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1
3月17日,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我们兵团农五师学员前去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沿途中我们还看到了其他不知其名的美景,让我们真实地感受了湘湖文化及其悠远历史所沉积下来的古色古韵。
初去博物馆,不禁被那里的气势所震撼了。
博物馆里干净、宽敞,给人一种愉快和古老的感觉,让人在参观时不知不觉的陶醉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湖北省博物馆于1953年3月成立筹备处,1959年春迁至今址。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此后并不断扩大其规模。至今为止,其总占地面积达八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占五万平方米,馆内珍藏文物多达14万余件,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大多数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其中一部分器物在古代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内的藏品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兵器,古乐器,金乐器,古代字画、钱币等。
今天讲解员主要带我们参观了曾侯乙墓。里面有许多珍贵的宝物与一些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讲解员告诉我们曾侯乙墓发现于1978年,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棺木。同时出土还有15000件文物以及多种制作精细、外观大气的物品。
我们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编钟,它被誉为“编钟之王”。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青铜编钟。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一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弘的乐队实属罕见。它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发展的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我们更是有幸听到了跨越千年的编钟之乐。在整个演播大厅里都弥漫着楚文化。微弱的灯光渐明,舞台上的乐手们都身着古装,使用编钟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曲动人的乐曲。
其次让我们大家记忆犹新的是那把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这是一把跨越千年的古剑,但见其通身未有丝毫锈渍,依然光亮。此剑铸造精良纹饰线条流畅,依旧锋利无比。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和防蚀技术。它被中外专家视为我国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郭沫若曾有诗赞曰:“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日,千秋不朽匠人心。”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能走完所有的展厅,我们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但是心中依然很兴奋。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件物品,可领略到的是历史,感悟到的是革命精神。
此次参观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知识。历史是属于过去的,我们要在感受历史奇迹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创造奇迹,未来的历史乐章需要我们去书写。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次来湖北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们的重托,不辜负组织的培养,牢记自己的使命,也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2
湖北省博物馆之行让作为中国人的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的“心与音”世界民族器乐展更是让我这个音乐初学者大开眼界,徜徉在文化与音乐交融的世界里,感受到无限乐趣。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楚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孕育了具有楚地域特色的灿烂文明,八百年的历史中,楚人以勇于进取的精神创造了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省博物馆的文物展览,真实具体地展现了楚文化的辉煌:楚国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典雅华丽的楚国漆器是楚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它以奇妙的造型,繁缛的纹样,丰富的色调,深厚的精神内涵,显示出楚文化的别致风韵;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丝织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楚国在哲学、文学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精神文明的顶峰,以老子、庄子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是构筑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以屈原
作为河南人,从小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对中原文明也有一定的了解。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给中原文化带来几分厚重,作为古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大地涌现了大批文人学者:老子、墨子、张仲景、张衡···同样,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也有自身的地域特色。由于河南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历经战乱,兼以人民生活比较艰苦,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朴实淳厚、坚毅刚直的民风,并养成了民间习武的风俗,陈氏太极拳、少林寺由此而来。音乐方面1986年在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至少16根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的历史了,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乐器。
同为华夏文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楚的浪漫,中原的刚毅,都成为各自地域的文化符号,以其不同的文化特色丰富着华夏文明,使之灿烂辉煌。
文化作为一个地域的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具体反应了本地区的人文特色,地理环境等特点。是这一地区最引以为傲最为重视继承发展弘扬的精神财富。音乐则作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而使本地区的文化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同时也随时间永远流传下去。使其文化更加充分地发展与弘扬。所以一个地域必定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同样也会有独特的音乐文化。音乐追随文化而发展,文化通过音乐而弘扬。
我国光辉灿烂的音乐艺术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仅能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芦笙欢歌:芦笙,葫芦是苗,瑶,彝,拉枯,侗,壮等少数民族喜爱的自由簧乐器。在节目喜庆时边吹边舞,芦笙乐队演奏者可达一百人。特大的盛会,场面欢腾,热烈,壮观。
雪域圣乐: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音乐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观念和审美求。同时又反映了历史长河的轨迹和文化发展的脉络。藏族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每一种音乐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藏族的乐器广泛分布于西藏,青藏,四川,云南,甘肃等省藏族聚居地区。其中很多乐器是有宗教仪式的法器演变而来。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了风格不同的音乐。音乐的地域性反映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导致了音乐的地域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崇尚自然的印度人民把音乐中的七个基本音与鸟兽的叫声对应相连,这七个基本音也被印度人民赋予了人对特殊色彩的感觉,这七个基本音成为“拉格”;俄罗斯人深沉而忧郁的气质,奔放的民间文化,争强好胜的民族精神使其音乐也充满独特风格,巴拉莱卡俗称‘三角琴’便是俄罗斯独有的民族乐器;受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日本的一些民族乐器与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有丝丝连系,日本筝,就是8世纪由唐的十三弦筝演变而来,并分为乐筝,筑筝和俗筝。萨摩琵琶,是16世纪由唐传入的琵琶演变而来····
音乐之于文明,文明之于世界,世界的音乐把世界的文明连在一起,同时又有属于自己的地域特色。中国的音乐为世界的音乐添砖加瓦,世界的音乐同时又影响着中国音乐的继续发展,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承接。
世界的音乐,音乐的世界。用音乐的视角解读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欣赏音乐。包容的历史如阵阵钟鸣响彻耳畔,震撼灵魂,悠长的笛声如缓缓清流洗涤日益尘化的精神世界。无需过多言语,你看到音乐了么,你听到历史了么?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3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湖北武汉看望姑姑。早就听说武汉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我,可是再好不过了。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便是我向往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馆。
绿荫掩映中的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成“品”字状的仿古建筑,坐落于美丽的东湖之滨,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馆藏文物14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馆藏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闻名。
一走进博物馆,我就被它高大且,具有古韵的建筑,深深吸引住了。这更加让我产生了进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我们首先来到“曾侯乙墓”展区。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是2400年前的曾国国君“乙”的墓葬。“曾侯乙墓”展区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礼器是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其中我最喜欢的几件文物是:“青铜尊盘”(国宝级文物),“金盏”(国宝级文物)和“曾侯乙编钟”这三件了。
“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的一套酒器,“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是用来冰酒或用来温酒的。这件“尊盘”以纹样繁缛细密著称,它共饰龙84条,蟠魑80条,造型优美,极尽奢华。它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与高超的铸造技术。
在古时“盏”用于饮食的器具。这件“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不仅有金盖子,盏内还有一把金勺子。“金盏”饰有蟠
螭纹、绹纹、雷纹、涡云纹等。那把金勺子一端镂空成变异的龙纹,所以又被称作金漏匕,异常精美。
“曾侯乙编钟”是“曾侯乙墓”出土中较大的文物。它共64件青铜双音编钟,且十二律俱全,时至今日“曾侯乙编钟”敲击出的声音依然洪亮。很难想象当时我国青铜铸造和音乐文化的是那样的高度发达。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楚文化馆,秦汉漆器,梁庄王墓展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物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它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这把青铜宝剑最让人惊奇的是,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剑身丝毫不见锈斑,金光闪闪。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一把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古剑,居然毫无锈蚀,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
这次参观,使我又一次对两千前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又一次对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所惊叹!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4
今天我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去参观,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同时增长了很多历史常识。我觉得这些文物都是那些收藏家收藏起来的,所以才能把这么多的东西展览出来给我们看。但是这是我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使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我一定要用这些知识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5
我一向都向往去湖北省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雄伟。壮观,展品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去看一看的。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走进大门,楼梯阶上摆出了一盆盆花,我左看右看,总是不知道是摆着什么形状。后来,我才看出来,原来是一个大大的笑脸,正在喜迎游客呢!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综合楼的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的侯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一万五仟多件,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前所未闻的珍品,其中大约有8件定为国家级文物。
这些文物中最著名的就是曾侯乙编钟,种架约有750厘米,高约有270厘米,重大约45吨,每件钟都可以敲出不同的音调,真神奇!站在它的面前,我仿佛听到了乐官们在敲打着美妙的乐曲。
最后,我们又来到楚文化馆,这里最有名的是越王勾践剑是60年代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剑长有50多米,宽约5厘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走近它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越王驰骋沙场的雄姿。
这次博物馆之行,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还增长了我的知识,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有智慧呀!我很佩服他们!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6
8月9日11点50分左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的吉利文化使者车队伴着一丝丝清风,缓缓驶入湖北博物馆的大门。我们透过车窗,一眼望去,整个博物馆尽收眼底,仿古的建筑,青灰色的瓦片,四方的屋檐,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古朴,那一砖一瓦似乎述说着悠长而古老的故事。
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反映湖北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标本14万余件,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一部分器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藏文物品类丰富,器类齐全,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
浪漫诗意的青花瓷
所有展出的瓷器中,浪漫而富有诗意的青花四爱图梅瓶和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最受吉利文化使者们的关注。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他所作《兰亭集亭》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陶渊明爱菊,其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传。周敦颐爱莲,其名篇《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林和靖爱梅鹤,他隐居于杭州西湖,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青花四爱图梅瓶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不愧为湖北省博物馆誉为镇馆之宝。
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则是十二件一套的青花压手杯,以十二月份的当令花卉为题。分别以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配合花卉书写咏赞诗句。讲解员告诉我们,杯底有“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这套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将诗、画、书法、篆刻多种艺术形式与瓷器工艺完美结合,可谓是清朝官窑瓷器的珍品。
穿越千年的编钟声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吉利文化使者们有幸听到了穿越千年的编钟声。在整个大厅里,都弥漫着楚文化。微弱的灯光渐明,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古装,编钟演了一曲曲动人的乐曲,有渲染上朝时庄严凝重的氛围的《朝乐》;展现梅花迎风摇曳,高洁安详的姿态的《梅花三弄》;表现高山流水的自然风光的《流水》。一曲《楚骚》更是将楚人长袖细腰三道弯的舞风演绎得淋漓尽致。那敲击所发出的自然的清脆的响声,那碰撞所震动出的美妙的音符,在演出厅特殊的结构下,形成的忽长忽短的回声,是哪个现代技术也模仿不出来的,就算是录音,也没有这种震撼。演员们的精彩的演奏博得了吉利文化使者们的阵阵惊叹和热烈掌声。
曾侯乙编钟。它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它出土时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立即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此外,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此行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历史如一条长河,涓涓的从古流到今,永远没有止尽。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与发展。
河北省博物馆观后感一
晒死了,走进博物馆第一件时就是找空调,太热了啊。然后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大棺材,那是增侯乙的陪葬品,总共有24个陪葬棺材,大大小小都有,然后就看见了很都不同样式的鼎。
我最喜欢就是编钟,他于1978年,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出土了2430年前的编钟,立即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他保存的十分完整。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出土的。能够那么的完整。编钟是省博的镇馆之宝,还有一个镇馆之宝就在楚文化馆中。
走进楚文化馆中,看到的第一个就是越王勾践剑,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看到越王勾践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不过气势还在,还有吴王夫差矛,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长29。5厘米,宽5。5厘米,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
里面还有一个关于水利工程好可爱,好精细,很好玩啊,安丰塘是今天的称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丰塘要大出许多。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
还看到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
这几个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最喜欢的。总而言之,这次的河北省博物馆一日游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很充实,也不虚此行啦。
河北省博物馆观后感二
本来想象中阳光明媚的早上结果刮起了大风,但是还是参观了我们的省博物馆。
河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不愧为省级的博物馆,其建筑就颇有设计意味,虽然不知道它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首先观赏的是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步入序厅,迎面由重要文物组成的河北地形引出的由龙门二十匹集字而成的展雕的中元古代文明之光八个字四周是古代层形构成的圜墙它厚重,斑驳,将我们从现实带到远古,沿着地层隧道缓慢前行,仿佛回到了历史的时光中。
在这里展示了首先展示的是原始时代,旧石器面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由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构成的'古代文物,他们都别具匠心,仰韶文化的特点是,红陶上面有白底黑花的图案,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是彩陶双连壶。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般是石或灰陶的用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里面是商代的青铜器,它的花纹刻得比较粗糙。第三个展厅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比商代的精美一些。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青铜器已经制作的相当精美了,尤其是“莲鹤方壶”壶口呈莲花形,周围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双层的并且都有镂空的花纹,中间的盖儿上还有一个展
翅欲飞的小仙鹤,壶身似葫芦形,周围还有四条龙,壶底有两个带鳞猛兽做支撑。这件青铜器本是用来成酒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陈设器物来显示拥有者的地位。莲鹤方壶,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气势恢宏,装饰典雅华美。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莲鹤方壶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据说是新整理架楼郑公大墓出土,距离我们这么近的新郑,不得不叹为观止啊。
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叫象牙白菜,长约23厘米,为清代传世牙雕作品,精巧,精致,玲珑剔透,这种刻意追求的清代艺术品达到没有瑕疵,无可挑剔的完美境界。以白菜心为主题,以野花,瓢虫,蝈蝈等为点缀,菜根的颜色可以用以假乱真来形容菜心处几片菜叶微微张开,叶面上的脉络都能看得很清楚,颜色淡黄,恰恰突出了白菜的鲜嫩,大肚子蝈蝈伏在白菜心上,全神贯注的汲取汁水。它肚子上的条纹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河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
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带着深深的不舍及意犹未尽渐行渐远离开了河北省博物馆,这次出行让我对国家部分历史的了解有了很大的长进,并怀着钦佩的心态,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真正做到努力学习,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
河北省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篇一:参观博物馆
今天下午,我参观了绍兴博物馆,进入展厅,里面陈列着珍贵的越国文物,有宝剑,青铜器,珍珠,陶瓷等等,反映了古人先进的制作工艺。特别是看到卧薪尝胆场景,真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兴邦复国,可歌可泣。
走出博物馆,我让爸爸拍照留念,我要学习先人的勤劳和智慧,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亮的帆船等等……
篇二:参观博物馆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到南宋官窑博物馆了解陶瓷的历史。
南宋官窑博物馆坐落在凤凰山脚下,环境非常优美安静。博物馆里陈列了大量的精美瓷器,有完整的也有修复的。有周朝的也有宋朝的,真是丰富多彩。我还体验了陶瓷的.拉坯工序,看教我的老师一会儿拉出碗,一会儿拉出葫芦,想做什么就像什么,轻而易举就成功了。可轮到自己做,那软软的泥就不听使唤,左不是右不是,做个圆圆的碗都觉得好难。
终于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熟能生巧。
篇三:参观博物馆作文
今天上午,我们小队去了自然博物馆,我们看见了企鹅、恐龙、鸟、蛇,还有鱼。我知道了毒蛇的头一般都是三角形的。
我还记住了5种鸟:驼鸟的身子很大;蜂鸟的身体大小只有蜜蜂这么大;大拟啄木鸟的身子不大也不小,它的大小在驼鸟和蜂鸟之间。
斑尾鹃鸠很漂亮,红腹角雉的身子像起了火一样,全身火红火红的。自然博物馆里的东西都很漂亮,今天下午我知道了很多知识。
篇四:参观博物馆作文
今日,我怀着一颗兴高采烈的心情来到邓世昌博物馆。
来到纪念馆,就仿佛来到王府似的:纪念馆早年落于轩昂气派的岭南建筑,占地4700米碧墙灰瓦。有通话木雕更兼重门纳话端庄肃穆,古朴简练。
邓世昌生于番禺一个殷实的家庭。字正卿。在各国侵略者的欺负下,广州人民英勇抗击,在他幼小的心中埋下救国救民的种子。拜师学艺。几年过去,已有一身出色的武艺报民参军,由于打仗有功,被封为五品军功。在甲午战役中,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军撞去同归于尽。
篇五:参观博物馆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去茅以升爷爷博物馆参观,茅以升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很优秀,很出色,我们都要像他学习。
在茅爷爷的博物馆里还存放了很多学生的作品,他们都做的很漂亮很漂亮,有用筷子搭的长江大桥,牙签搭的精致小桥,还有搭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