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有些暗,刚下过雨,空气有些阴冷,天微微泛白。早晨看了一个关于学习的讲座,使我获益匪浅。
学习。何为学习?如何学习?
首先,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可以说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好的学习方法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先复习、整理课本内容再完成作业的习惯,省时省力。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尽量要朗读,而且要做笔记。
另一方面是巩固记忆力,记得又快又准则是我们的所追求的`。要及时复习,在未忘记之前24小时内多次记忆,让后逐渐拉长,起到强化作用。记忆知识点也要有方法,理解记忆、分散记忆与整体记忆相结合、左右脑结合记忆、图表类记忆都是不错的选择。
学习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理分配时间,集中注意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上。
除此之外,北大清华的尖子生也讲解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例如:错题归类,图表总结,扩散思维等方法。
以上全部就是我从讲座中所学习到的。
学习法律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学法有感,欢迎阅读哦!
学法有感
学法心得体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我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总之,人,不可能自然而能变得优秀,是内力自我约束和外力强制作用所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体统。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同学都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从而平安、健康、茁壮地成长!
学法有感周记2
现在的学生学习要讲究学习方法,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是原来我们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养成了不会自主学习的坏习惯。但现在我们推崇五环节学习法:1。深入自学。2。虚心交谈。3。专心听讲。4。精心梳理。5。科学作用。
这样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自主能力和养成一个好习惯。深入自学,让学生自己去把不懂的题弄懂自己不懂的问同学,和同学讨论讨论或者问老师,争取在自己自学时就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学习中不依赖老师。
自学后在上课时还要专心听讲,这样能使我们对不懂的题印象更深刻,课后还要精心梳理,把重点难点或当时自己没弄懂的问题用一个本子记下来。在周末时,自己吧这些题看一看。是印象更深刻。
使用五环节学习法后,我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待不懂的问题。我会很努力地把它弄懂。不会想着依赖老师的讲解,
但是导学案做完后,老师讲做过了。学校里会统一把导学案收上去。这样就没办法复习了。
说起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至校长、老师、家长下至学生自己,没有人会不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家长在说起孩子的学习习惯时总是摇头,显得黔驴技穷?我们的老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可是在小学毕业时、中学毕业时却还是有大量的孩子根本就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孩子在谈到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会说的头头是道,可真正做起来是,却是如此的难呢?
所以,读了《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静想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觉得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得问一问。
“老师,您真把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当重要任务来抓吗?”
也许好多老师要直呼冤枉,可事实是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还存在这样的现象:
1、分数>习惯
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存在的比较多,特别是低中年级。由于低中年级的学科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的特点,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智力相对具有优势,他即使上课不专心、书写不端正,却可以通过不长时间的注意和记忆就记住了学科知识,在
2.形式>实质
上公开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把公开课试上了一次又一次,似乎要等到没有任何问题了在向外展示。这一过程固然是件好事,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可我们常常会被外表蒙蔽了双眼。等回到普通的平时的课堂时,却很少见到这样精益求精的现象。可想而知,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得到最高效率的培养吗?
上级检查时,上至学校领导层,下至学校每一位执教的教师甚至学校的清洁工甚至家长都被动员起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形象,创造出每一位孩子都是具有良好习惯和良好教养的好孩子。可领导一走,人们的激情都会慢慢消退,不久又会恢复原样。试问:领导们是满意了,可,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真养成了吗?
搞所谓的研究时,国家提倡教育要搞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真正为孩子服务,少年成才则国家强大。于是,一级一级的研究如蜘蛛网一样撒开,撒到每一个基层教师的头上,每个老师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多了科研者的头环。可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是会研究的教师。大家为了让自己所谓的研究都有成效,往往会在自己的研究报告里创造出研究的价值,给自己的学生加上各种良好的表现,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这些,其实是不真实的。甚至,因为可以应付,我们也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教师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底层培养出了真正有好习惯的学生,而一些所谓的“能干者”,却不知有几分精力用在了对学生的真正的发展上。
3.随意>坚持
没有系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有的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在各个年级段的孩子该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有的学习习惯在某个年级段发展到什么程度?常常是发现学生出现什么问题了,就即兴教育,过后不了了之。还出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教学的设计、学业任务的布置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或者在有的年级段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却没有养成,给学生的持续发展造成太多的影响,也给后面接受的老师增加了教学的任务和难度。
我们学校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早就组织各年级段各学科的教师开展研究讨论和汇总,制订了各年级段的孩子们在各学科中应养成的学习习惯参考标准,供教师们在实际教学时参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读后感_篇二
昨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郑日昌教授主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感觉受益良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我们都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是好像很多时候都好像力不从心,在为人父母的路上我们还是初学者。
在我家,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我就变得很焦虑,总是担心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以至于乱发脾气,一看到孩子的毛病就火冒三丈,大声训斥。可是这并没有改变孩子的某些坏习惯,学习和生活上也并没有出现我期望的效果,反而是孩子越来越反感我的唠叨,叛逆得和我顶嘴,我真是十分苦恼。看了讲座后,我似乎寻到了一些方向,郑教授说孩子接受不同事物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树立孩子学习的自信。我家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是数学好,
关于孩子的坏习惯方面,我也学到了两个好方法,一是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二就是用练字和修改病句训练孩子的马虎习惯。还要让孩子每次写完作业好好检查,不要再替孩子检查作业。
学习效率是孩子提高成绩的关键,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这一点我的孩子寒假里表现得很好,在放假的第一天,我就让他自己把所有的作业和假期任务统计好,自己分配好假期里每天要做的事,他从第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虽然其中也有几天有变动但是最终还是在开学前一天完成了所有的作业。孩子总是说“妈妈,请你相信我!”。我也大胆的放开了手不去干涉他,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他,哪一天会有重要的事可能会影响他的计划。一次成功的体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我暂时看不到的,但是我想这对于他一定是个好的开始。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习事半功倍,讲座中一些大学生说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说错题归类法,图表归类法等等,还重点介绍了发展右脑的扩散思维法,我和孩子看后还专门用“鼠标”做了练习,的确是很有意思的新方法。
通过这次观看讲座,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了新的认识。针对自己孩子的现状和特点,我认清了自己的教育问题和努力方向,在今后我会关注更多教育方面的节目,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开创一条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