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读后感1
按照我们要求仔仔每个月要阅读一本书,春节期间他把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太平洋战争》第一卷读完了,在写读后感前,爸爸和他专门聊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想帮他梳理一个写作读后感的思路,没想到他还真洋洋潇洒滴写下一篇,不过介绍书的上篇、中篇、下篇的部分是他把书上内容找来抄上的 ,估计自己觉得书上的概括更清晰,自己总结不了这么好吧,嗨,不管他怎么写上去的,找得到地方抄也算本事 ,不过最后对日本这场战争战败的总结可是他经过思考后写出来的。
寒假里我和妈妈在广州机场买了《太平洋战争》第一卷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山冈庄八,他曾经写过著名的人物传记《德川家康》。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从日本人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战争描述,此书共分三卷, 第一卷主要讲的是从《日苏中立条约》到日军从瓜达尓卡纳撤离的这段历史,后两卷主要是对二战后日本掘起的描述。
全书分为三篇:
上篇主要讲的是日军占领法属印度后,罗斯福在1940年7月31日颁布禁止向西半球以外输出石油的法令。因为日本的钢铁、石油、稀矿全部依靠进口,所以日本和美国和谈,但最后日本认为美国要求太苛刻导致日本对美、英宣战。宣战当天,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篇讲的就大东亚战争,1940年12月10日马来海湾战爆发,日军击沉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当天,日军还进攻了菲律宾,6日,美菲联军宣布投降。日军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石油禁运,日本必须通过战争手段获取必需的石油,因此日军必需要攻下被称为石油宝库的印度尼西亚。1941年3月9日驻扎在万隆的荷兰军队全面投降,12日苏门达腊北部、瓜哇岛、英国、澳大利亚军队投降。
下篇讲的就是南太平洋战争了,1942年10月26日中途岛海战爆发,由于日军情报泄密导致日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4艘航母,而且还损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一年后的瓜岛恶战因为失去制空权最终导致战败。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日本战败主要是因为陆军、海军的意见不同,海军认为战场还在太平洋,而陆军觉得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了;还有就是日本在中途岛、爪哇岛海域中失去了制海权与制空权,并且国内和海外资源供应跟不上,作战部队人心涣散,失去战斗力等原因。我觉得书里把人物描写的很细腻并且还选取了其他一些描写相关内容的书籍,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再现当时壮观的战争场面。希望接下来能看到第二卷和第三卷。
《太平洋战争》读后感2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用四艘母舰上的'飞机对美军珍珠港进行了狂轰滥炸,从而爆发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战争——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读后感600字。
这一行为激怒了美国人,事后他们又得知日军占领了太平洋多数岛屿。美军准备打击报复,好好教训一下日本人!
他们挑了100多名飞行员,乘坐专业轰炸机从美军航母上起飞,直飞东京,给日本人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后来他们在珊瑚海和中途岛进行了大海战,日本人的舰队第一次受挫。此后,日本海军节节败退,而美国人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由于日本人经常发动自杀性攻击,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空投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正式结束。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当年的原子弹让日本人民饱受巨大的灾难,可是日本政府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教训,现在又对我们国家的领土虎视眈眈,总想寻事挑衅,难道他们忘记了中国人民对自己的领土是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吗?难道他们还妄想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容圈”,难道他们忘记了自己是怎样签署战败条约,被赶出中国领土,忘记了那时的他们怎样狼狈的样子吗?!
幸福的生活不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是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人生在世,不是为了浪费,不是为了所谓的狂妄的“荣誉”,更不是为了发动战争甚至是侵略!希望日本人能好好反省,好好自重!
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要珍惜时间,利用充足的时间,好好学习本领,如果有人胆敢再次侵犯我们的领土,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费曼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40年。30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随即被征召加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费曼被戴森《全方位的无限》及《宇宙波澜》的作者)评为本世纪最聪明的科学家。他在理论物理上有巨大的贡献,以量子电动力学上的开拓性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在物理界有传奇性的声誉。
费曼经常和同事的儿子拉夫·雷顿一起玩鼓。玩鼓时,费曼就聊他的故事。后来雷顿开始录音,他叫费曼"Chief",一再鼓励他说下去。经他整理后成为这本妙书。费曼不认为这是一本自传,但他亲自参与,连书名也是他坚持的。书中的对话方式,完全保留了他的风格、他的.自我形象。
费曼生性好奇,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渴望了解,并经常比周围人了解的更多。他参与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在严密的保安系统监控之下,他以破解安全锁自娱,在他的圈子中被称为"开锁专家"。取得机密资料以后,留下字条告诫政府小心安全。他顽童时期就修理收音机,且技艺精湛;研究各种昆虫;热衷于去陌生的国外交流如巴西、日本,并学习西班牙语和日语;他还学习画画、敲鼓等等。他一直像一个顽童一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大胆的去尝试,这也许是他在学术上成功的一个原因。
书中费曼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恶作剧能在学习和科研上给我们很多启发:
1、热爱你的专业,热爱学习,永远保持好奇心,并大胆的去做、去探索。
2、学会举一反三。真正的明白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知其所以然比知其然更重要,别不懂装懂,要真懂。还要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其系统化。(费曼举了巴西教育的例子,说巴西教育很死板,就是老师讲学生抄,死记硬背,其教育完全没有意义。悲哀的是这和我们的教育完全一样,我们的教材也是只知摘抄、拼凑出一些知识点,其含义及之间的联系被忽略了。有能力还是应该多读些英文教材或专著或其中译本,一些经典的英文教材非常不错,知识很有条理,由简入繁,基础原理及推导过程解释的相当清晰)
3、不要迷信权威,要怀疑的去读文献,亲自动手验证。
4、不要害怕你遇到的问题,等你踏下心来,钻进去,耐心大胆的去尝试解决。你会发现问题比你想象的简单。
5、事情永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也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好。所以取得成绩别骄傲,也许你的成果有问题;失败了也别气馁,事情还有转机。
最近,我发现妈妈总是沉迷于一本书,爱不释手。那本书是《别闹了,费曼先生》。我一看到书名就有好多问题:费曼先生是谁?他干了什么事?是谁让费曼先生别闹了……?我带着疑问,看起了书。
费曼全名: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他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在高中毕业后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他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费曼在24岁时加入了美国原子弹研究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费曼是一个头脑聪明,性格幽默的人,他经常做出一些有趣的事,同时还能告诫别人一些道理。
这本书中许多精彩的内容都在第三部“从军记”中。里面写到了费曼如何撬开同事、领导以及长官的保险柜的趣事。他把耳朵贴近柜子,开始试号码,用他的方法试,听到“咔哩”一声,柜子就开了。有一位同事的办公室中有6个柜子,费曼便一个个撬开,打开后还在柜子中留下纸条———“费曼借你的……一用”、“要加强防护,小心资料被偷”等等。同事回去后看到柜门大开,吓了一跳。当他看到费曼留下的纸条,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是通过这件事,同事们都加强了防范意识。还有一次,一位同事出去旅游了,别人要用他保险柜的资料,找到了费曼。因为同事们都知道,就算上了锁的柜子在费曼这里,那都不是事。
费曼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茶会。艾森赫夫人问费曼,需要在茶水中加牛奶还是柠檬?当时费曼正在思考一个问题,压根没听清艾森赫夫人的问题,不假思索地回答:“都要。”艾森赫夫人惊讶地说道:“别闹了,费曼先生。”原来这本书的书名就是这样来的.。
多年来,费曼经常和同事的儿子拉夫。雷顿一起玩鼓。玩鼓时,费曼就聊他的故事。后来,雷顿开始录音,他一直鼓励费曼说下去。经过整理后,成为这本书。费曼不认为这是一本自传,但他亲自参与,就连书名也是费曼坚持的。书中的对话方式完全保留了,他的风格和自我形象。他最有趣的智慧游戏,多半出现在本书里。物理学家拉比曾说:“物理学家是人类中的小飞侠,他们从不长大,永葆赤子之心。”费曼永不停止的创造力、好奇心是天才中的小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