月1日央视直播观后感集锦50条

时间:2019-11-28 17:05

【中央一台在线直播开学第一课201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还记得这首诗吗?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红军长征写的一首诗。其实,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都与长征有关。比如,《丰碑》《金色的鱼钩》《军神》。我们应该向课文里的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好精神。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解放军们克服种种困难,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不知死了多少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有一个人叫于利祥,从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费110多万元,累计用了整整4年零8个月的时间,跨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走完了红一,二,四方面和红军二十五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共行9万多华里,现场拍摄长征遗存图片2万多张,寻访老红军数十人,写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中央一台在线直播开学第一课2016观后感作文二】

毛主席曾经写过《长征》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深深的

说起长征精神红军们同甘共苦,意志坚决充满革命必胜的信心。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团结群众,与人民生死相依,这些精神人人皆知,可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这些伟大的精神呢?

艰苦卓绝的长征,它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经过了整整二年才胜利。它锻炼和严重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党和红军的和平,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

今年则是纪念了长征胜利80周年,我想对那些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一个家;给我提供好的条件让我读书学习;过上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同鲜血换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们。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的人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特别是在我们年轻一代中,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不过在这里我就要严重的批评那些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的人和那些不认真学习到处流浪的学生们。正所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在几十年后,他们会后悔的。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丰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么由来的?让我们传承红军战士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共同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中央一台在线直播开学第一课2016观后感作文三】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国*党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中央一台在线直播开学第一课2016观后感作文四】

看了2016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后,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跳跃在我眼前。

在战争中,一双双扯着亲人衣襟的手,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一声声哭泣号啕,一次次惨痛失败,都向人们告戒着战争的危险性,战争好象是一包炸药,随时都可以爆发,可战士门义无返顾地冲向沙场,因为,如果战士门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将陷入更深的苦难,如果他们退却了,他们的饿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消失而破灭。

当年长征,条件极其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遇沼泽,还有敌人的阻击,都危及着红军战士的生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最后,红军战士终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险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民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不屈不饶,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为21世纪的我,一个小学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份精神,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登高峰,使祖国更加强盛,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

长征精神永存我心间!

2017年CCTV频道春晚观后感一:

随着“中化大联欢”的开场舞,2009年的联欢晚会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节目在一片团结、和谐的气氛中不断的进行交着……

相声,小品引得观众笑声掌声不断,歌舞表演美轮美奂,别出心裁的近身魔术更是羸得人们阵阵叫好。灾区同胞用一颗颗坚强乐观的心带给我们的温情祝福,让多少人流下热泪,祖国7代“神舟人”的集体亮相更增添了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的自豪。

最后依然是在熟悉的难忘今宵的乐曲声中,结束了09“春晚”这一盛宴。

回想这台晚会,把祖国不平凡的08年全部都浓缩在了这台晚会上。随着节目的进行,我们仿佛又经历了那个令我们流泪,欢笑,悲愤,自豪的2008年。

这一年,我们全国同胞一起肩并肩、手挽手战胜了冰灾,战胜了大地震,当电视屏幕上出现灾区同胞举杯同祝新年快乐时,许多人潸然泪下。是的,我们不悲伤,因为多难兴邦!家园没了,我们可以再建!我们感谢这些灾难让我们又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宣告:团结的中国人是骄傲的龙,我们永远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08年的8月8日,这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从许海峰零的突破,拿到第一枚金牌的时候起,我们就开始不断地为奥运梦而努力,今天,我们的梦圆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遍遍地响在首都各个体育馆时,我们大声地对自己、对全世界说: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所以当这些奥运冠军站在舞台上时,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与感激。是他们,让祖国无比荣耀!

还记得去年春晚,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地为两个小家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起名字,因为它们将代表大陆去宝岛台湾定居,最后,团团圆圆以高票数支持成为它们的名字。团团圆圆不仅是我们对两个小家伙的祝福,更是我们百年来对台湾同胞的声声呼唤!而年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正式通航更给我们早日团圆增加了无限的企盼……

春晚虽然结束了,但,美好的09年我们有了更多的追求,更多的`期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我们的祖国在09年更加强大!

2017年CCTV频道春晚观后感二:

除夕之夜,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刘谦的魔术让我惊叹连连,我妈正在包饺子,看见刘谦表演的魔术,就想为什么刘谦能把手穿进桌子里,饺子馅差一点掉到地上。

还有很多小品我觉得都很好看,杂技也很精彩,歌曲也很好听,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直看到一点多才关上电视机。

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真精彩啊!

2017年CCTV频道春晚观后感三:

央视龙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落下了帷幕。印象当中,每一年的“春晚”,央视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春晚”还遥遥无期,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然而,尽管人们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很大的期望,很多的期待,“春晚”自上世纪90年代连续火爆几年之后,突然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春晚”更是看着一年比一年想让人打瞌睡。这不,今年就出现了一位“睡觉姐”。怎么说呢,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完以后,我的感觉是:舞台比舞蹈好看,唱歌比着跑调,老歌找不到原味,歌词摸不着头脑,小品集体穿越,相声不会使人发笑。

我想即便是对春晚抱有超级成见的人,恐怕也不得不承认,今年春晚的舞台是越来越漂亮了,用“叹为观止、美轮美奂”来形容毫不为过。据称今年春晚耗资1.5亿元打造舞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升降舞台,亦真亦幻、三位一体的LED显示屏,说它是“会跳舞的舞台”真是对极了。只是这样的舞台有点喧宾夺主了。

今年的歌唱形式依旧没变,尽可能多的人去唱一首歌。我曾经这样想过:如果不是每人唱一个字难度太大,估计央视的导演会按歌曲的字数选拔歌唱演员。毕福剑的一句话让我深有同感:30年前的春晚是一个人要唱9首歌,现在都是小合唱。老歌被唱的改头换面,不知道那些原唱的心里是怎样的感觉。

不管怎样,这一场耗时耗资耗口水的春晚已经落下了帷幕。面对这样的举国欢庆很容易就让人想起这几句诗: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13亿人民的年夜饭不好做,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做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我们以一颗年轻的心去努力,就永远都不“晚”。

《国家行动》以四川绵阳1.10大案为线索,牵涉出一个盘踞地方的黑恶势力。由公安部副局级调研员贺延龄担任组长,带领许淮北、徐望东等警队精英组成的专案小组,最终将黑社会组织一网打尽。下面是国家行动2017

cctv1国家行动2017观后感【篇一】

《国家行动》不像《三峡好人》那样从侧面切入,而是直接把焦点对准了政府部门与平民百姓在此次事件中的方方面面,也算是一次全面且深刻的展示。

如此一来,此剧的定性必然是主旋律的,讴歌干部、赞美淳朴百姓觉悟、展现工程伟大浩瀚也是必然成为本剧的基调。一提到“主旋律”,一些受非主流熏陶已久的朋友会立即闭眼侧脑袋,不屑之情浮于脸面。也确实,过去主旋律的电影电视都太过严肃,一板一眼要布道,口口声声要提倡什么精神、发扬什么传统、显现什么意义,这些都无可厚非,前提是你所用的方式必须得是大众所能接受的。比如说《焦裕禄》,展现的一个人民公仆,为百姓呕心沥血的好官,而在剧情设置上依然能做到跌宕起伏,不让人觉得假,这就会吸引大众去看,一有人看(特别是年轻人),所有的教育目的都达到了。所以我说,“主旋律”也应适当市场化,唯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电视剧,才能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国家行动》这部剧好就好在它的可看性。主要演员请的是闫妮,从《武林外传》里搞笑异常的佟掌柜到如今正气凛然的向书记,这次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型给人不少新鲜感;剧情方面矛盾点设置得很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民与官、民与民、官与官、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交叉,从而使得这部戏内容十分丰满,比较到位;而重庆方言的加入,也为本剧添彩了不少。

因为是主旋律,这部戏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人民与国家利益之间该如何平衡的问题,民应以国为重,以大为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而国家在做大型工程的同时,同样要以人为本,不但要补偿人民的物质损失,还要给他们一个家,一个新家,一个就业就会,以抚慰他们的心灵及安稳其今后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就不在这讨论了,而我最想说一说的是那份家乡情感。据说,当时很多人站在高处,看着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陡然汪洋一片,顿时双泪横流,悲痛难当。这一点非常打动我,我始终觉得所有的情感,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残败那么真挚。犹如我小的时候,站在逐渐被推土机推成瓦砾的老房子跟前,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那份伤感好比死了心爱的猫咪。多少年后,当我再次经过此地,高楼上的玻璃被阳光照耀地熠熠生辉,而折射出来的强光即便能刺得我挣不开眼,却再也刺不到那被时光冲刷一净的心灵。

cctv1国家行动2017观后感【篇二】

2016年3月,在电视剧《国家行动》剧本研讨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该剧是央视在十九大召开以前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的扛鼎之作,这部剧的创作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打开故事的背景格局,结合党中央十八大以来的反腐举措,以反腐打黑为创作基点,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从主创团队角度看,《国家行动》同样颇有实力,高群书执导,张成功,庹政编剧,黄志忠、张译、何平、陈宝国、王志文等人主演。高群书曾以拍摄纪实风格公安题材《中国档案录》开启职业生涯,执导的《命案十三宗》、警匪电视剧《征服》等均收获好评,2008年执导根据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一起连环爆炸勒索案改编而成的电影《千钧一发》,影片获得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cctv1国家行动2017观后感【篇三】

《国家行动》以四川绵阳1.10大案为线索,牵涉出一个盘踞地方的黑恶势力。由公安部副局级调研员贺延龄担任组长,带领许淮北、徐望东等警队精英组成的专案小组,最终将黑社会组织一网打尽。

从制作班底来看,《国家行动》的实力还是颇为雄厚,导演高群书以拍摄纪实风格公安题材《中国档案录》开启职业生涯,2004年执导反腐题材剧《权利场》,同年还执导了反黑题材剧《反黑组》。2000年,高群书曾执导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被评为年度北京10大热门电视剧之一,其代表作品还包括《东京审判》、《风声》、《神探亨特张》等作品。

《国家行动》则有明确的真实案例原型,案件的主角——刘汉,原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资产高达400多亿元人民币。2015年2月9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罪的罪犯刘汉、刘维、唐先兵、张东华、田先伟执行死刑。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