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美国往事观后感解说合计90句

美国往事观后感解说合计90句

时间:2019-12-22 23:11

群众普遍反映《美国往事》是男人必看,群众普遍反映得一遍一遍看了又看,群众普遍还反映是男人看完一定得是热泪盈眶感慨连连。

于是,我身为一名勇于尝试的“伪文艺”,一个坚韧且宅的纯爷们,挑战这片儿好多次,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快进草草了事。整整四小时啊,这也忒长了吧。要不是经常锻炼小宇宙比较强大,可能要翻白眼吐白沫昏过数次了。

还有,敢情当年米国黑帮都TM不流行收小弟的吗?还是因为导演是个意大利人,不太了解阿美利加的风土人情,全按他们那儿黑手组织构架来配置的成员。4小时里除了少年时早早挂掉的最小的一个,整个麦克斯犯罪集团公司里,常年就只有4个员工挂牌上岗啊!连个拉门 开车 送打火机的龙套都没有。套用《疯狂的赛车》里的台词——“这也忒不专业了吧?”

再来说说导演,都说这片子导演导得很有功力,数度拿奖。但我只想说,这个导演以前一定是个喜欢玩拼图的。有些片子不要寄希望于单看一遍,就能看懂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清楚的记得第1次看时,从开始的片头升起,直到播放到第38分钟后,自己才渐渐看出了些端倪。至于之前那半个小时影片里所交代的信息,已然被那导演因为“文艺”的名义而被剪辑的纷乱复杂,只能留待第2次第3次重温时,再拼接上。(这也包括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年面条在极度痛苦中来到毒品馆,妄图通过吸食毒品而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在几口吞云吐雾后,转而以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结束整个影片的处理方式。)

如果说因为“男人必看”的名头,男人看完非要有些什么感悟总结的话。我想,关于片子里先后出现的几个女人与2个男主角的关系,到可以扒上一扒。

佩姬,卡洛尔,狄波拉,都是先跟了面条,后随了麦克斯的。佩姬属于不法行为,不予讨论。而卡洛尔和狄波拉都是在两个男人之间进行了选择。麦克斯与面条的区别在于,麦克斯是犯罪团伙的首脑是强者,面条是二当家是弱者。这就是女人们最终都选择了麦克斯而不选择面条的'原因。延续基因的本能虽然不能控制一个女人真的繁殖后代,但却能影响她的性选择。这也是很多时候女人显得现实无情的原因,她被保证后代质量的本能驱使,在性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强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弱者的爱是打不过她的本能的。

我觉得这点,才是这片子被最许多男人女人们推崇的真正原因所在。

当麦克斯和面条在沙滩度假的时候,刊登着解除禁酒令的报纸传到了他们手中。沙基向麦克斯提出了建议,和工会领袖吉米合作,收购将被贱卖的卡车,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建立基金会。而面条拒绝与政客合作,麦克斯则用一条毒计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摆脱了面条,并且拿走所有的钱进入政界。

多年以后,麦克斯已经成为政界大佬,面条在悔恨中度过了30年。虽然最后麦克斯被逼自杀身亡,面条扳回一城,但是纵观一生,麦克斯是成功的。他出身底层,父亲被送进了疯人院(因此麦克斯最讨厌别人说他,you are crazy),与面条不同的是他所具有的野心。在面条拒绝沙基的建议的时候麦克斯就对他说,你不能永远都是街头小混混的思想。这是两人最本质的区别。面条崇尚传统的硬汉价值观,讨厌政客,信任朋友,忠于爱情,不为权势所动,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都是一个正面的形象。麦克斯则为了权势不惜牺牲朋友,充满诡计与狡诈。

对于麦克斯与面条,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麦克斯的价值观,就是对于金钱权势的个人追求比所谓的为了他人考虑更好,而诡计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个人追求金钱,这是社会的根基,也是人的其他品格的根基。第一,为自己而活是人最原始的需求,吃自己喜欢的美食,穿好看的衣服,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为了满足这些原始的欲望,必须拥有自己独立追求金钱的能力;第二,你无法代替其他人的思考和行动,因为每个人思想的差异,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达成一致,在想法一致的事情上合作,在产生分歧的`时候分道扬镳是最高效的相处模式。

信任从来就不是一个绝对正确的词。信任朋友,不代表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他或者完全的依赖,一切都要建立在个人追求金钱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病态的信任。面条对于麦克斯的信任可以说是这样一种病态。如果信任能够让自己获利(也就是能增加个人获得金钱的能力)或者双方都获利,那么这就是一种好的信任。

诡计和狡诈都带有不好的感情色彩,但是诡计和智谋只是人们的感情色彩不同而已,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在人类社会运行和博弈的过程中,需要这样的东西来解决一些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斗争的规则发生了变化,一切以前习以为常的手段不再被认同,被称为诡计,而新的规则下又有新的手段不断出现,又能说谁比谁高明呢?

所有价值观的优劣都要从结果看,若这种价值观能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就是好的,否则就是愚蠢。

《美国工厂》讲述了20xx年福耀集团接受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厂,改为玻璃制作厂并雇佣上千位美国蓝领工人。福耀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希望,但是也是从这里开始产生冲突,从管理文化冲突,到工会矛盾,再到不复存在的工资现状……

首先说管理文化冲突,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中国资本家从本土抽调了一部分人来美国当教官,同时美国也派出了一部分员工前往中国,学习中国的军事化管理经验,起初中美工人都保持新鲜感,但在新鲜感过去后,双方都发现了对方文化中的缺点。中国人觉得美国人自由散漫,不思进取,而美国人则看出了中国资本家所谓集体文化的虚伪性。这正是因为中国人可以忍受加班和高强度的劳动,而美国人崇尚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将工人的权益放在优先位置。福耀工厂正是出于中美碰撞的交界处,也是对管理层的能力新一轮考验。

再次来看工会矛盾,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是福耀准备建厂,美国的.工会要进入,曹德旺明确表示,如果工会进来,就马上关厂。刚开始工人还特别高兴,但是随着矛盾的不断上升,工人们开始支持工会的加入。这不禁令人思考,工会的进入对企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影片中一个女员工说,工会进来只会对混日子的人有益,而认真努力工作的人却不能受益。确实,工会的加入只会消磨员工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盈利,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工人,只能是两败俱伤。

最后是不复存在的工资现状,纪录片的结尾是工厂在开始赚钱不久后,就引进了无人流水线,这实质上是美国传统制造业工厂面临历史的淘汰,二战后的黄金福利时期已经成为过去时,曾经美国蓝领工人可以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五六口人,过上富足快乐的中产生活,可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全球包括美国传统制造业都面临淘汰,一大批工人因此永久性失业,这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历史性的淘汰。所以在时代的浪潮下,没有人能逃得过未来因自动化而失去工作的宿命,我们要做的是及时思考新时代自己的出路,让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