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少安——家庭的顶梁柱、时代的先锋
1、家人心中的守护神。
(1)、不可或缺的劳力。
孙少安从十三岁起就开始担负了家庭生活的重任,已有二十三岁的他毫无疑问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能维持生命的唯一指望,“没有他,他们这家人不知道还会破落到什么样的境地呢!”,他肩负着抚养年近八十、常年卧床不起的老祖母,挣不了多少公分、年老体弱的父母,供养上高中的少平和上初中的兰香,还得接济姐姐一家,家中的光景已濒临崩溃边缘,甚至“年年空缺,一年更比一年穷,而且看来再没有任何好转的指望了”。
(2)、解决问题的法宝。
姐夫王满银因贩卖老鼠药被指认走资本主义道路,被公社抓去“劳教”后,绝大多数人认为那是他活该的,可是对兰花及两个稚气未脱的外甥来说是多么的残忍呀,全家人只能想方设法“营救”他了,可都没了主意,手足无措,能寄予厚望以解燃眉之急的唯有外出的少安,一家老少都在门口泪流满面而又喜出望外的守候着“救世主”的出现,“是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都把它看作是全家人的靠山。
家里出了任何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义不容辞的充当着姐夫乃至全家人的大救星。
2、精神的.支撑。
就算发生天大的事,或者天马上就要坍塌下来,全家人只要看到少安在身边心里也就有了底,便不会再彷徨、惊慌。
“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哲学。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从无数艰难与困苦之中垮下来,甚至因而感到自己活得还有点意思”毋庸置疑,少安从摆脱书生意气后就充当着家里的顶梁柱,而且他也从没想过要放弃这个属于自己的“专利”,时刻带给家人无穷的精神力量,足以撑起一片天空。
3、改革的拓荒人。
勇于创造与不安于现状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向命运屈服的,而是想方设法找出路,少安常常想“农民的日子,难道就要永远这样穷下去?这世事难道就不能有个改变?”他深知,人们这样差的光景,都是一村人吃大锅饭,生产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造成的,于是他心血来潮思量着搞承包制。
经过强烈的思想挣扎和废寝忘食的准备后终于召集全队人即将开展轰轰烈烈的责任制,但是在政治斗争敏锐、主流思想混乱、社会路线敏感的年代任何先进的改革都是弱不禁风的,遗憾的是黄土高原农村的第一次自发性改革在所谓“领导”的强烈反对下胎死腹中,以失败告终,但他却成了名正言顺的改革先行者。
4、奇迹的创造者。
对于一个真的勇士来说,一次小小的挫折怎能阻挡住前进的步伐?少安是绝不会甘于食不果腹的生活的。
在一次上街时偶然遇到老同学,机遇就这样让他捕捉到了,于是开始了创造奇迹之路。
每天少安伴着他的骡子无数地重复循环着积累财富的路程,经过地狱般的生活与工作后,他理所应当得到了一份可观的收入,也就拥有了创造奇迹的资本。
5、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而且呈现出无人能挡的大趋势,双水村也不例外,生产责任制在风风火火地普及到每一个角落了。
机会总垂青于有准备和有胆略之人,少安用本钱和苦力赚来的钱投入到开砖窑上去,这位庄稼人在酝酿着史无前例的一桩伟业。
经营了一个多月后,少安掘到了他生平的第一桶创业金,“目光远大的孙少安,政策一变,眼疾手快,立马见机行事,抢先开始发家致富了,黑烟大冒的烧砖窑多么让人眼红啊!少安已经渐渐上升为双水村的第一号瞩目人物,田福堂、金俊山等过去的‘明星’在人们眼里多少有点损色了。
”一时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先锋,此后的双水村创业之风也逐渐风生水起了。
6、心存鸿鹄志,不安于现状。
少安以假的“冒尖”户参加县里“夸富”会回来,备受刺激,振奋精神,雄心勃勃地筹办砖瓦厂,贷了七千块钱的款以及高薪聘请了一位河南“专业”师傅,他将放开手脚大干一番,把双水村从沉睡中震醒过来。
生产了一段时间后,少安为了更远的发展以及提供穷得揭不开锅的村民们一种变性的施舍,于是破釜沉舟般地投入进去大型的生产中,谁又懂弹指间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7、百折不挠的斗士。
(1)、戏剧性命运的载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一个晴天霹雳几乎让少安喘不过气来,千辛万苦、废寝忘食烧制的砖无一例外地布满了裂痕,用汗血换来的却全是废物,他承受着毁灭性的灾难,一下子就负载累累,貌似永无翻身之日了,村民由阿谀奉承变得冷嘲热讽,几乎接近众叛亲离,忍辱受屈地体会着世态炎凉。
(2)、永不言败的劲头。
在短期内少安都难以从失败中自拔,但他毕竟没有彻底的崩溃,“我为什么变得这么软弱无力?我过去不是没有经历艰难困苦,而那时不是一次又一次用顽强不息的意志度过了重重危难,并且一次次转危为安吗?”他在想方设法筹足东山再起的资本,虽然屡屡碰壁,但他还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始终没有放弃仅存的一丝希望。
(3)、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的强者。
一年后,时来运转,转机终于又出现了,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通过关系可以贷到三千块钱了,再加上家人东凑西拼得来的一千块,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请到河南老师傅帮手,“滚到黑水沟里的孙少安又爬蜒起来了”,沉寂了一年的轰隆声再次响起,“是的,他又站起来了,尽管他已碰的头破血流,却再一次挣扎着迈开脚步,重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人往往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顽强的!”坚冰一举打破后,财源在滚滚地流入孙少安的腰包。
8、心系乡亲的农民企业家。
孙少安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步步高升,很快成为了腰缠数万的富豪,他决定为民办点实事,正在实施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计划,出钱修建破烂不堪、有很大安全隐患,并且早已不像样子的学校。
在少安的慷慨解囊下,双水村终于出现了有模有样的小学。
这位家喻户晓的农民企业家的丰功伟绩将会彪炳原西县的史册呀,是当之无愧的大慈善家。
(二)、孙兰香——鸦雀变凤凰
1、(1)、人穷但志坚,秣马且厉兵。
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自然比别的董事、能吃苦、能忍受,正在上初中的她从没敢奢想上高中,就连延长半年的初中都难以维持了,她决定辍学回家干活,早已料定终身为农的命了,在朋友、父兄的强烈劝阻下才继续坚持,并不是她厌学,而是家庭状况不允许啊,于是她更加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力克时艰,绝不辜负亲朋好友的厚望。
(2)、天道应酬勤,梦想当成就。
孙兰香的求学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给自己买件短袖衫,她曾怎样瞒着家人和同学,在夜幕遮掩下到医院打短工的情景)。
终于用自己勤劳的汗水收获了北方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北工大的大学生,感受体验着现代的生活气息,并且可以预知前途是何等的光明,和以前相比尤如天堂地狱之相比!她也一下子由大山里的鸦雀变成了万人追捧的凤凰。
(三)、田福军——官场沉浮的缩影
1、理解人民疾苦的好干部。
时任县革委会副主任的田福军要深入公社基层检查工作,而在检查中的见闻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地方领导虚张声势、劳民误工、中饱私囊的做法痛心疾首,于是顶着压力,甚至是得罪上级地作出了一些决定,“把农民带来的粗粮,在公社粮站换成好一点的粮食,再从集体储备粮里拿出一部分来补贴民工的伙食,另外,晚上夜战的时间要缩短,有病的民工也要及时给予治疗,把捉回来的那两个民工也立刻放掉”。他完全没有顾及个人后果决定发放战备粮,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人被饿死。
田福军的为民之举却遭到了上司的批判,而且是新老帐一起算,“长篇宏论地指责田福军这几年所犯的‘路线错误’”,但他还是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初衷。
2、实事求是的同志。
田福军亲自视察了多个贫困‘死角’村后,对人民大众的疾苦深有体会和震撼,对于领导大搞形象工程,严重失真的汇报来欺骗首长的做法坚决反对,“他要知道的正是实际情况,而我们这样公然地弄虚作假,欺下瞒上,就不仅仅是犯错误,而且是犯罪!”。
对于孙少安的第一次责任制的尝试的惩罚,他主张实事求是,调查清楚情况,不能盲目而为之,并不应矫揉造作,而是用事实说话。
3、戎马生涯起落的集合体。
(1)、思想守旧者排挤的对象。
原西县的人事调动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田福军遭遇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论水平,论作风,论品质,不管论什么,田福军都在冯世宽之上,即使不被提拔当地区领导,最起码也应该让他当原西县的一把手,李登云无论如何比不上田福军,而更叫人莫名其妙的是,田福军调回地区还暂时浮存着,不给安排工作!”,这是某些领导任人唯熟,妒忌贤能思想在作怪。
(2)、总有发亮时候的金子。
田福军威信高、能力强早已是全体干部认可的,也是被上级领导所知悉的,他出任了地区行政公署专员,以前的同事以及上司职位都在其下了,真是世事沧桑呀,他忘却官场斗争的雪泥鸿爪,一如既往地为改善民生而焚膏继晷。
(3)、枪打不倒的出头鸟。
田福军接任地区一把手后,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可“人怕出名猪怕壮”,五花八门的状告信源源不断地寄到领导手中,幕后的黑手存心想整倒他,可却事与愿违,省纪委的人没有调查出什么大问题,许多纯属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的成就得到了省委书记以及中央领导的肯定,随后又调任省委副书记兼省会所在地的书记。
导读语:《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人物却不凡,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主人公之一孙少安,是孙玉厚老汉的大儿子,和孙少平、孙兰香是兄妹,他和村书记田福堂女儿田润叶的爱情一辈子苦苦纠缠,展现了这位农村汉子的喋血柔情,从小背负沉重的生活精神负担,六岁开始务农,十四岁辍学回家帮助父亲维持家庭,十八岁评选田家圪崂的生产队长,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善良的农家汉,在其妻子贺秀连的帮助下,苦苦打拼,供养少平读到高中毕业,供养兰香读到大学毕业,把家里的碗里的黑面膜变成了白面膜,机具创新和挑战精神,首次开始包产到组的生产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首次开砖窑工厂,走上了先富的路,注定蒸蒸向上的生活却在妻子贺秀连的死而蒙上了一层阴霾,但终归是平凡的,经历过苦难,不幸后还需要安静的前进。
主人公之一天润叶她是双水村的书记田福堂的大儿女,有个弟弟田润生,和孙少安从小青梅竹马,她对少安的感情是炽热的,但现实却给了她不一样的结果,由于身份的悬殊,她和司机出身的李向前结婚了,她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极力的反抗,却无力改变,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田润叶内心的描述,复杂的心境,无力改变的现实,她在书中的人物关系还是很简单的,和闺蜜杜丽丽,还有杜丽丽的对象武惠良,再就是田福堂弟弟田福军,也就是田润叶的二叔,给予了很大的现实和精神帮助,她是苦难的,是不幸的,但是最后的最后,她却是平凡的世界里幸运的。
主人公之一孙少平,是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安的弟弟,田晓霞的那位“挖煤的男人”他不安于现状,乐于助人,是平凡世界的当之无愧的精神巨人,无论是在学校时对抗苦难的生活,还是在村里劳动时的脚踏实地,还是在黄原揽工时的艰难,从未放弃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建设,他那心里的世界,填满了自信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他能乐于读书能对社会发问,作为一个农民是一个求先进求改变的典型,在和田晓霞的爱恋中,他有非常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他是当时那怕是现代千千万万奋斗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不止的奋斗和对苦难的反抗,终归在田晓霞的死去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矿难和师傅的死,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从此只剩下惠英和朋朋。
主人公之一田晓霞是田福军的.唯一女子,受父亲的影响,思想先进,善于思考,在和孙少平的思想碰撞时的火花很是难得,她生活无忧,学习优异,为了梦想不断奋斗着,一直是孙少平的思想导师,在对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理想中的爱情,苦难的爱情是存在的,也许是作者有意,在生活和社会层层压迫下,能选择和自己唯一有精神共鸣的孙少平,我们应该对这份选择肃然起敬,尽管没有结局。
双水村田福堂,双水村大队书记,黄原地委书记田福军的哥哥,三代贫农,工于心计,一心为了巩固自己在双水村的领导地位,是孙少安和田润叶爱情的现实中最大的障碍,在责任制实行的时候,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拿起锄头下地劳动,他是老一辈农村人的一个缩影,一辈子贫农,思想转变太慢,由于田润叶的婚姻和田润生的不幸,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双水村孙玉亭,孙玉厚的弟弟,受过高等教育,当过几天工人,社会行进者,老实本分,一心为家,为村,为公社,生活过得不好,有三个孩子,娶了一个有理想共鸣的老婆贺凤英,在社会变革中,未能及时改变,心里很是苦恼,但终归回归了社会的大潮流当中。田福军:一开始是县革委会副主任,思想先进,关心国家政策,爱民如子,本分朴实,一心为名,凭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的思想潮流被省委书记看中,担任地委书记,从此开始了政治生涯,为黄原地区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属中坚力量。
一、中央级
1、高步杰:中纪委常委,省报记者高朗的爷爷。
2、某副总理:乘专机到黄原地区视察工作。
二、省级
1、乔伯年:省委书记,爱人秀英。
2、吴歌:省委副书记,儿子吴仲平。(孙兰香男朋友)
3、石钟:省委副书记。
4、张生民:省委常务副秘书长。
5、秦富功:省府所在市的市长。
6、黑白:省作协主席。
7、武宏全:省委某办事处主任。
三、黄原地区
1、苗凯:地委书记。
2、高凤阁:地委副书记,黄原市包工头胡永州的表弟。
3、冯世宽:行署副专员。
4、白元:地委书记苗凯的秘书。
5、武得全:地区人事局副局长,武惠良父亲。
6、武惠良:杜丽丽的丈夫。团地委书记——原西县委书记。
7、田润叶:田福军侄女,爱孙少安,与司机李向前结婚。原西县中学教师——团地委少儿部主任——团地委副书记。
8、杜正贤:职务变迁:原西县文化馆馆长——地区文化局副局长。
9、杜丽丽:职务变迁:县文化馆——地区文化馆《黄原文艺》编辑。
10、顾尔纯:黄原师专中文系副校长,顾养民父亲。
11、贾冰:黄原地区著名诗人。
12、古风铃:省“第五代”诗人,与杜丽丽搞婚外恋。
四、原西县
1、田福军:田晓霞父亲。县革委会副主任——黄原地区地委书记——省委副书记。
2、马国雄:县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
3、李登云:县革委会副主任,爱人刘志英,儿子李向前。
4、冯世宽:县革委会主任,与田福军有矛盾。
5、张有智: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
6、周文龙:1985年仍任县长。
7、徐国强:退休的“老粗干部”,田福军丈人。
8、徐爱云:田福军爱人,儿子田晓晨、女儿田晓霞。
9、田晓霞:田福军女儿,黄原师专中文系毕业,省报记者;孙少平恋人。
五、公社级
1、白明川:职务变迁:石圪节公社主任——县委书记。
2、徐治功:石圪节公社副主任。
3、杨高虎:石圪节武装专干。
4、刘根民:石圪节公社文书,孙少安同学。
5、周文军:柳岔公社主任。
6、刘志祥:柳岔公社副主任。
7、曹书记:黄原市郊阳沟村支书。
六、铜城大牙湾煤矿
1、雷区长:铜城矿务局大牙湾矿区区长。
2、王世才:孙少平师傅,30多岁回乡娶惠英,儿子明明。
3、惠英:王世才老婆,生儿子明明。
4、孙少平:双水村农民——村中学教师——黄原市建筑工地打工仔——大牙湾煤矿工人。
5、安锁子:孙少平师兄,一位30多岁娶不上媳妇的.“媒黑子”。
七、村级
1、田福堂:田福军哥哥,田润叶和田润生父亲。双水村支书——县城包公头。
2、田润生:田福堂儿子,娶少平中学时恋人、寡妇郝红梅。
3、田海民:双水村民兵队长。
4、孙玉亭:大队党支部书记;老婆贺凤英,村妇女主任。
5、孙兰香:少安、少平的妹妹,北方工业大学学生。
6、孙玉厚:少安、少平、兰花、兰香的父亲。
7、孙少安:孙少平哥哥,双水村头号“能人”,爱过田润叶;老婆贺秀莲,生虎子、燕子;后当村委会主任。
8、二队队长金俊武:双水村“能人”,后当双水村支书。
9、金俊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10、贺秀莲,孙少安老婆,生虎子、燕子。
11、金俊海:黄原市东关邮政所司机,金波父亲。
12、“神汉”刘玉升:在双水村修庙,搞封建迷信。
13、地主金光亮:少平曾给其子三锤补课,儿子二锤当兵。
14、金俊斌:在“抢水”事件中淹死,老婆王彩娥。
15、金光辉:双水村村支委员。
16、王彩娥:丈夫金俊斌抢水时淹死;和孙玉亭有染;改嫁后和徐治功有染。
17、金波:少平同学,参过军,后顶替父亲在黄原市开邮车。
18、金秀:金波妹妹,考取省医学院;护理少平时追他遭拒。
19、金富:流窜在外的小偷
20、王满银:罐子村村民,老婆孙兰花,儿子猫蛋和狗蛋。
22、孙兰花:孙少平姐姐,嫁“逛鬼”王满银。
23、胡永州:地委副书记高凤阁的表哥,黄原市包工头,霸占打工妹小翠。
24、胡永合:胡永州弟弟,农村“冒尖户”。
25、小翠:被胡永州霸占的打工妹,后沦为暗娼。
26、金强:金富弟弟,起先为村里“二杆子”,后“改邪归正”成为一个“懂事青年”,娶卫红。
27、卫红:孙玉亭独生女,懂事理,嫁金强。
28、侯玉英:侯生才之女,少平同学,腿跛。
29、无名司机:救向前于车祸之中,无名好人。
30、萝卜花:少平工友,难友。
31、田五:即田万有,原一队饲养员,红火人,擅长链子嘴,双水村笑星。
32、田四:即田万江。
33、藏族姑娘:金波恋人。
33、胡得禄:石圪节食堂厨师,公社名人。
34、胡得福:石圪节理发店理发师,亦公社名人。娶得王彩娥。
35、南洋女人:祖籍不祥。私运玩具手表销售商。坑害大众。
36、金先生:双水村著名文人。名气极佳。
37、憨牛:田二子。后来进入少安砖瓦厂工作。
38、贺耀宗:少安岳父。
39、田晓晨:田晓霞哥哥,北方大学毕业,留校。
40、马来花:金光辉妻子,双水村著名泼辣女人。
41、李玉铃:俊武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