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鲁迅公园观后感800字集合80条

鲁迅公园观后感800字集合80条

时间:2019-04-14 19:07

 

第一篇:参观鲁迅公园

如果你去过青岛的鲁迅公园,你一定会认为那里是绿树的海洋,鸟儿的天堂。

走进鲁迅公园,绿树成荫,鲜花怒放,碧海蓝天衬托着古香古色的水族馆,这就像一幅活灵活现的自然画卷。如果你健步走过那些不可计数的用面包石铺成的小路,一定要仔细地听听鸟儿的鸣唱,就如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般美妙!负责高音阶的蝉在不知疲倦地唱着夏日狂想曲。

假若你继续往前走,一定要到靠近海边的乳白色的小亭子里去走一走。两手扶着大理石的栏杆,脚下就是一片蔚蓝的海水:巨大的岩石从海底跃然而起,海浪猛烈地敲打着岩石,泛起层层涟漪,叮咚作响。看着美丽的大海,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你一定也陶醉其中了吧?

现在,就快到鲁迅公园的尽头——第一海水浴场了。在这里,你可以亲密地和大海接触,尽情享受海水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金黄色的如海绵般松软的沙滩,如果你有兴致的话,游完泳,来一个沙浴也不错哦!

鸟儿的鸣唱、海浪的叮咚、人们欢快的笑声,仿佛使你真的置身于美丽的天堂,流连忘返。

第二篇:参观鲁迅公园

这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我和妈妈去鲁迅公园。

一走进公园,我就看见许多玩的,我一下子就很兴奋,可妈妈告诉我先带我去认识一个人。我问妈妈:“是谁啊?”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到了鲁迅公园,当然是去认识鲁迅啊。”于是,我们就沿着标记去找鲁迅纪念馆。一路上,鲁迅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吹口琴、还有的甚至拿着粉笔在路上练书法……看得我真是眼花缭乱。可妈妈一直在催我快点快点,我真是有点舍不得。

终于到了一幢白房子前,妈妈说这就是鲁迅纪念馆。我心想这么大的房子呀!进入房子参观时,我们还要被检查我们带的东西,妈妈说这是因为这座房子里珍藏着有关鲁迅的许多物品,是十分珍贵的。我看到这些认真的保安阿姨们,都不敢大声说话了,整个大厅都是十分安静。我和妈妈来到二楼,妈妈边看边给我讲解,我越看越佩服鲁迅先生,他原来是这么了不起的人啊,怪不得人们要建这么一幢大房子来纪念他。参观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日本友人给死去的鲁迅做的石膏面膜,上面有他的二十根胡须和几根眉毛。我看着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那个日本人要这么做呢?妈妈说大概是朋友们舍不得鲁迅的离开,想要留住他的`身影,我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

这个星期六的下午,我认识了鲁迅,看到和学到了不少知识。妈妈问我有没有收获?我说当然有啦。

第三篇:参观鲁迅公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来到鲁迅公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鲁迅公园首先映入眼帘,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进公园,只见一棵棵青松笔直的站在小路的两旁。它们既像是在站岗,又像是在欣赏着无边的大海。我不由的想起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虽然现在没有下雪,但我仍然对青松不屈的精神肃然起敬。

透过树梢,就可以看见一片蓝蓝的大海。大浪向岸边涌来,只见惊涛拍岸,蔚为壮观。过了一会儿,大浪退去,水面上留下了一层层晶莹洁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特别好看。远处的海面上有一群群海欧在展翅高飞,它们像是一架架白色的小飞机,无忧无虑的在湛蓝的天空中飞来飞去,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

向鲁迅公园的大海走去,可以看到人们小心翼翼的顺着岩石轻轻走着,生怕掉下去摔个“狗啃泥”,“呀!我捉到小鱼了!”捉到小鱼的孩子兴奋的手舞足蹈,不知道要干什么似的。也有几个捉到螃蟹的样子横着走路,游客们又一片大笑。还有一些人为了让自己身体健康在大海里游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海。鲁迅公园,等着我,我一定再来。

同学们彩虹很美丽对不对?有时间你也上彩虹谷跟“彩虹姐姐”拍张照吧!

第四篇:参观鲁迅公园

9月12日上午,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学社组织我们参观鲁迅纪念馆,瞻仰鲁迅先生之墓,并游览鲁迅公园。在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春天,利用假日参加这一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鲁迅二字蕴含着愚鲁之人应当赶快做的严格自勉,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写照。

鲁迅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个名人纪念馆,1951年正式开放,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它题写了馆名。鲁迅纪念馆十分宽敞、明亮。1650平方米的陈列厅,用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传播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主题,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以及他曲折多姿的战斗人生历程。我认真地浏览了鲁迅的生平介绍。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毕生为造就理想觉醒的国民而呐喊着;他用文学作武器与敌人进行战斗。他的小说《呐喊》、《彷徨》、《阿q正传》等以及杂文《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风格犀利泼辣、冷峻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它似匕首,如投枪,刺向敌人的心脏。敌人恨他,人民爱他,几十年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鲁迅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鲁迅伟大、崇高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

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鲁迅的文学作品。这一天,爸爸妈妈便带我来到绍兴鲁迅故居。虽然烈日炎炎,但是我想要遇见“鲁迅”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少。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故居,我一迈进院子,就往屋子的后院跑去。那里有一个大花园,那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你们猜这是什么地方呢?对了,这就是百草园。在鲁迅的笔下,这是一个柳绿花红的乐园,可以捉蝴蝶,找蚂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现在,百草园的中间有个小菜园子,几棵柳树围在菜园四周。蝴蝶在园子里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有几只蚂蚱跳了出来,可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顿时,书中百草园的影子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鲁迅在这里与他的动物伙伴们欢快地追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路上都开着灿烂的鲜花,不时有几只鸟儿从天上飞过。没走多久,我们就来到了三味书屋。我抬着头,四处张望。我在找鲁迅刻在桌子上的那个“早”字呢!“在这儿”,我激动地叫了起来。鲁迅的课桌被放在了一个角落里,上面的“早”字还清晰可见。这个“早”字让我感受到了那时鲁迅的自律。

细细品味了鲁迅故居后,我便立刻调转方向,向咸亨酒店走去。很快,我远远地便看到了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站在路中间的“孔乙己”,他弓着腰,穿着长衫,站在柜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走进店里,挂在墙上的一个木牌显得格外醒目:“孔乙己欠十九钱”。孔乙己其实很少欠钱,这让我喜爱,而他的迂腐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麻木不仁。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参加了“遇见鲁迅”的游学活动,这使我对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文字一直影响着我们。正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2

鲁迅先生对我们来说是个并不陌生的人物,他的作品耳熟能详,比如《藤野先生》、《坟》、《为了忘却的纪念》;塑造的人物入木三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弃医从文的经历亦是广为流传……而这次参观鲁迅纪念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了鲁迅先生,他的革命,他的抗争。

王晓明先生认为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的确,他是以刀诛用笔伐的“民族魂”,他秉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无畏精神,真正做到撕开假象、睁开眼看见其背后隐藏的真实。

怀着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与对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的期待,放弃学医,从事写作,他希望能在他的笔下引发国民性思考,真正拯救国民“沉睡”的魂灵。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却也“俯首甘为孺子牛”。动荡的社会背景,肉体上的非人遭遇,不曾让他放弃过希望,出于对民众麻木冷漠魂灵的哀怒,他总是用最坚韧的笔锋来批判黑暗的社会阶级,也不吝以最雄壮的词句才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劳动人民。这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坚决背叛所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看清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坚信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祖国。

所以臧克家给予了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赞歌。毫无疑问,他是榜样,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活在他作品的字字句句中。

而在整个参观中让我感触良多的是墙上刻着的一句话“人立而后凡事举”,它的全句是“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核心,指的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先生认为,救国救民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养成无数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建立“人国”,民族才有希望。为重铸民族精神,实现这一思想,鲁迅先生奋力“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毕生奋斗。

这不应该仅仅是鲁迅先生一人的救国之道,更应是我们每个人的'爱国、护国之道——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国家。我们应该担负起在这个时代中的历史责任,尽己所能,带着理想共同努力,为我们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国天下”。这对我们现在而言,就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树立先进意识,时刻紧跟共产党的脚步,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本身的思想素质,实现“立己”,众志成城“而后凡是举”;一步步脚踏实地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3

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的故土。我渴望已久想了解探究的神秘地方。今天,我就要“拜访”这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游鲁迅故里,感受鲁迅当年生活场所。

第一个地点就是鲁迅纪念馆。门口有郭沫若写的“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大字。走进门,便看见鲁迅坐在藤椅上的雕像,旁边写着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一生写过1000万字的书和信,站在他的那堵书墙前,爸爸给我拍照留念。

然后我们又来到一个说起鲁迅先生不得不提的重要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正中央,一张书桌的右下角刻着一个“早”字。这个“早”字,一直激励着鲁迅,“时时早,事事早”,使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

参观了鲁迅故里,我终于了解了鲁迅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此次的“拜访”之旅,让我走近了鲁迅,读懂了鲁迅,更被鲁迅的精神所感染。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4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

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

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5

农历六月初五丁酉年夏,我有幸来到了上海,与夏令营的伙伴们一起参观鲁迅纪念馆。

门前有座青铜的雕像,那人未完全舒展的眉毛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双眼凝视着远方,拿着香烟,穿着长袍,坐在石凳上。他就是世人皆知的鲁迅。先前,我也曾了解过鲁迅,读过他的几篇著作,在绍兴的故居,也领略过一番。如今,来到了纪念馆,在一个多小时里,我们望着墙上的文字与图片,展柜里的文物,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位人物不平凡的一生。

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上海又是英国与法国的租界,一位文学家的薪水是不稳定的。即使有郁达夫这样知心好友,鲁迅的一生的艰苦也只能藏在心中自己咀嚼,病痛与国难,像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膀上。同伴们一个一个被逮捕,离他远去。他也只能悲哀,叹息。一次次的危险,一次次的避难,疲惫与心力交瘁轮番攻击。

年仅55岁的鲁迅,在一月时得了胃疾,忍着剧痛的他仍然坚持写作,最后的一本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但,造化弄人,世态炎凉,他在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逝世!

纪念馆中,鲁迅去世时的面容完好的保留下来,他安宁的死去了,白色石膏复制的脸上,有鲁迅的几根胡须和眉毛。慈祥的脸,安静的面对着死神。

鲁迅死去了,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中国的“民族魂”离去了。在遗留下来的影视资料里,鲁迅的葬礼上,人潮汹涌,有悲愤的脸,仇恨的脸,以及被泪水肆意流淌的脸,和握紧的拳头。人们环绕在他的灵柩前。毛主席,宋庆龄,郭沫若,郁达夫,都为这个谱写了中国新篇章的传奇人物的死,而伤心,而感叹。

鲁迅死了,是悲的,但他留下的文字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是喜的。鲁迅虽然离去,精神永不朽。即使他在黄泉路上,也不会默默叹息了,因为他是抱着中国成为强国的志向离去的。岁月匆匆地向20世纪告别了,上海这一隅之地也变为繁华的大都市。但人们不会忘记那座坐落在虹口区的纪念馆,诉说着一位中国“民族魂”的一生光辉。

我想,鲁迅在天之灵,看到了如今高科技的中国,是否会欣慰呢?

第一篇:游上海鲁迅公园

今年的暑假,我是在上海度过的,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每每想起便觉得回味无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参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的鲁迅公园。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和我的爸爸、妈妈、还有表妹一起来到了鲁迅公园。

一踏进公园大门,便觉有一股夹杂着花香的凉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往里走,只见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巍然屹立,茂密的树叶把强烈的阳光遮住了,行走在浓密的树阴下,啊,好凉快!怪不得这儿的游人这么多!也许因为公园是开放式的缘故,加上是周末,来这儿的人特别多。无论走到哪,随处可见悠闲的人们:有自带音响放声高歌的,有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有自发组团弹奏各种乐器的,也有惬意地坐在长椅上谈天说地的,还有独自一人在那静思默想的……听爸爸说,即便不是周末,每天也有很多市民或是游客来此。看来这座公园确实已成为都市人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我和表妹迫不急待地上前合影留念,然后我们径直来到了二楼,这里陈列着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就连四面墙壁上也都挨挨挤挤挂满了。我和表妹仔细地看着各种书的名称、内容简介,一旁的妈妈不停地为我们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经典作品。在陈列室,我们逗留了很长时间,通过对文字图片资料的阅览,我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被伟人尊称为“民族魂”的缘由,他的作品的的确确就是一部部民族启示录啊!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之情,我们又来到了先生的墓园。墓前是一尊鲁迅先生的塑像,塑像上的他面色凝重,双眼直视前方……这让我立刻想起了他《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又升腾起一股崇敬之情……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鲁迅墓园。一路上,凉风习习,很快我们又信步来到了一处荷塘边。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湖里,美丽的荷花正跳着欢快的舞蹈,它们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动身姿,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嬉戏……欣赏着眼前的这番美景,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我们已到了出口。

时间过得真快啊!就这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鲁迅公园。自那以后,每当我读到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他那慈祥而又凝重的模样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不断前进……简评:这是一篇游记,小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自己游览鲁迅公园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生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第二篇:游上海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是一个上海知名的地方,那儿景色优美,树木参天,还有很多游乐项目,吸引了很多旅客的目光。今天,我也去鲁迅公园浏览了一番。刚走进鲁迅公园,就见到了很多游乐项目,有海盗船、摩天轮、蹦极等等,还时不时地传来几阵刺耳的尖叫声。大家在公园门口买了点吃的就离开了那儿,前往鲁迅的墓地。鲁迅的墓地前,有一尊他的雕像,雕像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边上围着一圈深绿色矮矮的小树,我从那儿绕了过去,刚走上台阶,就听到了一阵动听的音乐声,走进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练习跳新疆舞!

再往前走,我就看到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子,看了旁边的简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巨大的木箱是关着鲁迅的木棺材,这个木棺材上根本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只是清一色的木制箱,我想:鲁迅可真朴素呀,连埋葬他的棺材上都没有什么花色,根本不像一些名人,死了之后不仅要举行隆重的葬礼,棺材还要用红木做,太浪费了!

参观完了鲁迅的墓地,我们又在公园里走了一走。

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那儿的草地绿油油的,软绵绵的,有的上面还开了一些小小的野花;那儿的树木高高的,粗粗的,有的要三四个人一起抱才刚刚好能够把它圈起来,有的矮矮的细细的,但是上面的每片树叶都是很大的;那儿的荷花池也十分漂亮,荷叶一片一片地漂在水面上,有的中间还有一些水,现在是夏天,正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一朵朵荷花立在荷叶上,像一个个娇柔的粉衣女子正撑着绿伞,在水上漫步,美丽极了!欣赏完了公园夏天的景色,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故居。

刚打开鲁迅故居的大门,我就惊呆了。这客厅可真大呀,毛算算就有200多平方米,踏着那在灯下闪闪发亮的地砖,转了一个弯,一座巨大的楼梯展现在我的面前。我跟随着大家的脚步走上了楼梯,那儿有一个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鲁迅生前用过的许多东西和鲁迅写过的书。在转角的一个小书店里,我看见了鲁迅收藏的明信片和他写的书,随便翻一翻,你立刻就会被他所写的内容吸引。

走出了书店,我又来到了一个放映厅。这个放映厅好大呀,可以容下100个人左右,就像一个电影院。放映厅里正播着有关鲁迅的故事,讲述了鲁迅那多灾多难的`艰苦生活。在放映厅的左右两侧的墙壁上,贴着很多鲁迅的照片,在中间一侧的墙面上,还挂着许多鲁迅的简介,最中间还贴着日本友人在鲁迅埋葬前帮鲁迅做的面部扩印,在那上面,还贴着鲁迅的2根眉毛和20根胡子,这成了鲁迅先生死后的惟一的遗物。

走出了放映厅,我又来到了多媒体馆。在那里,有三台电脑,在电脑里存着许多鲁迅的介绍和事迹,供人们观赏。在每两台电脑的中间,摆着一盆植物,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们心旷神怡。电脑旁还有一个制作纪念币的机器,只要投上2元钱,你立刻就可以得到一枚刻着鲁迅头像的纪念币,把它放在书架上供客人观赏真是再好不过了。

最后我又回到了大厅,在大厅的柜台门口拿了5张介绍留作纪念。这一天,我来到了全上海知名的鲁迅公园游览了一番,不仅让我大涨了见识,还扩宽了我的视野,真是一举两得呀! 简评:描写顺序清晰,语言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置身鲁迅公园之中。

第三篇:游上海鲁迅公园

昨天,我们去了上海虹口区甜爱路上的鲁迅公园玩。

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大片树林,棵棵粗壮遒劲,郁郁葱葱,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树林前方右侧有个鲁迅纪念馆。我们领了旅游票,穿过大门和院子,走进了纪念馆中。进门的大厅十分宽敞高大,直接挑到了楼顶,而且屋顶是半透明玻璃的,看上去十分典雅。大厅右侧分楼上楼下,楼下有工艺品商店,书铺廊、鲁迅先生语录书画展览室。我们先上了楼,楼上的展厅介绍了先生伟大的一生。那里有他意味深长的话语,有他精心创作的人物故事,有他成长的足迹……当来到挂满他作品的书墙时,我彻底震撼了:鲁迅先生真厉害!除了自己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还会翻译俄语、日语、英语、德语等好多语言,用自己的智慧把世界上其他优秀的作品一一介绍到中国来。

鲁迅先生的朋友、弟子也很有名气。你知道吗?《大作家的小老师》中的萧伯纳也是他的朋友,《大林小林》的作者张天翼还是他的学生呢。而且大家都很敬重他,瞧,几个青年正围坐在鲁迅先生身旁,身子微倾,认真倾听着先生的讲话呢。再看鲁迅先生,他手中夹着一支烟,正侃侃而谈着。“呀,先生还在人世间!”我心中一阵惊喜。“傻孩子,这是蜡像。”妈妈看到我惊呆的样子一下子笑了。我吃了一惊,这几个看起来活生生的人却是用蜡像做的,那个做蜡像的叔叔真有本事。后来看到录像中人们为他送葬的情景,我才知道鲁迅先生真的已经离开人世了。不过,他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鲁迅纪念馆后有个百草园,在园中摆放着一条小船。听妈妈说,这条小船是鲁迅先生故乡特有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经常提到。

鲁迅真是个大人物,一生中创作了这么多小说杂文,翻译了那么多种语言的外国著作,交了这么多名人朋友,培养了那么多名人学生……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