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午11:00,“为公祭日添砖”活动在中央大道举行,建筑学院13-14级本科生党支部、12级本科生党支部以及011141班所有同学均参加了此次活动。同学们通过向路人介绍公祭日活动,号召路人扫描二维码“添砖”表达悼念。
今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制定该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并且表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早在9月27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国家公祭·南京1213—— 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同时推出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跨界互动宣传产品“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城墙捐砖行动。全媒体互动有利于社会各界更方便地向遇难同胞表达悼念之情。这个创意来自南京城墙,每位参与者通过网络“捐砖”的方式,寓意“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表达中华民族 “众志成城”的意志。
本次活动组织负责老师为宣传参与者们讲解了活动内容与方式,分发了活动勋章与宣传册,并号召大家率先扫描二维码“添砖”,同时留下自己的姓名,表达缅怀的寄语。随后,最为重要的宣传“拉砖”环节开始了。参与成员们胸前贴着写有“珍爱和平勿忘历史”的.勋章,手持带有二维码的宣传册开始了行动。他们对路人热情微笑,并且详细地介绍活动的内容与目的,鼓励路人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为国家公祭日献上自己的一“砖”。
缅怀遇难同胞、铭记祖国历史是广大青年学子的应尽职责,成为国家公祭日的宣传者,是一种荣耀与担当。国家公祭日,是铭记历史的重要选择。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党支部成员和广大青年团员都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公祭日的宣传。此外,本次活动还受到了校外媒体的采访和关注。
为配合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省教育厅、团省委、新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捐砖活动,已在全省大中小学全面启动。
据了解,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的全媒体宣传产品“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已正式推出并覆盖全球。通过这款产品,江苏青少年学生将利用电脑或智能手机,为既是南京城市特征,又是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象征的城墙(虚拟)捐砖。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举动可以让青少年学生接受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起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和肩负历史重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
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得知此活动的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由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学生工作处、校团委通过校园网、海报栏、电子屏等在全校对该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为“添砖”助力。南京中医药大学宣传部曹凯部长说:“这款产品首先打破了地域限制,可以让南京以外的各个城市,甚至世界人民了解这段历史,传递这份记忆,另外,这种智能‘添砖’的方式很便捷、很新颖,更适合在校的青年学生,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与历史的继承者,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活动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创造未来美好生活而发奋努力。”
南京林业大学众师生则通过在网上添砖“筑起新长城”寄托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哀思。据南京林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唐萍介绍,该校团委近日将组织大型诗歌朗诵会《不能忘记》活动,各学院通过专家进课堂、师生大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中日历史、中日关系,进一步筑牢心中的长城。
来自扬州大学宣传部新闻科的陈森青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标题迅速在扬大官方微博置顶此次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点赞。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首个国家公祭日,我还记得过去都是在南京听到教室窗外的防空警报,如今在外求学,虽然不能在12月13日当天像在南京一样听到熟悉的声音,但是我现在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在线祭奠那段历史,可见这种历史的延续一定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透彻。”扬州大学学生文静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添砖截图记录“砖块编号:306424,寄语:历史可以远去,但不可忘记”。
20**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有关通知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广大师生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决定在全校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年12月10日-12月13日。
二、活动方式:
1、登陆国家公祭网,网址:xx,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题学习。
2、进入新华日报媒体宣传互动网络平台——“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网址:xx),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具体方法为登陆网站,进入主题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参与人姓名可选择加砖、献花、点烛和寄语等相关操作。
3、开展一次活动。可利用思政课课堂讲授“国家公祭日”设立的重要意义,或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签名、演讲、辩论、观看电影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福,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祝愿,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三、活动要求:
1、要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主题开展好相关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活动进行报道,尤其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对相关活动进行宣传,为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精心组织,要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契机,组织师生开展纪念活动,放大纪念活动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应。通过网上公祭活动,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表达对民族的真情,给人以精神震撼和思想启迪,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兴起活动高潮。