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意为所传的话语,有时也指寄托希望的话语。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大学毕业校长寄语,欢迎参考。
校长寄语篇1
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今天的毕业典礼,是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新航标。承载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你们将奔向中国基础教育的广阔天地。
你们的成长,凝聚着温总理特别的关爱。在总理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你们是这项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也是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者。难忘2007年教师节,温总理和你们的亲切交谈、对你们的谆谆教诲;难忘六道河中学的课堂上,总理带你们一同听课,深入教学实践;今天,总理又来到你们中间,检阅你们的成长,见证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功实践。我相信,总理的深切关爱和殷殷期望,是你们成长中不竭的精神动力。
你们的成长,倾注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名师课程,启迪了你们的智慧;海外交流,开拓了你们的视野;教育实践中手把手的指导,提高了你们的技能、坚定了你们的信念;就业路上,老师的鼓励和帮扶,增添了你们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巍巍师大的风骨和气韵已经铭刻在你们的心里。
你们的成长,充盈着你们自身的拼搏与努力。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展现了你们的青春风采,崭露出你们创新的教育理念;基层支教和社会实践,传播了你们的爱心,彰显了你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向全国免费师范生发出学习霍懋征老师的倡议,争做明日优秀教师,表现出了你们成为未来教育家的志向和决心。
四年前,你们带着梦想来到这里,今天,你们将带着母校的牵挂踏上新的征程。作为长辈,我希望你们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人们常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千个目的地的向往,不如一次出发,不如一次跋山涉水的征服与苦战。
作为同行,我希望你们勤于学习、增强本领。“立身以立学为先”,希望同学们诚心向老教师学习,虚心向同事学习,更要真心向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把知识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本领,在基层教师岗位上历练成长。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每一位师范生应该铭刻于心的价值追求。
校长寄语篇2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亲爱的2015届本科毕业生同学们:
今天,学校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为2015届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这意味着你们站上了人生的新台阶,这是你们人生的一个新的高度。看到同学们身着学位服即将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我眼前浮现出四年来你们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勤学苦研、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在各种公益活动中热情奉献、在艺术殿堂里潇洒展示,以及通过各种方式为学校改革发展提出意见等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你们不仅认真地完成了本科学习计划,还在研制“微生物电池”使污水处理实现低能耗等许多科研项目中作出了载入文献的贡献,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增进了对中国改革发展的了解及对自身责任的体悟,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海外学习,拓展了视野并发展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有的同学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大胆创业服务社会、赢得了社会认可;在你们中间,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有克服各种困难全面发展的“自强之星”;有近300名同学选择到急需人才的西部地区就业,如此等等,都雄辩地证明你们在这四年的青春岁月里,努力立公增能,扎实地站上了人生的新的台阶。
亲爱的同学们,能够站上人生的新台阶,不仅要凭自己的努力和坚韧,也离不开勤勉尽职的老师、无私支持的家长和相互砥砺的同学,让我们一起用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站在人生的新台阶上,你们下一步将怎么走呢?是向下还是继续向上呢?向下虽然是“最省力”的,但也是最危险的。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生不进则退,不论你曾有怎样的辉煌,只要不再进德修业,只要不再坚守诚信的道德底线,那就将“向下”如崩,毁掉自己的一生。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对于南开人来说,我们的人生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上”。
向上的方向,就是“为公”的方向,就是“中华之崛起”的方向。同学们应该还能记得,四年前我们2011级新生的开学典礼是在9月3日举行的。那天,我在代表学校的`致辞中说,“66年前的9月3日,是全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百年积弱的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出现了伟大的从衰到兴的历史转折。在那以前的100年,中国从一个富庶的国家沦败到几乎亡国灭种;从那以后的100年,是走向复兴的100年。尤其激动人心的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正是你们这一代人的大好时光,正是你们将亲手实现‘振兴中华’这一多少先贤英烈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历史目标。这是多么豪迈的事业,这是你们的事业”!同学们四年的学习,就是为能奉献这个事业打基础做准备。刚才走进会场时,我听到那首慷慨激昂的《毕业歌》,当年曾有多少南开学长就是唱着这首歌去掀起那民族自救的巨浪,实现了一生为公的崇高价值。现在,你们是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誓师的日子里毕业的,你们更应能体悟自己的历史责任,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诱惑和阻碍,南开人都要慎思明辨,毫不动摇地坚持为公之方向,坚定不移地向上攀登。
向上,就要尽能并不断增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实现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继续学习,在研究破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学习,并竭尽所能地在实践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为公”的志向化为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行动,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失败,南开人都要刚毅坚卓,奋发尽能地向上攀登。
向上,必须群策群力。“乐群”的南开人一定要秉持诚信友善的处世之道,不自欺、不欺人,先忧后乐、推己及人,以包容的胸怀吸引、聚拢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伙伴,共同秉公尽能、团结一心地向上攀登。
亲爱的同学们,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中华者,我们的中华,我们向上,则中华向上。站在人生新台阶上的2015届毕业生们,母校殷切地期望你们:秉公尽能,永远向上!
校长寄语篇3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初夏时节,栀子花开,求是园弥漫着毕业的情怀。今天,同学们在此圆满完成了本科学业,即将迈上更广阔的舞台,开创更为精彩的未来。衷心祝贺你们!
毕业季,我总是轻易被同学们的情绪感染:你们在教学楼前拍照留念的庄重,在大草坪上纵情欢歌的快乐,在启真湖边畅想未来的憧憬,在林间小径细叙情谊的不舍……看着你们年轻的身影,我恍惚觉得自己的青春未曾走远。当年的我,和你们一样在求是园里学习,可能修过同一门课程,可能占过同一个座位,可能读过同一本图书,还可能讨论过同一个话题……然而,那是30年前的时光了。
30年岁月更迭,已经或正在发生无数的沧桑巨变。那时的我们习惯鸿雁传书,现在的你们喜欢刷朋友圈;那时的我们常爱去图书馆翻阅文献,现在的你们随时可以点击玩转数字图书;那时的我们只能在课堂上聆听名师授课讲学,现在的你们则可以通过MOOC体验移动学习;那时的我们刚刚了解了世界,现在的你们视野更加global& international。30年时光流转,亦有不变的执著和永恒的坚守。巍巍浙大,屹立东方,百年求是,创新不止。浙大人对培养未来领导者的追求,对复兴国家民族的担当,对造福人类的关怀,永恒不变。
竺可桢老校长曾寄语浙大人,“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服务单位,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未来领导者应有的担当。你们这一代青年,比我们当年站在更高的起点,拥有更好的条件,具备更宽的视野,面对更大的空间。希望你们褒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风骨,在当前的大好时代中真正干成一番事业。
要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不仅要仰望星空,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且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走向成功。所谓成功,不在于获取金钱和权势,而在于把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而在于为国为民谋得利益。《尚书》有云:“功崇惟业,业广惟勤。”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希望你们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勤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著,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创新者、领导者。
未来领导者的使命是引领和创造未来。让我们的目光穿越时空,未来10年、20年、30年,是你们的命运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相连的重要时期,我期待,期待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光彩:在科学领域,你们不断探索宇宙宏观世界和粒子微观尺度的大自然奥秘,让人们享受更为健康的、更为美好的高品质生活;在工程领域,你们不断创造新的材料、新的能源、新的工艺、新的代码,让人类活动的空间更环保、更安全、更智慧;在社会领域,你们不断建构和平、公正、发展、高效的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在文艺领域,你们不断创作动人的小说、
同学们,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在久别的重逢;世界上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现在,又到了离别的时刻,尽管不舍,但我相信四年的缘分,期待未来更为美好的重逢。愿启真湖水的波光常在你们心中荡漾,愿求是精神的光芒照耀你们砥砺前行,愿母校的思念和关注伴随你们奋斗的岁月!
最后,祝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幸福、快乐!
在这个收获的九月,各大高校都迎来了开学典礼,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带来的开学典礼校长寄语,供大家参考。
篇1:充满激情 引领未来
“你在未名的石舫上,弦歌咏归。我在静园的芳草间,夕阴朝晖。如果你还记得开学季,如潮涌的人群。转眼之间,五四路,一段情……”8点半,在北大版《南山南》动情的歌声中,北京大学2016年开学典礼准时开始。典礼上,校长林建华鼓励同学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做引领未来的人。
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刘上代表新生发言。他坦言,在学校、专业选择的过程中自己曾经犹疑。曾听说北大数院不少都是集训队甚至国家队的“大神”,担心进入“牛棚”跟不上进度。为此他特意与学院的老师交流,“老师以《哈利·波特》作比,保送生就像是‘巫师’血统,高招生就像是‘麻瓜’血统。虽然‘巫师’血统有着天然优势,但‘麻瓜’里不也出了赫敏这样优秀的魔法师吗?”刘上备受鼓舞,决定鼓足勇气选己所爱,“挑战的意义不在于登顶,而在于每一次尝试中发现更为卓越的自己。”
接下来,一位来自英国的金发碧眼的美少女——白若汐,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入学北大读研的感受。“15岁,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并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那时,对于一个来自英国乡下,从没离开过欧洲的少女来说,将来在北大就读如同童话。”大学时,她如愿来到北大交流,“如今重回北大读研就像回家一样。”白若汐表示,毕业后将把中国文化传递给更多外国人,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迈上新台阶而努力。
在掌声与欢呼中,校长林建华走上演讲台。他首先对2016级新生表达了欢迎和祝贺,“择校、择专业激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对此我表示赞赏。此外,我还要对大家最终选择北大表示感谢!”林建华指出在人生的旅途中,北大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探寻的开始,“为什么上大学?在北大如何生活或学习?将来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中细细思考。”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地球‘变平’了。这对大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网上就能方便地获取知识,那大学存在的意义何在?”针对该问题,林建华表示北京大学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的陪伴者、引路人。”为此,北大今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培养方式上更加灵活、主动、有创造性。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问题摆面前等待着发现和解决。问题就是召唤,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林建华激励同学们要以天下为己任,“你们的北大之旅今天开启,这将是一个探索之旅。希望你们能够始终保持好奇,充满激情,成为引领未来的人。加油吧!新北大人!”
篇2: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寄语新生三句话:“首先要有复旦魂;复旦人要有本事;复旦人就要爱复旦。”而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研究生导师代表汤其群教授明确表示,反感“老板”提法,亦反对“一言不合换导师”。在他看来,研究生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研究生“和”导师工作,而不是“为”导师工作。
来自复旦大学任重书院的何逸萌同学代表新生发言。在她的提议下,现场的同学们向出席开学典礼的各位高中校长们鞠躬致敬,表达对老师们辛勤育人的真挚敬意。
许宁生在致辞时说,今天要重提三句话,就是你们要真正成为复旦人,首先要有复旦魂;复旦人要有本事;复旦人就要爱复旦。他希望同学们体验复旦“学术为魂”这一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为真理而不计名利的学术风骨。
在复旦大学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被同学们推选为“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之一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汤其群代表全体导师发言。他表示,在研究生
篇3:
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迈入第三个甲子的天津大学又迎来了4896名新生。在此,我代表全体天大人,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在今年招生录取期间,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妈妈在微博上晒出了天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晒出了连续100天不重样的早点,在这位平凡的母亲身上,投射出的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关爱。所以,在你们人生的这个重要时刻,希望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养育你们的父母,表示深深的敬意!也向所有给予你们关心和帮助的师长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从今天开始,天津大学将正式写入你们的人生履历,你们将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了解、融入和热爱她。那么大学到底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格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在理想的维度下,大学是超越功利的象牙之塔,是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而大学之于学生,一是修炼才识,二是涵养德行。但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大学校园中也面临着大学精神缺失的问题,有的人拘囿于个人的成败得失,而丧失了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用中国学者钱理群的话讲,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即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路易斯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在批判与反思中,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成长,是你们必须要身体力行回答的问题。你们要坚决拒绝利己主义。你们要努力追求有理想的卓越。在你们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立天大志向、展天大襟怀、承天大责任”,这就是学校对你们的期待和要求,希望你们做名副其实的“天大人”。
天大人坚守家国情怀。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之初就确立了“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121年来,天津大学始终将兴衰荣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以“兴学救国”为宗旨培养中国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上世纪30年代,北洋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被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在西北联大时期西迁办学,为抗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建国初期,天津大学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难题,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兴学救国”“科学建国”“科教兴国”到今天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丰富着“兴学强国”的精神内涵,成为学校发展生生不息、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将家国情怀写了入学校章程。并开展以家国情怀为核心、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希望你们的未来能受益于此,用激情与担当谱写北洋的绚丽多姿。
天大人始终独立自省。在这一届新生中,有26个“00后”,年纪最小的是机械学院的'陶莎莎,今年只有15岁。初次告别父母、来到异乡,你们将面临“不得不”独立的生活和“突如其来”的自由,有的人会在茫然中失去自我,更多的人会努力让自己更加充实。我希望你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独立而不依赖他人,勇敢面对挫折和难题;希望你们不忘初衷,时刻保持自省的状态;希望你们保持学习的欲望,用阅读和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旅程。在今年的毕业生中有一位天津大学的自强之星,她叫宣丽燕,媒体评价她是天大“
天大人不断超越自我。四天前,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闭幕,在见证不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舞台上,也有许多天大故事。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的王正廷是北洋大学1900届的毕业生,正是在北洋大学求学期间对现代体育课程的学习,激发了他对于体育事业的浓厚兴趣,他最终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在他的努力推动下,体育在中国扎根并走向了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李兴刚、赵小均、韩庆华、崔恺等天大校友成功会师奥运,彰显了天大人“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追求。经管学部2014届毕业生赵瑾是我校第一位世界冠军,她也曾代表国家征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天大人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里约奥运会的口号是“A new world”,我想,“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只有敢试敢为、超越自我,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抵达人生的新境界。
同学们,到2020年的未来四年,是实施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四年冲刺,你们身处改革、发展、创新的时代,也是梦想成真的时代。希望你们不负韶华,勇敢担当,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成长!
谢谢大家。
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简报一:
为纪念第48个“世界地球日”,响应联合国“可持续旅游发展年”,充分展示中国地质公园独特和壮美的自然价值,加深对人与地球关系的认识,传递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呢喃地学科普训练营在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办公室指导下,联合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开展“讲好地质公园故事”地质公园科普进中小学系列活动,将于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期间,在北京第一七一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15所中小学开展地质公园科普讲座,充分利用好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地质公园等载体,利用地质公园科普书籍、图片、影像及实物标本等形式,在北京地区各中小学讲好各地质公园独特的地球故事。
4月11日下午,来自大地呢喃地学科普训练营的四位讲师走进北京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为学校的近160名师生进行地学科普讲座,拉开了本次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的序幕。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张硕讲师首先通过风趣的开场白迅速的调动了现场的氛围,讲座过程中,深入浅出,使在座的同学对于看似艰深的地学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不时的结合同学们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同学们纷纷就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表现了大家想要更了解地球的渴望。讲座解说后,听众都表示解答了自己对于地球认识的很多疑惑,自己更加想学好地球科学知识,从而更好的保护地球。
据悉,大地呢喃地学科普训练营还将于4月22日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组织地质公园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展示发布仪式,并在当天将由著名地学科普专家苏德辰教授指导,组织地学科普训练营野外考察活动,,让中小学生在野外实地感知地球演化的宏大篇章,使其更加了解地球,从而更加爱护地球。
大地呢喃地学科普训练营由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学生赵鹏飞发起,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业公司大地之旅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旨在向中小学生科普地学知识、弘扬地学文化、传递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品牌项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力支持下,该创业公司将充分发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推动国内地学科普贡献一份力量。
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简报二:
近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早谋划、早部署,印发《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工作方案》,计划第48个世界地球日开展宣传周系列活动,其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进一步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据了解,4月17日至23日,在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及时发布全省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有关工作情况。此外,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采取制作专题展板、悬挂空飘气球宣传标语、发送手机短信、实时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宣传主题活动,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1日上午,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与南昌市实验中学(绿色环保学校)联合举办“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网络征文大赛启动仪式。该校师生签名、书写寄语并在地图上粘贴绿叶,省国土资源厅及学校领导致辞并为学生授予“爱护地球小主人”红旗。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殷佰生现场为活动泼墨题字。
22日,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工作组赴江西中医大学医药学院,开展送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院校各班级学会和协会的作用,发放地球日宣传资料、宣传品及地灾防治宣传手册,并与该校联合举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争做一个爱护地球小主人”活动,以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该厅还邀请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记者全程参与,围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主题,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系列科普活动,向公众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国土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活动周期间,江西省地质博物馆免费向全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普及地球科学知识。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加深对国土资源工作的了解,发动全社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和参与国土资源的保护,营造节约集约用地、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切实保护地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