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非常感兴趣的动画武侠片。聂风和步惊云是一对患难以共的好兄弟,为报杀父深仇,合力斩杀火麒麟,吞下麒麟血,不惜以入魔为代价,将杀父仇人雄霸联手铲除。然而聂风无法控制体内魔性,失手将云打落山崖……各路人物相继出现,相关的故事随之展开了。
这部影片的主角—步惊云和聂风的配音分别是由谢霆锋与任贤齐担任的。另外,其他的重要人物的配音人物也是重量级的,比如:傲决的配音是由童自荣担任的;第二梦是由韩雪担任的。风云决的`画面都非常细致,主角使用的武器,上面的每一个细节让人看了都惊叹不已。这部虽然是动画武侠片,适合象我这样的小男生看,而且比其它的动画片带劲多了。风云决里的一些片段还很搞笑呢,比如一开始,帅捕头一碰上“后山来的人”就会被打的很惨。除了激烈的打斗片段,还有很美丽的画面:美丽的蓬莱仙岛、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还有那个平静的山顶小湖……
风云决是国内自创的武侠动画片,我觉得创作这部影片的人很了不起。
武侠世界中,笑傲江湖是一种生存方式,它蔑视一切游戏规则,从而达到一种"无"的境界,也正是在这种境界中,侠士们浪迹天涯、快意恩仇,仗剑行侠,用自己的价值观维护着心中的那个"天下"。
在悠远的中国文化中,兵器号称"十八般",但是这"十八般"兵器中最让人感到的亲切的无非就是"刀"与"剑"两种,此外,名门正派、武功奇高的侠客,一般用的都是"剑"。"剑"是一种文化,,惟有德者方配用剑。同时,"剑"象征着正义、正直、所代表的是高尚的道德操守,它的气质孤傲、冷静,这其中所透出的,是一种稳重的美感。而用"刀"之人,则往往杀气甚重,惟有"刀"之大侠,方豪气盖天。
聂风与步惊云都是侠客,灭天下会,力战雄霸,还天下太平,其功其德之大,世人皆有目共睹。作为一个奇幻武侠故事,地位之高,实难撼动。同一个剧本若反复地拍摄,只会"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此次选择了全新的故事剧本进行制作,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也是明智的。
的故事发生在风云斩杀雄霸之后,聂风为杀雄霸误入魔道,步惊云为救师弟,记忆尽丧,拜剑山庄少主傲决痴迷宝剑,欲取麒麟血开封被封印的天外玄铁剑,故事的重心主要围绕着玄铁剑。"剑"依然是"风云"系列的绝对主角,同时也勾勒出了马荣成笔下的那个"天下"江湖。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风云决》的剧本设定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超出了普通"少儿动画"的制作水准,这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绝非传统观念中只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也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像好莱坞动画电影挑战的一个代表作。自开始,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开始走上了类型片之路,动画电影不再是纯粹地讲述一个故事,并在故事之中赋予教育意义,继而让孩子在观看的同时慢慢吸收这些大道理。最大的特色就是类型片概念的引入,从类型片来分类的话,它是一部很明显的动作电影。同样的,《风云决》的出现也是引入了类型片的概念,这在国内动画电影史上,应该是头一次。
首先,《风云决》是一部武侠电影,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打斗场面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传统的以及动画电影均是简单的故事情节,、、都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虽然就制作技术来说都采用了最新的国内技术,可是影片那传统的中国式剧本以及简单的`故事人物设定,依然使这些作品呈现出一种疲态,这种疲态主要就在于单线的叙事手法,以及过度看重教育意义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精彩性。观看他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情结,而并非影片本身所具备的吸引力。这种现象,在《风云决》中发生了质的改变。
何为剧本?一剧之本是也。电影和小说一样,主要还是用来讲故事的,故事讲的好,千万观众慕名前来;故事讲的差,纵使大门敞开,也难有人来捧场。如此复杂的人物角色设定,就已经注定了该片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同样的剧本,若是换成真人进行演绎,相信即使比起当年的《风云雄霸天下》,只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动画在这里只是影片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赋予了影片更丰富的发展与制作空间。
奇幻武侠大作拍摄成真人电影,往往受限于特技的制作,制作一旦粗糙,难免会引来众人恶劣的骂声;制作若是中庸,过个几年也难免成为视觉污染。用动画进行表达,实乃上策。
《风云决》在特效的制作上,将目前国内顶尖的二维与三维技术相结合,几场重要的特效都被表现出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影片中的海浪还是麒麟剑的血光,都制作得非常精美。再者就是影片中最关键的几场武戏,暴力美学再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大师吴宇森渐渐放弃舞蹈式优雅型暴力美学转投硬派暴力美学的"生死存亡之际",《风云决》中的暴力美学无疑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依然是以一种舞蹈的形式被演绎着,很优雅,也很有冲击。
中国文化中,"用剑"被称为"舞剑",说明"剑"是要用来"舞"才能表现其韵意的。"舞剑"是一种融合了"侠之大义"的审美意象。因此它优雅、高贵。在慢镜头的特写之下,经过一定的视觉渲染,慢镜头与常规镜头的紧密结合,使整个动作变得快慢有序,有张有弛,节奏感十分强烈,从慢镜头迅速切换为常规镜头之间的那种速度变化,令打斗变得美感十足,这才是"舞剑"的完美演绎。从影片的动作指导来看,也有着传统香港武侠片的影子,步惊云的排云掌以及聂风的风神退,具体的一招一式都可以在早期的香港电影中找到原型,包括拍摄这些镜头时机位的摆放,完全是动作电影的运动镜头。
影片除了通过打斗娱乐观众外,对于原著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文化也做了非常深的刻画。拜剑山庄的少主傲决一心要开启被封印的玄铁剑,此剑魔性极强,魔性高于人性。"剑"在古时还有一用途,是避邪,有德者方能守住剑,才有资格用剑去主持正义。傲决生性邪恶,因此无法守住剑,而"无名"大师生性正直,最终以正气与其同归于尽,尽显中华"剑文化"中的"德"。
聂风用的是血饮狂刀,用刀者多杀气,聂风是大侠,所以他更多的是豪气。《风云决》中的聂风不同于以往的聂风,这是一个误入魔道的聂风,有着极强的魔性。在平日里他温顺安静,而魔性发作之时,一把"刀"就足以凸显出他的邪杀之气。通过动画的渲染,聂风的"血饮狂刀"成为了凸显他魔性一条的通道。步惊云用的是绝世好剑,他的"侠义"在这把"绝世好剑"上得到了很好得展现,《风云决》中的步惊云不是《风云雄霸天下》中的那个步惊云,由于失忆的缘故,步惊云不再孤傲,不再冷酷,他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性男儿,并且开始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变得更有人情味了。于是原先《风云雄霸天下》中的人物形象被改变了,反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刀剑文化向来都是马荣成原著中的核心内容,马荣成在原著中所弘扬的正是风云二人浪迹天涯,仗剑行侠的英雄事迹,至于宿命论等等一系列天马行空的情节,都是奇幻武侠中用来吸引读者的调味剂,不足多谈。以一种动画的形式来传播文化,同时娱乐大众,没有任何刻意地说教,《风云决》为国产动画指明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800字一:
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建议大家有空值得一看。动画片《飞屋环游记》故事情节离奇怪诞,但不失生活元素,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从故事性到艺术性来看都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有时代性。时间也将证明《飞屋环游记》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影片是从童话般的故事开始,生活中的夫妻或钟情、或浪漫、或好奇,或探险。并有着与一般人所共有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在面临一次生活中的住房“拆迁”之事,主人公固执、倔强,怀着对爱人的感情执着与忠诚,还有怀旧心里,他坚守在高楼林立的一个空间,与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面对时尚和法律的威逼,老人自此开始了梦幻般的故事。从这里就有看头了.......特别是最后的的结尾,更让我看出点什么,也知道了点什么。不管从故事情节,还是人物造型和背景与画面都极为准确的表现故事。影片的音乐很有特点,具有爵士乐的味道,其中交融古典与时尚的韵味形成了强烈对比,音乐配器也非常巧妙,和影片故事内容搭配贴切,给人以仙境般的幻觉和体验与精神升华。音乐有效的配合了人们的欣赏过程,对理解和欣赏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朋友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可重点品尝一下影片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享受。真的不错啊!
《飞屋环游记》从故事内容,到音乐配器,到动漫人物设计精巧,到画面效果感官,到艺术性和观赏性,它的确是一部不朽的作品,历史会验证的。
影片虽是动画片,动画片不惟属孩童,这个影片《飞屋环游记》也唤醒了老年人的喜好,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实属老少皆宜啊!个人观点。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800字二:
经历了《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和《Wall·E》的数番历练后,彼得·道格特已然凭借《飞屋环游记》晋升为21世纪初最成功的动画煽情大师——当然,也少不了鲍博·彼得森的襄助。 影像语言洗练得没话说,所谓“十分钟,年华老去”,《飞屋环游记》开场就用了十分钟,气球推销员卡尔·弗雷德里克森从懵懂孩童到垂垂老者的人生经历便跃然银幕。他与爱妻埃莉由探险的爱好相知,进而又青梅竹马相爱,虽无子嗣,但一世相守,如今老屋将被拆迁,卡尔即将被送进老人院,往昔的种种念想,不由得统统涌上心头。
然而卡尔并不服输,童年的肾上腺素早已化为对亡妻的追悼,于是,老头精心策划了一场华丽的冒险:他把老屋绑满了气球,要带着埃莉(的遗像)去当年海誓山盟过的天堂瀑布冒险。 本来这只是个倔犟老头的鸡血故事,不过那个比哲学家还让人头痛的小胖子罗素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这位一心想拿到“帮助老人勋章”的探险协会成员被卡尔“意外”的带上了天。
于是就很佩服道格特的人物设定:动画片嘛,既要想象丰富夸张,又要现实有迹可寻。一老一少,一白一黄,一孤僻一人来疯,人生的起点站居然搭上了一班前途未卜的末班车,不肖说,两位主人公的对手戏肯定会在后面的历程中火花四溅。 罗素的形象显然很入中国观众的法眼,地道的蒙古人种脸蛋,脖子上的布条虽然官方说法是探险协会、童子军之类的组织标记,但我看着就是一条红领巾。而罗素闯入卡尔老屋要求助人为乐的桥段又让我立马想起了童年往事:我小学时的少先队组织每年三月都会搞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于是,一到周末我们一群小朋友便山呼海啸聚在一起,然后满大院弄得鸡飞狗跳,末了还要对着出来呵斥的大人高喊一声:“我们做好事不留名,我们的名字叫红领巾!”——“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就这样被我们自学成才。
罗素讨厌吗?当然讨厌,真要吹毛求疵,这个亚裔男孩肥胖无知,私闯民宅,还谎话连篇。不过卡尔也有很多缺点。当他一手打造的飞屋拔地而起时,吓倒了两个来接他去老人院的社工不说,一路上还擦坏了别人的车、撞榻了别家的房梁。 但是,没有人会讨厌这两个家伙,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观赏电影时,不必苛求银幕上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尤其当这是一部动画幻想片时。当我们的儿童电影用高、大、全的偶像和莫名其妙的道德说教来规训孩子们时(参看《寻找成龙》),那些连大人们自己都不信的`教条当然会被在网络世界里游刃有余的孩子们所唾弃——有些他们也不“唾弃”,因为许多烂片已经烂到孩子们看都不看。
其实好的儿童电影必然是全龄电影,孩子们喜欢看的,大人们当然也会喜欢。当孩子们欢呼雀跃《飞屋环游记》里的奇妙冒险时,大人们正在为他们的伪布尔乔亚趣味得到满足而心潮澎湃。卡尔不就是个被工作、生活压抑了一辈子的小白领?一世循规蹈矩,不算成功人士,但也衣食无忧。不过童年的冒险梦想早已荡然无存,但《遗愿清单》一旦纳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轨道,生活似乎又充满了激情。更重要的在于,卡尔还是个情圣,当存款和住房成为择偶的首要条件时,能在银幕上看到这样一位从一而终的美国情圣,女观众们自然会由衷的生出一层好感——当然,这并不妨碍她们看完电影后继续在相亲时首先询问对方是否买了房子。
什么错,电影就是造梦的,都跟现实一样,我也不花那个冤枉钱进影院了。可问题是,如果电影人想从观众们口袋里掏钱,还是枪花乐队的那张专辑名——运用你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匮乏,首先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当观众是来受教育的——对儿童观众也是如此,只有在影片获得他们认可的前提下,你灌注在其中的内容才可能被接纳。而且孩子们也不是有点感官刺激就趋之若鹜的,去年《风云决》的失败就是明证。再者,如今是个意义层出的时代,作品究竟讲了什么主题,多半是被观众们自己解读出来的,把大气层以内的事管好就行了,臭氧层子其实不劳导演们费心。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李贽说人要有童心,说难也不难。看看我们的生活,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比电影更光怪陆离的故事。《飞屋环游记》里老屋飞天算什么?那边十三层楼不是说趴就趴下了?房奴和欲做房奴而不得的准房奴们早就对房价咬牙切齿,这边厢看着卡尔带着自己的屋子满世界游走,估计也满足了不少人的阴暗心理。力也来源于细节。《飞屋环游记》一帧帧的精耕细作观众都看在眼里,而除了画面以外,剧情和对白也饱蘸着道格特的匠心独运。被罗素命名为“凯文”的大鸟斯耐普其实源于卡尔捉弄罗素的小玩笑,而这次无心插柳的偶得又引出了走火入魔的冒险家穆茨(同时照应了卡尔与埃莉的一世情缘);穆茨豢养的那群大狗被道格特用独具一格的动作设计打造得活灵活现,跳伞逃生时还不忘照应下关于松鼠的小笑话;当然,在与穆茨的斗争中卡尔与罗素也情谊渐深,而罗素一句无心的“这些无聊的事情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又促使观众与卡尔一同检视生命的真谛;待到尘埃落定,老卡尔与小罗素一起坐在街旁舔冰淇淋数小汽车的颜色时,观众的心理已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缺点满身的卡尔和罗素就这样俘获了中国观众的心,其实无非是些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整个《飞屋环游记》的构思肯定逃不脱《环游地球八十天》的脉络,而最后那场飞艇大战的戏又让我立马想起了《天空之城》。但这并不是批评,说你拍的像类型片,我理解,这是褒义。为什么有类型?那是因为找到了符合观众要求的模式,然后便学习、实践这种模式,这才是大银幕的王道。
想象力跟创新是一回事,这意味着思想无禁区。当然我们可以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论证中国人几乎自古以来就是缺乏想象力的,这也许没错。但全球化都这么些年了,既是“长技”那我们就该“师夷”。当我们整天高喊“创新”的时候,落后、僵化的自我判断也不言而喻。从电影而言,成气候的一共六代,前面三代都是解放前培养出的,第四、第五代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井喷,然后一直在吃老本(第四代连老本都不够吃了,只好偃旗息鼓)。至于第六代,小众的路子曾经号准了国外电影节的脉,但现在也是王小二过年,捧了狮子、狗熊回国忽悠,奈何观众们已经不买账。 电影是一门尤其需要想象力、需要创新精神的艺术(和工业),我不相信十几亿中国人就培养不出想象力能比上道格特的电影人。关键是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和尽可能自由的创作氛围,然后让市场来投票——我相信全体中国观众加起来肯定比有关部门聪明多了。
《飞屋环游记》并不尽善尽美,事实上,我觉得该片最后的结局有些弱,从飞艇打斗开始就有些往下走,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但比起只剩下《麦兜》和《喜羊羊》的华语动画来,我还是愿意看《飞屋环游记》。 还是不明白,这么和谐、安定、没有异见的社会,究竟是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800字三:
男主角作为一个摆摊卖气球的小贩,在当地卖了一辈子气球,片中却从未出现一个城管的正义身影,这充分证明,当地政府部门对小商小贩的控制和管理是十分失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已经处于混乱状态,出现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男主角作为一个摆摊卖气球的小贩,居然就能娶上漂亮的媳妇,住上前边有花园后面有游泳池的三层别墅。这不但错误地宣扬了这种腐朽的西方生活方式,更误导广大准备公务员
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朝广大80后青年们为了一套5环外80平的房子,都要掏空父母毕生积蓄付首付还要节衣缩食吃泡面啃萝卜干苦熬20年房奴期,或是被迫离开青梅竹马的穷恋人嫁给一个有钱的死老头,而男主角这么年轻,又做着小贩这样不起眼的工作,就能买的起这样的豪华别墅,还娶得到漂亮的女主角,还每天都有新衣服穿新领带打,在后来失去房子时还可以若无其事地说“it's just a house”,其中必然有蹊跷。建议当地纪委介入,查查男主角父母是哪个单位的,是不是党员,对他们的廉洁性作出严肃的调查。
众所周知,经多位权威主流经济学家鉴定,房地产业是支持我朝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房地产业的主角之一,开发商们无疑是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令人感动的是,与此同时,我朝的房地产开发商是最识大体顾大局的。由于不想让政府在70年承租期到后为房子产权为难,不惜搭上自己的行业声誉,纷纷把房子建成30年不到就必然倒塌,甚至还有爱国开发商主动把把期房建成危房,为政府解忧于未然。反观片中男主角这个钉子户,自建的小产权房住了50年还不愿意配合政府的拆迁工作,对参与重建的开发商善意提供的安置房挑3拣4,严重了影响工程进度和城市整体规划,甚至还打伤正当执法的工作人员。这严重地误导了舆论导向,造成了不良的舆论影响。
在收到法院正义的制裁后,男主角居然一错再错,把房子绑上气球飞上天空,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政治错误,理由如下。
第一,造成了极坏的榜样效应。假如大家都纷纷模仿,以后房子都在天上灰来灰去,那下面的地皮还有谁买?这必然给政府财政和他们的小弟开发商的利润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效应。特别对于我们天朝来说,土地就是政治。纵观60年我朝历史,打土豪分田地建了国,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收回实现了社会主义,包产到户吹响了改革开放,卖地财政保证了每年的gdp。这下你房子上天了,不用土地了,以后政府怎么执政?这种做法必须严厉查处。
第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的天空必然像现在的马路堆满了私家车般堆满了私家灰机。在我天朝交通部门空中钓鱼执法时,空中有房子不是给黑灰机司机提供逃窜掩护么?虽说现在钓鱼执法还仅仅停留在地面,但是为了未雨绸缪起见,这种做法必须查处。
第三,俗话说得好,站得高看得远。就我天朝而言,房子在空中灰得那么高,万一看到资本主义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一些思想防线比较薄弱的群众是会经不起诱惑偷渡过去的,甚至还会回来告诉地面的其他群众这些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造成群体效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安定因素。因此必须坚决制止这种行为。
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一方面,在空中国界线安装一道看不见的城墙,以防止偷渡和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糟粕;另一方面,在每栋房子开始建造时,都在地基上强制安装一把绿x牌电子房屋锁,及时阻止房子试图飞离地面的行为,不安装的房子不予批准建造。双管齐下,可有效地控制这种不法行为。对已经出现这种思想苗头的房屋业主,除了由相关部门派出干部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之外,必要时,还可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网瘾治疗所使用临床上行之有效的醒脑电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片中十分想要一个孩子的男女主人公最终因为身体上的原因未能得子,笔者认为主要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主人公所在国家的医术不足以治好此类疾病;第二,作为一个靠卖气球谋生的小贩,主人公无力支付该国昂贵的医药费。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天朝子民,我对他们的遭遇感到深深的同情,因为这种小事在我天朝早已有了解决办法。
第一个事实给了标榜先进的资本主义医学科技一个响亮的耳光,居然连不孕不育这种小病也束手无策。在我朝医务工作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这类小病早已变得像感冒般不足挂齿。打开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你随处可见“北京新兴医院,专治不孕不育,治愈率高达120%;一个疗程即可见效,买就送价值xxxx元的无痛人流梦幻套餐”类的广告,还有像糖果强老师等正派人士出任形象代言,在治愈率,公信力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片中那样因为这点小病就终身无子的情况决不会在我朝出现。
第二个,昂贵的医药费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在疾病面前无力抗拒,而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下,我朝的医疗保障早已覆盖全民。久经考验的白衣战士曾副局长早已断言,他公费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只要你需要,嫖妓都可以给你报成医药费,这点小病,毛毛雨了。(什么,你不是干部?那你还看什么病?)
在看到这一段帝国主义国家人民水深火热的悲惨遭遇时,我心中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天朝子民的自豪感。片中主人公在为不育发愁,我们却在为结扎苦恼。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正日薄西山,社会主义正冉冉升起,并必将取而代之。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